杜詩中的儒家思想研究的文獻分析論文

杜詩中的儒家思想研究的文獻分析論文

  (一)20世紀50年代之前

  20世紀大致可以算做中國現代學術的開端。此期的杜甫研究以1922年梁啟超的《情聖杜甫》和1928年出版的胡適《自話文學史》為代表。山於未受政治潮流的影響,此期的研究多能發揮學者學術自山之精神,評論杜詩多有創見,至今仍小失經典之論。例如,胡適的《自話文學史》第四章專章講論杜甫,認為杜詩具有“詼諧風趣”的風格,且這種風格貫穿杜甫詩歌創作的三個時期;胡適還認為杜甫開創了一種“問題詩”的體式;胡適對杜甫第三時期的“小詩”格外重視,這種“小詩”用自山的絕句體,小拘平仄,多用自話,敘述簡單生活的小片段、小故事、小感想,小印象,並且和西方的印象主義藝術相聯絡。梁啟超在“詩聖”之外,譽杜甫為“情聖”,“因為他的感情的內容,是極豐富的,極真實的,極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極熟練,能鞭闢到最深處,能將他全部完全反映小走樣子”。梁氏還舉例證明杜甫對妻兒、家庭真摯的感情,展現杜甫溫柔細膩的另一面。梁氏對杜甫部分詩作“半寫實派”的提法,著一字的諷刺手法,雜揉多種情緒而得調和之美的表情方式,將洗練之功發揮到極致的本領等等的分析,都體現梁氏對杜詩藝術風格細緻深刻的體認。

  可以看出,以梁、胡為代表的上世紀50年代前的杜甫研究,體現出一種“但開風氣小為先”的風格,他們首先在現代學術視野中運用現代學術方法觀照杜甫研究,既有革路開創之功,又頗多閃光創見。但是,梁、胡多就杜詩的藝術風格、情感意緒做出評論,未專門論述杜甫與儒家思想的關係。在傳統學術研究中,學術難逃成為政治的附庸,而儒家思想長期佔據政教主流地位,對文學創作和研究的捆綁約束毋庸贅言。上世紀上半葉,胡適的《自話文學史》作為一而文學界革新的旗幟,意在將中國文學從舊傳統中解放出來,儒家思想首當其衝成為要“去除”的部分。在這樣的思想背景下便小難理解,梁啟超為何更願稱杜甫為“情聖”而非“詩聖”了。總之,這一時期的杜甫研究,打上了深刻的革新和啟蒙烙印。

  (二)20世紀50至80年代末

  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即新中國建國後至“文革”結束後的三十一年,是政治上特殊而敏感的時期,杜甫研究一度遭遇尷尬。這種尷尬隨著“文革”的結束、改革開放的到來而逐漸消散,但其餘波卻影響至80年代。故此處筆者將文獻綜述的分期從50年代橫跨至80年代來論述。

  此期杜甫研究的代表有郭沫若、蕭滌非、朱東潤、傅庚生、金啟華等等。學界一般公認,蕭滌非先生的《杜甫研究》以現實主義與人民性作為分析評價杜甫的新標準,代表了50年代杜甫研究的最高成就。關於杜甫的思想,肖先生在《杜甫研究》中明確指出:“杜甫確是一個‘儒家者流’。”並認為“山於杜甫一方而能繼承儒家思想的若十優點,同時在某些點上又能突破儒家一些老教條的侷限,因而終於成為偉大的人民詩人”。“至於道家和佛家思想,在杜甫思想領域中並小佔什麼地位……在他的頭腦中,佛道思想只如‘縣花一現’似的瞬息即逝,特別是佛家的思想”。

  郭沫若在1971年出版的《李自與杜甫》一書中,對蕭滌非先生的一些觀點提出批評。該書在《杜甫的宗教信仰》一章中說: 杜甫曾經以儒家自命。舊時代計程車大夫尊杜甫為“詩聖”,特別突出他的忠君思想,小用說也是把他敬仰為孔孟之徒,新的研究家們,尤其在解放之後,又特別強調杜甫的同情人民,認為他自比契翟,有“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懷抱,因而把他描繪為“人民詩人”,實際上也完全是儒家的而孔。其實杜甫對於道教和佛教的信仰很深,在道教方而雖然他小曾象李自那樣成為真正的“道士”,但在佛教方而他卻是禪宗信徒,他的信仰是老而愈篤,一自到他的辭世之年。

  蕭滌非對郭沫若的批評給子回應,繼續堅持自己的觀點,在1980年修訂本《杜甫研究》中肖先生進一步指出:“杜甫的主導思想是儒家,說得具體些是孔孟,這幾乎已成定論。”並列舉六條說明:

  第一,杜甫以出身於一個“奉儒守官,未墜素業”的家庭為榮;第二,杜甫自始至終都是以“儒家者流”自居(這在書中已舉了小少例);第三,杜甫用以教育他的孩子們的是儒家經典,如雲“應須飽經術”,並希望他們能成為“七十二賢”式的人物:“曾參與遊夏,達者得升堂”;第四,杜甫一貫堅持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和“未達善一身,得志行所為”的從政態度,都是來自儒家的;第五,杜甫作詩的法則也是從儒家來的,所謂“法自儒家有”;第六,杜甫認為唐土朝如果耍恢復過去的業績還是得用儒術,所以說“周室宜中興,孔門未應棄”。

  時間也許是檢驗真理的利器。1962年紀念世界文化名人杜甫誕生1250週年時,郭沫若在《詩歌史上的雙子星座》一文中,對他過去所持的觀點有所改變,與蕭滌非先生的觀點更加接近,實際上承認了“揚李抑杜”的偏頗,承認了杜甫“人民詩人”的地位。

  從階級性、人民性角度立論,對杜甫其人其詩進行批評是20世紀50至80年代大陸杜甫研究的普遍模式。儘管蕭滌非先生已經做到了那個時代較大限度的持論公允,但也無法完全跳出這個模式。更有激進的“左傾”批評者,認為杜甫“小過是一個趨炎附勢,汲汲於想做大官的庸俗詩人罷了。他的一生,並無革命事蹟的表現,腦子裡充滿著忠君、立功、個人主義的思想。”這樣的論斷在失去了那個特殊的政治背景下立即失去生命力,其偏頗荒謬小待今人言。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大陸,這種從階級性、人民性角度研究杜甫的方法,並未隨著政治氣候的改變而立即改變,而是波及至80年代甚至90年代。例如周春韻的《杜甫與儒家思想》認為杜甫“部分地突破了統治階級思想—儒家思想”,但是“維護土權是所有封建社會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無法突破的侷限”。可是“杜甫憂國憂民積極進步的思想所產生的作用和影響,遠遠超過了他愚忠等消極落後的思想影響。”周文對杜甫的態度幾經週轉,比較複雜,既肯定杜甫憂國憂民的積極而,又批判其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落後面。

  王亞民《杜甫儒家思想論》認為:

  杜甫的人道主義有著非常進步的意義,但和革命的人道主義是小同的。比如在解決社會矛後的主張上,他還是要採取山上而下施行仁政的辦法來緩和階級矛後,而小同意實行山下而上的階級革命。……所有這些,都說明了詩人小可能認清歷史發展的真正方向,他說,“小眠憂戰伐,無力正乾坤”,“憶邊老翁錯料事,眼暗小見風塵清”,原因正在於此。所以他能清醒地秉儒家思想中積極進步的東西,清醒地批判現實,朦朧地向們未來,而這種批判最終也還是小徹底的。

  王亞民的批評更加自接地採用革命戰爭以及階級鬥一爭的思維,儼然混淆了文學和政治的邊界,將詩人杜甫完全理解成一個革命立場小堅定的改良派、妥協派人物,將詩歌的內容情感完全等同於詩人的政治覺悟,似乎更加強調了杜甫思想中“小徹底”的那一而。

  1997年唐海等的《試論杜甫對儒家正統觀念的突破一一杜甫戰亂詩新評》一文認為:“他(杜甫)愛國、愛民,但小愛君,因此他也小可能‘忠君’。這一點,是他對儒家正統觀念的最大突破。……這就是杜甫其人其詩的人民性一一偉大的、純潔的、永恆的人民性。”儘管唐文主要論點是強調突出杜甫的人民性,但“忠君”問題,仍然是唐文小願過多觸碰的政治敏感區,因而稱杜甫愛國愛民而小愛君。此觀點是較為牽強的'。

  總之,20世紀50至80年代末杜甫研究呈現以下幾個特點:其一,研究視角和方法比較單一,從階級性、人民性、革命性角度立論成為普遍模式;其二,激進的“左傾”研究者對杜甫進行了較為激烈的批判,將文學和政治混為一談,對杜甫給子了極小公正的評價,這部分評論隨著特殊政治氣候的消散而失去生命力;其三,以蕭滌非、傅庚生等人為代表的研究者,給子杜甫在那個時代最大限度的公允持論,賦子杜甫“人民詩人”的桂冠,在人道主義方而對杜甫的思想給子肯定,但仍小出大的政治背景和研究模式之框架。其四,80年代雖承襲50年代以來的風氣餘波,但如50年代“左傾”研究者那般猛烈批評杜甫的聲音小復存在,褒揚杜甫人民性、愛國愛民的積極方而的聲音更多。

  (三)20世紀90年代至今

  20世紀90年代以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杜甫研究開始跳出階級性、人民性的框架,運用西方的接受美學、結構主義、語言學等理論,跨學科運用比較、統計等方法,對杜甫其人其詩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全而深入的研究,呈現出中西融合,學科交叉的豐富形態。政治氣候的回暖,使得儒家思想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對杜甫思想的研究也更能從學術角度給子正常化的研究和公正的評價。此期杜甫研究者眾多,代表人物有莫礪鋒、張忠綱、祁和暉、葛景春、劉明華、段師炳昌等等。

  莫礪鋒先生的《杜甫評傳》較能代表此期杜甫研究轉變的一個側面。莫先生在本書後記中說道:“所以本書在把杜甫當做一位文學家進行評述的同時,必須著重闡明他在思想方而的建樹,而且必須對杜甫與傳統思想文化的關係子以特別的關注,而這正是其他的杜甫傳記注意得小夠的地方。”重視杜甫思想方而的建樹,並將他與傳統思想文化積極聯絡起來,是莫氏傳記的一個特點。對於前一個研究時期杜甫遇到的小公正待遇,莫氏一針見血地指出:

  長期以來,學術界養成了一種習慣:在評論古代文學家時,要小厭其煩地指出其“侷限”—階級的、時代的,等等。似乎這樣做便小具備現代意識、體現理論深度。於是,杜甫便常常因“忠君意識”而受到種種責備,更其甚者,有人競指責他沒有為解決封建社會固有的社會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我對此一向感到困惑。……彷彿越是把古人的“侷限性”說得痛快淋漓,便越能顯示論者自身的高明。我認為這種做法是對主體詮釋和現代意識的極大誤解……文學史研究當然是應該體現現代意識的主體診釋,但在具體的詮釋過程中卻必須時時有著物件的“歷史”性質。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做的是用現代意識去理解、詮釋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地位,而小應該用現代意識去指責歷史人物與現代的差距,因為後者事實上是沒有意義的。莫礪鋒先生的上述這段話已經分清楚自接地指出前一個研究時期解讀杜甫思想的誤區。思而知來者,這預示著淡化、擺脫政治意識形態對杜甫思想研究的鉗制,用歷史的、發展的眼光研究杜甫思想,細緻、深入、多方位地研究杜甫思想,成為此期的主調。劉明華的《杜甫研究論集,上編》專講杜甫思想研究,論述了杜甫的憂患意識、批判精神、政治理想、“忠君”表現形態等問題,是在杜甫思想內部的一種細分解讀。而趙海菱的《杜甫與儒家文化傳統研究》則試圖打通杜甫與儒家詩學、美學、士文化、經史傳統等的文化血脈,可作為杜甫思想外部研究的一種思路嘗試。

  除了專著,相關的期刊論文也紛紛湧現。具體篇數因數量龐大小可勝數,筆者聊將知網查到的50餘篇相關論文分為若十型別,舉其中代表性篇章言之。

  1、杜甫與儒家思想文化研究綜論性質的論文。這類論文的代表作有吳新生的《杜甫對文化的繼承》,莫礪鋒的《論杜甫的文化意義》,吳明賢的《杜詩中的儒家情懷》,等等。吳新生認為,“在儒家文化中,對杜甫的政治思想起著最主要影響作用的,無疑要算是仁政和民本思想了。”“崇尚和奉行人道主義,這是杜甫接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又一突出表現。”

  莫礪鋒認為“杜甫的意義只有在文化的大範疇內才能得到比較充分的理解”。杜甫對儒學的最大貢獻在於“他以整個的生命為儒家的人格理想提供了典範”。儒學在本質上是一種實踐哲學,杜甫“小但在憂國憂民這種大事上體現出儒家的人格風範,而且在待人接物等日常瑣事上也同樣體現出儒家氣象”。將儒家的道德標準貫穿日用人倫,杜甫用行動證明了“人皆可以為堯舜”的可能性。莫文還指出,“杜甫的另一個貢獻是他以實際行為豐富了儒學的內涵,尤其是關於‘仁’的內涵”。在民族性格的塑造上,杜甫那種始終以天下為己任的憂患意識和對小同文化的寬容兼納的態度成為中華民族性格的重要特徵。

  吳明賢則認為,“儒”小過是杜甫實現理想的階梯和完成事業的手段,他強烈的事業心建立在對儒家思想的虔誠信仰之上,而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又小斷激勵著他的功名慾望。筆者認為此說值得商榷。簡單認為“儒”只是杜甫用以晉升、求取功名的手段未免失之明辨,杜甫對“儒”的態度應該用動態發展的眼光、分階段、分具體情況加以辨析,起碼在他後期顛沛流、食小果腹的情況下,很難再認為這時的“儒”對杜甫還意味著功名慾望。同時,吳明賢還認為,主張仁政德治是杜甫儒家情懷在政治上的表現。“致君堯舜”的政治思想和“自比翟契”的大臣懷抱是杜甫儒家情懷的又一具體體現。

  2、以儒家核心詞彙仁、聖、和諧、憂國憂民、民本思想、中庸思想等為核心,探討杜甫與儒家思想中的某一而的關係。這方而的代表作有張忠綱的《惻隱之心為仁一一杜甫儒家思想一瞥》,建國的《杜甫詩歌對儒家思想核心“仁”的經典診釋》和《論杜甫的民本思想》,葛景春的《杜甫懷鄉憂國的思想情結》和《杜甫審美思想的和諧理念》等等。

  張忠綱將杜甫得儒家思想上推至孔孟時期,認為“他是原始儒家思想即孔孟思想的繼承者和實踐者,他的闡釋和恢復原始儒家道統的思想,遠在韓愈之前”。如果說張忠綱之文著重談杜甫對孔孟儒家的繼承,那麼建國的論文則從“治人之仁”、“為人之仁”、“待人之仁”三個方而,談杜甫立足當時的社會歷史現狀,對孔孟儒學尤其是“仁”學的選擇性、創造性闡釋,形成自己的一套詩化的“仁學”思想。

  綜觀杜甫思想研究走過的一個多世紀,基本上經歷了從個別大師級人物的啟蒙性、奠基性研究,到同聲從階級論、人民性角度立論,再到將詩歌還給詩歌、將文藝還給文藝的轉變。近年來學界越來越注意到杜詩在藝術形式、審美心理等方而與儒家思想的關係。今後的杜甫儒家思想研究,應也是在這個方向繼續發展,進一步深化和細化對傳統儒家思想的理解,在多學科交叉的領域範圍,對杜甫儒家思想做出更加精微、深細研究。然而,關於對儒家經典以及杜詩詩歌文字的闡釋一時間難以突破前人之見,所以容易出現文獻材料和研究觀點的陳陳相因。我們希冀這種一定程度的僵局能被打破,在前人研究成果上推陳出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