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象表示的變數間關係的說課稿

用影象表示的變數間關係的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初中北師大版數學新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章第3節《用影象表示的變數間關係》。下面我將從教材地位及作用分析、學情分析、學習目標及重、難點、教法分析、教學程式及設想、教學評價等方面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用影象表示的變數間關係》是本章的第三節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用表格法和關係式法表示變數關係,而圖象表示以其直觀性有著其他表示方法不可替代的優越性。作為一名數學老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數學思想、使學生學會建立數學模型、形成自己的數學方法等;本章是函式學習的初步,而函式是研究現實世界變化規律的一個重要數學模型,其中影象的觀察以及用影象表示實際問題中的變數之間的關係是函式學習的基礎,為後面一次函式、反比例函式還有二次函式以及這些函式圖象的分析起到重要的鋪墊作用,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力圖向學生傳達數形結合的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節中我會引導學生讀圖、識圖並對圖象加以分析。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一些生活中熟識的圖形充滿了好奇。同時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認識和簡單的分析的能力,基本上能透過個人分析和小組合作解決書上所提及的問題。

  本著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對學情分析,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學習目標與教學重、難點。

  三、學習目標:

  1、會從圖中分析變數之間的關係;

  (結合書上的引例時間與溫度的變化和課堂實驗的發現,讓學生從圖中分析不同時間內溫度的變化情況)

  2、結合具體情境,能說出影象上的點表示的'實際意義,預測以後的變化過程;

  (我會在影象中給出具體的點讓學生來分析,並能預測影象的走勢)

  3、學生能讀懂生活中常見的兩個變數之間關係的影象並能獲取相應的資訊。

  (透過學習學生能夠理解生活中常見的溫度變化、水位變化的影象,並能對圖形加以分析)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理解影象上的點所表示的實際意義

  (我將透過典型例題突出重點)

  難點:從影象中獲取變數之間關係的資訊

  (透過多媒體課件,動畫展示;以及學生透過小組合作,討論分析來突破難點。)

  四、教法分析:

  根據2011年制定的新課程標準,為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面向全體學生,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我主要採用了:動手實踐法、啟發式教學法、分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在尋求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和體驗成功,以激發學習興趣。

  下面我來具體談一談每個環節的設計及意圖:

  五、 教學程式及設想

  1、動手實踐、激趣匯入 由一個水溫測量的實驗引入:

  意圖:透過實驗操作讓學生積極參與,調動學生的動手、動腦及合作的能力

  2、展示影象、進入新課 透過實驗展示影象,引導學生分析進入新課學習。

  意圖: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探究的動機。

  3、樣題檢測、達成目標 透過目標樣來題檢測學習目的標達成情況。

  意圖:透過例題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分組討論,兵教兵的方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從而化難為易,突破本課難點。

  4、過關測試,能力提升

  意圖:及時鞏固透過圖象法探究兩變數間關係的方法和思路,幫助學生查漏補缺

  5、知識梳理,強化認識。

  意圖:讓學生回顧本課內容,理解本課的知識脈絡,並使重點突出,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促使能力的形成。使知識構建的不斷完善

  (可以透過問學生三個問題:(1)我發現了什麼?(2)我學會了什麼?(3)我能解決什麼問題?

  讓學生在組內交流,然後小組代表作答,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表達能力)

  6、分層佈置作業:

  意圖:鞏固本課所學內容,並讓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留有自由發展的空間

  六、評價建議:

  注重對學生活動的評價,主要評價學生的參與程度,課堂發言,小組展示、與學生合作交流的情況(透過小組互評與自評的形式)。

  透過學生自評、互評從而全面瞭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培養學生自信心,增強競爭意識。

  七、教學反思: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剛才,我僅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程式、評價建議等方面說明了這節課的設計方法和設計思路,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和說課過程中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提出寶貴意見。 謝謝!

  附:

  實驗方案:

  工具:一隻敞口玻璃杯、一個家用溫度計、酒精燈和一塊電子錶。

  方法:在玻璃杯倒入適量溫開水,先測出開始的溫度,再點燃酒精燈,將溫度計放入玻璃杯中,每隔1分鐘觀察一次溫度

  問題:

  (1)當觀察時間為3分鐘時,玻璃杯中的水的溫度是多少?

  (2)如果用t表示觀察的時間,T表示玻璃杯中的水的溫度,隨著t逐漸變大T的變化趨勢是什麼?

  (3)t每增加1分鐘,T的變化情況相同嗎?

  (4)估計當t=8時,T的值是多少。 你是怎樣估計的?

  (5)你能製作一幅圖反映從實驗開始到實驗結束玻璃杯中水的溫度的變化情況嗎?試試看

  教學反思:

  本節說課是本節課教學的一個預案,而實際的課堂教學具有生成性,我認為本節課後,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1、課堂不是培養學生“學新知識”,而是去“生長新知識”

  2、創設情景,先易後難,認知規律。

  3、整個課堂力圖體現學生“主動參與、樂與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當教師的教學設計富有創造性時,才能把學生帶入創造之中,才能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具有實踐性,學生的學習成果才能富有創新性。只有教師創造性的教,學生才能創造性地學,一旦學生的學習活動充滿創造性的時候,學習過程便充滿美的魅力,成為學生積極進取、自我完善的過程。教學成功之樂,在於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發展了學生的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