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曆十五年》有感(通用10篇)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通用10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萬曆十五年》有感(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1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我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的命運,這句話適用於裡面的每一個人,包括皇帝、能臣、清官等,他們都試圖去追尋心中理想,但都付諸東流。
萬曆十五年是平淡的十五年,似乎沒有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實際上,從這年起,王朝覆滅已經註定了,而只是從那時起,端倪更明顯罷了。
本書告訴我們在以德替法的封建專制制度下,為民、為官之人是沒有保障的。因為帝王維護或保護的不是他的子民,而是他的統治地位。為了帝國的傳承,帝王能夠犧牲一切,包括所謂的“德”。“德”字何解,就是執法公正不阿,待人謙虛,對朋友不分高低官職。對底下臣民則應當視如兒女,這就是君王所要有的“德”。
沒有保障的為官之人整天就遊手好閒,吃喝玩樂,沒有保障的為民之人不屑為朝廷盡忠。在異族的鐵蹄下,明帝國最終灰飛煙滅。我想一個國家的潮起潮落不全在於國主,民眾才是最重要的,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想讓船跑得快,水才是關鍵。順勢的話,朝廷會發展和快,逆勢則會慢,嚴重的話船也保不了。最終,大臣們的貪福之心也破滅,居民們的生活保障就得看下一個君王了。
明朝的統治者並非是皇帝,而是文官集團以及書中沒有提及的宦官集團,這是區別於歷代王朝的一個特點。明朝的創立者朱元璋廢了丞相,但他並未為他無能的子孫想過,也沒有想到在王朝的後期,文官集團會是凌駕於皇帝頭上的真正主宰者。
文官集團有制度上的保障,也有思想上的鞏固。而整個文官集團是以儒家思想為思想核心,這便形成了一個以道德來實現統治目的國家,缺乏了真正意義上的法治,使大量人掛羊頭賣狗肉,為國家滅亡埋下了不定時炸彈。
最後作者以他的結論總結了全書,也帶給我們一個深刻的教訓:明清後期儒教對國家思想的發展有滯礙的作用。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2
前些日子筆者認真拜讀了黃仁宇先生所著的《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在剛看到書名的時候,自然而然我把《萬曆十五年》當作一本常規的歷史書來讀。但其實,真正讀過了之後猛然發現這本書不只是一本歷史書,更不僅僅只有這一種讀法。
縱覽本書,在萬曆十五年,這個春寒料峭的1587年裡發生的林林總總,一切看似平淡無奇,卻已為大明王朝的衰頹埋下了伏線。怠政罷工的萬曆皇帝、厲行卻悲劇收場的張居正、盡心帷幄的首輔申時行、孤獨的將領戚繼光、清高矛盾的哲人李贄……某一年,某一人,這種切入筆法細微得很,但牽動全文的是一條張馳自如的線:牽出這高拱、鄭貴妃、鄒元標,牽出耕織伍旅、財貸制度、民德風俗,牽出官場的陰與陽,皇尊的欲和權。合上書後我鮮明地感受到這裡邊裡承外合、互文相應的妙處。
此外,這本書最讓我意外和印象深刻的有兩點。第一是沒想到歷史書竟然可以這樣寫,作者取一個特定的年份,然後串起所有的事情,用一個人傳記式的描述,串聯展現一幅宏大的歷史畫卷。其次,在大家的思維中,總覺得王朝中皇帝最大,皇帝說了算;在任何一個組織中,第一把手說了算。但是這本書卻告訴你了另外一種規則:一個組織一旦形成,同時也會形成一種獨有的慣性。這種慣性力量很大,個人有時根本不能抗拒,甚至皇帝都不例外。因此,從一個組織的慣性就可以窺探一個組織的生死存亡。
所以說,這本書不是一個書齋學者所寫出來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奇特經歷和深刻感受的作品。在這樣的作品裡,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東西,心理學上的,政治學上,組織學上的,管理學上的,很多現象和道理都可以觸類旁通。而這正是本書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理解和體會。
我想,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讀法,每一個人都能讀出屬於自己的《萬曆十五年》。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3
公元一五八七年沒有彌賽亞的誕辰,沒有先知的教誨,沒有預兆變遷的星斗閃爍滿天。有的,不過是一張張臉罷了,一張張疲憊地奔波於歷史的定格之中的臉。
萬曆註定不是屬於帝王的時代,這張臉譜中註定沒有多少王權的神氣。大明王朝註定只是封建史上的一個瞬息,而萬曆朝大約是閤眼的前奏,畢竟紫禁城中休憩的已不再是一個雄心壯志的統治集團,這點,萬曆之前的嘉靖就感覺到了——萬曆同他一樣早年登極,充滿變革和振興的希望,但這一些希望都隨著自身年齡與矛盾的增長、深化漸漸瓦解。明孝宗(弘治)應當感到悲哀,因為他的子孫沒能像他那樣扭轉祖宗留下的可怕局面。也正是因為如此,多事之朝才如同一出又一出的摺子戲,留下那麼多紅紅綠綠的角色。
惟獨有個人不繪臉譜,單看他一眼就覺得有凜然之氣撲面而來。他不是貢生,鄉試出身,也不應是有權對別人吹鬍子瞪眼的那一類,卻絕對有憋著氣唱大紅臉的天賦。他叫海瑞,就是鼎鼎大名的海剛峰。如果出生在當今社會,他一定算是個勤奮的好少年,與此同時,又是無知的憤青。想要為萎靡的朝政打一劑強心針的他,若不是有打不死的勇氣,怎麼敢傲立於群臣之中?說他簡樸,卻又囂張,普天之下,凡為仕者無不懼其威風;說他忠誠,卻又不能扛頂風的旗,固執於毛皮小事之間。一個儒道的修行者,一個齋戒靈魂的素食者,他因為與塵世相觸而不再是聖賢。這不僅是海瑞的不幸,更是明王朝的不幸。他以一種極端的方式舒展自己的政治才華——以博得帝王的信任。但嘉靖尚道,萬曆重情,他只能做一面沒有人去照的鏡子,被擱置三朝的老臣。
明朝沒有李世民,沒有長孫氏,宮廷中人人戴著面具。讀《明史》我幾乎沒有抓到一個背影,但慶幸《萬曆十五年》讓我勉強看見了一個海剛峰。幾乎孤芳自賞的他,行走於濃妝豔抹的人群中,很乾淨。他死的時候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鏡碎了,卻沒有人去補。
萬曆十五年,一五八七,明代的又一面鏡子不在了。在一片景仰的聲音中,海瑞那張不戴面具的臉成了永遠的幻影。他的矛盾並不來自內心,而是與外界摩擦的結果。我不想假設他為那個時代的良心,或許他沒有資格,李贄有,因為他懺悔過。
海瑞不會回頭,他不知為何要懺悔,他要做信念,而不是心的殉道者。大明王朝合上眼的前一刻,他或許,是最後的那個憤怒的拳頭。
臉?對,他的臉,不過是一張皮。皮下的,才是硬骨頭。歷史的臉譜是多端的,但油彩背後的,方是本原。一面能透過它的鏡子,是不是很好?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4
讀罷,其實不僅是為這歷史中的每一個人所嘆息,更是為整個國家以及民族所感到悲哀。
萬曆皇帝也好,張居正也好。這歷史中的每一個人,都只能在這個封建的制度之中執行。而這其中儒道又起了關鍵作用。自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的兩千多年,儒家一直被封建統治者所運用來壓抑住廣大群眾的思想。不可否認儒家有其可取之處,然而一旦淪為統治者的工具,就成為了束縛整個民族發展的毒瘤。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社會的日常執行不是靠有創造性的法治而是依靠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那麼這個社會的創造性必然是收到了極大的限制。中國近代史的屈辱歷史,事實上早已在那個四海昇平的萬曆十五年埋下了伏筆。一個被儒家所束縛,眾人閉目塞聽,關閉大門的古老國度,早已經註定了他的悲劇結局。在萬曆十五年,不論是即將不再上朝的萬曆皇帝,還是要勵精圖治想要扶大廈之將傾的張居正,或者是想要調和百官矛盾的申時行,還是恪守絕對原則的海瑞。他們所作的努力,都只是侷限於封建制度之下的小修小補或者小打小鬧。大明王朝就像歷史上其他王朝一樣,也無法擺脫封建制度下的歷史規律,走到了他的發展盡頭。
我還想說一下萬曆皇帝。事實上在過往對於他我是有很大的偏見以及不滿,覺得他三十年不上朝,致使國家中樞趨於癱瘓。並且橫徵暴斂致使民眾怨聲載道。但是一個朝代發到了晚期,實際上走向終結已經是脫離了皇帝乃至整個官僚機構的控制,除非進行土地改革,否則每個朝代都在土地兼併下不可避免的走向矛盾激化的深淵。而作為全國最大的地主—皇帝怎麼可能會對自己階級的人開刀?只是說皇帝的個人能力,能為這個國家續多幾年的命。
事實上,萬曆皇帝也是凡人,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作為一個凡人,在皇帝的位置上事事卻都要按照群臣所限制的儒家的思想來行事,按照所謂皇帝的準則來行事,使得他身心俱疲。我覺得有四件事是讓我十分感慨的。一是萬曆想要進一步的學習書法卻被張居正所制止,張居正舉出了陳後主,宋徽宗等人來警醒萬曆不可對於藝術過於沉迷,於蒼生並無補益。二是萬曆在王儲選擇上與群臣們鬥爭了長達幾十年,原因皆在必須按照傳統的長子制度來選取皇儲。最終這場鬥爭以群臣的勝利而結束,以致他灰心喪氣只得用“無為”的消極態度來報復群臣,長達數十年不上朝以及不選補官職,從而使官僚機構陷於癱瘓。三是萬曆在二十幾歲之時就以及開始營造自己的陵墓了,而他也欣然接受了這精神上的活埋。四是他想要出城視察陵墓卻遭到了群臣的反對,而他也於1588年之後三十多年再沒有踏出過紫禁城一步,不免讓人唏噓。
事事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無法發揮自己的個性,也無法把自己的創造力用於政治之中,只能恪守祖宗之法,恪守儒家之道。這種一眼看到盡頭的生活,哪怕貴為九五之尊又有什麼意義呢?在萬曆十五年,作為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本應是大展宏圖,發揮自己創造力以及實現自己勵精圖治的大好年華,卻事事受到群臣的反對掣肘,事事都要按照所謂的“祖宗之法”來行事。這樣的生活實際上相當於行屍走肉罷了。在群臣的眼裡,在他們監督下成長起來的朱翊鈞,勢必要充分的體現他們的意志,也勢必要按照一條早已鋪好的道路一路走到頭。這不得不說是萬曆的悲哀,也是這個國家的悲哀。這樣陳腐的思想,扼殺創造力的思想與制度,怎麼還能指望可以使得國家長久的發展呢?把希望寄託在所謂的一兩個明君身上,卻不去改變整個制度讓國家得以長治久安,所有的結局必將是一個又一個的歷史輪迴的悲劇。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5
高拱年歲已長,身體漸衰,是看不到張居正下葬了。雖然張居正在高拱臨終前的幾個月專程拜訪了閒賦鄉舍的高老,似乎二人已前嫌盡棄、間隙消彌,塵事盡散,夢漸安平。但高拱可以不見張居正之喪,卻不能讓張居正安寢於墓中,其一紙《病榻遺言》卻致一生榮耀致極的張首輔落得個家產盡抄、褫奪諡號、迫奪御賜、子孫充軍;惟沒有開棺鞭屍,算多少保全了些體面。高拱的“陰招”之險,古今無人能及。張居正生前觀世悟禪自言的“如入火聚,得清涼門”終變成了破敗的華夢,真正“入火聚得清涼”的卻是他的繼任首輔申時行。人性的陰陽、事情的正反,參悟與執迷,事事與非非,盡在眼前身後。這一切正應和了“生命不過是一種想象,這種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間的任何阻隔”。
開朝洪武以來的文官制度,歷二百年,早已由制度化為骨氣,融到了文人的血液裡。古怪、清貧而又鐵骨錚錚海瑞不得不說是這種骨氣的一個典範。一名文官即然為訕君直言可以不惜性命,那官印、榮華又豈能羈絆了骨氣。這是一種執拗,也是一種單純,但卻缺少了些情趣。“他的思想不是得之於天賦,而是來自經常的、艱苦的自我修養”,也許固執的海瑞永遠無法理解“一個女人如有情趣,那麼不論她過去是娼妓、已經結婚或正在懷孕都毫無妨礙”。
戚繼光雖有些孤獨,但終是生逢時、命合運的,外有倭寇之患,內有首輔之助。他雖然改變不了陳舊的體制,這是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但在可能的範圍內,他已經最大地適應環境發揮他的軍事天才了”。“戚繼光的天才之處,在於他看準了妥協之無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於他善於在技術上調和各式各樣的矛盾”。“虛室生白,吉祥止止”,這也許就是戚繼光止止堂的座右銘吧!“他的長處,在於他沒有把他人事上的才能當成投機取巧和升官發財的本錢,而只是作為建立新軍和保衛國家的手段”。
李贄是一個矛盾體,矛盾得讓人理不出頭緒。“一個農民家庭如果企圖生活穩定並且獲得社會聲望,惟一的道路是讀書做官”,李贄也走了這條路了,讀了經史子集,做了官。可後來卻辭了官,寄居於朋友家研究起了史學,要做學問家。這讀書是目的呢?還是路徑呢?怎麼當路徑走了一程,轉而又變成目的了呢?既然把讀書變成了目的,一介儒生,後來為什麼又遁入空門,出家了呢?逃離了世俗的羈絆,又去研究世俗的經史,這倒底是出世了?還是入世了呢?李贄終其一生,不過是一個追求個性與自由的孩子。他極度自我,卻又沒有自我,正如“自我只是一種幻影,真正存在於人世間的,只有無數的因果迴圈”。他在獄中自裁氣絕前寫了王維的“七十老翁何所求”來解釋他的死因,也是極為貼切的,不知求何所求?他不知在這個世界上應當建設些什麼,但他從他的閱歷與思考中知道,為了得到自由與解放應當打破些什麼,只是生命將息,力不從心,無所求了。
這就是萬曆十五年,自此以後,萬曆不朝。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6
這次墨跡到現在才來寫讀後感,著實因為我有一個不好的習慣。總是在下一本書讀完才來寫上一本書的想法。中間這段時間腦海裡總是偶爾浮現出來關於上一本書的想法,有時候會記下來,有時候就忘記了,下面說說萬曆十五年這本書。(中篇,閱讀大概需3分鐘)
這又是我第一次沒看完,回頭補的書。萬曆十五年大的框架是從經濟上來貫穿全書,小的則是見微知著,從關鍵人物抉擇一窺當時大明王朝的時代命運。說實話只是從本書實在是無法全面評價這幾個人。
本書實在是字字珠璣,兩個多小時內寫了又刪,刪了又寫,實在是沒有資格評價這幾位人物。每個人物都極其複雜。
萬曆皇帝和張居正是萬曆年間影響最深遠的人物,這個時間王陽明已經去世,留下了心學學派,後面李贄也受其影響,黨爭也由此開始。申時行在張居正之後繼承首輔出任文淵閣大學士,開始在萬曆和文官集團中間和稀泥,此時張居正已死,政策已廢除大部分。戚繼光自稱張居正門下走狗,得張居正支援建立戚家軍,戚家軍自成一派。海瑞抬棺進諫萬曆,後被貶。李贄削髮,著書,最後死在獄中。
每個人物都可以單獨成書,每個人物又極其有代表性。以我們上帝視角來看,所有的人物都受儒家哲學思想影響,無法超越那個時代。每個人都是不幸的。萬曆被禮教道德約束,事事無法得償如願;張居正權傾朝野,抱負未盡,死後經營大部分付之流水。申時行踐行中庸之道卻招文官集團唾棄。戚繼光被稱為孤獨的將領。李贄焚書與藏書自相沖突,慘淡收場。
作者用極其冷酷的語言訴說這些已經發生的事。在作者大歷史史觀下,大明王朝上層奉行儒家哲學以道德禮教約束人們,以人治代替法治。上層中庸之道、中層道德腐化、下層土地兼併,整個大明王朝已走向沒落。
末尾作者提到了一國兩制,寫本段話時正值港亂,說明一國兩制也不是萬能的,要綜合時代變化,改進制度,要目光長遠。所謂合作共贏是發展的基石。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7
自古以來,我國對官員的道德請求似乎遠高於世界均勻程度,於是呈現了海瑞、焦裕祿這樣的清官、好官;但同時,我國對官員的道德請求又遠低於世界程度,於是“正龍拍虎”案件中的官員能夠“助紂為虐”,撒下彌天大謊也不過是暫時免職,很快又會復出。《萬曆十五年》中解剖了海瑞這隻“老鷹”(叫麻雀不太適宜),讓我們看見了“泛道德”官員的窘境。
依據心理學,硬塞給人一個難以企及的目的,常常只會給他挫敗感。同樣,明初朱元璋開出的'寒酸薪水條,只能讓官員集團尋求其他溫飽途徑,不掃除一些官員面對海瑞這樣的“聖人官”,會高山仰止,身不能至、心嚮往之;但事實證明,大多數官員為了溫飽“開戒”後,難免會想“既然貪了,剩下的只是幾的問題”,從而變本加厲。從這一點上看,目前公務員遠高於社會均勻程度的薪水,有一定理想意義。
在封建社會,官員的公德和私德簡直完整一體,父母逝世,上級送來的不是撫慰和事假,而是為期3年的超凡不帶薪假期“丁憂”,由於“求賢臣於孝子之門”。如今社會曾經進步很多,即便和父母打著官司——在古代可被稱為“忤逆”,可能判殺頭的——有才能的官員還是照常任職。“個人作風問題”一票否決官員升遷的時期也並未遠去。正如黃仁宇評價海瑞那樣,違犯了人的正常需求,培養出的當然只能是一批乖僻的人,這種乖僻也持續到了他判案之中。
官員的德行值得關注,但應該關注的是其中可能影響行政的區域性。比方最常見也能力的“不道德”行為——扯謊。“吹噓扯謊是道義上的淪亡,它勢必引向政治上的淪亡。”列寧這樣說。國外及港澳臺等地的例子不勝列舉,如克林頓在醜聞事情中的謊話,險些招致其被*下臺。公民能夠原諒總統有外遇,但決不容忍總統說謊——即便在總統的私事方面,你能夠選擇不答覆,但也不能說謊。由於一個人在私事上說謊,也就可能在觸及公共的事務上說謊,反觀國內,有意無意說謊的官員真實太多了。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8
這是美籍華人學者黃仁宇寫的一本好書,1979年首先在美國出版,並多次重印。我是在閱讀了王小波的“不新的《萬曆十五年》”一文後,才上網購得此書閱讀的。在讀書中,經過書裡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我有興趣的書來讀,這種是我自稱為“順藤摸瓜”讀書法。由於這個讀書法,我最近重點購買了一些“讀書筆記”類的書籍來閱讀。
《萬曆十五年》是一本歷史學範疇的書。在我的讀書目錄裡,應當是文(文學)、史(歷史)、哲(哲學)三類為主。在閱讀一個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閱讀他的傳記或者簡介,這樣,才會對作者寫作的立場、背景、動因等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有利於自我對作品的理解。這個也是我自稱為“摸清背景”的第二個讀書法。由於這第二個讀書法,我也購買了比較多的人物傳記來閱讀。
經過讀書,我要建立起自我的讀書方法和閱讀書目體系。
再來談談《萬曆十五年》這本書吧。全書以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為歷史時間的橫斷面,然後講述了與這個橫斷面有關的六個人物――一個皇帝(萬曆)、兩任元輔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一個模範官僚(海瑞)、一個傑出孤獨的將領(戚繼光)、一個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最終,從作者的大歷史觀得出結論: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表面上無事可記,然而四海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國崩潰的隱患早已埋下,所以,書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杯具性結局(皇帝也不例外),故萬曆十五年的歷史,也是失敗的歷史!
讀了這本書後,引發了我的另一個思考,就是我們此刻一再提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究竟我們民族歷史那個階段、那種機制值得我們驕傲,更值得我們在當今列強環伺的國際形勢下提出“復興”的口號?如果說中國的漢唐盛世值得我們後人“復興”,那麼,萬曆十五年的杯具,不是由漢唐而來的嗎?
期望經過閱讀更多的歷史書籍和做歷史的思考,能對以上問題做出解答。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9
“大凡高度的概括,總帶有想象的成分”,黃仁宇先生以他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精妙的想象為我們展開了一幅壯闊的明代歷史圖景,他以紀傳體的形式描摹了萬曆在位時為後世埋下的線索。
萬曆十五年,正是西班牙艦隊全部徵英的前一年,是一段極其平常的安詳歲月。在明朝歷史乃至中國歷史上彷彿都無事可記,但實際上,未來的萬曆皇帝或是勵精圖治或是宴安享樂,首相或是獨裁或是調和,文官或是清廉或是貪汙;都無法再改變明朝的頹勢了:盛世將傾,深淵在側,而執政者卻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
通覽整本萬曆十五年,唯有“無奈”二字串聯全文。
萬曆雖貴為皇帝,但卻更像是制度統治之下的木偶。“宮廷固然偉大,但是單調。即使有宮廷的雕樑畫棟和其他華麗的裝飾,紫禁城也無非是同一模式的再三再四的重複”“在固定的節奏流逝的時光中,即缺乏令人羨慕的奇遇,這種冷酷的氣氛籠罩著一切,即使貴為天子也,很難有所改變”。這是地下的玄宮,空氣中混合著潮溼黴爛的絲織品和膠結的油燈的氣味,有無法衝破的窒息之感。他幼年即位,能臣輔佐,經歷似乎與康熙別無二致。小萬曆尊師重道,天資聰穎,已是一個好皇帝的雛形,但卻與當朝政治格格不入。朝臣大多奉四書五經為圭臬,奉祖宗之法為真理,揹負著一種“以死換名”的心理。於是便有了集體上書糾察。而萬曆則是以此而鬥氣,直到他身入靈柩,身邊卻不是他最愛的妃子。朱翊鈞生為九五之尊,死後被稱為神宗皇帝,而幾百年後它帶給人們最深刻的印象,仍然是命運的殘酷。
萬曆年間的臣子,也常被無奈纏身。二位首輔雖品行截然不同,一方強硬一方中庸,可都免不了令人唏噓的下場。清官海瑞,同樣面臨著問題:他太清了,也太固了。他的判斷太過主觀;他的政令太過激進,不能被朝廷所容納,只得落個辭官還鄉的結局。名將戚繼光,功跡千古傳誦,卻被捲入了貪汙受賄的政治漩渦。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10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我大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的命運,這句話適用於裡面每一個人,包括皇帝、能臣、清官等,他們都試圖去追尋他們心目中理想,但都付諸東流。
萬曆十五年是平淡的十五年,似乎沒有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實際上,從這年起,王朝的覆滅已經不可避免了。或者並不應該這麼說,應該說王朝的覆滅已經註定了,而只是從那時起,端倪更明顯罷了。
明朝的統治者並非皇帝,而是文官集團以及書中沒有提及到得宦官集團,這是區別於歷代王朝的一個顯著特點。明朝的創立者朱元璋廢掉丞相,這是一個很明智的做法,而他並沒有為他無能的子孫想過,也沒有想到在王朝的後期,文官集團會是凌駕於皇帝頭上的正真主宰者。
文官集團有制度上的保障,也有思想上的鞏固。而整個文官集團是以儒家思想為思想核心,這樣便造成了一個以道德來實現統治目的的國家,缺乏了真正意義上的法律,使大批的人掛羊頭賣牛肉,為國家的滅亡埋下了一個不定時的炸彈。
在《萬曆十五年》中所描述的許多重大的宮廷鬥爭中,都是為了一些無關緊要的消失所牽起的軒然大波,比如說首輔的張居正,他在任期間,父親突然去世,這本來只是禮儀上的問題,但偏偏在文官集團的添鹽加醋下成了一場政治鬥爭。
在本書中,作者是以陰陽的思想來闡述的。陽既是光明磊落、不顧生命安危誓死捍衛道德的人;陰既是所謂的貪、貪財貪權。陰陽之間的不斷衝突,是導致炸彈爆炸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但我個人認為,既是是陽者也有陰,陰著也有陽,在這個物序流轉的世界裡,每一個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那麼誰又能把王朝的覆滅歸罪於哪一方呢?
最後,作者是以這麼一段話結束他的作品的:“1587年,是為萬曆十五年,丁亥次歲,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階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汙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
而從書中,我唯一得到的結論是:儒教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