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逢知己千杯少下一句的議論文

酒逢知己千杯少下一句的議論文

  酒逢知己千杯少下一句:話不投機半句多

  酒逢知己千杯少語出宋代歐陽修的《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全詩如下: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酒逢知己千杯少如今已經成了人人皆知的勸酒詞,而且現代人似乎胸懷更為寬廣,剛剛認識的人,才聊了兩句,也舉著酒杯,喊著這句話把對方當成了知己。如是乎?我很懷疑。互相瞭解都談不上,還知己?

  對於喝酒我一直存有恐懼的心理,原因很簡單,喝酒是會帶來痛苦的。大醉之後,往往腰痠背痛,渾身乏力,好如得了一場大病。而更大的痛苦不是身體,是心理上的。明知喝酒傷身,還不得不裝出一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架勢,與人(往往是朋友)血戰到底,甚是悲壯。在多次血戰後,我開始思考,人們為什麼要喝酒?酒是一種用糧食或水果發酵製成的飲料。

  關於酒的起源,在古代,往往將酒的起源歸於某某人的發明,把這些人說成是釀酒的祖宗,由於影響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統的觀點。對於這些觀點,宋代<<酒譜>>曾提出過質疑,認為“皆不足以考據,而多其贅說也”。現代學者認為酒是天然產物,只是人類的發現而不是發明。最近科學家發現,在漫漫宇宙中,存在著一些天體,就是由酒精所組成的。所蘊藏著的酒精,如製成啤酒,可供人類飲幾億年。這說明什麼問題?正好可用來說明酒是自然界的一種天然產物。人類不是發明了酒,僅僅是發現了酒。

  酒裡的最主要的成分是酒精,許多物質可以透過多種方式轉變成酒精。如葡萄糖可在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轉變成酒精;只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就可以將某些物質轉變成酒精。大自然完全具備產生這些條件的基礎。我國晉代的江統在<<酒誥>>中寫道:"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又云杜康。有飯不盡,委餘空桑,鬱積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在這裡,古人提出剩飯自然發酵成酒的觀點,是符合科學道理及實際情況的。江統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提出穀物自然發酵釀酒學說的人。總之,人類開始釀造穀物酒,並非發明創造,而是發現。

  方心芳先生則對此作了具體的描述:"在農業出現前後,貯藏穀物的方法粗放。天然穀物受潮後會發黴和發芽,吃剩的熟穀物也會發黴,這些發黴發芽的穀粒,就是上古時期的天然麴櫱,將之浸入水中,便發酵成酒,即天然酒。人們不斷接觸天然麴櫱和天然酒,並逐漸接受了天然酒這種飲料,於是就發明了人工麴櫱和人工酒,久而久之,就發明了人工麴櫱和人工酒"。現代科學對這一問題的解釋是:剩飯中的澱粉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糖分,酒精,自然轉變成了酒香濃郁的酒。在遠古時代人們的食物中,採集的野果含糖分高,無須經過液化和糖化,最易發酵成酒。自從人類發現了酒,也就開始了喝酒的歷史。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學名乙醇,乙醇具有消毒(濃度在70%-90%),防腐(濃度為20%),燃燒,活血(擴張血管,暫時使人感到溫暖,但接著使人感到寒冷),麻痺(飲用過多時,多作用於小腦),大量飲用後,由於脫水和胃腸道的受損,可能回使人感到疲倦、噁心和頭痛;個別人對酒精過敏,接觸後可引起皮疹、紅斑;也有因大量飲酒而使人休克甚至死亡的事情發生。

  人們發現酒後,由於其一系列好的.作用,人們很快接受了它,並慢慢發現了釀酒的辦法,開始批次生產。很快酒成了一種很流行的飲料。人們更把喝酒發展成了一種文化。當然文化總有差異,於是出現了品酒與酗酒的不同文化。我是贊成品酒而反對酗酒的。而酗酒似乎大有壓倒品酒之勢,現代社會除了專業評酒師,似乎很少有人在品酒了。就算有那麼幾個人在品酒也是私下,根本談不上是種文化。那我們把酒拿來幹什麼呢?很簡單,把別人灌翻,或者把自己灌翻。似乎這樣,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就好了。這不是嗎?“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然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當真建立在酒卓上面喝的多少麼?恐怕未必。那為什麼我們要自欺欺人呢?

  現代人似乎總是太忙,人與人的溝通很少,而大家是需要溝通的,卻沒有時間,於是大家就借酒發揮,感情溝通從此流於形勢而缺少內容。我反對酗酒,並不反對喝酒,不過我很反感勸酒。但今晚我還是被一位好友勸了一回。我很無奈,我明白他勸酒是因為他覺得喝得多就感情好,但我並不理解。我甚至認為越是感情好,就更應該少喝酒,喝的合適。而人與人之間互相瞭解看來容易做來難。正如電影《通天塔》所要表達的那樣,其中有這麼段臺詞,小男孩問他阿姨:“我們什麼事情都沒有做錯,為什麼要躲躲藏藏”阿姨回答道:“因為他們認為我們做了壞事,寶貝。”就像我朋友認為的那樣,我要是不拉開了喝酒,就是不把他當朋友。難道我真的不把他當朋友?其實我早就把他當朋友了,又何必非要拿酒來證明。

  當真知音難覓,想起岳飛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