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雨衣》讀後感範文
《空雨衣》讀後感範文
《空雨衣》這個書名源於作者漢迪在公園看到的一尊青銅雕像:一件筆直挺立的雨衣,但裡面沒有人,空空蕩蕩。
在作者漢迪看來,這尊雕像象徵著現代人類所面臨的悖論:現代社會鼓勵個人追隨自己的慾望,去拼命工作,追求財富,可是當人們終於追求到了想要的頭銜、職位,成了成功人士,卻最終榨乾了自己、丟失了自我,就像那件筆直挺立但卻空空如也的雨衣。雨衣本是為人避風遮雨之物,造就了卻並無人可遮或並不曾去遮人。遠離初心,累成狗卻只是造了件空雨衣。
這本管理學類的書籍與其他管理學類的書籍最大的不同在於除卻管理理念以外的內在的哲學美,這是一本富有哲學意味的管理書。
書中提出的現代社會所面臨的九大悖論歸結為三個更基本的核心悖論。
一是成功的悖論:讓我們過去獲得成功的方法和路徑,不但不能保證我們繼續成功,甚至可能導致失敗。
當初成功的核心變成了今日繼續上升的瓶頸,甚至直接導致走向終結。
成就你的或許也終將阻礙你。船大難調頭,泰坦尼克號是不是就是個最好的例子,號稱這個世界最大最安全的巨無霸居然就沉了。全球最大的手機生產商諾基亞就這麼悄無聲息的退下了舞臺。柯達也同樣如此,從輝煌走向終結似乎就那麼一夜之間的事。成就你的最終也直接帶你走向了毀滅,或許向死而生也是企業的最終宿命。
不過,此書作者漢迪提出了雙S型曲線驅動,以謀求企業長青。其實雙S型曲線模型,實則是與時俱進,養子防老,企業也是如此,盛極未衰之時,就去啟動對新方向的探索,尋求新的增長點,不斷警惕自己對原來產品的路徑依賴與慣性思維,創新,育新,傳種接代式的企業成長成為關鍵。
這點也引發了我對我們公司的一些思考,我們公司當初不斷做加法成就了今日,但也成了今日繼續前行的阻礙,必須學做減法方能成就明日,因為時代在變化,時代已經悄然從賣貨時代走向賣主張時代,從大眾爆款時代走向個性訴求時代。我們的開發模式也需從獨斷批次開發走向個性標籤小組開發制-,原創設計師系列小組式跟進。這終將挑戰我們的'慣性思維舒適區,固步自封還是創新前行終將決定公司的未來去向。
二是公司的悖論:追求利潤最大化卻無法基業長青。
企業的願景總將決定基業是否得以長青,只為股東贏利為單一目的公司終將枯竭。或許股東制公司走向聯邦制公司,獨權老闆制轉向員工合夥制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關於此點,我暫時還沒有強烈的認同與非常清晰的設想,所以僅限於讀過,帶過。
三是空雨衣悖論。
一方面,為了追逐成功,我們每天加班累成狗,心情卻越來焦慮,生活只有眼前的苟且,哪有什麼詩與遠方;另一方面,為了尋找意義,我們又瘋狂消費,買各種文化娛樂產品來填補空虛,但我們儘早會發現,這根就行不通。這就是典型的空雨衣悖論:高速運轉但沒有意義。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尋求人生的意義呢?
漢迪提出了“甜甜圈原理”。用這個原理看人生,核心部分就是人生必須完成的任務和必須履行的責任,比如完成學業、努力工作以及承擔起為人子女,為人父母等各種角色;外圈部分是屬於個人的自由空間,這片空間讓我們有機會在職責之外去充分發揮個人潛能,去追求詩與遠方。而這兩者的平衡,我們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共同尋找人生的意義。
為此,他提出了三個關鍵詞,分別是延續感、連線感和方向感。這三大意識就好像是人生的壓艙石,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要或缺,否則人生就可能隨波逐流。
延續感,生生不息的無限未來責任感與使用感才能讓人把眼光放的足夠遠大,不至於天天盯著眼前的苟且。
連線感,才能讓人不至於成為一個個孤島,讓人有所歸宿,不單單為自己奮鬥,也為命運共同體而努力奮鬥。
方向感,有了偉大目標的追求方向,走出“等靠要”的惰性索求,生命才有了奔騰的熱血激情,生命的意義也隨之而生。
忘卻初心終將累成空心狗。願我們都不忘初心,展望生生不息,無限延續的未來,連線一切想連線的,找到自己的歸宿與方向,奔跑前行。願我們都擁抱甜甜圈,內層核心生存,外層綻放自我,遠方的詩與眼前的苟且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