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化建設工程工作總結
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化建設工程工作總結
20xx年,我縣認真貫徹中央1號檔案精神,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發展生產力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戰略措施,加強指導和服務,加大扶持力度,使農民專業合作社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我縣經工商部門登記註冊併到農委登記備案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達132個,成員數13715個,帶動農戶數22761個,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起到了一定的帶動作用。在全省啟動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化建設工程會議後,我縣緊抓機遇,認真貫徹省農委《關於印發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化建設工程實施意見的通知》(皖農合〔20xx〕51號)檔案精神和5月16日寧國啟動會議精神,在全縣組織實施了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化建設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20xx年工作開展情況簡述
㈠加強宣傳,提高認識
今年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化建設工程啟動會議結束後,我縣對此十分重視,立即召開農委全體幹部職工會議,認真組織學習農民專業合作社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精神,貫徹省農委寧國啟動會議精神。透過學習,使廣大幹部職工充分認識到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化建設工程是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由生產走向市場,將產品變為商品的重要途徑。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化建設工程步伐,讓農民專業合作社步入“資訊高速公路”,積極建立農產品產、加、銷資訊一體化服務新體制,提高農民素質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綜合管理能力,對於進一步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穩定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㈡成立組織機構,制定工作方案
為加強此項工作領導,縣農委於5月18日成立了“定遠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化建設工程領導小組”,由農委主任任組長,分管副主任任副組長,相關科室及二級機構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農經科,明確專人負責日常工作。同時,根據省農委《關於印發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化建設工程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下發了《定遠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化建設工程實施意見》、《定遠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化建設工程培訓方案》、《定遠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網路服務平臺建設方案》等檔案,為實施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化建設工程做好了充分準備。
㈢選擇示範社,開展人員培訓
為認真做好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化建設工程,按照省農委的統一佈署,我縣採取合作社申報與組織篩選相結合辦法,在全縣選擇了35個規模較大、管理較規範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我縣20xx年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化建設工程示範合作社。在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後,我縣按計劃組織了兩期培訓。第一期於7月1日-7日對22個合作社66名資訊員等開展培訓,培訓時間7天,其中計算機及網路基本操作培訓3天,省合作社網及資訊平臺應用培訓4天。第二期於11月20日-24日對另13個合作社39名資訊員等開展培訓,培訓時間5天,其中計算機及網路基本操作培訓3天,省合作社網路及資訊平臺應用培訓2天。兩期共培訓了3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經營管理人員和資訊員105人。
為確保培訓效果,我們一是選擇了全縣師資實力較好的一家電腦培訓學校(神洲電腦學校)作為培訓基地;二是統一了培訓內容,兩期培訓全部採用省農委編制的培訓教材,並邀請了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網和省安泰克國際技術轉移公司專家來我縣授課;三是安排好了參加培訓人員的食宿,培訓和食宿費用全部由縣財政承擔;四是加強服務和管理,縣資訊化建設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培訓期間全程服務和管理,並安排學員每天三次簽到,確保了學習效果。
㈣配備電腦硬體,建立個性化網站
為儘快搭建好農民專業合作社通往資訊網路的硬體平臺,培訓班結束後,我縣按照省農委統一規定的型號,採取政府招標採購的形式,先後兩次為3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化建設示範合作社,採購了電腦、列印一體機等硬體裝置35臺套。縣領導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分管縣長親自主持了9月8日上午我縣舉行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化建設工程示範合作社電腦、列印一體機發放儀式”,為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化建設工程營造了良好的氛圍。目前,我縣35臺套電腦、列印一體機的發放、安裝、除錯和入網工作已全部到位。同時,按照“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網”建網站基礎資訊採集要求,我縣對3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透過網站建設單位與各示範合作社的密切合作,全面採集了示範合作社的基本資訊資料,完成了35個示範合作社個性化網站建設,並全部註冊加入了“安徽農民專業合作社網”。
二、取得的成效與存在的問題
㈠取得的成效
⑴培育了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
今年我縣被選擇試點的35個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本來在我縣同行業中相對基礎較好,實力較強,影響較大,透過參加資訊化建設工程培訓後,進一步拓展示範合作社利用網路平臺尋找市場、推介產品的渠道,有力地推動了這些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壯大。並且,由於他們的示範帶動作用,將會影響和鼓勵更多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成長。
⑵培養了一批資訊人才隊伍。
透過兩期培訓,培養了一批懂技術、會經營、擅管理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科技骨幹隊伍,增強了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服務能力,提高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接受和利用資訊的水平。
⑶“安徽農民專業合作社網”得到了初步的應用。
目前,我縣已有“宮集瓜果蔬菜專業合作社”等35個合作社加入了“安徽農民專業合作社網”,另有“阜康養豬專業合作社”等15個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正在進行“畜牧養殖協同管理平臺”的先期應用工作,實現了“生產在社、營銷在網、業務交流、資源共享”,提升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綜合能力,降低了運營成本,促進了農民增收。
㈡存在的問題
1、農民專業合作示範社網路平臺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對產品資訊的收集和釋出不夠及時;合作社與技術支援單位及相關主管部門的業務聯絡較少;資訊員的業務水平有待提高。
2、農民專業合作社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範現象,制約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
3、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品牌意識不強,市場競爭力較弱。
三、20xx年工作計劃
㈠繼續做好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資訊化建設工程示範社的培訓工作
20xx年,計劃再選擇一批示範合作社實施資訊化建設工程,培訓一批資訊員,認真做好示範合作社的“安徽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網路使用和“畜牧養殖協同管理平臺”應用工作。
㈡加大獎勵扶持力度
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扶持各種形式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使之成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主體力量。縣政府每年安排部分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支援農民組建的'專業合作組織,對部級、省級、市級、縣級示範合作社,分別獎勵5萬元、3萬元、2萬元和1萬元;沒有達到示範合作社稱號的,經稽核符合支援條件的,給予獎勵5000元。
㈢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化程度
重點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力培育農村經紀人隊伍,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民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積極推廣“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模式,充分發揮其在引導農產品生產、落實訂單、銜接產銷等方面的作用。堅持企業領辦、農民自願、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把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成為引領農民參與現代流通的新型經營組織。
㈣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範化管理
針對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存在有關制度不健全的問題,在近段時間,我們將組織部分資訊化建設示範合作社,到其他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較好的兄弟縣、市進行考察學習,在全縣選擇5-7個基礎條件較好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規範化管理典型,抓好示範合作社的規範管理的試點示範工作,以促進和帶動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尤其是資訊化建設工程示範合作社,在組織建設、財務管理和規範制度等方面進行規範化管理,以真正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示範帶動作用。
㈤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提升市場競爭力
明年,我們在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爭取專案資金之外,更多的是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在依託網路平臺的基礎上,加強自身建設,透過整合資源、打造優勢產品、實施企業化管理,來提升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