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敬亭山讀後感
獨坐敬亭山讀後感
《獨坐敬亭山》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是李白於天寶十二年秋遊安徽時所作。接下來由小編整理了獨坐敬亭山讀後感,歡迎檢視,希望幫助到大家。
篇一:獨坐敬亭山讀後感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很遺憾我沒去過敬亭山,我不能置身其中去感受,體會李白獨坐敬亭山的心情,心態……不過讀詩感受。
李白七上敬亭山,獨坐敬亭山有感而坐此詩。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句意:鳥兒們飛得沒有了蹤跡,天上飄浮的孤雲也不願意留下,慢慢向遠處飄去。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開篇寫景,飛鳥,孤雲,突顯山中寂靜,與詩人孤獨感。眾鳥飛去,有種時間的飛逝物是人非之感。年輕時的夢想,志向,報復等等,瞬間即逝。身邊的那些人,就像高飛的眾鳥一樣漸漸離去,離開。之前的那同上山的人,一起吟詩暢談天下的人,早已不在,只有自己獨上孤山。少了年少輕狂勢,添了歲月滄桑感。頓悟了世事喜悲,壯志難酬獨坐吟。
孤雲獨去閒,孤雲飄浮長空,不願停留。年少力求功與名,勵志壯心拜將相。人生在世不稱意,唯有獨坐敬亭山。
這是李白第七次上敬亭山,題目看獨坐給人一種孤獨感。
人生在世有多少難忘懷的事與人,此時李白在這敬亭山獨坐,回想過去的世事,有展望未來。我有感:太白七上敬亭山,宜州繁複笑淚情。林深秀出埋皇姑,獨居樓中吟悲憤。在這首詩中可以體會到李白對仕途難成,昔日的故人也相繼離去,開始深思。
篇二:獨坐敬亭山讀後感
三、四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個性化。儘管鳥飛雲去,詩人仍沒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著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他自己。他們之間不必說什麼話,已達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相”、“兩”二字同義重複,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絡在一起,表現出強烈的感情。同時,“相看”也點出此時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與“兩”字相重,山與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結句中“只有”兩字也是經過錘鍊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雲去對詩人來說不足掛齒。這兩句詩所創造的意境仍然是“靜”的,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淒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
詩人筆下,不見敬亭山秀麗的山色、溪水、小橋,並非敬亭山無物可寫,因為敬亭山“東臨宛溪,南俯城闉,煙市風帆,極目如畫”。從詩中來看,無從知曉詩人相對於山的位置,或許是在山頂,或許在空闊地帶,然而這些都不重要了。這首詩的寫作目的不是讚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藉此地無言之景,抒內心無奈之情。詩人在被擬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尋到慰藉,似乎少了一點孤獨感。然而,恰恰在這裡,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之情被表現得更加突出。人世間的深重的孤獨之情,詩人人生悲劇的氣氛充溢在整首詩中。全詩似乎全是景語,無一情語,然而,由於景是情所造,因而,雖句句是景,卻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說,是“情中景,景中情”。
篇三:獨坐敬亭山讀後感
在李白罷官十年後的一天裡,他登上了敬亭山,那裡沒有一個人,他獨自一人坐在山頂,望著一片片綠鬱郁的樹林,他不禁想起了他的一名名老朋友:汪倫、孟浩然……他感到了無盡的孤獨和寂寞。
“喳;喳……”幾聲鳥鳴打破了平靜。李白向天空望去,所有的鳥兒都在他的頭頂盤旋著,鳴叫著。它們扇動雙翅,飛得越來越高,越來越遠,最後,消失在天空的盡頭。
天空又恢復了平靜,但是卻只有一朵小小的雲彩了。可它卻不肯停留,慢悠悠地飄走了。
現在,只剩下敬亭山和李白了。李白說:“敬亭山啊,敬亭山,現在只剩下我倆了!鳥兒不願和我作伴,雲彩也不肯停留,但你不同,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敬亭山也悄悄回答:“是的,李白,你別的朋友遠走高飛,可我不會,我是你永遠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