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利機長》觀後感

《薩利機長》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薩利機長》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薩利機長》觀後感1

  《薩利機長》這部影片給了我們一個美好的結局,但是,就我個人而言,不管到最後結果怎樣,薩利機長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靠著自己40多年積累來的經驗、過人的膽識和正確的決斷換來了全飛機100多人的生命。當然,工作人員正確的引導和乘客們有序的撤離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認為薩利機長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還有其中一段讓我很揪心,就是薩利機長邊跑步邊思考那些細節,明明知道自己盡了最大努力,還要那麼難過,況且結果還是好的。也許,透過這個我們應該明白,永遠都不要以你個人為單位來怎麼怎麼樣,它在社會和現實面前從來都是不得不妥協的,讓我們在各種不成文的條條框框下生活,這雖然確保了社會的井然有序,卻也扼殺了我們個人選擇生活的權利。

《薩利機長》觀後感2

  薩利機長是一名安全飛行42年的老機長,作為一名曾經的戰鬥機飛行員及民航飛行員,經常花大量的時間研究及複檢飛機事故,這也是他為退休後開安全公司來擺脫窘迫的經濟壓力而做的準備。

  命運很詭秘,在即將退休的時間竟然遇上了雙發動機熄滅的事故,憑藉著自己的經驗及準備,薩利機長冷靜快速決斷,最終安全迫降河內,全機155人全部生還,這是一個奇蹟。

  雖然如此,薩利機長的做法還是要還原,來探討是否操作正確。經過現場資料還原,電腦模擬及人員模擬駕駛都顯示飛機還有更優的選擇,如果成真,薩利機長則是操作失誤,就算無人員傷亡事故,薩利機長也被判為重大操作事故,退休金及他在開的安全諮詢公司都會垮臺。而這些模擬中,唯一沒有考慮到的是突發事件中的人性因素,因為在突發事件中,遲疑1秒鐘的反應,帶來完全不同的結果。

  事實證明,當加上人為的判斷時間後,就算預知後面發生了什麼,模擬飛行還是表示薩利機長的當時的`決斷是正確的,薩利機長獲得了他的榮譽,他長期的專注在最後拯救了一飛機的人,也讓他達成了最高的榮譽。

《薩利機長》觀後感3

  第一次前往上海的寶山萬達影院,1號廳螢幕確實夠大,影廳比較小,座位略靠前初看電影時少許晃眼有些不適應,不過看久之後還是能夠適應的,螢幕的確是足夠寬足夠高,如果坐在後排觀影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回到電影,本片由真實事件改編,劇情有現實事件作為科普依據,不免把記憶中的新聞事件和電影進行穿插和對比,不得不說男主湯姆漢克斯演機長演得相當到位,從剛迫降後的慶幸,到被安全域性質疑後深鎖的眉頭,再到得到家人支援恢復信心,在委員會旁聽對自己的調查時自信的回擊各種刁難和質疑。

  本片結束後的字幕出現薩利機長本人,真人還真是帥呢!

  向機長致敬!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經驗豐富沉著冷靜處變不驚的機長才能使得155位機組成員全部獲救!

《薩利機長》觀後感4

  在看這部影片之前,瞭解到這是一部災難片,想必應該跟所有的災難片一樣,著重於描繪災難的過程。

  但薩利機長不一樣,開始看影片時,一直以為這個故事會是以倒敘的形式回憶當時的過程,並在看的開始一直期盼著開始倒敘述說這個驚險的過程。

  然而,並沒有。直到看了20多分鐘,才發現,這是一部普通的,以正常人思維去展現機長事故後的心理。影片開始回憶了薩利自己成功迫降的部分過程,但是這個沒有全面的過程,也讓觀眾認為他可能是錯的,把懸念留在了最後。當時第一次回憶的時候,給我的感覺是他很正常的在按照步驟去操作。事實上,這個正常的背後是堅定,是強大的心理素質和過人的反應及經驗。

  影片的幾個看點,我認為除了機長的在迫降最後幾分鐘的精彩,還有機長和副機長之間的信任,默契。同時空中乘務員努力安撫乘客,表現出來的鎮定,確保沒有造成慌亂。當然也非常敬畏質疑機長行為的交通部安全域性,根據資料不斷推敲,尋求真相,找出最正確的解決方案, 正是有這種公正,公平的存在,讓人覺得他們也是一群敬業的愛國人。當發現自己判斷錯誤時,能夠發自內心的敬佩這個曾被質疑的英雄。

  影片中的每一個人都因為這次事故凝聚在一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