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依瑪村人閱讀理解和答案

格依瑪村人閱讀理解和答案

  格依瑪村人

  ①印度北部有個村莊,叫格依瑪村。這裡土地貧瘠,人們連填飽肚子都成了問題。村民們也想改變現狀,苦於找不到生財之道。

  ②離格依瑪村不遠有一條公路,路況不好,經過那裡的車輛經常發生事故。有一次,一輛裝載著食用罐頭的貨車在那裡翻進了溝裡,一車罐頭滾落一地。司機受了傷,攔了一輛順道車去了醫院,那些貨物無人看管。格依瑪村的村民見了,就將那些罐頭偷偷地運回家。一連幾天,家家戶戶都有罐頭吃。但車禍的事畢竟不會經常發生,眼瞧著一些運載食物的車來了又去,他們一無所獲,這讓他們很不甘心。所以,他們想到了一個主意,晚上,乘公路上沒人時,他們就拿上工具,將路面挖得坑坑窪窪。這樣一來,車子在那裡經常出事故的情況多起來。即使不出事故,但路況太差,所有經過那裡的車子行進速度也非常慢,這給了格依瑪村民以可乘之機,他們會跟在車後,乘司機不注意,偷偷地從車斗裡拿走一些他們需要的東西。

  ③這件事情在漸漸演變,起初,他們只是偷拿一些食物,後來,也拿其他貨物,好送到市場上去賣一些錢,最後,他們就不是偷偷地拿,而是明目張膽地搶了。一時間,格依瑪村旁邊的那條簡易公路成了最不安全的路段,警察局每個月都會接到好幾起關於車上貨物被搶的報案。警察局出動了警力……但這樣做並沒有威懾住村民,反而讓村民們學會了作案時更加隱蔽更加機警,他們的作案開始有組織並有序起來……

  ④那年冬天,司機們因為從格依瑪村經過經常丟失貨物,便多選擇了繞道行駛的方式。這樣一來,格依瑪村民好幾天沒有收穫。這一天,終於有一輛貨車從那裡經過,車上裝的,是一袋袋磷酸脂澱粉,一種工業用澱粉。格依瑪村人都沒有什麼文化,在他們看來,澱粉就是糧食,可以做成各種各樣好吃的食物。當下,大家就一擁而上,搶走了二十多袋磷酸脂澱粉。

  ⑤司機是個小夥子,見有人搶了他的貨,便停下車,跟在搶貨人的身後往格依瑪村追。這樣一來,反而給了其他格依瑪村人機會,他們不慌不忙地將無人看管的車上的澱粉搬了個空。小夥子追進村子,就請求村民將他的貨還給他,格依瑪村人哪會將到手的“糧食”輕易地交出來,他們都不承認拿了他的東西,並採取了應對措施。小夥子百般懇求都沒有作用,他只得告訴村民們,那些磷酸脂澱粉不是普通的食用澱粉,而是工業澱粉,有毒,吃了會死人,他們拿去了也沒有用。小夥子說的是實話。但格依瑪村人都不相信,因為這種磷酸脂澱粉無論是從色澤還是手感上,都與他們平時吃的食用澱粉毫無區別。

  ⑥小夥子見村民們不信,嚇得不知所措。他本來想去警局報案,但是,他又擔心,他一離開,真有人將那些澱粉做成食品吃了,那時候會鬧出人命。雖說鬧出人命他也沒有責任,但他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人去送死呀!他只得一家家地登門去說明情況,甚至向村民們下跪,請求他們:“那些澱粉你們不交給我無所謂,大不了我受一點損失,但我求求你們,千萬別吃那些澱粉,會死人的。”

  ⑦小夥子的執著,讓村民們對他的話由不相信到將信將疑,有人就將那種澱粉拿來餵雞,以檢驗小夥子所說的話是真是假,結果,吃了這種澱粉的雞不一會兒就死掉了。這一下,村民們先是驚駭,繼而是感動。他們搶了小夥子的貨,小夥子理應怨恨,即使他們吃了那種澱粉被毒死,也是罪有應得。而小夥子不惜以下跪的方式來請求他們別吃這些工業澱粉,拯救了他們的生命。這樣的愛心,這樣的善良,這樣的胸襟,讓他們羞愧難當,感動不已。村民們自發 地將那些工業澱粉都交了出來,重新送到了小夥子的車上。

  ⑧自此之後,格依瑪村人再沒有哄搶過貨物,即使有人想打過往車輛的主意,立即就有人站出來說話了:“想想那個好心人吧,我們傷害了他,他卻救了我們全村人的命。想想他,我們還有臉繼續幹這種傷害別人的勾當嗎?難道我們真的是魔鬼?”

  ⑨格依瑪村附近的公路太平了……

  1、作者在①②兩段交待了無力改變窮困現狀的格依瑪村人因為一次偶發事件才開始偷拿東西,其主要目的是表明格依瑪村人走上偷搶之路既是無奈也是偶然,他們並不是天生的“魔鬼”。

  2、第⑤段加點詞“糧食”,為什麼要加引號?

  這裡的引號表示特殊含義,表明這裡的“糧食”並不是真正的'能夠讓人果腹的食物,而是有毒的工業澱粉。

  3、(1)第⑧段畫線句從句式的角度看,屬於( D )

  A、問句 B、設問句 C、反問句 D、疑問句

  (2)如果將第⑧段畫線句改成“我們真的不是魔鬼!”,兩者相比,哪一個表達效果好,為什麼?

  原句更好。原句採用疑問句的形式,更能表現說話者對自我行為的反省,與說話者的身份、經歷相吻合,而改句則更傾向於一種告白。

  4、從全文看,“格依瑪村旁邊的那條簡易公路成了最不安全的路段”後,警察局出動警力的結果是村民們學會了作案時更加隱蔽更加機警,他們的作案開始有組織並有序起來;最後“那條公路又太平了”的原因是一個被搶了貨物的小夥子不惜以下跪方式救了全村人性命,這喚醒了村民內心的善念。

  5、關於本文主旨理解最貼切的一項是:( A )

  A、體現了愛和善能夠喚醒人們內心的善念。

  B、讚揚了以德報怨、一心為他人的至愛至善。

  C、揭示了走投無路的窮困往往逼人走上罪惡之路。

  D、揭露了暴行只會加劇違法者的犯罪行為。

  6、請用第一人稱改寫“小夥子路經格依瑪村的遭遇”。(80字左右)

  我駕車經過格依瑪村,二十多袋磷酸脂澱粉被村民一搶而空。我極力勸阻村民,不要食用這些澱粉,甚至下跪。最後,他們相信了我,也被感動了,不僅還回澱粉,從此也不再哄搶貨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