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操作許可權管理制度(精選5篇)

裝置操作許可權管理制度(精選5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會接觸到制度,制度是一種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想學習擬定製度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裝置操作許可權管理制度(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裝置操作許可權管理制度1

  要保證機械裝置不發生工傷事故,不僅機械裝置本身要符合安全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操作者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當然,機械裝置的安全操作規程因其種類不同而內容各異,但其基本安全守則為:

  1、正確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該穿戴的必須穿戴,不該穿戴的就一定不要穿戴。例如機械加工時要求女工戴護帽,如果不戴就可能將頭髮絞進去。同時要求不得戴手套,如果戴了,機械的旋轉部分就可能將手套絞進去,將手絞傷。

  2、操作前要對機械裝置進行安全檢查,而且要空車運轉一下,確認正常後,方可投入執行。

  3、機械裝置在執行中也要按規定進行安全檢查。特別是對緊固的物件看看是否由於振動而鬆動,以便重新緊固。

  4、裝置嚴禁帶故障執行,千萬不能湊合使用,以防出事故。

  5、機械安全裝置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絕不能將其拆掉不使用。

  6、機械裝置使用的刀具、工夾具以及加工的零件等一定要裝卡牢固,不得鬆動。

  7、機械裝置在運轉時,嚴禁用手調整;也不得用手測量零件,或進行潤滑、清掃雜物等。如必須進行時,則應首先關停機械裝置。

  8、機械裝置運轉時,操作者不得離開工作崗位,以防發生問題時無人處置。

  9、工作結束後,應關閉開關,把刀具和工件從工作位置退出,並清理好工作場地,將零件、工夾具等擺放整齊,打掃好機械裝置的衛生。

  裝置操作許可權管理制度2

  一、機械裝置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訓練,要明瞭它的構造,效能及用途,熟悉它的操作,駕駛和技術保養。

  二、不允許酒後駕駛和操作,不允許無證駕駛和操作,不允許串崗駕駛和操作。

  三、工作時必須集中精力,不允許在操作室內放置易燃易爆等物品,禁止煙火的地方,不允許吸菸。

  四、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崗,不得將機械交給非指定人員駕駛。

  五、機械裝置應由機組或專人負責使用和管理,明確責任制,做到愛護機械裝置,合理使用,正確操作,使其保持良好狀態。

  六、機械人員在工作前應按規定對各部件加註潤滑劑,機械在工作時禁止維修,保養,潤滑,緊固,工作時如發現不正常應先停車後檢查。

  七、機械裝置不得帶病或超負荷作業,如發現有異常及溫度過高應及時停車檢查。

  八、用內燃及蒸汽作動力的機械,在冬季,每日工作完畢或長期停用時,應放盡機體內和其它規定部位的存水,柴油內燃機,如須明火烤油底殼預熱時,必須有專人看管,汽油內燃機,則嚴禁明火加溫,以防火災。

  九、機械的轉動部位應加裝防護罩,女工應戴工作帽,長髮不得外落,操作人員和配合人員必須使用合乎規定的勞動保護用具和用品。

  十、凡新的機械裝置和經過大修,改造和拆卸後重新安裝的機械裝置,須按照機械裝置技術試驗規程有關規定進行檢查,鑑定和試運轉,以防機械裝置早期損壞。

  十一、夜間作業時,作業區和駕駛室內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燈具要安全好用。

  十二、工作完畢後,必須按每班保養規定進行保養,將機械停靠後方可離開。

  十三、重型機械和特種車輛行走或拖運時,應事先了解道路及橋涵的承載能力,方可透過以免發生事故。

  十四、機械裝置的駕駛人員和操作人員除遵守本規定外,還必須遵守各自操作的機械裝置和配套機械的一般和具體規定及製造廠的使用說明。

  裝置操作許可權管理制度3

  1、新員工上崗必須簽定至少半年的師徒協議,取得安全操作資格證後並能熟練掌握本工種的操作要領,方能獨立操作。

  2、員工在作業時必須按章操作,做到“三不傷害”。

  3、員工共同作業時有相互監護安全的責任。

  4、每套生產裝置,均應制定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

  5、在用裝置的操作規程,一季度組織操作者學習一次,人力資源科應保留學習記錄。

  6、引進的新型裝置在使用前必須對員工進行培訓,經考試合格並取得資格證後方可上崗操作。

  7、同臺裝置需要多人共同操作應明確專人負責。

  8、操作人員不得甩掉任何保護裝置,否則要追究責任。

  9、機電裝置存在不完好、技術指標不達標,操作人員有權提出改造的要求,有安全隱患時有權拒絕使用。

  10、裝置吊裝、拆卸前應制定安全技術措施,並在作業場所設定警示標誌。

  11、裝置出現故障,應立即停止操作,及時處理,處理不了應及時彙報。

  12、機械裝置在維護、檢修時,應掛標識牌板。

  裝置操作許可權管理制度4

  1、特種裝置應按其技術性能和使用說明的要求正確使用,缺少安全裝置已失效的`裝置不得使用。

  2、特種裝置的操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並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在取得有關部門頒發的上崗證、特殊工種操作證後,方可獨立操作。

  3、任何人嚴禁拆除特種裝置上的自動控制機構、力矩限位器等安全聯鎖裝置,及監測、指示、儀表、報警器等自動報警、訊號裝置。其引數調整和故障的排除應由專業人員負責進行。

  4、處在運轉中的裝置嚴禁對其進行維修、保養或調整等作業。特種裝置應按時進行保養,當發現有漏保、失修或超載帶病運轉等情況時,有關部門應停止使用。

  5、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的指令,操作人員有權拒絕執行。由於發令人強制違章作業造成事故者,應追究發令人的責任,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6、由專人操作特種裝置作業時,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或將裝置交給非本裝置指定人員操作。工作時思想要集中,嚴禁酒後操作,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操作室和靠近作業區。

  7、裝置操作人員和配合作業人員,都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高空作業必須繫帶安全帶,不得穿硬鞋底和拖鞋。嚴禁從高空處往下投擲物件。

  8、特種裝置均須實行交接班制度,操作人員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

  9、裝置操作人員應熟悉作業環境和施工條件,聽從指揮、遵守現場安全規則。

  10、當使用特種裝置與安全發生矛盾時,必須服從安全的要求。

  11、當特種裝置發生事故或未遂惡性事故時,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及時搶救,保護現場,並立即報告領導和有關部門聽候處理。對事故應按“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

  裝置操作許可權管理制度5

  1、操作司機必須人員固定,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或持無效證件上崗。

  2、帶式輸送機機頭處必須至少規範懸掛有以下相關規章制度:《帶式輸送機司機崗位責任制》、《帶式輸送機司機操作規程》。

  3、每部裝置設定有交接班記錄、檢查檢修記錄和安全保護試驗記錄並由相關人員認真填寫。

  4、膠帶機司機必須堅持現場交接班,交接班時雙方必須將裝置運轉情況、現場遺留問題及注意事項等交接清楚並及時、完整、準確的填寫交接班記錄。

  5、輸送機運轉期間出現重大機械、電氣故障或其它異常問題時,應立即停機,及時將情況向隊跟(值)班人員和礦排程室彙報,並針對所發現問題採取必要措施進行處理。

  6、驅動裝置的電機、減速機運轉正常、無異常響聲,減速機中油脂清潔,油量適當。

  7、膠帶機執行時膠帶不跑偏:上層膠帶不出託輥,下層膠帶不摩擦H架支腿,上下層膠帶不接觸、無摩擦。

  8、發生皮帶跑偏時,應根據膠帶跑偏位置和跑偏情況,採取措施調偏,嚴禁用木棍、錨杆等其它物品強行調偏。

  9、膠帶機要託輥齊全、轉動靈活,無破損、無異常響聲。

  10、液力偶合器嚴格按照傳動功率的大小,加註合格、適量的傳動介質,雙電機驅動時液力偶合器的充液量要保持均?,避免電機出力不均而損壞。嚴禁用其它液體代替傳動介質。易熔塞和防爆片嚴禁使用其它物品代替。

  11、帶式輸送機必須將輸送帶上的煤拉空才能停機,避免過載起動裝置。

  12、及時清理落入煤流中的鋼釺、錨杆、刮板、鏈條、木材等物料,嚴禁進入主運輸皮帶。

  13、輸送機司機負責機頭段及落煤點前後5m範圍的文明衛生,保證責任範圍內無浮煤、雜物,裝置乾淨整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