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培訓心得體會1
目前,基於學科素養的新課程標準修訂稿在全國徵求意見,這就標誌著中國基礎教育開始邁入核心素養的新時代。余文森著作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從理論、觀念、操作三個層面對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進行了系統闡述,包括核心素養的意義、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觀重建、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三大主題,旨在幫助教師提升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樹立立德樹人的教學意識和教學觀念。
書中餘教授在“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這一主題方面,重點闡述了讓核心素養落地的課堂教學的具體路徑和方法。策略是從觀念走向行動、從理論走向實踐的作業系統。只有將觀念和理論轉化為實施策略和行動方案,核心素養才能真正落地。因此,本主題是全書的重心和落腳點。靜下心來細細思考,作為一名社會學科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怎樣去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社會學科核心素養應該包含哪些方面。
一、語言能力:在社會情境中藉助圖片、案例、材料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和情感態度的能力。
二、文化品格: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文化意識、人文修養和行為取向。
三、思維品質: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徵,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
四、學習能力:指主動拓寬學習渠道,積極除錯學習策略,努力提升學習效率的意識、品質和潛能。
社會學科核心素養四要素的關係為:知識能力是學科基礎、文化品格是價值取向、思維品質是心智特徵、學習能力是發展條件。我認為,讓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重點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四方面的意志品質:
一、主動與進取:對學習有正確的認識和持續的興趣,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成就動機,能夠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有主動參與語言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在學習過程中注重語言運用,積極進取,樂觀向上。
二、監控與調整:能對學習過程和學習情緒進行自我監控和有效管理,面對學習困難能夠自我激勵、自我調適,適時反思和評價學習效果,並對學習目標和方法等做出必要調整,主動適應,堅持不懈。
三、選擇與獲取:利用課內外多種學習渠道特別是網路資源,獲取最新的知識和資訊,並結合學習目標對資訊資源進行選取和整合,廣泛涉獵,有的放矢,既勤於學習,又善於學習,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四、合作與探究:透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式,敏銳觀察語言現象和語用規律,能從多角度、新視角去觀察和理解歷史現象,嘗試用新思路、新方法去解讀和評判多元化現象,勤于思考,探異求新。
核心素養實則也是潛移默化的教育。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吾日三省吾身,課堂教學堅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體現人文性的教學,科學性的教學,發展性的教學,真正讓核心素養落地,促進學生智慧地成長。
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培訓心得體會2
一、人的“核心素養”到底有哪些
日本企業家、哲學家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是“人生結果=能力×熱情×思維方式”。他認為能力是先天的,每個人相差不大,起決定作用的是熱情與思維方式。在他看來,熱情就是工作的幹勁和努力程度。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回答了“人生目的”,即“我為誰”。思維方式是道德的、人性的、利他的,它是正數;思維方式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單一利己的,它是負數。這才是決定人生結果的關鍵。若思維方式是負數,越熱情、越努力、越有能力,人生的結果將越可怕。換言之,即是:道德的、人性的的思維方式是“核心素質”的首席,第二則是“熱情”,它包含了積極的態度、持久的興趣。其中積極的態度更為重要,它包含責任、進取心及抗挫力。
研究者認為,人的發展取決於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逆商。心裡學常識告訴我們,智商在於先天遺傳,後天培養並不會有太大影響;情商、逆商則在於後天的歷練和培養。
道德、人性的思維方式,積極的態度,持久的興趣,還有探究的學習素養,這就是人的四大“核心素養”,它們是“人的教育”的鋼筋混凝土。
什麼是學習素養的核心呢?我們認為是“探究”。學習應該是“學會”,而不是“教會”,判斷“學會”還是“教會”的試金石,是學生會不會探究學習。
知識、分數、作業和試題,並不能給人生好的路徑依賴;恰恰相反,它們提供是一條扭曲的依賴路徑。
二、人的“核心素養”與“學科關鍵素養”
學生的學習必須透過學科課程進行。學科教學,既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色調,也是教師教學生活的主色調。尊崇“素養為重”的育人價值取向,出路只有一條:學科教學必須“素養取向”。
1、任何“學科素養”的形成都以“核心素養”為背景、底色。
任何學科的學習,學習者只要有積極的態度、濃厚的興趣以及不屑的`鑽研精神,知識和能力的獲得不僅沒有太大問題,還會有獨特的發現。換句話說,對於基礎教育而言,積極的學習態度、進取心、抗挫力,應該比知識教學、能力訓練更重要。一個人的知識可以不豐富,一個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進取心在,抗挫力強,這個人的未來發展依然充滿美好。
2、學科素養的形成始終滲透人的“核心素養”的培育。
學科教學必須要讓教學環境充滿人性與道德的關懷,學科能力才會成為積極情感、態度、價值的能力,即人的素養。今天看來,一個只知道教知識、練能力的教師,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合格教師,只有懂得將“人性”和“道德”彌散在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日常行為中的教師,培養優秀學習品格的教師,才是一名真正的師者。
3、關注“學科關鍵能力”與“學科素養”。學科能力的“點”很多,“關鍵能力”不多。研究和把握“學科關鍵能力”,教師才能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建構起自己的“師本課程”。“學科關鍵能力”清晰了、明瞭了、簡化了,教師才能更從容地將目光投向“人性”和“道德”,才能將佝僂的腰從無邊的知識、無盡的訓練中挺立起來。
三、“素養統整”下的課程與教學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業特徵。課堂教學要四“本”:學生為本、能力為本、道德為本、評價為本。
“素養為重”下的課程與教學,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和角色,迴歸職業素養,人性和道德將成為課堂自覺。人性關懷和道德示範將成為課程建設和教學實踐的前提和基礎。
人的“核心素養”下的課程統整,每個學科的教學首先考慮的不再是本學科知識,而是學生作為“人”的發展的核心素養。每個學科都有作業,對於“核心素養”來講,作業裡的責任、抗挫、時間觀、效率觀,比作業本身更重要,而這些“素養”,可以統整所有的學科;課堂、集會中的自控和自律,討論、合作中的秩序和包容,可以統整所有的學科;學校運動會上的拼搏、包容、團結、意志,也可以統整所有學科。關鍵是教師的職業素養要回歸,回到“育人教書”,先“育人”再“教書”。
因此提升教師專業能力重要,支撐教師專業能力的非專業素養——即人性與道德、熱情與堅持——更重要。
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培訓心得體會3
透過參加第二次遠端培訓,參與論壇研討,網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我很榮幸學習到什麼是教師素養,如何提高教師自身的素養。從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師素養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地位。作為一名從教一年多的教師,特別需要加強教師素養的修煉,現將我的心得體會表述如下:
教師素有“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美譽。在對靈魂塑造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表率,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全社會文明的楷模。為此,教師要時刻謹記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展現自身的人格魅力。
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係,不計較個人得失,安心於教育事業,樹立崇高的道德修養。每個教師是“田園工作者”,都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能依賴他人,要求教師有極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踏踏實實工作,按事物發展的規律辦事。每天的工作是忙碌的,就需要學會統籌,有條不紊;教師工作的物件,內容是動態的,教師要以變化發展的態度,創造性的進行各種教育教學活動。發自內心地熱愛教育事業,樹立起對職業的尊重之情。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一是愛學生。愛心不是教育的全部,卻是教育的前提,教師面對的是複雜,鮮活的生命個體,需要用耐心和細心,讓學生體會“親其師而信其道”。二是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這意味這教師太尊重每一個學生,用審慎的態度對待學生的自尊心。三欣賞並激勵學生。教師要樹立多元智慧觀,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學生,努力發掘學生的不同閃光點,讓學生在肯定中進步。
教師需要真才實學,終身學習,毋庸置疑,只有自己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才有可能把它傳授給學生,並轉化為學生的精神財富。教師的教學技能,即要運用已有的理論知識,透過練習而形成穩固,複雜的教學行為系統。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師,都必須具備良好的課堂教學基本技能。而作為一名新教師,更要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反思最終獲得技能。的確,一旦選擇了教師這個行業,就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而要掌握好良好的教學技能,需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第一,發揮現代資訊科技的作用。應用網路多媒體資源於教學之中,調動學生興趣,培養自身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要轉變傳統的觀念,一枝黑板,一根粉筆,一節課的傳統模式已不能適應今天教育的飛速發展。
第二,積極參加教師“繼續教育”學習和各級進修活動,做到終身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使自身不斷地完善,課餘時間,多讀教育論著,用心做筆記,注重積累,應用於教學實踐。
第三,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三人行,必有我師”。在完成教學工作之餘,多與其他教師溝通交流,多聽他人授課,吸取優秀經驗。積極參加集體備課,行成時時處處學習的習慣。
第四,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樹立“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平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觀念,使學生全面發展。在教學中敢於創新,勇於實踐,積極接受新的教學方法、先進經驗,使自己不斷進步。
誠實正直,勤奮好學,禮貌待人,是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具體體現。如果教師缺乏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沒有遠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敗。教師要教育學生勤奮刻苦,好學進去,自己必須勤奮好學,廣學博覽,精益求精。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用文雅和親切的語言啟迪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影響教育學生。
教師的工作是長效的,我們要保持上進心,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職責不僅僅是授業,更重要的是給每一個學生明天會更好的理想信念及生活的勇氣和毅力。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深知自身所擔負的責任和重任,努力提高自身修養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培訓心得體會4
核心素養是現在教育最熱門的話題,近期閱讀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這本書。讓我對素養教育又多了更深的認識。
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提出,明確了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有力地回應了新時代的呼喚,也為深化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提供了方向。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全書共分為三篇內容,分別論述了核心素養的意義、核心素養導向教學觀怎樣建立,以及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
核心素養究竟如何落地?課堂教學怎樣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書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入手,從一線教師最為關注的內容出發,系統回應了這些問題,並重點對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進行了深入闡述,並提出核心素養導向的六大教學基本策略:整體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動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義化策略。
因為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追求有效,而有效教學是為了學而教的,是為了學生學會學習的,真正做到“教是為了不教”。為了發展學生為適應社會變化終身學習而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對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基本訴求,也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
在核心素養與三維目標關係的論述中,作者提到,核心素養相比三維目標,更加能夠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說,核心素養更關注教育的內在性、人本性和終極性等方面。另外,核心素養是來源於三維目標又高於三維目標的,是學科教育在高度、深度和內涵上的進一步提升。因此,核心素養更多意味著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又一次根本性轉變。
那麼怎樣在我們教學工作中體現出核心素養呢?
透過學習,知道在教學培過程中,注重文化對學生的薰陶,還得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道德修養、審美情趣的得到提升。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養。可從以下方面在在教學工作中體現出來:
第一、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第二、在課堂內充分體現出“情感課堂”。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是不可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
第三、傳授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給學生一個交流,開放式的課堂。課堂以學生為主題,那就儘量給學生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讓學生真正實現“學會學習”這個目標,需要讓學生儘快轉變學習方式,可以透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三種方式,指導學生自己先獨立思考,並在小組合作中解決問題,牢固掌握知識。學生在自主探究式學習中,可以實現能力的發展,增強情感體驗,培養學生髮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注重積累,海量閱讀經典書籍。透過大量、廣泛的閱讀,積累優美、新鮮的語言材料,並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中華傳統經典作為我國文學寶庫的瑰寶,不僅內容源遠流長,同時也有精闢的語言和深邃的思想,每篇文章都如同一面鏡子,能夠將社會生活反映出來,映照著學生的心靈,並啟迪學生的心智。
總之,課堂教學變革是核心素養落地的切入點,突破點和成長點,只有聚焦課堂,才能真正讓核心素養落地,促進學生智慧地成長。關於核心素養教學觀的重建,我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這本書我還需要細細品閱,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培訓心得體會5
去年暑假,參加鄭州市骨幹教師培訓,“核心素養”一詞貫穿整個培訓的過程,讓我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有了深刻的認識。拜讀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一書,讓我對學科教學的核心素養有了深刻的思考。
本書共分為三個篇章,分別從“核心素養的意義”、“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觀重建”、“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三個部分對教師進行了專業理論及實際操作上的指導,是一本非常有使用價值的書籍。
在《學科教學是立德樹人的主要途徑》一文講道:“就沒個學科不僅具有自己的符號表達、知識體系和思維方式,也都有自己內含的價值性和道德意義。這同樣是學科知識的一種內在屬性,是與學科知識相伴隨的內在特徵,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構成性因素。所以,學科教學最大的道德教育資源就是學科知識本身。”對此,我有深切體會,不管是哪一學科的教師,吃透教材,因材施教,都可以時時踐行“立德樹人”。
從教學實踐的角度,又強調了幾點:
一、要充分挖掘學科知識特有的道德教育資源;
二、學科教學要進入學生的生活和行為;
三、學科教學要進入學生的道德和心靈世界;
四、要結合學科教學有機地進行價值引導。
於此,作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受到很大啟發:每門學科都蘊藏著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教師要對學科教學內容中具有道德教育價值的素材進行發掘,把德育滲透融合在課程教與學的活動中。課堂教學要轉化為學生課外的成長行為,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並逐步變成他們的成長自覺。真正的自由教育意味著對學生的整個生活發生重大的影響,他所學的東西將會影響他的行為、興趣與選擇;意味著他過去的一切都收到審視和重新估價。心靈是人之根本,更是教育教學之根本。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特點就在於使教育的整個過程成為教師過問人的精神生活的整個過程。”
唯有進入學生情感、生命、靈魂深處的教學,才能內化為學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這樣,學科知識增長的過程也就成為人格健全與發展的過程。把隨著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將變得越來越有愛心,越來越有同情心,越來越有責任感,越來越有教養。
德國教育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在學習中,只有被靈魂接受的東西才會成為精神的瑰寶,二其它含混晦澀的東西則根本不能進入靈魂中而被理解。”
教育是及其嚴肅的偉大事業,透過培養,不斷地將新的一代帶入人類優秀文化精神之中,讓他們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對終極價值和絕對真理的虔誠是一切教育的本質,缺少對絕對的熱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說人就不像人,一切就變得沒有意義。
聚焦課堂變革,深度挖掘教材,致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新時期每一位教育教學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培訓心得體會6
聽了孟健校長老師給我們上的職業素養課,讓我更深層次的認識到了提高職業素養的重要性。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的過程不是甘來苦盡卻是苦盡甘來,正因如此,卻非人人所能及。天下是沒有免費的午餐。每個人都在改變,“適者生存”這個道理我想大家都懂,所以我們必須改變自己。當我們坐在這培訓室裡的時候,我們要深刻的認識到這是在為自己而學不是在為學校也不是在為父母為朋友而學,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場合都應如此。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了一個人的所為,所以我們必須突破自己的思想從態度上去改變自已。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出發點是否正確,這也就好比為一座高樓築基。所以思想態度的改變在提高自身職業素養上邊顯得尤為重要。
而在態度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找準自己的目標和方向,有了一顆進取之心卻沒有正確的人生導向,那無疑是人生的悲劇。有人忙碌了一輩子,辛辛苦苦,直到兩鬢斑白,仍然一無所成。這就要求我們在夢想之路上立下志向,確定目標,不能老是停留在迷茫當中。這就好比你去打出租車,上了車司機問你去哪裡你卻告訴他不知道去哪一樣的道理。一旦決定了目標,你就要學會承擔。《職業素養》告訴我們:要夢想,就得承擔;既選擇,就得承擔;一旦決定,就得承擔。
懂得知福和珍惜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並做得到的。但是我們一定要謹記一點:你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你付出的積累,但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所以,沒有回報,叫正常;得到回報,就叫福氣。這就如人的生死,人生來就一無所有,那麼後面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回報,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抱怨自己獲得太少?我們要懂得真正的付出:力求回報的不叫付出;期待回報的也不叫付出。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朋友手中握著一隻小鳥問智者,他手中的小鳥是活的還是死的。這是一個典型的兩難命題,如果智者說是活的,小朋友就會無情地捏死這隻小鳥;而一旦智者說它是死的,小朋友就會鬆開他的手。這個故事在這裡並不是要給我們分析邏輯學的兩難命題問題,而是教育我們要學會掌握自己,活在當下。可以時時提醒自己,我不可能樣樣順利,但是我至少可以事事盡力。這樣就不會對結果抱有巨大的希望而在它達不到時會產生相應的絕望了。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體會,也許很多言論不夠成熟,不切合實際,但是我相信只要擁有一個永遠積極向上的心,懂得知福和珍惜,懷著感恩,努力回饋,忠實於自己的選擇,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學會尊重與理解,沒有什麼事情是辦不到的。未來的結果,取決於今天的行為;今天的行為,取決於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思想,取決於我們的信念;我們的信念,來自於我們的眼光;我們的眼光,來自於我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