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在成長中體味快樂的散文

關於在成長中體味快樂的散文

  成長,是每一個人必經的生理過程,而快樂也是每一個人都渴求的心理狀態。有快樂的人一定是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成長。沒有快樂的人一定是無主見隨波逐流的度日。在這裡,我想談談自已的育兒心得和天下的家長共勉和相互學習。

  1、首先,要針對性別進行培養。

  是男孩就要打造他勇敢,堅強,大方的性格。不怕他在地上摸爬滾打,弄髒衣褲。是女孩子就要文靜,賢淑,溫柔。倘若個性顛倒,男孩子象姑娘一樣羞羞答答,畏畏縮縮,以後如何在社會上闖蕩和打拼?要是保家衛國上戰場,豈不要被嚇得尿褲子?如果女孩子象假小子,毛毛愣愣,一天到晚橫衝直撞,鄰里反感,父母頭疼是小。長大了,不服輸的性格勢必強過男人而影響今後婚姻生活的幸福。我記得在《老宣瘋話》中曾讀到過這麼一句話:透過男女生殖器的朝向就決定了男方外,女主內的社會地位和位置。這不是重男輕女,而是千年亙古不變的真理。所以,頂天立地的男人要想過得快樂就要學會剛中帶柔。反之女人要儘量以柔克剛。這樣才合乎宇宙中的陰陽協調之說。

  2、弄清生兒育女的目的。或為傳宗接代,延續自已的生命。或為維繫瀕臨破碎的夫妻關係。或是動機單純,就因為喜歡孩子。

  如果你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已人生價值的最佳工具,當成自已的私有財產,當成一個完全沒有思想和主觀意識的物品。想怎麼利用就怎麼利用,想怎麼安排就怎麼安排。只顧抒發自已內心壓抑許久的情感。而無視孩子的精神需要和幼小心靈覆蓋的自尊。一味按照自已的興趣,不加以循循善誘,慢慢滲透就急於求成強迫孩子接納喜歡和認同你的觀點。孩子也許會畏懼你的威嚴而情非得已,做著你津津樂道的事情。久而久之,他要麼逆來順受,失去想象的快樂。要麼就是在你不為所知的地方做著讓你吃驚的醜事。要麼明目張膽的叛逆,公然和你抗衡。

  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並非父母囊中物的家長。他們只會給不諳世事的孩子指引光明的方向,而不是用磚頭,石塊鋪設一條又一條他們自以為是成功和輝煌的道路。路有千萬條,也有前人未曾涉足過的濘泥荒郊。沿著正確的方向敢於開闢新天地的孩子不畏艱難險阻的毅力才是最難能可貴的品質和財富。所以你想要孩子成長為什麼樣的人,是你追求成功的棋子?還是讓孩子就做回本色的'自已?不約束他的活潑頑皮,不泯滅他貪吃好玩的天性,不指責他的不愛學習。只是在做人的原則上進行指導和注重養成教育。那麼,你就是孩子最信任的朋友,而非嚴厲的家長。孩子是張純潔無暇的白紙,著五彩繽紛還是單一的色彩全在家長手中握著的畫筆。因此,孩子身上的一舉一動直接折射父母的言傳身教。

  3、不對孩子做任何評價,讓他學會自己去判斷。

  做為父母經過幾十年的成長,自然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和閱歷。用大人的眼光和思維去肯定或否定一個年幼孩子或他人的行為,從而得出好壞的結論,這是非常草率片面和偏激的。因為成長的背景,時代,環境的不同,以及年齡的懸殊,還有文化層次的差距。看法務必有分歧。別以為孩子小就沒有是非觀念,只不過他們的認識比較感性膚淺和流於表象罷了。更何況,好壞沒有界定的標準,它是一種錯綜複雜的關係。所以不要倚老賣老,就犯想當然的錯誤,而誤導孩子的曲直判斷,讓孩子陷入迷惑不解進退兩難的境地。我們能做的就是幫助孩子開動腦筋分析事件的始末。

  4、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

  當孩子犯了你認為是錯誤的事情以後,不要立刻拉下臉來責罵孩子。凡事應追溯根源。並且換個角度將自已的角色轉換成孩子,從兒童這個年齡段出發,來理解孩子的所作所為了和尋找孩子犯錯的原因。這時候你也許會發現孩子其實根本沒有錯,罪魁禍首應該是生活的撲朔迷離。對於一個處在好奇階段,依靠感覺來學習的孩子,成長中自然會遇到他們很難應付的種種問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並不能說明孩子的觀點就是荒唐和可笑的。所以,你眼中的錯不一定能迎合孩子的心理。同樣的道理,你絞盡腦汁輔導孩子的功課,你口乾舌燥,他依然一頭霧水,一問三不知,你肯定會怒髮衝冠。如果你及時的換位思考,為什麼孩子就學不會?從自已身上找找癥結所在,你就不會大為光火了。須知沒有不會學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或老師。當務之急你要做的就是換個方法再試試。

  5、投其所好,讓孩子在興趣中學習。

  孩子之所以叫孩子,是因為他們的懵懂和幼稚。所以他們是徹頭徹尾,完完全全感性的群體。喜歡的事就主動去做,不喜歡的就堅決牴觸。從不“弄虛作假”,尤其是面對枯燥乏味的學習。別說是孩子會本能的抗拒,就連我們大人也沒幾個能興趣高昂,樂此不疲,心甘情願的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成人充電和啃書本或多或少是被生活所逼,或者是為滿足更高和更多的要求。所以誰都想玩,只不過孩子有時間有心情更能盡興和無憂無慮。而大人們幾乎都是忙裡偷閒的放鬆。

  順應孩子好玩的天性,透過孩子的興趣達到開發智商和鍛鍊他的綜合能力,這是最理想的教育模式。但很多時候我們都嚴厲的扼殺和橫加阻攔孩子對某種事物的熱衷和喜愛。特別是電玩遊戲。孩子愛玩就是不務正業,就會玩物喪志,就會變成一堆爛泥扶不上牆。無奈,家長和孩子展開了“鬥智鬥勇”的較量。孩子暫時讓步,是因為父母許諾有獎勵。家長妥協是因為孩子答應了先去學習。第二天,談判又開始了,孩子沒有因昨晚得到物質獎品就“改邪歸正”一心一意的熱愛學習。他惦記的還是那些在液晶屏上飛來飛去的遊戲人物,他惦記的是如何快點寫完作業,然後在理直氣壯的去玩耍。可想而知,心不在焉的孩子能學到什麼?

  如果能讓孩子在你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教育感言中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從而自覺的完成你下達的每一項任務。也是成功的管教方法。就算孩子不是非常的快樂和開心,也有可能產生負面的情緒。但至少他沒有讓你焦頭爛額,煞費苦心,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令家長最束手無策的還是那種頑皮的就差天花板上都留下腳印的孩子。他們精力充沛,活蹦亂跳,愛打愛鬧,耍心比吃飯睡覺還重要。一天到晚小腦袋瓜就琢磨如何玩了。甚至上課也亢奮得手舞足蹈。而令眾老師和家長聯盟陣線,來對付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淘氣大王。其餘在我眼裡,這樣的調皮鬼不比那些考100分的學生差。如果將他們善於天南海北,掏空心思怎麼玩的想像力牽引到正確的方向,他們的成績將遠遠超過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孩子。沒有想象力就象鳥兒折斷翅膀,再怎麼用勁也是飛不高的,這一點我深信不疑。

  6、多誇獎孩子,樹立他的自信心。

  事情不怕做,就怕你不做。做了就有希望,即便在做的過程中出了錯誤,也沒關係。不做肯定不會出錯,自然也就看不到希望。所以,我鼓勵孩子自已多動手做。與其用經驗告訴孩子結果,不如讓孩子自已去摸索。成敗不是關鍵,重要的是他敢於挑戰未知。因此,只要孩子去嘗試和做了沒有危險的事情,家長都要歡喜鼓掌和給予真誠的祝賀。從小就自信的孩子,才不會有心理畏懼。

  7、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情。

  很早以前,我就看過這麼一個小故事。講的是一對老夫妻,他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雨傘,小女兒賣扇子。每當天公不做美,下起了大雨,老爺子就愁眉哭臉。每當赤日炎炎,他又唉聲嘆氣。老伴一問才知道他的心思。他擔心雨天小女兒的扇子賣不去出。天熱大女兒的雨傘無人問津。老伴聽了,勸他樂觀點,換個思維。天熱時小女兒家生意興隆。下雨時大女兒家門庭若市。這麼想以後,老爺子果然不再憂心忡忡,成天樂樂呵呵。所以樂觀的人即使身處逆境也能調整好自已的心態,凡事往好處想,用好的意念來幫助自已心想事成。

  成長快樂,在成長中體味快樂,而不是在快樂中尋找長大的成熟和影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