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查無字詞典”》讀後感

《學會“查無字詞典”》讀後感

  讀完《學會查無字詞典 》,不由的想到本冊教學目標中閱讀方面的一項要求:能聯絡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此項要求是閱讀的基本的、主要的教學要求,也是學生必須具有的一種閱讀能力。本文恰恰介紹的就是聯絡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的方法,而且較為具體:一種是先提出詞語,後在生活中找出解釋;一種是先感受生活中的現象,再與詞語對照。這樣的學習方法如果直白、枯燥地呈現給學生,效果會可想而知。可是一但有了爸爸帶聰聰去旅遊的'有趣的生活經歷,學生就容易和同齡的聰聰產生共鳴,學習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才會自然地浸潤於學生的心田。這可能就是編輯此文的目的所在。

  如何讓學生透過讀書懂得這兩種方法並在實踐中嘗試運用呢?

  還是充分利用一下教材資源。首先看一下課文的插圖,第一幅圖是爸爸和聰聰興致勃勃地走在去大海的路上,烈日炎炎,直曬得兩人熱汗真流,可是興致示減,邊走邊談,邊談邊笑,太陽公公也被逗得樂呵呵地張開了笑臉。

  第二幅圖剛來到了大海邊。父子二人被眼前洶湧澎湃的波濤所吸引,爸爸忙著用相機儲存精彩的瞬間,聰聰則面對朝自己湧過來的浪花高聲吶喊。

  第三幅圖是面對寬闊的海面,遊人在注目暇思。

  三幅插圖的情景與課文內容聯絡起來,你就會發現,圖不但是課文內容的直觀再現,也是課文敘述順序的提示。

  由圖到文,學生會很容易讀懂內容,教學自然會省卻很多力氣。但是對於介紹語文學習方法的課文,讀懂顯然不是目的,關鍵是要透過閱讀的過程掌握這種理解詞語的方法。怎樣閱讀呢?課後第四題實際上就進行了明確的提示,只要能聯絡上下文讀出烈日的炎熱,讀出波濤的洶湧與猛烈,並在頭腦中產生相關的景象,那麼教學重點就得到了突破,再將兩部分內容聯絡比較,對方法進行提煉概括就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目標。

  基本達到目標還不能就此罷手。方法從感性上升到了理性,就要趁熱打鐵,迅速遷移,向能力轉化。除了在課堂上設計必要的練習之外,是不是可以進行練習1的學用字詞句的訓練,這樣效果可能是雙贏的。

  爸爸最後說的話意味深長,如果單從課文內容上看,應該強調還要學會查身邊的無字詞典哪!事實上,爸爸並沒有此意,他沒有否定要查有字的詞典的這種最基礎的學習方法。所以絕不能厚此薄彼,只有課內課外、書本和生活相互印證,才能達到融會貫通的學習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