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國最美教師李保國震撼人心的故事
2016年全國最美教師李保國震撼人心的故事
教書育人、立德樹人,創新科技、服務人民,是大學教師要做的兩件大事。做好其中一件,都是不容易的事。但是,李保國同志都做了,而且都做好了!他是新時期大學教師的榜樣。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2016年全國最美教師李保國震撼人心的故事,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2016年全國最美教師李保國震撼人心的故事
把信仰鐫刻在群山之間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李保國,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群山之間,他用足跡和生命,踐行了一個共產黨人的信仰與誓言。這位“科技財神”“農民教授”,以點石成金之手,染綠荒山,播撒希望,他身後留下的滿山果香,所傳遞的心繫群眾、紮實苦幹、奮發作為、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就是鐫刻在百姓心頭的不朽豐碑。“這輩子最過癮的就是幹了兩件事,一是把我變成農民,二是把越來越多的農民變成‘我’。”作為一名專家、教授,他長得像農民,穿得像農民,住得像農民,一舉一動,都像一位樸實無華的真農民。只有身上沾滿泥土,心中才會裝滿百姓,他始終牢記黨的使命,時刻聽從黨的召喚,30多年如一日,奮戰在扶貧攻堅第一線,在巍巍群山之間,實現了一個共產黨員最高的人生價值。
李保國的骨灰,被太行山區不同地方的鄉親帶走,撒在他奮鬥一生的太行山上。太行,是一道與共產黨人的生命、信仰和追求血肉相連的山脈;太行,不僅是中國革命史上的豐碑,更是中華民族艱苦奮鬥精神的積澱和延續。為什麼“愚公移山”的故事會誕生於此?正是因為太行山如一本厚重的大書,記錄了中華民族的滄海桑田,記錄了無數先輩的篳路藍縷,也記錄著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如何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有多少大山橫亙在前,就呼喚著多少如李保國這樣的“新愚公”。一邊堅守著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一邊保持著純正質樸的百姓情懷,以移山之志、填海之心,挪窮窩,刨窮根,真正做到精準幫扶,真正做到帶民致富,真正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將身軀化為泥土,將信仰化為山脈。李保國同志的精神已傳遍了中華大地,在湖北奮力實現“十三五”的宏偉藍圖中,每一位共產黨人,都應自覺自發地以他為鏡,看看腳下有沒有泥,問問心中有沒有情?每一位共產黨人,都應擔起黨和人民交付的使命,挑起脫貧攻堅的歷史重任,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鬥志,幹在實處,久久為功,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業績。
是什麼支撐他不顧病體、一年行程4萬公里、200多天紮在農村?
是什麼支撐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埋頭耕耘、淡泊名利、不圖回報?
昨日下午,李保國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在華中農業大學舉行。報告團成員感人肺腑的發言,讓這位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走進了聽眾的心間,震撼心靈,催人奮進。
他是太行山的兒子
這輩子最過癮的就是幹了兩件事,一是把我變成農民,二是把越來越多的農民變成“我”。——李保國
2016年4月10日,我校博士生導師李保國教授,因心臟病突發,猝然離世。噩耗傳來,學校師生和太行山區的農民沉浸在無比悲痛之中,他生前服務過的山區農民一批批來到家中弔唁,多地農民自發設定靈堂為他守靈,為什麼一個普通大學教授的去世,會讓這麼多山區百姓悲傷和不捨?
作為李保國的同事,我目睹了李保國逐步成長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山區綜合治理專家,執著於太行山區人民脫貧致富的奮鬥歷程,感受到他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報國情懷。
李保國常說,黨把我培養成一個教授,就是讓咱為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乾點事,我是一名黨員,理應帶頭把事情做得更好。1981年,剛剛大學畢業留校的李保國,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省委、省政府組織開展的太行山綜合開發研究;1996年,河北中南部發生特大洪水後,他又率先報名參加省科技救災組;2015年,國家實施精準扶貧戰略後,作為知名的山區治理專家,他積極為省委、省政府建言獻策,在全省脫貧攻堅下鄉幹部培訓大會上作首場報告,還親自幫扶十幾個駐村工作組開展工作。
30多年來,李保國始終堅持走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在服務人民中尋找和實現自身價值。他曾講:“我這輩子最過癮的是幹了兩件事,一個是把我變成農民,一個是把越來越多的農民變成‘我’。”他經常走進田間地頭,用農民的語言講解技術,手把手地傳授技術,培養了一批“永久牌”的'“技術把式”。在他手機儲存的電話號碼中,有1/3以上是農民朋友的。他常說,“老百姓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他始終把“三尺講臺”和“田間地頭”緊密結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實踐及時充實到教學中,他主講的課程生動、形象,實踐性強、接“地氣”,深受學生歡迎。
李保國是脫貧攻堅的榜樣。他教農民學科技,幫農民搞產業,為農民打品牌,在邢臺縣前南峪進行的山區小流域綜合治理,將貧瘠乾旱山地變成了“洋槐戴帽,果樹纏腰,梯田抱腳”的生態經濟溝,成為“太行山最綠的地方”;在內丘縣崗底,他開發了優質綠色蘋果生產的標準化工序,打造了“富崗”蘋果品牌,蘋果年收入達2000多萬元;在臨城縣鳳凰嶺,培育出全國知名的“綠嶺”核桃,使過去赤壁幾十裡、草都長不好的荒崗變成了“花果山”“搖錢樹”,帶動了太行山區百里優質核桃產業帶的發展;在平山縣葫蘆峪,將“山水林田路”山區綜合治理技術做成標準化模組,指導園區連片高規格治理荒山3萬多畝,帶動周邊地區複製開發荒山近30萬畝。他用科技的力量使許許多多的貧困山村擺脫了貧困,幫助10萬多貧困群眾走上致富之路,鄉親們都親切地稱他為“科技財神”“農民教授”“太行新愚公”。
35年來,李保國的足跡踏遍太行山所有山區縣,身上沾滿了泥土,心中裝滿了百姓。
“我見不得老百姓窮”
我是農村長大的,過去家裡也很窮,所以我見不得老百姓窮。——李保國
我和李保國教授是1996年認識的。那年8月,連降暴雨,山洪暴發,洪水沖走了全村200多畝保命田,山場果樹遭受了很大損失。村民們哭著說,“這日子沒法過了。”
這個時候,李老師隨省裡的科技救災組來到了崗底村檢視災情。他遞給我一張寫在煙盒上的字條:“需要果樹管理技術,我可以幫忙。李保國。”後面留了電話。
崗底村是河北省內丘縣太行深山區的一個小村,1984年人均年收入不足80元,為了脫貧致富,從1985年開始,10年種了20多萬棵蘋果樹,但蘋果質量特別差,到1996年還沒摘掉窮帽子,迫切需要技術指導。
20天后,我給李老師打了電話,講了我們的困難和願望。沒想到,他真帶著鋪蓋捲來到了崗底村,一頭扎進山裡,檢視果樹情況,每天跑50多里山路,累得晚上都上不去炕。
李老師對我說:“我是農村長大的,過去家裡也很窮,所以我見不得老百姓窮。你相信我,依靠科技肯定能致富,咱們一塊幹,讓老百姓儘快富起來,我一分錢也不要你的。”
向農民傳授科學技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為了讓農民能聽懂、記住,李老師把技術編成順口溜、歌謠,簡單易懂接地氣兒。
李老師給村民上的第一堂課,是剪枝。他把課堂設在果園,親自動手,一會兒用鋸,一會兒用剪子,把一棵果樹的枝條,剪掉了1/3。農民心疼得不行,還有村民找到我家裡,急切地說:“你找來的這個教授到底行不行?”面對質疑,李老師就一句話:“明年果樹如果掙了錢是大家的,如果損失了,算我的。”
為了推廣“套袋”技術,李老師買了16萬個蘋果袋,免費送給村民。因為以前村民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術吃過虧,這次很多人死活不敢用。李老師還是那句話:“損失了算我的。”
李老師就這樣一次次給村民們立著軍令狀,推廣新技術。第二年初見成效,第三年果園的面貌全變了,一畝多賣了3000多元,帶來效益900多萬元。
這下,村民打心眼兒裡服了,以後全聽他的,他說怎麼幹,咱就怎麼幹。李老師在崗底村紮下了根,他研究推廣的28項成果中,有15項是在崗底實驗成功的。從1996年到2009年這十幾年裡,李老師每年都有200多天住在崗底村,他把富崗蘋果栽培技術分解成了128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先對村民集中培訓,然後再單獨輔導。
李老師在管理果樹時,經常起早貪黑,探索、實踐出綠色、有機蘋果的治蟲、施肥生物鏈條,形成了完整的生產、管理體系。富崗蘋果獲得了1999年世博會銀獎、中國馳名商標、河北名片,一個極品果兒賣到了100塊錢。
這些都是李老師的功勞,可他卻說:“科技致富,不能光依靠我一個人,要把農民變成我,把大家都培養成管理果樹的專家。”他想方設法給村民辦夜校、搞培訓,建議借邢臺農校“送教下鄉”,讓100名果農在家門口讀了中專。後來,62人拿了大專文憑。在他督促下,又請農校對全村208名果農進行培訓,191人獲得國家頒發的果樹工證書,人民日報報道說崗底是全國第一個“持證下田”的村莊。我們村現有技師14名,農藝師1名,高階技師5名。
現在,崗底村富了,村民人均年收入3.1萬元,村民都住上了樓房,做飯、取暖燒燃氣,100多戶買了小轎車。
我們的嚴師慈父
老百姓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只有深入生產一線,科研教學才會有的放矢。——李保國
我是河北農業大學林學院1999級本科生,從本科畢業實習開始,一直跟隨李保國老師從事核桃種植與研究。
2003年初,我們隨李老師到邢臺臨城縣綠嶺核桃基地畢業實習。不久後,他教我們嫁接,要求每人一行,按他教的步驟做,不但成活率要高、速度還要快。當時,小苗只有四五十釐米高,我們頂著太陽蹲著、跪著練習,一天下來腰痠背痛,累得連飯都不想吃。但第二天,還得接著練。他說,所有技術都是這麼練出來的,沒有任何捷徑。只用一週時間,我們全都熟練掌握了嫁接技術。
2010年我考取了李老師的研究生。一入學,我們每個人都接到一個學習任務清單,每一項後面都有詳細的要求和明確的時間。李老師常說,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最關鍵的是要踏實、認真。2008年大旱,7月的一天中午,我正在午休,突然接到李老師電話,要我馬上到核桃地。到了地裡發現,一片核桃樹受旱嚴重,已經長成個的核桃都蔫了。他安排我對土壤、葉片、果實取樣,測定含水量,並觀察澆水後的變化,我把測得的資料隨手記在了一張紙上。後來有事耽擱了幾天,等我想起來時,那張紙卻找不到了。李老師知道後生氣地說:“大旱不是每年都有,錯過了這次調查也就錯過了解決類似問題的機會”。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粗心大意。
在我的心裡,他不僅是嚴師,更像慈父。我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言談,尤其是在人多的場合。李老師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從2008年開始,每次對外技術培訓都會叫上我,並鼓勵我開口講,他做補充。在他的引導下,我的能力不斷提高,先後在邢臺、石家莊等地獨立開展技術培訓上百次。
李老師常教導我們,搞科研不能紙上談兵,要真刀真槍解決生產一線的實際問題。2013年4月19日,正值果樹的盛花期,石家莊以南,包括邢臺,天氣突然轉陰,並由陰轉雨,隨後下起了鵝毛大雪,氣溫驟降。李老師得到訊息後,給我打電話,讓我“搖樹除雪、燻煙防霜、霜後及時補充營養”。從白天到晚上,我一直和老師保持通話,那晚,他徹夜未眠。天剛矇矇亮,他又開車來到了綠嶺。當年河北省中南部核桃幾乎全部絕收,但李老師指導的綠嶺基地卻幾乎沒有減產。
在他的影響下,我們也把研究的課題聚焦在生產一線。以前核桃樹修剪是在秋季和冬季,但秋季修剪不利於樹體營養積累,冬季修剪會引起養分流失。在老師的指導下,師弟湯軼偉經過反覆研究,將修剪時間確定在春季核桃樹發芽前的20天以內,避免了因剪枝時間不當造成樹勢衰弱。目前,這一創新成果寫進了教科書。
我的老家在平原,小時候沒見過核桃樹。在李老師的指引下,我不僅愛上了核桃,還留在了山區成為邢臺市市管專家、榮獲河北省農村拔尖人才等多項榮譽稱號。
我和保國的三個家
這輩子最愧對的就是老婆和孩子!——李保國
我和保國是大學同學,我們1981年結婚,一起生活了35年。像許多夫妻一樣,我們也用心經營自己的家。不一樣的是我們有三個家:一個是城市裡的家,在保定河北農大家屬院;一個是山裡的家,在各個幫扶基地;還有一個流動的家,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之間的越野車。
上世紀80年代初,山裡的家是我們的生活中心,生活比較艱苦,沒水沒電,經常乾糧就鹹菜。當時為了不分心,我們把城裡的老母親和一歲多的兒子接到村裡,一住就是4年多。近年來,精準扶貧戰略實施後,保國幫扶的地方也越來越多,常常開車奔走於各地,幫扶基地的家我們住得少了,在車上的日子越來越多了,一年行程約4萬公里。
比較起來,保定市裡的那個家待得最短。2016年春節前,我倆回到保定是臘月廿九,想準備年貨第二天過年三十兒。可是我倆忙得都不知道,今年沒有年三十兒,看著家裡清鍋冷灶啥也沒有,我心裡一陣難受。最後,還是親家打來電話,讓我們去他們那裡過了個除夕。
這個春節,和以往一樣,大年初一保國就在家裡給學生改論文,初二就有蔚縣農民找到家裡,諮詢山怎麼治,果樹怎麼管。初五到十一,我們冒雪開車跑了張家口的2個村,承德灤平7個村。這個春節,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車上過的。
30多年來,我們在三個家之間來回奔波,保國因為太忙,常常顧不上家。我前後兩次做手術,他都不在身邊,連手術簽字都是同事代簽的。去年在“燕趙楷模”釋出廳錄製現場,他對主持人說,這輩子最愧對的就是老婆和孩子!
保國最愛的是治山,最高興的就是看著山裡的百姓富起來。為了治山他不求名利,什麼苦都吃,什麼罪都受。
保國身體底子很好,可常年往山裡跑,生活不規律,超負荷工作,身體越來越差。1998年,患上了糖尿病。2007年,在張家口黑龍山林場,平時上山總是走在前頭的他,突然覺得憋氣,嘴唇發紫,也就在這次,被確診為疲勞性冠心病,心臟造影顯示他75%的血管狹窄,連心臟支架都做不了,只能做搭橋,但醫生說做搭橋後,需要休養幹不了事,所以他堅決不做,採取保守治療。
從去年冬天,我就發現他身體狀況在變差,飯量越來越小,不吃肉,人消瘦得厲害,臉色也不好看,多次勸他去醫院看看,他總說,沒時間!山在他心裡比什麼都重要。現在想想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也不是不知道這病的危險性,正是因為知道,他才更拼命,他怕時間不夠,他怕他少幫了一個點,就會辜負一群人的希望。
民心深處有豐碑
太行山的父老鄉親富起來了,我的事業才算成功。——李保國
當了20多年的記者,採訪了無數的典型人物,李保國留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
山區百姓盼李保國,是因為在他們眼裡,李保國沒有架子,是個“農民教授”,能和他們打成一片,手把手地教他們,從沒有嫌麻煩。
內丘縣崗底村有個農民叫楊會春,幹活實在,就是腦子轉得有點慢。教蘋果套袋技術時,李保國教了一天多,他才學會。以後,再傳授技術,李保國都會專門給他開“小灶”,為他重點講解示範;李保國說一他不二,道道工序都能落實到位,後來,他成了行家,十里八鄉的果農都請他當師傅。種蘋果再加上技術服務,他一年收入十幾萬元。
多年來,李保國舉辦不同層次的培訓班800多場,培訓人員9萬多人次,創新推廣了36項農業實用技術,幫助山區農民實現增收28.5億元。
翻看李保國教授生前照片,背景大多是村莊和鄉親,而不是書齋、講臺。
35年來,李保國帶領他的團隊,打造了前南峪模式、崗底模式、綠嶺模式、葫蘆峪模式,探索出了一條生態改善、產業發展、農民脫貧致富的山區發展之路。
這兩年,河北省全面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舉全省之力打好脫貧攻堅戰。李保國更忙了。很多地方慕名找到他,給他們的鄉鎮、村莊作規劃。他能多去一個地方,絕不少去一個。
有一回在石家莊,他一天之內轉了4000畝蘋果園。我勸他說:“你這樣幹太辛苦了!”他說:“透過我的技術,早一年進入盛果期,一畝地可以增收4000斤蘋果,按一斤蘋果賣兩塊錢算,一畝地就能增收8000元,4000畝地是多少啊?3200萬啊。我一個人辛苦一天的事兒,多值啊!”
為了百姓早一天脫貧,他像個“拼命三郎”。採訪時見到他的遺物,十幾本工作日誌,密密麻麻記載著他奔波忙碌的行程。僅從2016年1月到他去世的101天裡,外出的時間就達62天,行程7860公里。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天裡,他依然忙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