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陸游》,品人生百態
讀《陸游》,品人生百態
引導語:宋朝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他的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
如果說這一年來一直在閱覽室的角落裡幹著一系列的瘋狂的事情,那就是講唐宋時期的中國詩人作品如杜甫,李白,薛濤,陸游等詩人的作品全部研究了一個遍,也算是對文化閱讀中一些思考的基點,在很大程度上,詩歌,也是一種音樂,它以語言為符號進行樂律的傳遞,又在情緒抒發中展現了那一整個時期的文化現象,筆者認為,這是藝術化文學市場,也是文學化的藝術市場。本文的這個部分,就針對《陸游》一書,表達的了筆者自己的感受。南宋時期,我國文學史上出現了以陸游、辛棄疾為代表的一系列愛國詩人和愛國詞人。他們在山河破碎、政治腐敗、氏生塗炭的黑暗歲月裡,堅持反對民族壓迫,反對投降主義。為祖國的統一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發揚了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以陸游為代表,他的作品中傳遞出了一個深刻的內涵,其作品中充分的展現出了當時的一種社會的歷史風貌,激烈的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願望和訴求,以詩歌的形式歌唱,歌唱整個時代的最強音,具有強烈豐滿的現實主義精神,為中華兒女的鼓舞著當代人民在對歷史這一文學市場中反思的人生百態。
蓬萊定不遠,正要一帆風。提到陸游,陸游的生平是生活不幸的人,少年時期飽嘗了人生的苦難和滄桑,充滿著憂患的童年,在這樣一個離亂的背景下,促進了詩人陸游好學,志在報國的精神,進入了詩壇之後,整個人的狀態又經歷了坎坷的仕途,先後被政府懷才不遇,後來奮力考取了進士,但是不幸的確又被取締,最後直到為國家奮力抗戰卻又遭到了諸多的磨難。可謂曲折的人生,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的愛情生活,但是與唐婉的命運就像是前世註定的一探水墨畫,淡去了是對情的蕭瑟,朦朧與花,情深似月。好在這些的磨練讓他最初的理想忠貞不渝直到晚年時分,才得以實現年輕時候夙願,對自己的報國得以孕育。這是一個充滿憧憬的人生百態,很多時候,我們面臨著對生活的苦難和考驗,考驗的便是對生命的執著。
在陸游這一生的創作中,就詩歌內容而言,大多數的詩歌作品是講述的自己對愛國的憧憬,如他這一生所創作出的作品《聞武均州報已復西京》,有時候只有到了懸知寒食的狀態,才能看那一路踏春風迎來的梨花盛開的情懷。幾乎在這類的作品的創作中都強烈的呈現出了陸游的心聲。如《霜風》、《黃州》;就《黃州》而言,在這件作品中,其表達的情懷可以展現出對赤壁會戰中一代風流的過往成為遺蹟的象徵,最後換得的人生就像夢裡的孫仲謀一樣。再如《嘆息》這件作品,這件作品詩歌的語言風格結構上屬於五言長詩,這五言長詩裡有一個鮮明的特點極其熱烈的表現了陸游的情懷,開篇點題就進行嘆息,“太息重太息,吾行無終極。”根據筆者翻譯之後的意思便是嘆息聲聲啊聲聲嘆息,可見多大的無可奈何對陸游生平體會的感慨,最後不得不在漫漫旅程裡無有終極追尋。
陸游四十九歲的時候,創作一個首詩名都很長的一首詩《九月十六日夜夢駐軍河外,遣使諸城,覺而有作》,首先從這件作品的詩名如果是筆者在進行創作就這一件作品我都可以進行寫成一本書來充分賞析這件作品,當時的陸游在五月份的時候被調往了樂山執政。後來在樂山地區有天下山水之勝在蜀,蜀之勝在嘉州的美譽。陸游在這裡可謂是不乏山水之樂,但是縈繞在他老人家心頭的任然是收復中原的統一大業的願景。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可以看出陸游對報效國家真的是到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回到這件作品的詩歌本身而言,開篇就直接“以殺氣昏昏的烽煙迷漫的遠景呈上出滿滿的邊塞境地”以戰爭的景象側面的展示出路有對保家衛國的強烈願望。到詩歌的末尾階段更是開懷豪飲興來作長歌,要教天山縫兒唱四方的豪邁之情。
當然,透過對陸游的詩歌作品的閱讀和研究之後有一個極為深刻的感悟,那就是其創作的內涵和基本思想是傳統的儒學思想,早年間中也夾雜著許多的道家文化的色彩在其中,詩歌作品中整體而言呈現的風格上是一種英雄與神仙的結合的狀態令人優美致遠,但後來因為當時市民階層的狀態成為了一系列的相當的()社會勢力,所以陸游積極的參與進政治活動中去其他個人本身也有一些個性解放的民主傾向在很大程度上來講,特別是他的學術思維而言,是以漢唐以來的學術思想實事求是的'理念,具有獨立思考的唯物傾向。是一種唯心的哲學風格。
綜合陸游的這一生來看反觀我們當下人, 首先從陸游創作其本身而言可以看出,他用熱血和生命來鑄造自己的詩歌作品,並且將自己的熱血自己的生命中的對夙願的渴望,從這一點的我感受到在陸游的身上具有的一種巨大的人格能量,不僅僅是來自於他的詩歌作品,更多的是來自他的整個人,這種力量具有一種深刻的時代感和跨越時代的生命力的空間,源於對歷史智慧體現的傳承性,對生命的思考,詩歌創作需要智慧和對生源源不斷的思考,但是詩歌作品中反映的精髓和人格卻能使生命不朽。陸游的作品中《陸游》本身也好,《陸放翁詩集》也罷。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在透過對其閱讀後找到那個最真實的自己,在智慧裡成長,在成長裡煥發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憧憬的百態,有時候就源自於內心的最渴望的聲音。
陸游簡介: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