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15%靠技術 85%要依人脈

成功:15%靠技術 85%要依人脈

  在職場中,技術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人際關係。要如何在職場中建立好的人際關係呢?

  “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85%要依靠人際關係、處世技巧。”或許正是在戴爾?卡耐基這句名言的指引下,很多人都把人脈積累作為自己職業生涯規劃實施過程中的重要一步。但是,哪些人更容易積累有效的、為你所用的人脈?憑什麼別人就甘願為你所用?你是否把自己的成功過於依賴在人際關係的構建上,而忘記了自身能力的積累?如果沒有思考清楚這些問題,而盲目崇拜人際關係,可能只會陷入本末倒置的境地。

  幼兒園裡玩具多的孩子更容易被其他孩子當作朋友。那麼,玩具最多的孩子朋友最多麼?一個玩具最多的孩子這樣回答:“我的朋友很多,但真正的朋友只有兩個,其中一個是男孩,另外一個是女孩。”問他為什麼時,他說那個男孩從來都不搶他的玩具,而是跟他換;當女孩是朋友是因為她好看。從幼兒園開始,每個人就已有一些選擇朋友的原則——儘管並不自知。剛才那個小朋友說他那個“真正的朋友”從來都不“搶”他的'玩具,而是“換”。人脈的積累,或者說有效的人脈都是“換”來的,所有的人都喜歡並重視甚至偏愛一種交換—“公平交換”。儘管絕大多數人不願意承認,他們的所謂“友誼”實際上只不過是“交換關係”。可是,如果自己擁有的資源不夠多不夠好,不願或者不能為對方提供資源和幫助時,那麼就更可能變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換”,最終成為對方的負擔。這時所謂的“友誼”就會慢慢無疾而終。不過也有持續下去的時候,但更可能是另外一方在耐心等待下一次交換,以便實現“公平”。

  生活中不乏過分急於建立所謂的人脈,並全然不顧自己的情況究竟如何。對於這樣的人,人們常用一些專門的詞來描述他們,“諂媚”、“巴結”、“欺下媚上”、甚至“結黨營私”等等。這樣的人,往往也不是他們故意非要如此的。有些資源很難瞬間獲得,比如金錢、地位、名譽,尤其在這些資源的獲得更多地依賴出身和運氣的現實世界裡。不過有些資源卻可以從零開始,比如一個人的才華與學識。生活的智慧就在於,集中精力改變那些能夠改變的,而把那些不能改變的暫時忽略掉。專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獨立的人,比什麼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於打造人脈——如果人脈真的像他們說的那麼重要的話。事實上,我總覺得關於人脈導致成功的傳說其實比較虛幻,只不過是不明真相的人只好臆造出來的幻象罷了。但這並不意味著從此就不用關心自己身邊的任何人了,或者說從此無需與任何人打交道了。善於與人交往也是一種需要學習,並且也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實踐的技能,同時別高估自己,誤以為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妥善地處理好你與你身邊所有人的關係。你可以瀏覽一下手機通訊簿裡的名字,有多少已經很久沒有聯絡過了?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最終,“真正的好朋友”誰都只有幾個而已。

  “人脈”實在是一個大到寫兩本書都可以的話題,實踐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不過我們可以專心做提升自己的事情,學習並擁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為一個值得交往的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