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夏商西周的更迭說課稿範文
七年級歷史夏商西周的更迭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認真擬定說課稿,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夏商西周的更迭說課稿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號選手,我說課的課題是(寫課題)。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以及教學過程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內容。
一、說教材
本課選自北師大版初中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根據新課標要求,中國古代史主題是以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為主要內容,弘揚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
第二單元主要講述從夏朝國家的產生開始到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變化發生巨大的變革,本單元是古代史上,中國開始走上國家社會的開端。本課重點講述了夏商周三代的更迭,由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發展,為本單元后續朝代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說學情
我所授課的教學物件是初中七年級學生,教師要做到育才施教,必要要做到了解學生、掌握學情。首先從認知能力上分析,七年級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但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僅限於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歸納能力,而這也是我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的方向。
其次,從心裡特點上分析,中學生對歷史課感興趣,愛聽歷史故事,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師應抓住這些有利因素,認識到歷史課時一門科學,學好歷史有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
最後,從生理特點上分析,青少年活潑好動,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哎發表見解,愛受到老師的表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抓住這生理特點,一方面,利用生動活潑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到課堂上,另一面,教師積極創設教學情境,鼓勵學生髮表見解,勇於質疑,讓學生熱愛課堂。
三、說教學目標
確立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關於本課的教學目標,新課程標準要求簡述夏朝建立的史實,知道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瞭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緊密圍繞新課標的要求,並依據新課改,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瞭解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瞭解夏朝的建立、商湯滅夏、商朝建立、盤庚遷殷、武王伐紂、西周建立、西周的滅亡等基本知識,說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順序;歸納夏、商、西周三朝滅亡的原因並能概括其相似之處。
過程與方法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透過閱讀自學、獨立思考,對歷史現象進行初步的歸納、概括和比較;透過課堂討論等活動方式激發學習歷史的興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瞭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對夏朝的學習,知道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而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透過學習夏、商、西周滅亡的史實,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瞭解夏、商、西周大量精美文物、歷史遺蹟,樹立保護文物、愛護文化遺產的意識;瞭解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離不開奴隸和平民的艱苦勞動,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四、教學重難點
縱覽本課,由家天下的夏朝、商湯滅夏、武王伐紂三個部分組成。由於學生在這一年齡段,思維能力有所侷限,同時也是發展時期,因此我將通過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歸納能力作為本課重點;同時,初一學生對禪讓制到王位世襲制的演變這一抽象概念的難以理解理解;公元紀年法中紀年與世紀的換算方法的瞭解。
五、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改革中,要求教師針對每課的內容採取適當的教法和學法,以實現教學目標,從而圓滿完成教學任務。本課依據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為主線,以思維訓練為中心,所採取的.教法主要有啟發式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的學法有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相結合的教學理念。
六、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本課我使用複習匯入法,透過設定問題:傳說中的堯、舜、禹又是透過什麼方式做部落聯盟首領的?這種方式叫什麼?學生透過回答問題,即複習上一單元只是,同時引出禪讓制,教師指出在大禹之後禪讓制被破壞,匯入今天所學新課。
2、教授新課
本課分為三個子目。
1)在第一子目“家天下”的夏朝中
第一個部分,首先出示“大禹陵”的圖片,設定問題:大禹陵的修建說明了什麼?此問題主要引導學生,回顧第一單元知識,認識到大禹由於治水成功,地位的提高。設定第二個問題,傳說中的大禹還做了幾件有助於提高其威望、鞏固其地位的大事?學生透過閱讀課文第一段,獲得大禹“塗山會盟”和“製作九鼎”的資訊。使學生認識到隨著大禹的地位提高,進而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
其次,板書,夏朝的建立,讓學生根據課本回答出夏朝建立的時間、都城。並且結合地圖冊,指導學生學會透過地圖,認識到夏朝的地理範圍及陽城的具體位置,瞭解陽城是今天的哪個城市。透過設定問題:同學們知道四大文明古國嗎?透過學生的回答以及教師的簡單講解,使學生認識到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同時是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歷史發展惟一沒有中斷的國家。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再次,透過提“禹死後,他的王位由誰繼承了呢?”引出啟繼承王位,指導學生透過閱讀書本啟繼承王位的經過,讓學生討論書中“想一想”問題,學生透過討論,能夠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同時教師指導學生使用比較法,認識到禪讓制和王位世襲制的區別。
第二個部分,板書,夏朝的發展。指導學生觀察《二里頭宮殿復原圖》及閱讀文字,分析據此所獲得的資訊:築有大型宮殿,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情況等。
這之後,教師透過問題,夏朝就這樣一直繁榮下去了嗎?過度到下一個子目的學習。
2)在第二個子目“商湯滅夏”中,
首先,結合書本,指導學生觀察《“桀駕人車”漢畫像石》,設定討論問題:這是夏朝最後一位國王桀,你認為他的怎樣一位國君,你能預見到他統治的結果嗎?學生透過討論,認識到桀已經失去民心,夏朝衰落即將滅亡。
於此同時,學生透過閱讀,認識到商族的強大,引導學生推斷:商滅夏。接著,板書商的建立,指導學生透過閱讀課本,歸納商建立的時間、都城。
其次,觀察《商朝形勢圖》,使學生認識到商代前期先後七次遷都,透過設定提問:商朝當時會因為什麼原因而遷都?學生透過小組討論,認識到商代遷都的原因。板書:盤庚遷殷。透過地圖冊,使學生殷的地理位置。
再次,板書商代的發展。指導學生透過閱讀歸納學生在國家機構上的建設。同時,指導學生閱讀書本閱讀部分,以及觀察《商代石人和玉人》、《商代玉器》、《商代玉蠶》、《商代鐵刃銅鉞》,體會商代經濟文化的進步。
3)在第三個子目“武王伐紂”中,
首先,指導學生閱讀課文,設定提問:你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一下紂王?學生透過閱讀認識到商紂的殘暴。接著提問:昏庸殘暴的統治將預示著怎樣的結局?引出武王伐紂的事實。板書:西周的建立。學生歸納時間、都城。接著,透過書本議一議問題,引導學生認識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培養學生具備了初步的歷史分析能力。
其次,板書西周的發展:指導學生閱讀《詩經》節選及課文,提問:西周的土地如何分配?西周的農業和手工業還有哪些進步?學生討論歸納西周在經濟上的發展。教師指出,西周經濟的繁榮同樣也是平民的勞動者所創造的。
再次,板書東周的建立:學生講述“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引導學生認識昏庸統治使其失去民心、預示著統治的滅亡。歸納知識點:前771年,犬戎攻破鎬京,西周滅亡。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
3、小結:指導學生將本課內容中的重大事件在自制的年代尺中標識出來。
4、〖鞏固練習〗做配套填充圖冊中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