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態》說課稿
《地球表面形態》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本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單元中的第二節“地球表面形態”第一課時,對認識地貌的形成和變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對地殼和地表形態有一個整體上的瞭解,是自然地理中關於地形要素的重要內容。對學習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以及選修的“旅遊地理”的地質景觀以及“自然災害中的地質災害”有著廣泛的聯絡,起著很強的基礎知識的作用。
(二).說教材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①.瞭解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能用理論解釋宏觀地形的成因;
②.瞭解簡單的地質構造的概念和型別,能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③. 培養學生讀圖分析能力、歸納總結能力、觀察力;圖文轉換能力;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①.透過列表比較,瞭解內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與表現形式
②.運用動畫演示板塊運動,更直觀的去理解理論,解釋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成因
③.透過對地質構造示意圖的閱讀分析,學會簡單的地質構造型別的判斷和構造地貌的分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創新意識;培養欣賞美,鑑賞美的能力;樹立事物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意識。
(三)、說教材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①.板塊運動與宏觀地形,把板塊的兩種運動形式對宏觀地形的形成作為本節重點之一;
②.重點之二即為兩種基本的地質構造型別----褶皺和斷層所形成的地表形態和地貌特徵。
2.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
①板塊構造與宏觀地形的關係;這部分內容是從很大的尺度來介紹地質作用與地表形態的關係,學生直接感知比較困難,須有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而高中一年級的同學的抽象思維能力有限,所以在理解板塊運動機制及其所形成的地貌方面會有一些困難。
②地質構造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由於這種地貌不同於背斜、向斜的基本形態,學生不易理解,所以作為一個難點。
二、說學情
心理特點:進入高一年級的學生,大部分的學習行為任然已興趣為引導,興趣也是最好的老師,故教學中運用音象、動畫演示等生動、形象的現代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
知識基礎:透過初中的學習,學生對地形的知識有初步的瞭解,但僅從感性上認識到地形在變化,至於地殼變化原因、運動的形式及結果等抽象的理論知識一無所知,而高一學生理性認識、抽象思維能力還較差,給教學帶來一定難度。
三、說教法與學法
1. 例項教學法;直觀教學法;圖表分析法;對比分析法;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解析和思辨能力,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2. 視聽觀察法;邏輯思維法;討論分析法;圖文轉換法;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和合作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說教學過程構思
匯入: 從觀看各種地形圖片,給學生以感官刺激,美的享受;透過圖文資料,讓學生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時,增強學生興趣,也使匯入對本節課的學習更加具有針對性。
1.不斷變化的.地表形態
透過匯入,提出問題“是什麼力量能讓地球表面如此的千姿百態?”引發學生思考。
透過學生自主的閱讀教材,引導學生列表比較歸納,地質作用的能量來源及其表現形式,讓學生認識到地表形態的變化時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透過列表對比分析, 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使學生更能夠記住內外力作用的區別和聯絡,加強了形象記憶,同時增強學生探究自然奧妙的熱情。
2.“內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承轉(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在探索有關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引出板塊學說)
①. 引導分析照板塊分佈示意圖2-10,介紹板塊學說這一理論的主要觀點,認識六大板塊的名稱,分佈及板塊的邊界型別(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
【教師澄清講解】
①板塊是地球岩石圈被構造帶分割成的單元,而不是地殼的單元,也不是矽鋁層的單元。
②六大板塊的範圍與大洲、大洋的範圍不一致。除了太平洋板塊基本上是水域外,其他的板塊都包括了海洋和陸地。板塊不是大洲、大陸或大洋,只是借用了大洲、大陸和大洋的名稱來命名。
③消亡邊界(圖中實線)是板塊相向運動形成的,表現為海溝或造山帶;生長邊界(圖中虛線)是板塊向相反方向運動形成的,表現為海嶺或斷層。
透過“喜馬拉雅山的形成”音像影片,在演示的工程中提醒學生注意視聽過程,看到板塊的運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在過程中形成的各種宏觀地形(因為在整個過程中會依次形成海溝,島弧,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然後再演示東非裂谷的動畫,說明板塊運動與地球上海陸的形成和分佈,大規模山系、高原、裂谷、海溝、島弧等地貌格局間的關係。(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透過影片動畫,保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然後學生根據動畫及教材討論歸納,老師點撥總結活動探究1.2.,再歸納總結板塊運動和宏觀地形的關係,來完成對這一重點內容的突破。這裡我是採用先把問題(學生分組討論,探究答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 “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讓學生透過觀察圖片,引出地質構造的概念,先讓學生閱讀教材,再用動畫演示直觀認識褶皺和斷層,討論分析其形成原因、表現形式。
針對“背斜成谷、向斜成山”這一難點,首先讓學生理解背斜與向斜的基本成因和區別,分析不同部位的受力情況,岩石的堅硬程度,抵抗外力侵蝕的能力;然後再從岩層新老關係上來判斷,在此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思考,思考沉積岩岩層新老的識別,給他們提供表達自己的觀點的機會,幫助他們歸納、總結在教師指導下,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對於斷層,在演示動畫的時候,引導學生觀察斷層線兩側的運動方向,讓學生討論分析所形成的地貌,斷層線上的岩石抗侵蝕強度,侵蝕後形成的地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拓展】
我們學習了地質構造對地形影響的規律,在實踐中具有重大意義。例如,找石油天然氣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開礦石也應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將可能使隧道變為水道。在背斜部位採石,工程難度較小,開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