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測試題
食品安全法測試題
一、 單選題
1、下列食品標準類別中,對指標的要求最嚴格的是:( )
A.國家標準 B.行業標準 C.地方標準 D.企業標準
2、《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從( )起施行。
A.2015年1月1日 B.2015年5月1日 C.2015年6月1日 D.2015年10月1日
3、關於“無蔗糖”食品的標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籤上標示“無蔗糖”就強調了蔗糖含量,合乎標準
B.需要明確標示出蔗糖在該產品中的含量
C. 在營養成分表中標示蔗糖為0
D.以上說法均不對
4、進口食品、食品新增劑以及食品相關產品,應當符合( )。
A.歐盟食品安全標準 B.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C.國際食品安全標準 D. 我國國情
5、企業所生產食品執行企業標準的,必須提供經( )備案的企業標準。
A.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 B.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 C.省級衛生行政部門 D.省級食品藥品監管局
6、我國食品新增劑的使用應該遵守的標準是:( )。
A.《食品新增劑通用標準》B.《食品新增劑使用標準》
C.《食品新增劑限量標準》D.《食品新增劑限量衛生標準》
7、我國標準的編號是由( )、順序號和年代號構成。
A.英文字母 B.標準代號 C.食品類別代號 D. 阿拉伯數字
8、( ),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汙染等源於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A.食物中毒事件 B.食品安全事故 C.食物惡性事件 D. 食物原料汙染
9、推薦性標準是生產、交換、使用等方面,透過經濟手段或市場調節而( )採用的一類標準。
A.自願 B.強制 C.推薦 D. 參照
10、《複合硫酸鐵》(Q/75877724-3.01)標準括號內的程式碼說明這個標準屬於( )標準。
A.行業標準 B.國家標準 C.地方標準 D. 企業標準
11、進口預包裝食品是否需要標註質量等級?( )
A.需要 B.強制 C.不強制 D.以上均不對
12、( )、質量監督、農業行政等部門應當對食品安全標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收集、彙總,並及時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通報。
A.省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 B.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
C.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藥部門 D.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
13、對因( )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而被召回的食品,食品生產者可以在採取補救措施且能保證食品安全的情況下繼續銷售。
A.產品質量 B.生產日期 C.標籤、標識 D. 貯存
14、食品檢驗機構或科研院所等單位在食品檢驗中發現可能有食品安全問題,且沒有食品安全檢驗標準的,可以向( )提出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立項建議。
A所在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 B. 所在地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 C.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 D.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管部門
15、《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工作規定》要求“起草單位應根據所起草方法的技術特點,原則上選擇不少於( )家食品檢驗機構進行實驗室間驗證。”
A.3 B.4 C.5 D.6
16、對依照《食品安全法》規定實施的檢驗結論有異議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可以自收到檢驗結論之日起( )內向實施抽樣檢驗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上一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提出複檢申請。
A.五個工作日;B.七個工作日;C.十個工作日;D.十五個工作日
17、違反《食品安全法》及相關規定,受到開除處分的食品檢驗機構人員,自處分決定作出之日起( )年內不得從事食品檢驗工作。
A.三年 B.五年 C.十年 D.終身
18、《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工作規定》自( )起實施。
A. 2017年1月1日 B. 2017年2月1日 C. 2017年5月1日 D. 2017年6月1日
19、《食藥總局辦公廳關於做好食品安全標準工作的通知》中規定,( )應建立健全行政區域內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間食品安全標準問題協調會商和收集反饋工作機制,加強標準執行情況調研,及時向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通報食品安全標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A.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B.省級衛生行政部門
C.市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D. 市級衛生行政部門
20、《食藥總局辦公廳關於做好食品安全標準工作的通知》中要求,食品安全監管人員每人每年接受標準相關培訓的時間建議( )。
A不低於12學時 B不低於24學時 C不低於36學時 D不低於48學時
21、對適用於地方特色食品的補充檢驗方法,省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可參照《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工作規定》做好批准、釋出工作,並報( )備案。
A食品藥品監管總局 B國家衛生計生委 C國家標準委 D地方政府
22、對地方特色食品,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可以制定並公佈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後,該地方標準即行廢止。
A食品藥品監管部門 B衛生行政部門 C質量監管部門 D農業行政部門
23、制定食品安全標準,應當以( )為宗旨,做到科學合理、安全可靠。
A保證公眾身體健康 B保障食品安全 C促進經濟發展 D企業實際生產情況
24、除食品安全標準外,( )其他的食品強制性標準。
A未經批准不得制定 B不得制定 C可以制定 D特殊情況下可以制定
二、多項選擇題
1、“四個最嚴”內容是( )。
A. 最嚴謹的標準 B. 最嚴格的監管 C. 最嚴厲的處罰 D. 最嚴肅的問責
2、食品安全工作實行( ),建立科學、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
A. 預防為主 B. 風險管理 C. 全程控制 D. 社會共治
3、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同級( )等部門,分別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評價,並根據評價結果及時修訂食品安全標準。
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 B.質量監督 C.農業行政 D.工商行政
4、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對現行的( )中強制執行的標準予以整合,統一公佈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A、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 B、食品衛生標準C、食品質量標準 D、有關食品的行業標準
5、食品補充檢驗方法是指在食品(含保健食品)安全( )等工作中採用的非食品安全標準檢驗方法。
A.風險監測 B.案件稽查 C.事故調查 D.應急處置
6、《食藥總局辦公廳關於做好食品安全標準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級食品藥品監管人員應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標準,開展( )等各個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標準組織生產經營,切實落實食品安全首負責任。
A食品生產 B食品銷售 C餐飲服務 D食品加工
7、《食藥總局辦公廳關於做好食品安全標準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加大(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的參與力度。
A產品標準類 B檢驗方法類 C生產規範類 D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類
8、以下哪些屬於食品安全標準應當包括的`內容? ( )
A食品、食品新增劑、食品相關產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汙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
B食品新增劑的品種、使用範圍、用量;
C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要求;
D對與衛生、營養等食品安全要求有關的標籤、標誌、說明書的要求;
9、國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產者發現其生產的食品( ),應當立即停止生產,召回已經上市銷售的食品,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並記錄召回和通知情況。
A技術明顯落後於業界水平 B受到公眾質疑 C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D有證據證明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
三、判斷
1、食品、食品新增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者,應當依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所生產的食品、食品新增劑和食品相關產品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後方可出廠或者銷售。( )
2、食品安全標準應當供公眾免費查閱。( )
3、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即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罪。( )
4、當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中已規定了某食品的一個或幾個名稱時,應選用其中的一個,或等效的名稱。( )
5、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行業協會發現食品安全標準在執行中存在問題的,應當立即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
6、食品生產中使用食品新增劑必須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新增劑使用標準》(GB 2760)的規定,嚴禁在食品中超量或超範圍使用食品新增劑。( )
7、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者地方標準時,企業可以自行制定企業標準;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者地方標準的,企業不得制定企業標準。( )
8、繁體字屬於漢字,食品標籤中可以使用。( )
9、《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安全標準包括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不包括汙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 )
10、對地方特色食品,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制定並公佈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後,該地方標準即行廢止。( )
11、企業生產其他豆製品所用的原輔材料、包裝材料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有關規定;不得使用變質或未去除有害物質的原料、輔料。( )
12、國家鼓勵食品生產企業制定嚴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者地方標準的企業標準,在本企業適用,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
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規定,預包裝食品是指預先定量包裝或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即靠是否存在包裝能夠判斷一件食品是否為預包裝食品。( )
14、食品檢驗機構可以採用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對涉案食品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可以作為定罪量刑的參考。( )
15、食品安全案件稽查、應急處置等工作中,可根據情況簡化食品補充檢驗方法立項、遴選起草單位、實驗室間驗證等要求。( )
16、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中可以採用國家規定的快速檢測方法對食品進行抽查檢測。( )
17、食品和食品新增劑的標籤、說明書,不得含有虛假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生產經營者對其提供的標籤、說明書的內容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