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葉沙沙的街道散文

秋葉沙沙的街道散文

  深秋的一個早晨,習慣地開啟一扇窗,略帶涼意的空氣撲面而來。無意間瞥見窗臺上散落著幾片鵝黃的樹葉,大約是剛剛落下的,還沒有枯萎。小小的葉子一旦離開了母體,失去了養分和光澤,便有了煢煢孑立的味道。一首委婉的曲子從窗外某一處飄來,是鋼琴版的《風居住的街道》。聆聽著熟悉的音樂,我的心緒一下子回到了十年前曾經居住過的小街,與那條小街有關的溫馨往事一一浮現。

  在古城,這樣的小街很多,長則千米,短則幾百米不等。如此眾多的小街,串聯起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構成了古城民居習俗的自然格局。樸實無華的市井人家,實實在在的百姓生活,凝聚著地氣和人氣,彷彿是一幅幅筆法古樸的年畫,一道道百看不厭的風景。而我所住過的街道,既不能稱之寬敞也不能謂之幽深,比大街略小,比巷子稍大,其實就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街。

  說它普通,也有獨特之處。就是沿街長有兩排高大的洋槐樹,粗壯挺拔的樹幹,型如傘狀的樹冠,一年四季,除去嚴寒的冬天,其餘的時間裡,整個街道都置於洋槐枝葉的覆蓋之下,蓬蓬密密,濃蔭匝地,幽靜而愜意。像極了一對對情侶,相互依偎,顧盼生姿,搖曳多情;又像是忠實的哨兵,默默地守候在街道兩旁,用自身的肢體語言,述說著歲月的故事。像這樣只種植洋槐一個樹種的街道,在當時的古城裡也是鳳毛麟角的。這裡有一個故事:據說九十年代初期,一個浙江人在這條街上透過經營服裝賺了錢,便想為街道做點善事。在徵得相關部門的同意後,浙江人從外地買回來一批洋槐樹苗,沿街道兩邊悉心栽下。也許是這裡的風水好,也許是這個樹種適應性強,這些樹苗竟然顆顆成活,茁壯成長。一晃十年過去了,那個浙江老闆早已不知去向,而這些洋槐已成參天大樹。整齊劃一的洋槐樹,讓這條街道洋溢著別樣的色彩,也讓這裡的生活充滿了情趣。

  有了樹,便留住了風,於是便有了諸多的風景。

  我在這條小街滿打滿算住了不到三年,是在街道末端的一個大雜院裡。這個大雜院共有三跨院落,住著十幾戶人家。左鄰右舍,朝夕相處,雞犬相聞,抬頭不見低頭見,幾年下來,相處得十分融洽。總體上說,這條街道沒有比較高大的建築物,以類似的大小雜院居多。偶有那麼三兩棟簡易的二層小樓,也是郵局、銀行、電信局等單位或是便利商店。整條街依然維持著舊時的佈局,保持著古樸的自然風貌。

  不論春夏秋冬,每天早晨,小街的寂靜便被上班族和上學的孩子們所擾動。各色人等從自己的院落匆匆而出,彙集在街上形成熙熙攘攘的人流,腳踏車玲聲,電動助力車及汽車喇叭聲響成一片。人群中的中年人大都衣衫整潔,表情持重,步履堅定。青年人則花樣百出,各具特色。有的小青年還揉著睡意朦朧的眼睛,打著哈欠。有的年輕女孩手裡拿著手機,耳朵裡塞著耳塞,目不斜視,邊走邊聽。有的年輕夫婦領著孩子急匆匆趕往幼兒園,大約是孩子撒嬌或是不聽話,一時間孩子哭,老婆叫,男人的呵斥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而上學的孩子們,三一群倆一夥,穿著色澤亮眼的校服,揹著鼓鼓囊囊的書包,在人流中急不可耐地穿梭而過,奔向街口。人流過後,小街又恢復了原有的寧靜,只有洋槐樹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到了中午,天氣好的時候,會有三三兩兩的老人搬個小木扎坐在自家門前的洋槐樹下,東一句西一句地嘮著家長裡短:什麼誰家買了新房,要搬離街道;誰家新娶了媳婦,酒席辦的氣派;誰家添了孫男玉女,張羅著要辦滿月酒;諸如此類的話題永遠不會枯竭。在一個理髮鋪子前,剃頭師傅很有耐心地給一老年顧客仔細地颳著臉,時不時地在掛在樹上的牛皮條上蹭蹭刮臉刀。旁邊有幾個老人圍住一副象棋盤,手裡下著棋,嘴裡叫著勁,正殺的天翻地覆,不亦樂乎。由於古城實行的是朝九晚五的上班制度,中午時間上班族並不回來,只有午間放學的孩子們的嬉笑聲打破了小街的平靜。這個時辰是小街最悠閒的時光。到了晚上,上班族回來了,小街口再次喧鬧起來。返家的人們步履沉重,從街口湧入,手裡大包小包,吃的用的應有盡有,人人神色疲憊,匆匆而過,最終散盡在小街深處的各個院落裡。

  印象最深的是街口處的一家羊雜碎店,店面很小,不足十平米。店主人姓納,是個五十多歲的回族婦女,人稱納阿姨。納阿姨瘦小精幹,手腳麻利,整個店面全靠她一個人在張羅,沒有請幫手。店裡面坐不下人,便在店外面的兩顆洋槐樹間搭了個布棚子,棚子下面擺了三四套桌椅,前來就餐的人們就在這裡入座。一年四季,整個小街裡就屬這家羊雜碎店的生意最火爆。每天清晨,前來吃羊雜碎的人絡繹不絕,就餐者不僅僅是本街道的居民,還有城裡其他地方的人慕名而來。常常是桌子前坐滿了人,旁邊還站著很多人耐心地等待著座位。我也偶爾光顧這家店,不是不愛吃,主要是擔心吃多了會增加膽固醇,有健康上的擔憂。說實話,納阿姨的手藝堪稱一絕,她做的羊雜碎風味獨特。把羊的內臟、頭蹄肉,收拾乾淨,把面肺子灌好,入開水鍋煮熟後撈出,切成絲。以原湯下入切好的雜碎絲,加蔥、姜、蒜末、紅辣油、味精、香菜,美味的羊雜碎就做好了。那紅色的便是辣椒油,綠色的是青蔥香菜末,油色下面是乳白色的鮮湯。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羊雜碎,喝一口鮮湯吃一口雜碎,不羶不膩,味道香醇濃郁,入口生津,回味無窮,且營養豐富。尤其在天涼偏冷時節,食用可御冷驅寒,吃者往往半碗未下肚,已遍體生熱,一碗吃完,熱汗淋漓,舒暢無比。時間長了也知曉了納阿姨大概的身世。她早年守寡,就憑著這個手藝拉扯大了五個子女。如今兒女都已成家,納阿姨依然孤身一人經營著這家小店。不是兒女不孝順,而是納阿姨放不下這門手藝,捨不得這條小街的人情世故,用納阿姨自己的話說:“錢多錢少倒是次要的,只是撇不下老街坊老鄰居”。久而久之,這家羊雜碎店便成了這條小街的金字招牌。

  緊挨著羊雜碎店的是一家牛肉拉麵館,店面不算很大卻乾淨整潔,裡面擺著十幾張桌子,店主是老兩口帶著兒子媳婦小兩口,均是來自甘肅臨夏的回民,從相貌上看與一般的回民有所不同,高鼻深目,儀表堂堂,有著鮮明的中亞人血統。牛肉拉麵的正宗應是蘭州拉麵,講究的是: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蘭州拉麵的特色是湯汁,這湯汁是用牛骨熬製的,調料的味道偏重些。到了古城,依據古城人的口味做了適當的'調整,依舊採用牛骨煮的的肉湯,但各種調料的味道明顯淡化,更加突出了肉湯本身的鮮味,於是這種牛肉拉麵更加清香自然,得到了古城人的推崇和喜愛。這家拉麵館的生意也不錯,兒子是主廚,技藝精湛。一塊小小的麵糰在他手裡花樣百出,圓面能拉出粗、二細、三細、細、毛細5種款式;扁面能拉出大寬、寬、韭葉3種款式,以滿足顧客不同口味和需求。這種中國式的快餐快捷方便,清滑爽口,既經濟實惠,又食用方便。更適合年輕人的口味,店裡的顧客尤以年輕人居多。

  除此之外,這條街上還有許多各具特色的飯館,有大名鼎鼎的重慶蘇大姐火鍋店,有桂林米粉店,陝西的涼皮店,還有上海本幫菜館,揚州小吃店等等,不一而足。都說古城是座移民的城市,不同地域的飲食文化在這裡安營紮寨,爭奇鬥妍,從這條小街便可窺見一二。

  春天的時候,洋槐樹的枝椏上染上了新綠,早晨的洋槐樹下便是街道里老人晨練的場所。有打太極拳舞太極劍的,有劈腿動胯的,還有沿著街邊慢悠悠散步的。最有趣兒的是與我同院住的一個老漢,專門找了一顆粗壯的洋槐樹,用自己的後背撞擊樹幹,嘴裡還發出:“喲嗬!喲嗬!”的聲音。每每看到,我總感到很好奇,還特意問過他這是什麼鍛鍊方法。他回答:“接地氣!”我沒聽懂,搖了搖頭走開了。後來細細一想,大約是有活絡筋骨,促進血液迴圈的效果吧,真是一個痴得可愛的老人。

  從四月中下旬開始,街道上的洋槐樹瞬間美豔起來,滿樹的洋槐花苞在陽光下睜開微閉的雙眸,一串串白色的小花密密匝匝競相開放。陣陣濃郁的花香在街道里縈繞,沁人心脾。到了五月份,街道已成了槐花的海洋。站在街道口一眼望去,沿街兩排高大的洋槐樹上,綠葉白花,繁華似錦。那一串串,一簇簇,一摞摞雪白的槐花在綠葉的襯托下,素雅芬芳,分外扎眼。風一吹,氤氳的香氣湧動,花香四溢。每天早晨起來,推開一扇窗,一股香氣直撲面頰,令人神清氣爽。晚上下班回來,呼吸著醉人的芳香,心曠神怡,周身的疲憊立時煙消雲散。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了曾經讀過的一首讚美槐花的詩:

  五月槐花開,如雪似蝶徘。

  微微風簇浪,串串浮陽臺。

  陣陣清芳沁,翩翩天使來。

  問君為何事?還世一清白。

  好一個“還世一清白!”把槐花盛開的神韻及其意境概括的恰如其分,惟妙惟肖。

  而此時,街坊鄰居們的餐桌上又多了一道應時的佳餚:槐花餅。鄰居送了我一些,嚐了嚐,味道不一般,滿口的清香,確是美食。據鄰居介紹,槐花有藥用價值,能清熱涼血,清肝瀉火。看來這聖潔的精靈不但有觀賞價值,還有實用價值呵。

  如果碰到雨天,小街會是另一番景象。一場雨後,街道上落滿了槐花,那白色的花蕾躺在在路面上殘存的水窪中依然嬌嫩欲滴,此情此景未免令人感到惋惜。不由得抬頭看看樹,感覺樹上的花並不見得少許多,依然是滿樹繁花,累累綻放。或許這雨是在有意無意地幫助槐樹完成了自身正常的推陳出新吧。

  洋槐開花一直持續到六月底,花期過後,時間進入了盛夏。這時的小街綠蔭匝地,似乎感覺不到太陽的專橫與驕奢。晚飯後那些因室內空氣悶熱而睡不著覺的街坊鄰居們,便會走出自家的院落,坐在門前的樹下納涼。如水的月光穿過層層疊疊的枝葉,給地面上散下了一片碎銀。人們手裡揮著蒲扇,驅趕著擾人的蚊蟲,聽著頭頂上的樹葉在晚風中沙沙聲響,體內的燥熱去之八九,感覺十分舒坦,有一種超然的意境。而女人們成堆的地方,往往是最喧鬧的,不時地爆出一陣陣開懷的大笑。小孩子們則在大人身邊鑽來竄去,或是在樹下玩藏貓貓的遊戲。這是小街最富有人情味兒的一幕,質樸的鄉音,共同的關切,各種鄉情,親情,友情融匯在一起,如同陳酒一般甘醇而濃郁。精明的商家適時地在街口寬敞處擺出了燒烤攤子,這些攤子便成了年輕人扎堆的地方,三五好友在此小聚,喝啤酒,吃烤串,天南海北胡侃一番,開心的不得了。那些不願意回家的情侶們,也聚在那裡優雅地細嚼慢嚥,在樹葉沙沙聲中,悄悄地吐著情話,盡情地享受著夏夜裡的浪漫與溫馨。

  進入秋季,這條街便有了一種悲壯的美。隨著天氣的變化,樹上的綠葉逐漸變黃變淡。秋雨霏霏,落葉紛紛,一地淒涼。這洋槐的葉子並不大,從樹上落下,在空中飄過,紛紛揚揚,猶如蝶兒翩翩起舞。最終毫無聲息地落在房頂上,落在臺階上,落在道路上。只有秋風乍起時,樹上的葉子沙沙作響,路上的落葉也被風捲起,打著旋旋兒,順著街道朝前滾動,也發出沙拉拉的聲音。這聲音猶如一曲悽婉的排簫音樂,撩撥人的神經,擾動人的心扉。從洋槐樹迎著春潮吐出萌芽開始,到夏日裡綻放成花的盛宴,再到秋風裡所有的樹葉飄零飛揚,一個生命週期結束了,也孕育著下一個生命週期的起始。從某種意義上講,秋天的落葉相對於對春天的芬芳,既是一種功德圓滿,也是一個必然的終結,這個結局其實在早在春天就已經深深埋下。只有到了秋天,人們才會幡然感悟到生命的璀璨與枯萎竟有著戲劇般的聯絡。人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卻又不願看到這樣的結果。自然界透過週而復始的輪迴,巧妙地詮釋了生命涅槃的深刻內涵。而這條小街則在季節的替換中積澱著歲月的風塵,慢慢變老。

  我便是在這樣落寞的一個秋天離開了這條小街,舉家搬到古城另一個城區居住,由於距離較遠,一直沒有機會返回小街,心中倒是時常念起。直到四年後借一次辦事路過的機會,順便到小街轉了轉。此時正是小街各家做晚飯的時間,街道上漂浮著一層淡淡的煙霧,臨街敞開的窗戶裡響起了鍋碗瓢盆交響曲,間或有滷肉的香氣。暮色中的小街變化不大,似乎更陳舊了,陳舊得有些陌生,有些遙遠,有些迷離。唯有那些洋槐樹愈發地高大挺拔,鬱鬱蔥蔥,煥發著勃勃生機,透著一股子精氣神兒。自然免不了到街口的羊雜碎店吃上一碗久違的羊雜碎,還是老味道,依舊那麼香醇。只是店主人納阿姨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身邊有她的一個女兒在幫廚。納阿姨還記得我,拉著我的手噓長問短。我望著納阿姨花白的鬢髮,衰老的容顏,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只有感嘆歲月的無情,世道的滄桑。

  這幾年,古城的變化很大。經濟的發展,城市的擴容,舊城區的改造,使市政建設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古城日新月異,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般地矗立起來。去年秋天我抽時間專程去了一趟小街,小街已經整體拆遷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八車道寬闊筆直的柏油馬路,路兩旁是新設立的古城中央商務區,庭院式的綠化帶,奼紫嫣紅,一彎新月般的人工湖,美輪美奐;陽光下的乳白色商務樓群在綠蔭掩映下,耀眼奪目,給人一種全新的視覺衝擊。變化之大,天翻地覆。再也找不到原小街一絲一縷的痕跡了,連一片洋槐的落葉都不曾留存。望著眼前的城市新景觀,我想起了那些曾經和睦共處的街坊鄰居們,他們的音容笑貌彷彿歷歷在目。而今他們已經分散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開始了新的生活,再聚到一起恐怕很難了。那個羊雜碎店的納阿姨不知身在何處,如果身體康健的話,我想她還會重操舊業,很想念那一碗熱騰騰的羊雜碎。還有那些美麗的洋槐樹,等待這些生靈的會是怎樣一種結局呢?或許它們已經被砍伐掉,變成了各種建築材料,成為高樓大廈中的一份子;或許被整體遷移,在城市的某一處落地生根,在藍天下撐起一片綠蔭。

  古城的巨大變革深刻地影響著城市人的生活,人們的衣食住行習慣和思維方式也會隨著城市的改變而改變。伴著時光的流逝,也許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一條或若干條這樣的小街,還有在漫長的歲月裡所積澱的一些美好的值得珍惜的東西。

  我用筆記錄下小街,純粹是為了忘卻的紀念。這條樹影婆裟的、流溢著濃濃人間煙火味道的小街,在我的記憶裡依然活色生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