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草花盆散文

蘭草花盆散文

  入冬,把那盆葉中間有金線的吊蘭搬至暖和的屋裡,並且不時給它澆水。但一冬天它也不太醒醒,心想這很正常,等到萬物復甦的季節就好了。

  春終於蹣跚著走來。把那盆吊蘭搬到院子裡,讓它沐浴在清風陽光雨露中,心想:不用多久它就該蓬蓬勃勃地搖曳著一叢綠意了吧。帶著這種懷想,我從不間斷為它澆水,但令人遺憾的是,它日漸枯萎。到底怎麼了?以前不是這樣啊!這時,裝修的房子業已接近尾聲,同事說,吊蘭吸甲醛。等著它大顯身手呢,怎麼這麼不爭氣?我尋思著,是不是它的根遭病了?於是,給它澆透了水,之後輕輕拽著它的葉莖,不曾想,整個盆中的泥全離了盆,而且是一個完整的盆形!那是怎樣怵目驚心的根的纏繞啊!縱橫交錯,盤根錯節,滿目白生生的根,已看不見泥土的所在!而且,由於泥土的短缺,根全然不是肥肥的圓滾滾的模樣,而是癟癟的,透著一種營養不良的病態。是啊,就這麼一小盆泥土,根在狹小的空間裡爭奪著可憐的營養,怎能不發育不良?自己尚吃不上,又如何能供給葉的生長?

  我狠心把眾多的根拽掉,只留了少許短根,又把葉莖分成了幾棵,分栽在幾個花盆中。反省了一段時間,現在每盆都鬱鬱蔥蔥,已搬到新家中“吸毒”去了。

  花因生存空間小營養不良,長不旺盛,人呢,又何嘗不這樣?

  由此,我不由得想起我們的孩子。他們整天在學校的四角天空下死啃著那些書本知識,每天所經過的就是學校到家這段短短的路線,好多情況下還是家長親自接送。我們小時候放學路上的樂趣對他們來說已經成了久遠的`故事。不少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拼命給孩子報各類特長班,孩子們的週末比上學還辛苦,因為除了要完成學校老師留下的作業,還有各類班的訓練在等著他們呢。我知道一個熟人的孩子,上小學三年級,週末,星期六上午去跳舞,下午去練電子琴,星期天上午則去練書法、畫畫,只剩下下午的時間還要完在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週末屬於孩子自己的時間幾乎就沒有了。那天,我看見孩子,正是練書法中間休息時,孩子抱著媽媽哀求:“媽媽,下午帶我去塔山玩玩吧?”媽媽說,等你完成了作業再彈一個小時琴就帶你去。聽了,我暗想,孩子玩的願望一般是會落空的。可憐的孩子!他們的童年是在各種技能的訓練中成長,家長捨得投巨資給孩子報給各類特長班,捨得花許多精力與時間帶孩子上各類特長班,唯獨不捨得給孩子一個寬鬆愉快的成長環境,更忘記了對孩子良好性格的培養。就像一棵樹,林林總總的鬚根太多,妨礙了主根深入到岩石的深處汲取水分營養,如此長大的樹如何有抗乾旱頂風雨抵寒霜的力量?家長的這種愛,儘管付出了很多,但如同那個花盆,提供的只是狹小的範圍,可憐的土壤,它拘禁了孩子的生長空間,因而儘管長出了太多毛鬚根,反而在良好性格的主根上欠缺,不利於孩子的茁壯成長。

  整天囿禁於狹小的天地的這些孩子,創造力、想象力已如失去了土壤的根鬚,難怪錢老有那樣振聾發聵之問了——“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