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山公園和泰坦尼克號遇難者墓地的散文

皇家山公園和泰坦尼克號遇難者墓地的散文

  蒙特利爾坐落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河和聖勞倫斯河交匯處的蒙特利爾島上,市區分佈在島上的皇家山和韋斯特山上,是一座依山旁水、風光秀麗、歷史悠久的古老山城。加拿大蒙特利爾的皇家山公園,更是一處生態環境一流和風景優美的地方。

  秋高氣爽,在導遊引領下,我們的車從城區公路盤旋而上,午後三點,車停在皇家山公園的觀景臺。下車步行,放眼望去,清晰看到遠處聞名的聖勞倫斯河閃著波光緩緩流淌,山下鱗次櫛比的哥特式的大大小小、風格各異的尖頂建築,在湖光山色的陪襯下熠熠生輝。

  皇家山公園佔地340餘公頃,山上的住房和建築都被森林覆蓋著,由於空氣清新,被譽為蒙特利爾的氧吧山。環視四周,只見公園內草木相映,青翠欲滴,不知名的鳥兒在林帶空間追逐嘻唱,一些身著米黃色和黑色毛的松鼠、灰色的果子狸等野生少動物在扶欄的石階邊伸頭探腦地轉悠,一點也沒有懼怕人的感覺,引來一群群遊客爭相拍照,展示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諧。

  公園路旁和山頭有成片層層疊疊的紅楓樹,當秋風把片片紅葉灑落地上,滿地頓時染成紅色,充滿詩情畫意。皇家山公園是蒙特利爾人最喜歡的地方。這裡每年會有當地人自發舉行四季不同的活動,如騎腳踏車、悠閒散步、墓前音樂演奏、溜冰、單人雪橇和穿雪鞋漫步等。為了保護好這個原生態的皇家山風景區,蒙特利爾當局有明文規定:凡當地所有的建築物高度都不得超過皇家山,這就是蒙特利爾人熱愛和保護皇家山的最好見證。

  觀景臺的下方的一片開闊地,是規模挺大的碑林公墓群和私有公墓。走近,只見那些墓碑高高低低的,一排又一排地前前後後排列在一起,數不勝數。這些墓碑大大小小,方方正正,高高低低的,但也有獨立一處的,更有墓碑上豎著或刻著各種雕塑的高大墓碑……

  導遊告訴我們:安葬在這裡的除了富人的私有墓地外,也有普通的貧民的公墓,自傳體小說《安娜和國王》中的女教師安娜;當年500多位泰坦尼克號的海難遇難者,都被安葬在這個山坡旁的公墓裡。隨著導遊介紹,我看到了路口的公墓的指示牌,上面寫著英文“泰坦尼克墓”。順指示牌方向,我看到成群的遊客正繞過石道向前走去,我們一行也跟著隊伍走近了山坡一俱的泰坦尼克墓地。

  到過歐美一些地方,才知道墓地和人居是和睦相處的地方。一些信教的老外大多喜歡住在離墓園不遠的小區裡,住在離死去親人最近的地方,感受天堂帶給他們的靈氣,有的還把親人的骨灰埋在家中的小園子裡,豎碑或種植花草和樹木用以紀念。所以凡有墓地的地方,環境大多極佳,陽光普照,沒有陰森的感覺。這與我們國內的墓園佈局僻遠有點不一樣。

  泰坦尼克墓園風采獨特,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人。墓園內的楓樹和四季常青樹相融遍佈,四周綠草如茵,伴有鮮花種種,林中花香鳥語,墓園成為了公園中的景中景。一隊隊毫不忌諱的蒙特利爾人,他們把公園墓地當成了每天休閒的好去處。有的在思念中靜靜觀看墓碑,有的在綠地上鋪一張塑紙進行野餐,有的在碑叢中慢悠悠地散步,有的坐在椅子上認真讀書,有的年輕人在墓園裡牽手談著戀愛,有的甚至無拘束地熱吻;還有一些藝人肩伴小提琴在獨奏,彈奏著輕悠悠的音樂……人們除了在泰坦尼克號蒙難者的墓園內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還用溫暖的手撫摸著一個個墓碑,有的還會給予一個輕吻,仿似親人、朋友們在一起,無拘無束安撫著這些地下的靈魂。

  一位正在散步的中年旅加華人告訴我:泰坦尼克號蒙難者在這裡躺了百年,蒙特利爾人給了他們一塊落地為安的好地方,當他們寂寞的時候,一群群人來到他們身邊,一起歌唱,舞蹈、朗誦……人們記得的是不能再給他們帶來憂傷,不能再認他們聽到哭泣,而是要給他們更多的快樂……

  面對泰坦尼克號的罹難者墓地,看到眼前這一幕幕情景,聽著老華人的話,我的思緒頓時翻卷起來。於是,關於那100多年前的海難事故,又一次在我眼前浮現。

  鏡頭拉開。泰坦尼克號是英國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的哈蘭德與沃爾夫造船廠興建的,該輪船噸位46328噸,高度相約11層樓。該船是繼奧林匹克級郵輪的第二艘巨大豪華客輪,當時被稱為“世界工業史上的一大奇蹟。”在世界上有“永不沉沒的客輪”和“夢幻客輪”的美譽。

  然在1912年4月10日晚11點40分,泰坦尼克號在途經法國瑟堡、奧克特維爾以及英愛爾蘭的昆士敦,向計劃中的目的地美國紐約行進時,這條全長269公尺的泰坦尼克號巨輪在北大西洋突然撞上了冰山,船體開始大量進水。由於船的舵設計偏小,掉頭緩慢,加上船上的救生艇數量不夠等原因,至使出逃的人數很少。但在這生死存亡關頭,許多人卻十分坦然,他們在逃生時不爭不搶,致生命於度外,寧願呆在大船上,不願把性命交給這些能夠幫助他們還能逃生的小艇,演繹了人生多彩的人性和真善美。

  據說當時船上逃生的場面十分悽慘壯烈。卜船長繼續發出了讓婦女孩子先逃生的命令後,船上沒有一個人敢破壞這個把生的希望讓給婦女兒童的決定。出現了許多把生命讓給他人的感人事蹟。

  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考量了人生的崇高和愛的真諦。船上的`管絃樂隊隊員們直到船下沉的最後一刻還在繼續演奏,他們從來沒有想到要隻身去逃生。船上出現了丈夫手拉著妻子的手,或者緊緊擁抱在一起,寧願隨著泰坦尼克號沉入大海。

  當時,世界首富亞斯特四世和懷著五個月身孕的妻子瑪德琳也在這條船上,憑他的名聲和財力,完全可以搭乘小艇逃生。但首富亞斯特四世沒有這樣做。他按逃生規矩把妻子送上了4號救生艇後,自己卻果斷地返回站在沉船的甲板上,目送著妻子離開,向著小艇呼喊:親愛的,我愛你!

  世界第二鉅富斯特勞斯也在這艘船上,他是美國梅西百貨公司創始人。當他走上甲板勸說自己的太太羅莎莉馬上逃生時,但他的太太始終拒絕登上8號救生艇,她說:親愛的,你去哪我去哪,我陪你去你要去的任何地方。她把自己生的位置讓給了年輕的女傭,還把自己的毛皮大衣也甩給了她。就這樣,當年67歲的斯特勞斯挽著63歲的太太,蹣姍地走到甲板的藤椅上坐下,靜靜地等待著船最後沉沒時刻的到來。

  新婚燕爾的麗德帕絲乘船同丈夫去美國渡蜜月,當船似要側翻的時候,她死死抱住丈夫不願獨自逃生,丈夫在萬般無奈中一拳將她打昏,把她放到了逃生艇裡,當麗德帕絲醒來時,她已躺在一條海上的救生艇上了。此後,她終生未嫁,以此懷念亡夫。

  由於當時氣候很冷,船沉後雖有不少人穿著救身衣浮出水面,但冰冷的海水很快就將這些人凍僵而死亡,據說當時最後有兩隻載滿著從泰坦號上逃下來的人,準備逃生時被泰坦尼克號下沉時形成的巨大旋渦一起捲進海底。

  以上這些只是當時船上眾多遇難者故事中的冰山一角,把生讓給別人,把死留給自己,泰坦尼克在向我們每一個人講述著愛的力量和偉大!

  泰坦尼克號於4月15日凌晨2點20分沉沒。當時船上有1595人喪生,殘骸位於紐芬蘭海岸線外4000米深的海底。造成了當時在和平時期最嚴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海難。這一悲劇距今已經100多年了。

  泰坦尼克海難中除了乘坐救生艇的700餘人獲得逃生,被帶到紐約去救治,並幫他們重新開始生活之外,其他落入海水裡的1500多人中,只有6個人後來被救了起來,其餘全部遇難。

  事後,在大海上打撈沉船上的死者,凡被打撈出的屍體,人們把死難者安葬在加拿大離海較近的哈利法克斯小鎮,當時的報紙在報道時只說:還有的死難者被安葬在另外一個地方。這些還有的死難者,就是葬在了今日的蒙特利爾的皇家山上,500多具屍體被安葬,一恍已經100多年,這就是皇家山泰坦尼克墓的由來。這裡有許多的無名者,直到現在,人們還在尋找死難者的名字,100多年從來沒有放棄過。想到這件事,行走在墓地的每個人的心都會很沉重、悲涼,同時大家都為遇難者安息在這樣的地方而欣慰。

  站在皇家山的墓地,我忽然又想起了我國四川準備為旅遊塑景泰坦尼克號的事。前年金秋,我去四川綿陽採風時,當地導遊告訴我:為了永遠記住100多年前泰坦尼克號沉沒大海的這幕歷史,讓"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 "的船體重新復活。2014年1月12日,中國七星能源投資集團在香港宣佈,投資10億元人民幣,按1:1原型建造一艘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讓它永久停靠在中國四川省大英縣郪江岸邊的浪漫地中海七星國際文化旅遊度假區境內。新建的泰坦尼克船內設計具有“泰坦尼克號”的所有功能,宴會廳、演出劇場、豪華一等艙、觀景臺、游泳池等一應俱全。新船將在四川大英縣郪江畔的船塢內開工建造,將在2018年12月完成。建成後供遊客遊覽、居住、娛樂。此船於中國武船集團建造。相信這艘船一旦建成,全世界的遊客就會一睹其曾經的雄風,登船聯想起這艘船在大西洋沉沒時的那些悲壯故事……

  這次赴加拿大,能夠在皇家山上看到500餘泰坦尼克號死難者的墓地,能夠重溫泰坦尼克號曾經的存在和沉沒在大海前的那些令人難忘的悲壯故事,真是不虛此行。儘管以前看過關於泰坦尼克船遇難的電影,儘管當年發生在泰坦尼克號上的這些故事已經不再新鮮,但其中諸多故事中所隱含的生與死道理,被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是的,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我們大家都要愛惜。就旅遊來說,無論是出行的人和組織出行一方,都要從泰坦尼克號吸取深刻的教訓,要始終記得雄偉的後面還有薄弱;要珍愛生命,謹記安全十分重要的道理,要始終懂得防護和生存不能忽視;當危難的時候,要懂得把生命的機會先讓給他人,而不是爭先恐後的本能行事,這才是泰坦尼克號船留給後人的難以忘懷的寶貴財富和永久的思考,這也許就是中國七星能源投資集團為什麼要複製它並供人遊覽的原因。感謝今日的皇家山,帶給了我們永恆的歷史故事和舊史新讀下的感悟……

  夕陽西下,火紅的霞光和墓地的楓樹對吻,透紅了皇家山。走出皇家山的泰坦尼克墓地,我忽然覺得這次採風旅遊收穫很大,我要把皇家山泰坦尼克墓地介紹給整個世界,讓每一個人都知道,當年被安葬在另一處的泰坦尼克遇難者的墓地,就是在風景秀美的蒙特利爾的皇家山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