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達則脫俗人生哲理
曠達則脫俗人生哲理
曠達則脫俗蘇軾這個才子在經歷了許多挫折後,被貶黃州,在黃州蘇軾看到了一場雨景,在對磅礴大雨的欣賞聆聽中,他聯想了許許多多,有遭受的冷遇、眼前的逆境和未來的前景,即使現在風雨重重,前方怎會喪失曙光。
雨音嘈雜,這卻不會妨礙前行,我已身心瞭然,哪裡還有什麼外物可叨擾我呢?人生在世,喜憂參半,儘早成為一個淡然的.人,未嘗不是一種成就,然而在人變得處事不驚之前,一定會遭遇不少是非禍端,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在漫漫人生路上,無畏前行吧。雨停了,天晴了。愁緒也消散了。坎坷又如何,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何必糾結,誰言世事無常?還真如此,陰晴不定、苦痛欣喜,人生哪能缺的了這些?如此才情,卻平生受挫,但也正因如此,苦澀已然轉變成了不可替代的珍饈,為人處事,順心便好,既要活得像自己,也要活的不辜負自己。面對長江,遙想江山英雄,憾自己多情,這等風流人物,真叫人嚮往啊,人生如場夢,而在這夢中自己又能為國為民付出什麼?又能創造些什麼,難道只是徒然一場空?本就短暫的人生,怎樣與世俗相存?江山如畫,憂愁無話,生來就應當有覺悟,怎能白白讓你走一遭?不可避免的百態人生,倒不如豪放度過,放棄憂鬱,得不到的,享受餘韻就是了。奇人蘇軾,可不受當代學子的喜愛,畢竟,誰不更愛瀟灑自由的李白呢?李白,這個無比任性脫俗的詩人,想當然能夠寫出“應是天仙亂醉,亂把白雲揉碎。”這樣隨性的美好,大概蘇軾,不但不會賦予雪浪漫的意味,還會慨嘆國家,評天論地。
如此一本正經,我卻十分欣賞,正因萬事小心,才心有成竹;正因勤勉刻苦,才芳傳後世。蘇軾並非失去了一切,他只是自己捨棄了一些,那些已經無關緊要的。與其留戀,不如走向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