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社群規劃評價方法與指標體系探討論文

低碳社群規劃評價方法與指標體系探討論文

  引言

  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走低碳發展之路是全球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和緊迫任務。作為城市的基本功能單元之一,是使用可持續低碳的社群規劃理念和具體規劃技術措施促進低碳城市建設的基本切入點[1]。規劃階段作為城市建設的源頭,對減少社群建設使用過程中的碳排放具有重大影響,低碳社群規劃技術在實現社群低碳的'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目前,國內外對已有大量學者進行低碳社群研究:賈志峰在其論文《低碳住宅社群規劃設計控制性指標體系研究》中提出了低碳住宅社群規劃設計控制指標體系[2];周傳斌等在其論文《生態社群評價指標體系研究進展》提出生態社群評價指標體系[3];李亞男等在其論文《我國低碳社群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中結合我國社群特點提出了符合我國國情的低碳社群評價指標體系[4]。目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社群低碳評價方法以及其指標體系的構建上而對社群的規劃研究卻涉及較少,為了提高低碳社群規劃總體水平,促進我國低碳社群的發展,本文參照國家有關社群規劃和建設的法規和技術規範並深入多個社群進行多次調研提出了低碳社群規劃評價的方法以及其指標體系。

  1、低碳評價標準體系研究綜述

  在低碳社群評價方面,我國政府還未正式出臺低碳社群建設和評價的相關指標體系,但在一些相關檔案中涉及社群的相關建設內容可以作為參考,例如,美國LEEDND、英國BREEAMCommunities、我國綠色建築評價標準以及生態住區技術評估手冊的相關內容,如表1所示[5]-[8]。

  2、低碳社群規劃評價系統

  2.1評價系統的構建原理

  低碳社群規劃評價綜合系統由五大子系統組成:總體佈局規劃子系統、道路交通規劃子系統、公共服務設施子系統、生態環境與景觀子系統、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子系統。評價子系統分別設定評分內容,指標的設定應以社群規劃技術為基礎,按屬性又可分為“社群碳源控制”指標(簡稱C指標)和“社群碳匯擴充套件”指標(簡稱E指標),C指標所對應的評分內容主要是從“社群碳源控制”的角度評價社群是否低碳;E指標所對應的評分內容主要是從“社群碳匯擴充套件”的角度評價社群是否低碳。評價子系統相同型別的指標(C或E)權重係數之和為1。本文采用發展較為完善且應用較廣的層次分析法對各子系統的指標進行定量,並計算各子系統對目標層的權重,C指標和E指標分別計算得分。

  2.2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以國內外現有的標準規範為依據,對子系統所涉及的低碳指標進行綜合彙總後形成低碳社群規劃評價指標體系,詳見表2。2.3評價方法根據C指標和E指標得分在C-E圖中所處的位置,確定社群規劃的低碳等級。得分在I-III區域內的社群規劃為低碳社群規劃,由高到低劃分為I,II,III三個等級,見圖1。

  3、評價案例

  百步亭社群位於武漢市江岸區,靠近武漢老城區,處於武漢市二環與三環線之間,交通便利。社群佔地3平方公里,現有居民12萬人,住宅面積約180萬m2,容積率為1.75。本文作者多次進行實地調研獲取資料,分別對怡康苑、溫馨苑、安居苑、百合苑、百步龍庭等13個地點進行實地調研,瞭解和掌握百步亭社群的規劃現狀,為論文的撰寫提供依據和參考。依據上文的評價指標體系對該社群的規劃實施效果進行跟蹤測量,其結果如表3所示。計算結果:C=0.1×80+0.3×75+0.2×100+0.1×70+0.3×71.43=78.929E=0.3×75+0.3×100+0.4×66.67=79.168依據以上計算結果並結合低碳社群規劃C-E分級圖可得出以下結論:該小區目前處於等級II,目前的規劃情況比較低碳,運用了部分低碳社群規劃技術。結論研究表明,目前暫時沒有針對低碳社群規劃的評價指標體系,本項研究目前正處於探索階段,未來將透過低碳社群規劃技術的進一步完善,以期提出更為適合我國特點的低碳社群規劃評價指標體系以及評價方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