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自主學習模式的實施條件論文
試論自主學習模式的實施條件論文
【摘 要】社會的發展給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帶來了新的挑戰,教學改革要求大學英語教學推行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模式。然而,自主學習模式的實施和推廣並不能在一朝一夕間實現,它不僅取決於社會對自主學習的認識和教育的發展狀況,還取決於學生自身的素質,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學校制度的保障。
【關鍵詞】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實施條件
長期以來公外英語教學所沿用的是“以教師為主”的原則。把教師認真備課,講課內容豐富有條理作為抓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統得多、管得死,從學習內容、進度到教材的選擇、成績的評定都由教師決定,很少顧及學生的個人語言需求、學習風格和學習策略。課堂上教師講解佔去了主要時間,無法給學生的實踐提供足夠的機會,使學生成了語言知識的消極接受者。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及現代化建設的日益昌盛,社會對既懂得專業知識,又熟練掌握外語的優秀人才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大學英語教學因而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在國家教育部的關懷和指導下,新的《大學英語教學要求》(試行)於2004年1月出臺了。《要求》指出,“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一直是外語教學的一個理想境界。科德(Corder,1981)曾經指出:“有效的語言教學不應違背自然過程,而應適應自然過程;不應阻礙學習,而應有助於並促進學習。不能令學生去適應教師和教材,而應讓教師和教材去適應學生。”這就是說,語言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參與性。但在傳統的教學體制下,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難以充分發揮,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也難以養成,自主學習模式的實施難度是很大的。筆者希望能夠透過對自主學習的特徵和要求的研究以及對實踐中發現的問題的分析,總結出實施自主學習模式所需的條件。
一、自主學習的特徵
自主學習是一種全新理念的學習模式,也是對傳統教學觀念的一種挑戰。對於它的概念不同的學者會有不同的定義:Holec(1981)將自主學習定義為“管理自身學習的能力”;Higgs(1988)認為,“學習者自主是一個在一定的教學環境下的、學習者基本上不依賴作為教學管理者與方法提供者的教師而獨立完成學習任務與學習活動的過程”。我國學者自20世紀80年代起一直對自主學習進行不斷的探索和研究。他們對自主學習的認識都存在一些共同之處,即自主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透過多種方式和途徑進行能動的、有選擇的學習活動。總的來說,自主學習有以下幾個特徵:
1.指導下的自主性。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師教授為主,教師獨佔講臺,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而自主學習注重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己探索,自主學習,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獲取知識。但自主學習並不等於自由學習,教師的指導作用也很重要。在教學方式上注重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挖掘學習潛力,指導學習方法。在教學手段上指導學生運用現代化的學習工具(如計算機和網路等)主動建構自身的知識和能力。
2.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習者的自覺意識和能動作用在構建自主學習模式過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直接告訴學生應如何解決問題,而應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由學生自己解決,從而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學習的開放性。自主學習是一種開放的學習,學習者不受時間、地點、教材等條件的限制,可以自主選擇學習的時間、地點,自主確定學習目標、內容、方法和計劃,自主進行學習反饋和評價,並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4.學習的合作性。自主學習雖然具有獨立性的特點,但它並不等於個人封閉的學習,與自學有本質的區別。自主學習模式重視自主合作的教育氛圍,這不僅需要教師走下講臺,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成為學習的合作者,學生還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選擇學習夥伴,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相互合作、交流和幫助。
5.學習的創造性。自主學習的目的不是對學習內容的簡單複製,而是學生創造性的發展已有的知識體系與新知識體系之間的關係,完成知識的再創造;也不是學習過程的簡單複製,而是學生在管理自己的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反思和改進學習方法,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形成學習技能和發展個人能力的目的。
二、自主學習模式對大學英語教師提出的要求
自主學習使傳統的學習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革,這就要求教師角色也要隨之發生根本性的轉換。外語教學重心從“教”轉換成“學”並不意味著教師作用的減少,相反,這種轉移對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要求包括:
1.積極轉變教育理念。只有對教學規律不斷研究,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才能有效引導和促進學生的學習。
2.具有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主觀能動性的能力。動機是一切學習的原動力,自主學習模式的宗旨就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首先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我要學”的學習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建立一個接納的,寬容的課堂氣氛,不斷淡化學生對課堂,對教師的依賴。
3.具有科學指導的能力。教師的指導是否具有科學性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應意識到不同學習者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和需求,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認知能力和學習方式的不同,幫助學生確立適當的學習目標,選擇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並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培養學生有意識的形成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策略的能力。
4.具有對學習者管理和組織的能力。自主學習不等於自由學習,寬鬆的學習環境並非不要紀律,不要學校的管理準則和行為規範。建立自主學習模式更需要教師成為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組織者,在營造寬鬆自主的環境的同時,使學生成為能夠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因此,對教師來說,在自主模式下是否能管理和督促學生自主學習,有時可能比自身的學識更為重要。
5.具有客觀評價的能力和發展的評價觀。傳統的教育評價過於強調分數,將考分的高低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既不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又不利於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體現公正的原則,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傾聽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具體需求,客觀全面地去評價每一個學生。同時,應注意在評價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信心,使學生在一個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6.具有開發學習資源的能力。單一枯燥的教材和練習冊是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病之一。這些教材和練習冊的內容陳舊,更新慢,無法兼顧不同學生的學習程度和需求,對拓展知識和培養能力很不利。自主學習模式需要有豐富的學習資源來支援,教師要能夠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開發適合學生的聲形兼具、圖文並茂的數字化學習資源,豐富教學內容並引導學生更有效的學習。這必然要求教師能夠熟練使用教學工具,對包括新興的多媒體網路在內的教學媒體有選擇、應用、評價的'能力,和熟練使用計算機平臺和各種應用軟體的能力。
7.具有教學過程反思的能力。做一個“反思型”的教師,是自主學習模式對教師的高要求,也是一個高素質的英語教師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就要不斷的對教學物件群體的行為、自身的教學行為、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評估等方面進行反思,以研究者的目光審視和分析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從理論上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以便更好的指導實踐。可見,自主學習模式對教師的要求遠遠高於傳統教學模式,教師的角色也由傳授者變為合作者,由主導者變為引導者,由管理者變為組織者,由實施者變為開發者,由教書匠變為研究者。
三、自主學習模式的實施所需要的條件
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模式,這種模式有兩個必要的前提,即學習者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教育機制提供的自主學習空間。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學習者只有在自主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在良好的學習氛圍的薰陶下,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才可能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的觀念,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發展自主學習能力。透過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的分析和總結,筆者認為,要想成功實施和推廣自主學習模式,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的工作需要做:
1.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育,引導學生思考學習規律,倡導他們做學習的主人。學習者本身學習態度和觀念的轉變是教學改革的前提。
2.加強資源建設,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更好的服務,這是實現自主學習模式的客觀條件。建立自選學習中心,給學習者提供自主選擇的學習材料、活動場所、學習方式和手段等硬體設施。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是滿足個性化學習的前提條件,也是實現自主學習的重要物質條件。
3.積極開展教師培訓,組織教師研究教學規律,更新教育觀念,認識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並最終實現角色的轉變。教師是教學改革的主要實施者,只有確保他們的先導性,才能保證教學改革的實施。
4.加強制度建設,做好教學支援服務工作。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任何教學改革都需要學校整個教學系統的支援。要成功地實施自主學習模式,必須建立起完善的教學支援服務體系、教學管理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配以相應的考核制度、獎懲制度及評比活動,實現教學管理和教學支援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保障各部門的工作能協調、有序地進行,提高效率和質量,系統化的保障自主學習模式的成功實施。
任何新的事物從誕生到成熟必然需要經歷一段艱難曲折的探索路程,自主學習模式的實施也同樣如此。它不僅取決於社會對自主學習的認識和教育的發展狀況,還取決於學生自身的素質,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學校制度的保障。在教學改革步步深入的今天,自主學習模式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們應努力在以上幾個方面下功夫,逐步形成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自主學習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Bond,D.Moving towards Autonomy[A].In D.Bound. Developing Student Autonomy[C]. London: Kogan Page.1988:17-39.
[2] Corder,S.P.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C].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3] Higgs,J.Plann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to promote autonomous learning[A].In D. Bound. Developing Student Autonomy[C].London: Kogan Page.1988:40-59.
[4] Holec,H.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Pergamon,1981.
[5] 賈硯萍,王小錦.談英語教學中的以學生為中心[J].山東外語教學,2002,(2).
[6] 李紅美.論自主學習的內部機制、模式及其實施[J].開放學習,2005,(1).
[7] 呂長竑,宋冰,劉樺,李梅.以學生為中心,以提高綜合應用能力為目標——英語教改實驗報告[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
[7] 黃月圓,顧曰國.以學生為中心.多維一體的大學英語教學法[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