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積極的意義。對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際,對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研究,並提出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積極營造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著力培養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努力使學生參與第二課堂學習等策略與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心理健康教育;運用;研究
所謂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據小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發展特徵,不斷培養他們的良好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全面健康發展,其素質全面得到提升的一種教育教學活動。我們知道,小學生處於心理、生理發育成型的初級階段,因此,在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極為重要與關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而且也是小學生健康茁壯成長的必然趨勢。實際上,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既能帶來教育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大幅度提高,又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推進與實施。下面,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與體會,並提出了積極有效的對策與措施。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充分利用教材中心理教育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積極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認真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並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我們知道,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心理教育資源,而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則提供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開展渠道與途徑。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與過程中,需要我們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注意分類指導,因人施教以及循序漸進。此外,課堂教學活動作為學生學習的主戰場,我們必須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作用,努力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於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的全過程,儘量做到二者的有機結合與相互滲透,而不是處於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之外,甚至相互割離開來。總之,我們必須著力幫助小學生解決其心理方面的困難與問題,促使他們積極認真調整好心態,不斷形成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進而全面提升小學生的`整體素質。
二、積極營造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
積極營造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重要內容。這是因為學習環境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緒與效果。當學生處於融洽和諧的學習環境中時,一般都會思維活躍,身心放鬆,樂於學習,積極提問,進而主動地參與學習。這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激發出來了,學習接收知識效率比較高,學習質量與效率比較明顯。反之,就會極大地抑制、禁錮學生的思維,其學習積極主動性必然遭受極大的挫傷和打擊,這樣其學習質量與效果也就必然大打折扣。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根本的途徑就是透過教師運用語言文字的魅力,積極發揮語文知識的感染力等,促使學生產生一定程度的共鳴,進而使其人格與情感受到不斷的陶冶和薰染。總之,積極營造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認真地把握與分析研究,並儘量做到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各方面的提高與發展。
三、著力培養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
培養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關鍵內容之一。對此,教師必須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積極認真地創設集美、智、趣於一體的教育教學環境與氛圍,客觀真實地展現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場景,盡最大可能地縮短小學語文教學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接受知識和得到全面發展。一般情況下,小學生都比較樂意參加各種角色表演活動,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和熱情空前高漲。由此,教師就可以充分結合小學生的這些特點與規律,儘量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積極認真地組織開展一些具有創意的角色扮演等活動。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走進教材或人物的心裡,進而更為真切地受到感染與啟發,而且可以使學生在不知不覺的學習、娛樂過程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四、努力使學生參與第二課堂學習
第二課堂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延續與補充,而且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知道,小學語文教學不能侷限於課堂教學活動,而必須組織開展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課外活動,進而不斷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他們學習鍛鍊的機會。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就需要我們透過組織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競賽活動、知識活動、讀書活動、徵文活動等,充分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達到磨練他們的人格品質以及心理素質的目的和效果。此外,我們還必須積極創造條件,進一步擴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範圍,促使他們建立良好的友誼網路,著力形成融洽和諧的社會環境與氛圍,不斷增強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閆霞.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9(01).
2、趙文婷.淺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語文學刊》.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