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施工現場機械裝置管理工學論文
淺談施工現場機械裝置管理工學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建築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機械裝置在施工過程中的作用已日顯重要,但是對於施工現場裝置的科學管理並不為大家所重視或雖有所重視卻沒有得力的措施,在工程施工領域,機械裝置的使用管理存在著許多薄弱環節,使得機械管理在施工管理中處於被動、弱勢地位,本文對現行工程施工管理體制下的機械管理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施工現場;機械裝置;管理
1 機械使用管理
機械裝置使用過程是體現購置目的、完成施工任務、創造產值和效益的過程,同時也是反映機械裝置壽命的過程。因此,機械裝置使用管理是機械裝置現場管理中最關鍵的環節。如果機械裝置使用不當,不僅直接縮短機械壽命,增加機械執行成本、修理次數和修理費用,還會造成修理工作及配件供應的緊張,影響施工組織、安排和實施,難以保證工程的需要。在實際工作中,許多生產單位存在著“只使用,不管理”、“管機不管人”和“管人不管用”等多種管理脫節傾向,只強調機械裝置完成生產任務,而忽略管理工作,這是違反事物發展規律的。
2 機械裝置基礎管理
基礎管理是對機械裝置技術、效能和狀態及時進行真實、詳細和客觀的定性或定量描述和反映,為管理決策提供依據,是對管理行為和目的的表述和體現,是管理的媒介。
3 技術保養的管理
機械裝置在作業過程中,不僅負荷變化頻繁,而且經常在惡劣環境中工作,還要在野外停放,機械裝置各部件經常受摩擦、衝擊、扭轉、振動和剪下力的作用,並遭受自然環境較嚴重的侵蝕。隨著時間的推移,機械內部和外部的工作條件不斷變化,其結果必然使磨損加劇、效能變差和消耗增加,如不及時進行技術保養作業,將會使故障不斷擴大,使機械裝置非正常損壞,影響作業效率和使用效益,嚴重的還會造成機械和人身事故。技術保養管理既是機械裝置現場管理的“過程”,也是“手段”。
3.1 技術保養的原則
樹立“以養代修”的機械裝置現場管理思想,突出“科學性”、“強制性”、“預見性”,做到“防患於未然”,避免小故障擴大化。
3.2 技術保養作業內容
機械裝置技術保養是對機械裝置進行“消沾”、“緊固”、“潤滑”、“調整”、“防腐”的十字作業,使機械裝置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
3.3 技術保養的方法
技術保養不是簡單的“打黃油、換潤滑油”,而是根據機械裝置隱含著的或表現出的異常磨損、裂痕、變形、斷裂;中擊、剪下損壞等情況,聯絡機械裝置的結構、工作原理及各系統、機構、總成、部件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科學的.分析、推理,判斷出異常損壞的原因,及時給予正確、有效的處理,並對保養內容及時進行調整,使其更趨於合理有效。同時總結出機械裝置各部件磨損、損壞規律,為合理訂購配件、有計劃地安排修理提供可靠的依據。
3.4 明確職責。搞好機械的保養
保養和維修的作業內容不同,目的不一,具體實施的人也不一樣。保養的目的是為了機械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和機械運轉的可靠性,主要內容是清潔、檢查、緊固、調整和潤滑,保養以機械操作手為主。修理的目的是恢復機械的動力性和經濟性,主要內容是對已經磨損、超過使用範圍或損壞的零部件進行修復或更換,修理以專業修理工為主。保養與修理雖然目的、內容不一樣,但又是相輔相成的。所以,要明確職責,相互協作,防止互相扯皮。在施工現場存在較多的問題是操作手沒能認真履行機械保養職責,普遍存在以修代養或保養不到位的情況。為使保養真正落到實處,可以把保養內容表格化,並納人操作手的職責範圍進行考核,增強其責任心。同時規定機械修理時,操作人員應跟隨機械修理工參與修理。操作手跟隨修理工一起修理自己操作的機械,可以減少修理工的工作量,壓縮現場修理人員的數量,還可以及時發現平時使用和保養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瞭解機械內部結構,豐富修理知識,提高故障的診斷水平。
4 供應管理
無論是機械的正常維修,還是意外事故的修理,都要使用各種配件,而且修理車間的運作需要消耗各種加工材料和修復材料。這樣就需要對機械配件和加工材料的計劃、儲存、訂購、貿易和供應工作進行管理,統稱供應管理。供應管理是生產單位及時、有效修理機械裝置的保障,是機械裝置現場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機械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必然會因磨損、疲勞、變形和腐蝕等因素使動力性、緊固性、可靠性和經濟性降低。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後,機械將無法進行正常工作,必須進行相應的臨時性、平衡性和恢復性的修理作業。修理管理是機械裝置現場管理工作的最後一個環節,是對效能的“恢復”,也是“生產”。
5 修理管理工作原則
機械修理作業的安排和實施應遵照“計劃修理、按需進行”的原則,突出計劃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修理管理工作,要求機械裝置修理作業,要求注意裝配工藝和最佳化修復工藝,要精益求精。
修理管理中的廢舊利用:修理車間不可能儲備所有的配件和材料,在突發機械零部件或總成損壞,配件不能立即到位的情況下,研究分析機械結構、工作原理和技術引數,進行技術改造和廢舊利用非常必要,且有重大意義。
6 協調各方面的關係。用經濟槓桿調動所有人員的積極性
施工機械在施工現場要經常處於最佳執行狀態,既要多工作又要節省開支,就要把機械管理、使用、維修和配件油料採購各方面的人和工作協調一致,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最有效的方法是把這些人統一編制在一起,使大家的工資、獎金、評先進等均與機械完好率、利用率和經濟效益掛鉤,促使大家同心協力,盡職盡責,努力完成任務,經常為集體獻計獻策,使施工現場機械管理達到新的水平,保證企業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7 幾點體會
隨著路面建設事業的不斷髮展,機械與工程的關係越來越密不可分,要實現路面機械化施工的前景目標,機械是關鍵,加強機械管理已勢在必行。為更好地為工程施工服務。也為了充實機械的自身建設,應採取以下措施:
(1)工程和機械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機械的發展離不開工程,而工程的任務已經確定,其進度與質量則完全依賴於機械。機械管理始終貫穿於工程施工的全過程,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建議將工程施工中的機械管理納入施工管理之中,對工程所使用的機械裝置實行全過程的科學管理,“以獲得機械壽命最長、週期費用最經濟、機械綜合效能最高目標”。
(2)工程施工中的機械管理應以市場經濟為導向,其宗旨是有償地為工程服務,為施工工地提供具有良好技術狀況的機械裝置,讓機械管理部門充分發揮“管、用、養、修、供”一條龍的管理職能。這種管理模式的好處是:①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機械的效能;②避免了拼裝置的短期行為;③避免了資產的流失;④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管理費用;⑤是確保資產保值、增值的最有效措施。
8 結束語
從施工機械現場管理方面看,目前尚存許多問題。每個施工現場各有不同特點,每項施工任務也有不同性質,所用的工程機械更有差異。如何搞好施工機械現場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是值得思考與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