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博物館的績效管理的論文

淺談博物館的績效管理的論文

  摘 要:在西方,績效管理作為一種的管理工具,已經在政府部門和非營利組織中得到廣泛運用。近年來我國公共部門也引入績效管理的理論和方法來提高工作效率,進行資源的有效配置。博物館是保護、研究和展示文化及自然遺產的非營利組織。博物館引入績效管理將促進內部管理、績效水平、服務質量及公眾-社會滿意度的提升,是深化體制改革的一種有效嘗試。

  關鍵詞:績效管理;博物館

  一、博物館引入績效管理的必要性

  (一)現行管理體制下博物館的現狀

  當前我國一般性博物館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社會效益不高,在國民社會生活中沒有實現應有的作用,沒能產生相應的影響,造成投入和產出不對等,因而也制約了本該日愈增長加大的投入,投資渠道單一,不少博物館僅能生存下去還捉襟見肘,要上專案就力不從心。長此以往,惡性迴圈,成了單純的政府擺設。

  究其原因是當前我國博物館管理運營方式的單一、沒有人事任免權、缺乏合理的分配機制、缺乏獨立性、多層管理行成事實上的無責任人等,這類體制和歷史造成的諸多原因,導致了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缺乏行業規範,即便同一性質的博物館在業務工作中也無統一規範和標準。

  第二,主管部門對博物館、部門及員工綜合表現缺乏完善的評定體系,考核工具陳舊、考核 目的不明確、考核方法單一,並且沒有真正對考核結果進行認真客觀的分析,更沒有真正利用考核過程和考核結果來幫助員工在績效、行為、能力、責任、服務意識等多方面得到切實的完善和提高。

  第三,博物館組織對員工缺乏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

  第四,缺少溝通渠道及反饋機制、缺乏相應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第五,缺乏評價激勵機制。

  就上述博物館存在的一般性問題看,解決這些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入績效管理,建立起一個科學、有效、可實施、可操作、可控制的合乎博物館性質的績效管理體制。

  (二)引入績效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引入績效管理是博物館自身建設發展的必須。改善博物館治理結構,推行績效管理是博物館擺脫困境的必經之路。在建立科學合理的事業法人治理結構基礎上,全面推行績效管理,在行政主管部門和博物館之間、公眾和博物館之間以及博物館和職工之間形成法定的績效責任關係,透過績效管理,建立博物館績效評估體系,透過公眾、行政主管部門和員工的評價衡量博物館績效,發揮社會監督、行政監督的作用。

  第二,引進績效管理是博物館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由於績效管理的系統性、科學性,容易量化,便於操作,以及現階段的合理性,透過建立績效管理體系,可以有效的提高各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發現管理中的問題並及時加以改進。博物館引入績效管理,有了特定績效目標、標準,用於博物館的日常管理活動中,博物館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這一活動中都是主動者,關乎切身利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關心績效,勢必行成雙方互動的局面,其結果必將推博物館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三,引進績效管理必將提高博物館的工作效率。實施績效管理,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喚醒他們當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識。有了這個前提,博物館無論在專案的成本控制方面和人員的合理配置方面的工作,都會容易做到合理、科學,而這二者對提高博物館的工作效率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博物館匯入績效管理的可行性

  績效管理是公共部門實施戰略規劃的重要途徑,在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科學評價與引導組織員工行為、實現組織使命和目標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博物館透過關注一些體現組織績效的使命及核心價值,比如公眾參與性、博物館責任性等,使整個組織績效管理以實現博物館所承載的使命與價值為前提,建立自身的目標體系。

  績效管理是一種責任機制,內含管理人員的責任落實、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及整個組織系統協調等,在相當程度上,為促進績效提供了可能。這與博物館工作性質對員工的要求相符合。只要細分一下博物館各部門人員的職能、許可權、責任,就會發現文博工作比其它許多工作更需要一種更為嚴密,更具約束力的分工負責制,而保證這種負責制不落空要靠一種約束力,這種約束力一方來自外部的監督,包括上級領導的監督,職工的監督和公眾的監督;更主要的一方是來自員工本人的自律,而推助這種自律的動力除員工自身素養、職業道德,職業責任感外,更要靠一種能夠激發員工自律的制度。

  事實上,許多公共部有如博物館一直在呼喚和試圖建立這樣一個制度。績效管理正可以提供這樣一個制度體系,隨著績效管理的引入,責任機制和監督制約機制形成,管理人員的責任落實、人人的工作目標清楚,極大的減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不作為性,工作不再單純表現為工作時間,而是時間和效率的統一,這樣,為博物館促進績效提供了可能。隨著公眾意識的提高,觀眾有權要求博物館對其提供的公共產品(包括服務)負責。績效管理在博物館中的應用,為公眾從組織外部科學、正確地認識和評價博物館的績效提供了可能,這是一種有效監督,是博物館提升自己不可缺的寶貴資源。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明確決策、執行和監督三者的關係,強化健全互相配合、相互制約的監督新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形成務求實效的良好氛圍,從內部和外部促進博物館績效的提高。

  三、博物館實施績效管理實施方向

  谷峻嶺:淺談博物館的績效管理

  (一)爭取博物館發展管理的自主權

  為全面有效地推行績效管理,必須積極推進政事分開。政事分開的核心是減少政府部門的直接干預,下放權力,讓事業單位擁有自主權和靈活性,不再成為政府部門的附屬機構。對於帶有強制行政命令提供的公共服務(例如免費向未成年人開放展覽陳列等)或公共產品(例如為配合該地區舉辦的某項重大活動而舉辦的展覽活動等),行政主管部門除保障資金來源、協調方方面面關係外,要實施有效的管理和監管,以確保博物館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的落實。同時博物館也應借行政主管部門職能轉變之際,力爭減少直接干預,儘量擺脫作為行政主管部門的附屬機構的地位,爭取更多的自主權和機動權,力求獲人事和財務的自主權,擁有人員配置和資金支配的'權力,按照博物館行業性質和宗旨,確立其相應的管理模式。這不僅是實施博物館績效管理的理論前提,也是博物館管理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基礎。

  (二)建立博物館行業標準和規範

  建立博物館的行業標準和規範既可以使博物館的發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又能對博物館進行科學的評估,為博物館確立相關級別提供依據。博物館行業標準和規範應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硬體”方面, 一是“軟體”方面。“硬體”方面: 包括博物館的體量,包括展廳、公共設施、庫房、研究中心、文物修復中心等方面在建築體量、安防、技防、通訊等方面的標準和規範。“軟體”方面, 包括博物館的人員結構、機構設定、管理水平、業務水平等方面的標準和規範。

  (三)建立公共責任機制

  博物館應在仿效私人部門責任機制基礎上對傳統責任機制進行改進,將傳統複雜而模糊的政治責任機制轉變為二個導向的責任機制,即以結果和觀眾為導向,用實際收到的社會效益衡量組織績效;以觀眾需求為導向,建立博物館直接對員工、觀眾和社會責任機制。

  (四)人事制度改革

  大力推行博物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緊編制、滿負荷、高效率”的原則,按需設崗,因事設崗,合理調整各類人員的結構,最佳化館內各部門人力資源配置,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實現博物館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逐步建立用人自主、人員自主擇崗、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升能降的新的機制。在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透過簽訂聘用合同,確定博物館和個人的人事關係,明確博物館和個人的義務和權利,明確不同崗位的責任和任職條件。在推行聘用制的過程中,大力引入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增強活力。

  (五)薪酬分配製度改革

  薪酬分配製度的改革是實施績效管理成功的關鍵,博物館同其他依靠XX吃飯的單位一樣,在體制改革尚未取得成效之前,績效成績利用難以在博物館的管理體系和分配體系中起到應有的促進和激勵作用。

  薪酬分配製度改革要堅持按勞分配,建立重能力、重實績、重貢獻,實行崗位靠競爭、建立崗位定酬、按任務定酬、按業績定酬的分配製度。採取特殊人才特殊分配、優秀人才優厚待遇的政策,對關鍵崗位的特殊人才可採取協議工資、專案工資、課題工資等分配形式,逐步完善收入分配的約束機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