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動測試的教學實驗設計分析論文

振動測試的教學實驗設計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設計了一種振動測試的教學實驗,透過實驗學生可以瞭解機械振動的機理,掌握振動測試的原理,掌握訊號採集的方法,並瞭解資料處理的相關知識。

  關鍵詞:機械振動;訊號採集;測試系統;資料處理

  0引言

  振動,是機械裝置所具有的基本特性,也是評判機械裝置執行狀況的綜合性指標。裝置的磨損量隨著執行時間的增長而不斷增加,不斷增加的執行間隙使得裝置的振動烈度持續增大,根據振動測試便可得知裝置執行的狀態。而在高校機械類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實驗是學生最直觀地瞭解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最直接地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的過程,對於提升教學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實驗目的及實驗內容

  1.1實驗目的

  (1)觀察機械裝置的振動現象,掌握機械裝置發生振動的機理,瞭解振動測試對於診斷機械裝置故障的意義。(2)學習機械裝置振動測試的方法,掌握振動測試系統的組成,瞭解振動訊號測量的基本原理。(3)瞭解訊號採集的基本知識,掌握一種訊號採集的技能,學習振動測試資料的處理方法。(4)學習壓電式感測器、電荷放大器、資料採集卡、資料採集軟體、鐳射振動測量儀的使用方法,瞭解壓電式感測器、鐳射振動測量儀的基本原理。

  1.2實驗內容

  (1)根據實驗目的,教師進行相關知識的拓展講解,使學生掌握本實驗應具備的相關知識,講解內容如下:a機械振動的相關知識:透過講解,學生可以瞭解機械裝置發生振動的機理,瞭解振動對於判斷機械裝置執行狀態的.意義。b振動測試的相關知識:透過講解,學生可以瞭解振動測試的方法,掌握測試指標的選擇原則,瞭解振動訊號測量的基本原理。c訊號採集的相關知識:透過講解,學生可以瞭解訊號採集的基本原理,學習訊號採集的相關理論,掌握訊號採集系統的基本構成和採集方法。d資料處理的相關知識:透過講解,學生可以瞭解振動訊號資料處理的相關方法,掌握資料處理的基本流程。e電動機使用注意事項:透過講解,學生可以瞭解基本的安全用電常識,掌握電動機使用的相關注意事項,在自我保護的同時保護教學裝置的安全。f壓電式感測器的知識:透過講解,學生可以瞭解壓電式感測器的組成、工作原理,掌握感測器的使用方法,瞭解其應用領域。g電荷放大器相關知識:透過講解,學生可以瞭解電荷放大器的作用,掌握其使用方法。h資料採集卡相關知識:透過講解,學生可以瞭解資料採集卡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2)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其工程素養,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給出小組討論時間,讓其自主的討論、學習實驗儀器的使用。具體包括。a壓電式感測器的接線與佈置,電荷放大器的具體操作,資料採集卡的接線操作,資料採集軟體以及鐳射振動測量儀的具體使用。b練習振動測試系統的搭建。(3)在實驗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搭建正式的實驗系統,並啟動電動機,完成振動訊號的採集工作。(4)振動測試工作完畢後,在實驗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完成振動測試系統的拆除工作,將相應儀器裝置做好保養後放置於指定位置。

  2實驗原理及實驗系統

  2.1實驗原理

  機械裝置所包含的一切活動,包括衝擊運動、往復運動、迴轉運動,均可作為激勵源。裝置在激勵源的作用下產生振動現象,振動沿著裝置從內部向外部傳播。待到達裝置表面時,機械振動擾動空氣產生聲波。採集並分析這些聲音訊號及振動訊號,就能對機械裝置及其執行狀況作出相應的評判。激勵源是機械裝置產生振動的根本。在主動式測量中應採用激振器對被測試裝置進行施振,由於施振特性是已知的,便可據此分析被測試裝置的振動狀態。而對於大型裝置(例如大型柴油機),不便於對被測裝置施加主動式測量,則可以針對裝置自身工作時所產生的振動進行測試,從而分析被測試裝置的振動特性、判斷其執行狀態。相關研究表明,機械裝置的振動頻率範圍一般為10Hz~10000Hz,因此可將振動速度作為被測指標。但是,以現階段的技術水平難以進行速度量的直接測量,通常以振動加速度作為被測指標,透過對測量資料進行積分從而得到速度、位移量。

  2.2實驗系統實驗系統

  由電動機、壓電式加速度感測器、電荷放大器、NI資料採集卡、膝上型電腦等組成。

  2.2.1壓電式加速度感測器壓電式加速度感測器由壓電材料以及敏感元件構成,其特性為遭受外力後會在表面產生電荷。

  2.2.2電荷放大器本實驗系統採用KD5018型雙積分電荷放大器,可以將輸入的電荷量轉換為相應的電壓量進行輸出。該型電荷放大器與壓電式加速度感測器配合時,可以對機械振動中的加速度量進行測量,在機械、化工、航天等領域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

  2.2.3資料採集卡本實驗系統採用NI公司生產的9205採集卡。

  2.2.4鐳射振動測量儀本實驗系統採用的鐳射振動測量儀,可以直接測量並輸出振動速度量。

  3測試方法及資料處理

  3.1測試方法

  3.1.1振動速度的間接測量方法本實驗中,振動速度的間接測量方法為加速度一次積分測量法。加速度一次積分測量法,是當前振動測試領域較為成熟的一種方法。其測試系統的價效比較高,對測試環境的要求較低,系統的搭建、使用十分簡便,測試資料後期的處理方法也十分成熟。

  3.1.2振動速度的直接測量方法本實驗中,振動速度可以由鐳射振動測量儀直接測出。

  3.2資料處理

  3.2.1振動加速度訊號的處理實驗過程中所測得的振動加速度訊號,應先對其進行A/D轉換並消除直流分量。消除直流分量之後的訊號還應進行濾波處理,濾波的方法有兩種:數字頻域濾波、時域濾波。本實驗中採用數字頻域濾波。a消除直流分量濾波之前,首先要消除加速度訊號中所包含的直流分量,消除直流分量的方法:先求出N個取樣資料的平均值,然後將各取樣值進行減去平均值的處理,所得資料即為消除直流分量之後的值。b數字頻域濾波在積分之前,還要對消除直流分量之後的振動訊號進行濾波處理,本實驗中採用基於FFT變換的頻域濾波。c進行數字積分對加速度訊號進行直接數字積分,得到初步的振動速度訊號。數字積分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梯形法和辛普森法。d需消除趨勢項振動測試過程中,受到外界環境溫度變化以及其他干擾的影響,感測器會產生零漂、低頻效能不穩定等現象。振動測試資料因而往往發生偏離基線的現象,並且偏離基線的程度還會隨時間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就是趨勢項。趨勢項是干擾量,需要消除,常用的方法為最小二乘法。對所得到的初步振動速度訊號,進行消除趨勢項處理,即可得到可用的速度訊號。

  3.2.2振動速度訊號的處理由於鐳射振動測量儀所輸出的訊號即為速度訊號,無需再進行其他處理,可直接應用。

  3.2.3振動烈度計算振動烈度是反應機械裝置工作狀態的簡明特徵量,在以上資料處理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振動烈度的時域和頻域計算。

  4結論

  本文設計了一種振動測試的教學實驗,對實驗目的、實驗內容、實驗原理、實驗裝置、測試方法及資料處理方法進行了介紹。透過本實驗,學生可以綜合性的掌握機械振動的機理、振動測試的原理、訊號採集的方法以及資料處理的相關知識。

  參考文獻

  [1]盧建霞,屠大維,趙其傑,許爍.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實驗教學創新平臺設計[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04):183

  [2]彭軍強,於鴻彬,靳曉曙.機床振動的計算機測量綜合性實驗設計[J].黑龍江科技資訊.2015(35):158

  [3]賀妍,馬維金,劉迎各,張紀平.基於時頻特徵提取與神經網路的齒輪箱故障診斷[J].機電資訊.2016(12):68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