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創新分析論文

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創新分析論文

  一、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創新的作用

  (一)促進社會流散文物保護管理體制的創新

  促進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的創新性發展,能夠為社會流散文物保護管理體制提供一定基礎。在管理體制執行模式下,文物將直接儲存到國家博物館中,從而解決了文物的安全問題。我國博物館在對一些文物管理期間,對一些出土文物進行了特殊管理,存在的一些非法文物收藏現象沒有追究,並使文物收藏者與博物館之間簽訂了相關合同,從而為文物的積極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二)促進博物館管理的創新性

  博物館管理本身就是一種創新,在進行博物館的管理中主要採用的方法是分館制與集團化管理模式。在進行國家博物館管理的時候前期的管理關係需要有其重視。為了提升小型博物館的管理水平,內部的工作人員還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到大型博物館中去學習,並根據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適當調整,以促進自身管理的專業性。

  二、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現狀

  隨著近些年旅遊業的發展,及文物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也在不斷髮展進步,但在發展的過程之中仍然存在著相應的一些問題。其實國家對於文物博物館的管理體制的相關法律法規是切實存在的,但是管理界限及管理行為較為模糊,沒能針對不同情況的博物館設立一個較為統一的標準法規去進行管理。所以在文物管理這一方面其管理體系制度不完善也是目前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中存在的一項重要問題。除此之外,目前文物博物館其文物收藏量普遍呈現較少的這一現象,往往文物總體價值較低。這些問題都是目前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進行創新的重要障礙。

  三、文物博物館管理體制創新

  (一)加大對技術創新的投入

  技術創新是博物館管理體制創新的核心部分。博物館管理技術的提升,透過相應的技術改造革新,以往博物館人山人海的場景將有所緩解。依託網際網路搭建的虛擬化博物館,可以實現產品的線上收藏。人們透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登入博物館網站,隨時隨地參觀博物館。還可以在參觀時掃描展品的二維碼,對展品細節進行仔細觀摩。

  (二)管理有法可依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對博物館文博管理事業單位管理提出了相應規定,在相關的辦法中,對保護文物提供了法律依據。管理有法可依是全國博物館界盼望已久的事情,《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頒佈,標誌著我國博物館事業在法制化的程序上邁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同時也為博物館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我們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激發博物館的發展活力,繼續深化博物館免費開放,推動博物館公共服務均等化,營造公平的發展環境,促進各級各類博物館多元化發展。

  (三)加大政府資金投入

  政府的資金投入,在文物博物館管理中起著槓桿作用。政府資金的注入,為促進和加強財政投放物質文化遺產的資金管理,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改善了文物博物館發展環境,提高了文物博物館的綜合實力。透過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和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基本摸清了我國文物資源的狀況,對歷史文物、古蹟的保護逐漸制度化、明晰化。保護故宮、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文物的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對革命老區的文物保護力度也在逐步增強,從延安舊址到烈士陵園的修建,對文物保護的修繕和展示,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四)利用科學技術保障藏品安全

  針對博物館館藏文物進行科學養護,博物館各類藏品中如紡織品、書畫紙張、毛皮等其他纖維製品保管相對困難,他們對環境的溼度、光照以及空氣等有著嚴格的要求。為了延長藏品收藏的壽命,博物館應當及時做好環境溼度以及各項環境指標的控制。例如絲織品的保管,為了防止藏品退色,藏品儲存環境應當在庫房陰面,避免自然光的垂直照射。保持環境適宜的自然溫度和溼度,以防絲織品的曲捲、脆裂等。還有其他科研、經濟與藝術價值較高的玉器、陶器、銅鐵器等的考古發掘品,應當配置專門的囊匣,防止震碎損壞。隨著我國現代化水平的提高,發達的科技技術有利於改善博物館館藏文物的環境,讓科學技術投入到文物保管中來。在館藏藏品的安全管理中,也可以慢慢引進機械、電子、計算機等多方面的先進技術對文物進行修繕保管,在文物動態移動甚至運輸過程中利用科學技術的定位跟蹤,防止移動途中遺失損毀等突發狀況。

  總之,隨著博物館的開放和博物館文物文化產品的開發,文物博物館的管理體制創新迫在眉睫,需要重點加強對其的研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