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的選擇創新論文

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的選擇創新論文

  摘要:新課改的實行和不斷深化,對我國初中物理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僅需要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和應用物理知識,還需要在教師開展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和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以此推動全面綜合發展。基於此,教師就需要針對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現狀,創新當前應用的傳統教學方法,應用新的策略,以提高學生物理學習興趣,使其準確掌握和應用物理知識。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教學方法;策略;分析

  物理是學生在初中階段首次接觸的一門課程,對學生思維發展和能力鍛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對學生開展物理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學生對物理現象和知識進行了解,並且可以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應用。然而,在當前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整體的教學成果不夠理想,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為有效提升物理教學效果,教師要根據物理教學現狀,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樹立科學探索精神。

  一、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現狀分析

  (一)課堂枯燥乏味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仍有一部分教師運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降低。再加上教師課堂上著重對物理基礎理論知識講解,整個課堂顯得沉悶、乏味,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方法有待更新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在物理課堂上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還是有一些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運用照本宣科的方式開展物理教學,從長遠來看,無法實現對學生科學探索精神的培養。

  (三)實驗裝置老舊

  物理實驗作為物理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很多的物理結論都是透過物理實驗得出的。這表明了物理實驗是物理課堂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在當前的物理教學中,存在著課程教學比例不均衡的情況,並且進行物理實驗的裝置較為老舊,進而影響學生探究精神的培養和發展。

  二、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選擇

  (一)以學生為主體

  新課改主張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整個教學中發揮引導者的作用,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獨立性和自主探究精神,對物理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物理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同時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也起到培養思維和鍛鍊能力的作用。

  (二)物理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

  1.實驗法。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需要運用實驗方法對物理結論進行驗證,也只有讓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到實驗中,驗證物理結論,並且以這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提高物理學習效果。如:在對凝化、液化等現象教學中,就可以將實驗法運用到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之前在冰箱中凍一瓶水,再將這瓶水實施解凍,最後拿出來讓學生觀察露和霜的形成原理,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部分知識點。2.比較法。比較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進行應用,主要是促使學生對相似的物理知識進行對比分析,探討他們之間的異同點,從而準確掌握不同的物理知識。如:聲和光的傳播,就可以運用比較法,促使學生對聲和光的原理和內容進行比較分析,從而發現兩者之間的異同點:聲音進行傳播需要介質,光則不需要,並且聲和光的傳播速度相比較,光大於聲等。

  三、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創新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探究式學習氛圍

  初中階段的學習,總是對未知的事物抱有一定的興趣,為培養和鍛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可以透過對學生鼓勵的方式,促使他們主動進行創新。學生在對初中物理知識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對遇到的物理難題進行自主分析和探究,並在教師的引導和同學的幫助下解決問題,加強對物理知識點的記憶,總結出學習物理的規律,進而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

  (二)情景創設法,提高學生物理學習興趣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情景創設法,可以根據實際教學課題開展,使抽象化的物理知識透過情境設定具體化,並將學生帶入到情景中對物理問題進行學習和思考。這一方法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求知慾和營造輕鬆、愉悅的教學氛圍。如:在聲音和介質開展教學中,教師進行提問:水滴在盆裡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發生什麼變化?水滴在塑膠瓶、玻璃瓶中發出的聲音有什麼區別?這些問題就可以透過創設生活情景的方式,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進行解決和掌握。同時也可以藉助於現代多媒體技術,創設情景,提高物理教學效果,如:在對平面鏡成像進行學習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加菲貓照鏡子的影片開展教學,促使學生在影片觀賞中發現成像原理,並且以這種教學方法,給予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學習體驗。

  (三)分層教學法,滿足不同學生物理學習需求

  在物理教學中,學生之間存在學習能力差距,導致其最終的`學習成果也呈現出不一致的特點。為促使每一位學生在初中物理知識學習中都有所獲得,教師就可以對班級學生採用分層教學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個性特徵等進行分層,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如:在對聲現象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對學生分配任務:一些學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聲現象,一些學生對聲音的特性或者是聲的有效利用進行課前預習和思考,從而促使學生將自身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在課後作業佈置時,對學生能力較差的層次就可以針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做題和複習,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對學習能力較高的層次就可以佈置一些難度較高的作業,如:聲現象和光現象兩者之間的聯絡和不同點,進而對學生物理知識層面進行拓展和延伸,提高學生物理知識水平和能力,從而推動每一位學生在自身領域中都能夠得到發展。對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選擇和創新,首先就需要教師創新教學觀念,根據當前新課改提出教學要求,開展教學改革,透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將探究式教學方法、情景創設法等應用到教學中,使學生在這些教學方法下感受到物理學科的美妙,促進學生物理綜合能力提高。

  參考文獻:

  [1]李霖.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選擇與創新研究[J].神州,2017(8).

  [2]尹小兵.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創新探究[J].中外交流,2017(2).

  [3]肖刻.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選擇與創新之我見[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誌(教師版),2016(36).

  [4]韓士鼎.基於素質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學方法選擇與創新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6(9).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