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幸福感與心理控制源、人格特質的關係研究論文

主觀幸福感與心理控制源、人格特質的關係研究論文

  主觀幸福感主要是指人們對其生活質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認知性的整體評價。積極心理學家認為,主觀幸福感就是指主體主觀上對自己已有的生活狀態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生活狀態的一種肯定態度和感受,是衡量個體生活質量的重要綜合性心理指標。心理控制源是Rotter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提出的一種關於個體歸因傾向的理論,是指個體對自己控制生活環境的能力的知覺,研究者常用內控量表和外控量表來測量個體的心理控制源。心理控制源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起一定的中介作用,DeNeve與Coope發現心理控制源與主觀幸福感有中等程度的相關。曹科巖等發現心理控制源對主觀幸福感的迴歸效應顯著。

  人格特質是指在組成人格的因素中,能引發人們行為和主動引導人的行為,並使個人面對不同種類的刺激都能做出相同反映的心理結構。相對於人口學變數、情景變數,人格特質成為主觀幸福感的重要影響因素逐漸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其中外傾性、神經質最為突出。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透過問卷調查,探討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心理控制源和人格特質三者之間的關係,心理控制源和人格特質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與預測作用,為進一步提高大學生主觀幸福感提供現實依據。

  1 物件與方法

  1.1 物件

  採用整體隨機取樣法,選取濰坊醫學院不同專業的大學生進行問卷測量,發出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為358份(94.2%)。其中,獨生子女188人(52.51%),非獨生子女170人(47.49%);城市210人(58.65%),農村148人(41.34%);男生204人(56.9%),女生154人(43.1%)。

  1.2 方法

  1.2.1 幸福感指數量表(Index of Well-beingQuestionnaire) 該量表是坎貝爾根據被試目前能夠體驗到的幸福感程度所建立的量表[6]。幸福感指數量表,包括總體情感指數和生活滿意度兩個問卷。總體情感指數與生活滿意度兩個問卷之間的一致性為0.55。總體情感指數與另一種幸福感測量得到的相關性為0.52。

  1.2.2 內外控制量表 Rotter編制的自評式量表[6],要求被試在15分鐘內完成,一般用於大學生,也可用於其它人群。該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是0.70,重測信度為r=0.72。

  1.2.3 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中國版(EPQ-RSC) 是在艾森克人格問卷(EPQ)的基礎上由H J Eysenck等編制,由北京大學心理系“EPQ-RSC修訂協作工作組”修訂,共有48個專案,包含神經質(P)、外傾性(E)、精神質(N)、掩飾傾向(L)等4種人格因素。由4部分組成,分別由12個專案組成的。其中各專案與所屬量表的相關係數均0.33~0.64之間,重測信度在0.67~0.88之間。大量研究表明該問卷有令人滿意的信度和效度。

  1.3 統計處理

  用Excel建立資料庫,採用SPSS 19.0對資料進行相關和迴歸分析,得出結論。

  2 結 果

  2.1 心理控制源、人格特質與主觀幸福感的相關

  從表1中可以看出,生活滿意度與總體情感指數呈顯著正相關,而主觀幸福感的兩個維度-生活滿意度與總體情感指數均與心理控制源的內控性呈顯著正相關。總體情感指數與外向性這一維度呈顯著負相關,而掩飾性與主觀幸福感指數的兩個維度都存在顯著負相關,神經質與總體情感指數存在相關關係。

  2.2 心理控制源、人格特質對主觀幸福感的迴歸分析

  因變數是主觀幸福感的兩個維度,自變數則是心理控制源和人格特質的各個維度,然後進行多元逐步迴歸分析心理控制源、外向性和掩飾效能夠預測總體情感指數17.1%的變異量;心理控制源、外向性和掩飾效能夠預測生活滿意度指數9.5%的變異量。這說明心理控制源、人格特質對主觀幸福感有重要影響。

  3 討 論

  3.1 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人格特質、心理控制源的相關性

  主觀幸福感受到人格、文化、家庭經濟收入、社會關係等因素的`影響,對人的心理健康產生重要影響,人格因素能夠有效而穩定地預測主觀幸福感。看出人格特質中的外向性這一維度與總體情感指數存在負相關,外向性的人情感體驗具有不穩定,情感易衝動,因而對總體情感指數的影響不夠穩定。心理控制源內外傾向的不同會影響人的幸福感體驗。過去的不少研究表明,內控性的人比外控性的人能體驗更多的主觀幸福感。總體情感指數與人格特質中的外向性這一維度呈顯著負相關,而掩飾性與主觀幸福感指數的兩個維度都存在顯著負相關。神經質與總體情感指數存在相關關係,神經質的個體則情緒不穩定,易怒,對所有的刺激容易做出過分強烈的反應,將會影響他們對主觀幸福感的體驗。國外的研究證明外向性、掩飾性和神經質與幸福感有較密切的關係,這與本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

  3.2 主觀幸福感、人格特質、心理控制源之間的迴歸分析

  心理控制源中的內控性、人格特質中的外向性和掩飾效能夠預測總體情感指數17.1%的變異量;心理控制源的內控性、人格特質中的外向性和掩飾效能夠預測生活滿意度9.5%的變異量。

  迴歸發現,內控性對總體幸福感指數有顯著的正向預測效應,也對生活滿意度有正向預測效應,這就導致個體對主觀幸福感的體驗能力有著顯著差異,表明心理控制源與主觀幸福感存在比較穩定的關係。人格特質中的外向性對總體情感指數和生活滿意度有負向預測效應,掩飾性對總體情感指數和生活滿意度也存在負向預測。大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是人格形成與鞏固的關鍵期,不同的人格特質對主觀幸福感的體驗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主觀幸福感作為一個複雜的變數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本身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相信透過改善自我的人格特質以及心理控制源的傾向性就能夠提高自身的主觀幸福感。大學生主觀幸福與人格特質和心理控制源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關係,透過研究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有助於幫助大學生提高自身的主觀幸福感體驗,並且對日常的學習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