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培養學生的檢驗習慣論文

關於培養學生的檢驗習慣論文

  平常教學中我們也常聽到,做完題老師一直叮囑學生:要認真檢驗。可現實情況是:老師在要求,有的學生卻不重視,養成習慣的同學更少。現狀讓我們擔憂,如何讓學生重視檢驗,養成習慣呢?

  一、轉變態度,增強檢驗的意識。

  任何要讓學生去完成的工作,必須要讓他們明確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只有在心裡認可的情況下,他們才會把要求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正確對待檢驗,首先要轉變態度,樹立正確的作業觀和檢驗觀。作業練習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環節,它有助於鞏固、消化所學的知識,把知識轉化為技能。教師要幫助學生提高對作業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克服各種不利心理,把作業當成學習的又一個新任務、新挑戰,充滿自信、滿心歡喜地去接受它、完成它。在教學中我們也要把檢驗作為一個教學要求落實到作業訓練中,讓學生明白做作業時出現差錯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如何挽救這種不該出現的錯誤?那就得及時自覺地從細微處認真檢驗已完成的作業中是否有漏洞。其次是培養學生自覺檢驗的意識。我給學生講述工廠裡生產產品時有重要的一環,那就是檢驗車間,用來保證產品的合格率;我和學生一起比較經過檢驗和沒有檢驗過的作業的差別;平時上課時我在黑板上板書,會轉身問學生:快看看老師寫對了沒有?;學生板演完畢,忙問學生:他有沒有什麼地方你一眼就看出來有問題?;課堂練習時,會讓學生檢查自己的作業中每一道題目有沒有抄對,計算中有沒有移錯符號等這類低階錯誤;我還要求每天的家庭作業必須要自己檢驗。這樣的訓練讓學生感受到檢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培養學生的檢驗意識打下了基礎。

  二、夯實基礎,掌握檢驗的方法。新課標提倡演算法多樣化,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檢驗的方法也有很多,回頭再算、估計、逆運算、聯絡實際、代入、替換等等,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選擇不同的方法來檢驗。方法雖多,但歸結起來,檢驗都不能脫離法則、概念和生活實際。

  1.檢驗要緊扣運演算法則。

  對於計算的檢驗,也可以說成是驗算,現在很多隻流於形式。有的是假冒偽劣,套用驗算的格式寫了一遍,根本沒有深入到實質再算一算。因此出現了從計算結果與驗算結果來看是一致的,但與正確答案又不相符的情況。有的是移花接木,明知道根據乘法交換律驗算時,兩次的積應該一致,但當發現兩次結果不一致時,不是反思自己的計算過程,而是將其中一個豎式結果直接改成另一個豎式的結果。還有的是盲目亂套,除法計算用乘法來進行驗算,明明驗算後乘法的積與原式中的被除數不一致,學生也照樣放心地寫下答案。這些都值得我們關注。 驗算要緊扣運算的法則。根據加法、乘法交換律來驗算的一定要比對兩次計算的結果是不是真的一致,不一致就要找問題所在,是第一遍計算出錯還是驗算的時候算錯;根據乘除法、加減法之間的關係來檢驗的則要認真比對減法的被減數與加法的和或者除法的被除數與乘法的積是否一致。計算的檢驗要按照算理,遵循規律,要讓驗算真正起到檢驗計算對錯的作用,而不是走走套路、流於形式。

  2.檢驗要緊抓概念本質。

  面對概念類的'圖形題或其他題,檢驗不能盲目斷定,而要緊抓概念的本質。比如很多學生在平行四邊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這個問題上爭論不休,光說光看無濟於事,在多數學生處於迷惑狀態時,老師及時讓學生用實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學生拿出手中的平行四邊形紙,嘗試著對摺,發現雖然分成的兩部分是一樣的,但不能重合。這個過程就是在反思、在檢驗。學生經歷了檢驗的過程,怎樣辨別對錯,依據就是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本質:是對摺後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正是有了概念的引領,才讓學生找到了正確的答案。掌握了一道題就是掌握了一類題,類推至平行四邊形、梯形的判斷以及角的判斷、倍的判斷等等,檢驗的時候我們都可以從他們的基本特徵,基本概念來著手,讓檢驗有的放矢。

  3.檢驗要符合生活實際。

  有時候學生的答案和實際生活經驗相悖,檢驗的時候就要從實際生活出發。比如求奶奶的年齡,不可能出現奶奶今年8歲這樣可笑的答案;求飛機的飛行速度,不會比汽車的速度還慢等,這些是一眼就能看出的錯誤。還有的要計算後結合實際來考慮。比如租船:師生23人乘坐限坐4人的小船,至少要租幾條小船?很多學生的答案是5條,因為234=5(條)3(人)。而實際上,如果租5條船,只能坐20人,多的3人還得租一條,所以應該是租6條。又如:鐵釘長2( )。有些學生的答案是2分米或者2毫米。檢驗的時候我們就要聯絡實際想2分米是多長?大約要2拃,這麼長的鐵釘生活中是沒有的;再看2毫米,是2枚一分硬幣的厚度,很短,這麼短能釘住東西嗎?也不切合實際,所以這麼一想,填釐米才最合適。懂得了檢驗的重要性,掌握了檢驗的依據,關鍵是要能夠持之以恆,自我提醒,讓檢驗逐漸成為一種習慣。小學生意志力差但可塑性強,可以用一些有效的激勵手段,不斷地刺激學生,讓檢驗成為學生的一種需要,久而久之,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學生品嚐到成功的樂趣,從而形成良性迴圈。

  檢驗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素養,我們要正視、重視,讓檢驗常伴學生的學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