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學相關論文
人文地理學相關論文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下面的是人文地理學相關論文,希望能幫助到你!
人文地理學相關論文1
【摘要】隨著第二輪深入開展學習科學發展觀實踐活動在全國展開,根據縣教育局的統一部署,長興電大教師進修學院也加入了學習和實踐的行列。從2009年三月初開始,至8月底結束,為期六個月,學習實踐分三個階段六個環節,即學習調研階段、分析檢查階段、整改落實階段,每個階段分兩個環節。結合自身的本職工作和地理教學實際,撰寫了“地理教學與科學發展觀教育”。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實踐活動;地理教學
一、科學發展觀提出的地理背景
科學發展觀是在借鑑國外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加快經濟增長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奇蹟。但是,由於單純追求經濟增長,不重視社會發展和社會公平,忽視環境保護和能源、資源節約,世界各國在發展過程中普遍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當代世界發展的實踐表明,發展絕不僅僅是經濟的增長,而應該是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應該是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完成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雙重任務.面臨著加快經濟增長和保護資源環境的雙重壓力,這就決定了我們不能重複其他國家走過的老路。而必須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科學發展觀正是在深刻總結世界各國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順應了當今世界的發展潮流,反映了當代世界的最新發展理念。
二、地理教學與科學發展觀教育
可持續發展是地理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隨著全球性人VI、資源、環境等問題的產生,人類正在重新審視自己的發展歷程.以“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為宗旨的可持續發展思想應運而生,成為地理學研究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係的指導思想和重要內容。
當前,對學生進行可持續發展觀以及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的培養,成為地理教學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重要目標。科學發展觀是可持續發展觀在我國的全面落實和進一步發展,是統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因此,在地理教學中開展科學發展觀教育,既是地理教學的價值所在,也是時代發展的強烈要求。
三、深入開展科學發展觀中的地理學問題
1.對人地關係的認識和研究
人地關係理論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理論基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統籌處於基礎層次,是最根本的。地理學著重研究地球表層人與自然的相互影響與反饋作用,對於人地關係的認識.素來是地理學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學理論研究的一項長期任務,始終貫徹在地理學的各個發展階段。人地關係系統研究的內容和方向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心目標是協調人地關係,是為探求系統內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系統的整體行為與調控機理。人地關係是一種動態關係,隨著時代的發展,“地”與“人”的內容都在不斷變化、擴大、革新。人地關係現已不僅僅是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而是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人工環境的關係.而且與後兩者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人地關係中的“人”也不僅僅是指人類社會,而是多層面的“人”。因此,人地關係乃是基於人類生存發展需要形成的人與人、人與群體、人與社會(組織、制度、政治、軍事、文化、科技)、人與人工產物、人與土地綜合體、人與自然等多層面組成的物質關係系統。
2.區域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具有不同的空間尺度,作為以人地關係地域系統為研究核心的地理學,區域可持續發展是其更能發揮優勢的領域。中國地域遼闊,區域間境況不同,資源、環境、社會歷史狀況存在巨大差異,發展也極不平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東、中、西三大地區的差別不僅沒有縮小,反而明顯擴大。遵循科學發展觀,在區域發展的統籌上,就必須正視這一現實。要認真研究不同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協調區際間的聯絡,正確處理好其間的差異與不平衡。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實現中部崛起等領域,地理學都大有用武之地。
3.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與城市化
當前,中國城鄉收人差距之大實為世界所罕見,“三農”問題已成為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加快城市化步伐等這些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發展問題,分別是地理學的分支學科--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等學科的重要研究任務,並較其他學科具有明顯的研究優勢。該命題正是科學發展觀中統籌城鄉發展的中心任務。
4.生態教育與環境保護實踐
透過生態環境教育,使人們建立起科學的環境價值觀,對自然資源與環境應當珍惜保護,有償使用,避免浪費和破壞,從而採取正確的行為取向;透過生態環境教育,使人們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在生產方面,發展迴圈經濟、倡導清潔生產,對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做無害化處理,使汙染物對人類和環境的危害減至最少。在消費方面,要逐步形成低消耗的生產體系和適度消費的生活體系,並且引導人們選擇和支援綠色生產與消費方式,糾正浪費資源和能源、以犧牲環境來換取高額利潤等不良行為,參與宣傳、購買和使用綠色產品。
5.全球化、地域聯絡與統籌兼顧
從目前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等發展的現狀看,全球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同時,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也應增強本土化的觀念,以多樣化求生存和發展。科學發展觀要求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就是順應了這一時代潮流,透過對國內外兩個市場及其資源的統籌利用,達到發展的目的。高中地理新課程將全球變化研究作為重要課題,課程標準提出“瞭解全球的環境與發展問題,理解國際合作的價值,初步形成正確的全球意識。”教材則從自然地理角度著重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從人文地理角度則探討產業轉移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以及對不同區域的影響。全球化的程序必然又涉及到地域聯絡的問題,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要求“舉例說明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絡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這是對學習地域聯絡的具體要求。由此可見,在全球變化的區域響應及全球變化背景下的我國改革開放策略方面的研究,高中地理均有涉獵,也是科學發展觀中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具體要求。
6.科學發展觀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全面發展。其中,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社會發展最終表現為人的全面發展科學發展觀的本質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是以人為中心的發展觀,其人本思想就是指以人為價值的核心和社會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發展作為最高的價值目,一切為了人,一切服務於人。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促進社會與人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國友.地理學與科學發展觀[J].地理教育,2004(04):1
[2] 劉豔燕.初中科學教學中滲透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研究[D].華中師範大學,2008
[3] 袁書琪.地理教學中怎樣體現科學的發展觀?[J].地理教育,2005(11):11
[4] 黃端端.試論中學地理教學中的科學發展觀教育[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6(09):92-95
[5] 高培英.環保意識、全球意識、參與意識與可持續發展―對新高中地理教材第十單元“可持續發展”的認識[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1998(05):41-43
人文地理學相關論文2
【摘 要】本文就資訊地理學與資訊地理景觀進行了詳細的論述,認為:時空觀念、網路關係、資料化(大資料)、雙空間觀四方面是主要的資訊地理觀,其中網路起最主要的作用,由於它的作用,時空網路化、資料網路化導致出現真實地理空間、虛擬空間的疊合對映,產生了新的資訊地理特徵與景觀,對這些的深入研究將有助於我們準確把握未來地理規律,更好地指導社會經濟工作。
【關鍵詞】資訊地理學 資訊地理景觀 網路關係 大資料
資訊社會的地理學有何特點,會如何深刻影響當今社會經濟,我們必須有個清楚的認識。資訊具有地域性、擴散性、再生性、網路性,這些特徵不僅決定著區域經濟的發展,而且正在作為一革命性的力量左右著我國新的政治經濟格局的形成。例如,社交網路改變了社會政治格局、網路金融改變了社會經濟格局,其背後都隱含著資訊的地理性。所以,資訊地理學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 資訊地理學
所謂資訊地理學是研究資訊社會地理特徵的一門新型交叉學科,以區域數字化的資訊資源、網路連結為物件,研究社會經濟網路化所產生新的地域特徵、時空特徵的新型地理學。不同與農業社會和工業社那樣的大規模的物質生產,那樣物質和能源則是主要資源,資訊化社會中資訊資源起了主要作用。在資訊社會中,資訊是第一重要資源,成為比物質和能源更為重要的資源,以開發和利用資訊資源為目的.資訊經濟活動迅速擴大,逐漸取代工業生產活動成為國民經濟活動的主要內容。資訊資源將成為資訊地理研究的重要方面。資訊產生在一定的區域基礎上的,或者有IP 標識、或者是其他資源的數字化。各地區在整個社會的發展體系中所處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地位不同形成了具有不同區域特徵的資訊組合,或者不同地域來源、或者不同IP 標識的資訊,可見當今的資訊是具有地域特徵的區域社會政治經濟活動的對映。
資訊社會中網路在國民經濟中佔據主導地位,並構成社會資訊化的物質基礎。以計算機、微電子和通訊技術為主的資訊科技革命是社會資訊化的動力源泉。網路技術在生產、科研教育、醫療保健、企業和政府管理以及家庭中的廣泛應用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而且,網路擁有巨大的創新、整合能力蘊藏著無數的財富寶藏。所以,資訊地理學中的網路特徵成為一個重要研究內容。
資訊地理學將研究在網路環境下資訊的區域差異及它產生、傳播、利用規律,資訊是依託一定的地域(或產業系統)基礎上的,區域的差異帶來了資訊效益的差異,這反映出區域系統中資訊勢的差異。資訊勢可較好地反映資訊社會的區域新特點。它由以下幾方面來構成:(1)區域系統數字化、網路化資訊的能力;(2)網路系統捕獲、擴散資訊的能力;(3)區域形成、聚集、處理資訊的能力;(4)區域網路裝置建設水平等。
資訊地理學是建立在資訊經濟、網路經濟與人文地理學基礎上的,旨在解決資訊在網路環境中各個區位、等級、規模的城市體系中怎樣生成、處理、傳播、集聚、作用、反饋;從網路特性這一觀點來看待區域經濟問題,可制定區域發展政策,促進區域經濟的持續.協調發展。
資訊社會由於引進新的生產力要素― ― 資訊資源和現代技術(計算機技術、網路通訊等)使得社會發生革命性變化,舊的觀念正在為新的觀念所取代。為此,提出資訊地理重要四原則:
(1)時空觀念。資訊革命加快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了社會經濟迴圈,產生出更多的效益。一方面區域間的時空距離正在變短、另一方面又延伸了線上服務時間、可達空間;網路使得區域合作更加密切頻繁了,大資料、雲計算等新技術的出現使得資訊的傳輸、處理速度倍增,資訊的時效性、實時性帶來了當今社會的快節奏高效率,消弱了傳統地理學中的中心地、區位論等理論影響。
(2)網路關係。網際網路、交通網使得區域之間的關係已逐步變為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網路關係。網路不停整合所有資源、產生新需求、提出新技術,產生出大量的溢位效益。我們現在在網際網路上掘出一個個的產業金礦,而不是挖自然界破壞環境,經濟在走向資訊化、網路化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人類現在生存在兩個世界,現實世界(地理世界)、虛擬世界。依託現實世界,人們更多地在虛擬世界進行生產交易等。這一切都是基於數字化、資訊化、網路化。國內、國際的經濟格局也隨著日益發達網路關係的建立而發生重大的調整和重構,國家和國際問所致力的通訊資訊網路、計算機網路、交通網路動搖了傳統的社會經濟關係,也改變了區域自然資源在社會經濟的決定性作用。
(3)資料化再生能力。對社會政治經濟資源的資料化成為社會變化的主要特徵,資料資訊資源成為社會最有價值的資源。資料被各個部門、區域所擁有所割據擁有地域歸屬特徵。資料必須有明確的指向,歸屬,或者IP址才能發揮精確的作用。將現實社會透過數字化對映到虛擬世界,加快了資訊化的步伐。資訊資源具有再生.再積累、再加工、再擴散、再利用的能力,從而形成大資料。資料已經是資訊社會的重要資源,利用雲計算手段挖掘資料可以獲得極大的社會經濟價值。
(4)雙空間觀。人類生存空間發展成:地理空間、虛擬空間兩種。地理空間不斷對映到虛擬空間,虛擬空間融合了網路空間、資訊空間。地理空間是資訊的發源地和產生資訊地域差異的原因所在,資訊的地域性的產生是在區域原有的產業基礎上由於市場意識、科學、技術、文化水平等的智力差異造成區域利用、擴散資訊能力的不同而形成的。雙空間結構使得社會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社會扁平化、時空壓縮;虛擬空間延伸了地理空間,社會執行更加暢通、節奏加快、效率更高。
2 資訊地理景觀
從這個矩陣結構裡面我們看到了建立在傳統社會基礎上的資訊地理景觀,這個景觀比傳統的景觀多了網路系統和資訊系統。可以這樣認為,農耕社會地理景觀是初級的不完善的,如嬰幼兒一樣,網路神經系統還沒有發展完善,這裡權當網路要素相當於其神經系統,隨著工業社會的逐步成熟,也一定要有完備的網路神經系統才行。沒有網路和資訊的社會是僵硬的、失活的、呆滯的、不成熟的;有網路的是暢通的、成熟的、發達的;而有資訊的社會才是靈動的、活躍的、有生命的、也是有經濟效益的。 隨著資訊社會的到來,資訊地理逐步成為主流的地理學,隨之而來的資訊地理景觀勢必成為一種新的景觀現象蘊含了豐富的社會經濟文化內容。
3 資訊地理學的研究的前沿領域
為此以下幾個方面將成為資訊地理研究熱點:
3.1大資料與資訊資源
資訊是當今社會的靈魂和最有用的資源,基於大流量、大資料和使用者關係圖譜,現在資訊社會流量為王,誰擁有大資料誰就擁有未來。大資料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常規軟體工具對其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資料集合。由於資訊是社會經濟數字化的結果,是社會經濟在資訊空間中的對映,其具有地域性、再生成、再利用、再擴散等大資料特性。每日的瀏覽網頁、智慧手機上網、行業產業資料等都蘊含著空間位置、潛在客戶、未來發展等資訊。如何分析這些大資料數字化程序、所表達的數字世界的本質、數字經濟等顯得非常重要,是深入發掘利用資訊地理資源的重要途徑。
3.2網路關係
網路已經成為社會的神經系統、標誌著社會的成熟度。人類社會已經全面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並逐步實現移動互聯,網路已經成為社會的主要特徵,地理被疊加了豐富的網路,區域被網路化、資料(資訊)被網路化,所以出現了新的時空特點。深入闡述資訊地理學的網路關係――交通網、網際網路、移動網、物聯網等特性將是資訊地理重要的研究內容,對社會政治經濟格局及相關政策具有深刻影響。
3.3空間特徵
線下空間與線上空間融合並存,互為依託;是移動空間與地理空間並存。物聯網透過GPS-GIS實現空間位置管理。如,京東O2O透過與社交、地圖、搜尋、本地生活、當地便利店等的合作形成完整的線上空間與線下空間。 網路主權是依託地理行政邊界的,也就是傳統的戶籍歸屬的,你擁有中國國籍,你必定受制於歸屬地的管理。藉助虛擬網路世界,你可以分佈在世界任何地方,但是,人是有地域歸屬的所以在資訊社會里存在著這樣的資訊地理特徵:虛擬空間+地理空間=有地域特性的移動空間。基於地理資訊的空間分析,分析資訊(大資料)所隱含的位置資訊、空間資訊、權屬資訊將成為資訊地理研究熱點。
3.4智慧城市
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地理空間資訊等資訊科技,從網路連線到資料生成管理再到自動控制正把我們的世界塑造成智慧社會智慧城市。正如吳基傳指出“智慧城市建設帶動各行各業技術升級和替換創新了社會經濟管理發展,提高社會資訊化和執行效率,改變了人民生活方式節奏”。這些帶來新的具有鮮明資訊化特徵的地理現象或地理景觀是資訊地理研究的又一熱點。
3.5虛擬特徵
現在人類生存在兩個世界,地理世界(現實世界)、虛擬世界。網際網路實現了人-人-物之間的全面連線,形成一個對映真實社會的虛擬世界,也就是真實地理的虛擬對映,對這個虛擬世界的分析也就是準確分析真實地理空間。
參考文獻:
[1]沙晉明,史源英,李小梅.《資訊地理芻議》.中國資訊導報,199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