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官導遊詞精選

鹽官導遊詞精選

  鹽官導遊詞精選

  路線:宰相府第風情一條街——觀潮公園——海神廟——金庸書院-----王國維故居

  各位遊客:首先歡迎你們來鹽官旅遊,我姓*,你們可以叫我“小*”,我們首先安排的景點是宰相府第風情一條街。

  鹽官位於錢塘江北岸,與蕭山隔江相望,東距上海160公里,西距杭州45公里,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鹽官之名始於西漢,因吳王劉濞煮海為鹽,在此設司鹽之官而得名。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了。如今鹽官景區面積5.4平方公里,總人口7120人。擁有眾多的名勝古蹟,讓人目不暇接。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個四處,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各位遊客,在鹽官東北部,有一條宰相府第風情街,它以“宰相府第”陳閣老宅為中心,集中體現了鹽官古鎮的皇家氣息與人文風範。

  “宰相府第風情街到了”,有史可查到的鹽官古城建城時間是在唐永徽六年(655年),距今也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從建城1949年的千餘年間,鹽官長期作為縣(州)治所在地,鹽官有一首民謠:“一座古塔十年廟,五大城門四吊橋,七十二弄三大街……”這裡就描繪出了我們鹽官眾多的名勝古蹟,鹽官有五大城門分別為:東門春熙門、南門鎮海門、西門安戌門、北門拱辰門、東北門宣德門。宣德門又稱小東門,所以這個吊橋也稱為小東門吊橋了。城牆、城樓、城門等等都是鹽官作為古城的最顯著的特色。

  “宰相府第風情一條街”全長600米,現在我們看到的宣德門是整條街的起點,宣德門這三個字是鹽官北宋狀元張九成題寫的,意思是“宣揚德化”的意思。城門上的“鎮海樓”之名是乾隆皇帝所賜,當時乾隆皇帝四次到鹽官,三次是從這扇門進來的。乾隆到鹽官最主要的目的是巡視海塘,同時由於舟馬勞頓,乾隆到宣德門後,一般都要到城樓上去看看,順便聽聽大臣門關於海塘治理的一些彙報。整個吊橋、護城河和城牆構成了鹽官城的外層防禦屏障。走過城門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教場、點將臺。其中的點將臺和東吳大都都陸遜有關,陸遜是一位既有學識,又有卓見的政治家,三國時的“夷陵之戰”充分顯示了他的才幹,當時陸遜做過“海昌屯田都慰”,這個都尉府就設在鹽官,為了緬懷陸遜出任“海昌屯田都慰”時的功績,特設點將臺紀念陸遜,海寧市還特選取新建的主幹大道命名“海昌路”以志紀念。

  而這點將臺也是2006年張紀中導演的鹿鼎記在鹽官拍攝的開機儀式,當時張紀中把揚州的戲選在了鹽官,而這條老街正是韋小寶在揚州城的重頭戲,當時在老街上有三場戲,分別是一、小時候在麗春院聽書偷酒;二、是奉康熙之旨回揚州收復吳三桂心腹葛爾丹和桑結時看望在麗春院的老母

  親。三、是陳近南死後在奉旨來滅天地會與率天地會反清皆不能的兩難選擇中,回揚州率一家10口赴滇潛逃。鹿鼎記頭尾的重頭戲都在這長600米的老街上。

  走過點將臺,我們看到的這些房子都是古商鋪,街的右邊有一個“百工技藝”的展示區。海寧到現在還流傳著“學得一身好手藝,走遍天下有飯吃”的俗話,在這個展出區裡大家可以看到箍桶師傅、穿棕繃師傅、磨剪刀師傅在勞作,這些都是海寧傳統的手工業行當,當然有些行當,現已被現在的新技術所代替,但回往過去這無疑是一種傳統文化,現在海寧的“百工技藝”發展日益繁榮,在這裡只展示了其中的一角,各位遊客如您感興趣的話可以慢慢感受一下。

  走過兩邊的古商鋪,我們來到了這條街的第一個景點“江南民俗風情館”

  民俗風情館的這座房子,原先是清朝末期一位孫縣令的家宅,當時他在嘉善做縣令,這座房屋的建築挑梁完整,儲存得比較好。

  “民俗風情館”第一部分陳列的是皮影戲。來到鹽官你不得不來看一下皮影戲,在這裡面有著鹽官古典文化的精華,皮影戲始於春秋戰國,西漢時期進入宮中為遊戲之物,至唐代皮影剪刻日益精緻,用作講史傳經,到宋代皮影戲真正成為百戲中的正劇,不但流於酒肆茶坊,而且登堂入室,作為皇家慶典專案之一。宋室南遷定都臨安(杭州)之後,部分皮影藝人由此南下,北方的技藝與南方的文化相融合,形成獨具一格的江南皮影的典型代表。海寧皮影戲自古四大腔之一的“海鹽腔”既有高亢激昂又有優美抒情,典牌十分豐富,約有100多個。江南皮影戲以浙江為代表,而浙江目前碩果僅存的皮影戲劇團,就是現在在這裡為大家演出的“郎家班”。皮影郎家班創建於清光緒元年,即1875年,最盛時期曾建立了三套皮影班。足跡遍及江南大小鄉鎮。好,各位遊客現在我們就來看一下皮影藝人們的精彩表演。他們曾去過烏鎮、杭州宋城、紐西蘭演出過,都受到了遊客的好評。看完皮影戲後我們可以看一下兩邊是演出的皮影用具、皮影劇名。

  好,各位遊客往這邊走。

  “民俗風情館”的第二部分是“養蠶人家”和“農耕時代”。幾千年的農業社會中長江文化的主要特徵,就是水稻文明和蠶桑文明,民俗的形成,往往是在某種信仰的作用下,祈望透過某種神力,保佑糧食和蠶繭得到豐收,民間多子多福的信念,可能來自農業社會對勞動力的要求。本館“農耕時代”部分展示當年水稻文明的一些特徵。各位遊客,如你能發揮想象,也許可以勾勒出當年“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狀態。

  我們現在看到這裡有一個石臼,鹽官是良渚文化的腹地,最遲在約五、六千年以前,這裡的先民已開始種植水稻,並且利用簡陋的石器脫谷,以便吃上米飯。此後,這種石器逐漸發展成石臼。

  石臼的主要功能是將已脫櫳的米打白,使用的工具是榔頭。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方形的石臼就是鹽官城外一個姓吳的家族一代代流傳下來的。早期的石臼以方形為主,代表“天圓地方”之意。明清以後,石臼逐步以圓形的.為主。除了打米,古代鹽官人還用石臼來打製年糕。人們把糯米用石磨磨成糯米粉,蒸熟。然後把蒸熟的糯米粉用紗布包裹放在石臼中用榔頭敲打,增加其密度和韌性,再製作成年糕。這樣打製出來的年糕既耐放、不容易變質,又別有風味。這項技術一直沿用至今。每年春節以前,都有大量的上海人、杭州人到鹽官收購石臼年糕回去享用。

  現在請大家看這個石磨。石磨曾經是鹽官城居民普遍使用的家庭用具。利用石磨的兩塊石頭間的紋路,可以將堅硬的東西如黃豆、芝麻等磨成細粉,製成石磨豆腐、石磨芝麻酥糖、小磨麻油等食品。

  民俗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神靈信仰的世俗化結合。這一點在“養蠶人家”表現十分充分,在單一的農業社會,養蠶幾乎是農民一年的全部經濟收入,歷來有“蠶熟半年稻”的說法。馬明王就是蠶花菩薩,主管蠶事,“請蠶花”是清明搞的活動。人們為了預祝蠶花“有長頭”,希望自己家的蠶繭結得好,能夠賣個好價錢,就來拜一下這們馬明王菩薩。各位遊客,您可以隨意參觀一下,參觀好之後我們在門口集合。

  在“民俗風情館”門口,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富有特色的手工藝品,像前面的宜興紫砂壺、蘇州刺繡等。這些東西從南宋的時候開始,就可以在鹽官本地買到,這是因為鹽官地處錢塘江入海口的咽喉處,距對面蕭山只有2-3公里路程,過去在以船為工具的時候,鹽官是主要的交通要道,物資集散地。歷來商賈雲集,再加上鹽官本地的物產也十分豐富。大家看到了嗎?前面有兩家蠶絲坊,裡面出售的蠶絲製品,都是手工製作的,歷來是本地的特產。除了這些,鹽官本地的特產還有“三把刀”即片刀、糕刀、藥刀;朱萬昌的糕點、鹽官的汪菜等。現在我給大家十分鐘時間,您可以在這裡走走看看,買一些特產回去,好了之後,我們在“花居雅舍”門口集合。

  好了,現在我們來到了這條街的第二個景點“花居雅舍”。這裡是青樓文化的陳列展廳,分青樓和紅粉兩個區塊展示。

  首先大家請看當時央視版鹿鼎記在這裡拍攝的演員陣容,花居雅舍當時拍攝的是鹿鼎中的麗春院,這裡也就是韋小寶所出身的魚龍混雜的麗春院,也是他母親韋春花招待客人的地方。

  青樓在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與傳承中確實擔任了某種角色。可以說,不瞭解青樓,不瞭解青樓女子,就不可能完整地瞭解中國古代文化。

  所以在這青樓區塊裡面主要展示了青樓的文化。青樓中的代表當然是比較突出的有中國十大名

  妓的文學。現在帶大家先來參觀青樓與文學區塊。這裡主要展示的是青樓女子與文人名士的交往中她們自己創作的一些文學作品。大家可以看到牆壁上有薛濤作的《春望》,薛濤當時與元稹有很多的書信交往,在交往中她寫詩信用的紙都是自己製作的,稱為薛濤箋。在這裡也有展示,我們可以看一下,非常漂亮有詩意。

  接下來我們上樓參觀,這裡是青樓與名士的展廳,在古代傳媒業不發達,甚至還沒有的情況下,文學的詞曲發展,只能依懶於樂妓的演唱,才能得以廣泛的傳播,所以就產生了名士與青樓女子頻繁的接觸,產生了很多傳奇愛情,在這裡就可以看到一副冒闢疆與董小婉避難鹽官圖,董小婉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名妓,在第一次見到冒闢疆的時候,兩人就相互仰慕,三年後,冒闢疆再次來到董小婉的身邊,因董小婉對冒闢疆說:“與其做庸人婦,毋寧為夫子妾。”但這件事因為董小婉家中負債三千金加上董小婉的身份還是金陵樂妓,冒闢疆當時又要去南京科舉,因而就這樣擔擱了下來,董小婉決定到南京與冒闢疆相會,此舉真情感動了一些人,如錢謙益、柳如是夫婦就出錢為她贖身,將她送到了冒府,最終董小婉脫離經塵,與冒闢疆一起。

  在青樓與名士的接觸中,柳永是相當有名的,請大家看一下柳永遊妓圖,柳永原名柳三變,年青的時候到京城去科舉考試,因年少風流,經常出入於青樓常為樂妓、樂公們填詞,名氣在京城裡是相當大的,有次填詞的時候得罪了宋仁宗,所以考試完了後,把他的名字勾掉了,讓他一生去填詞,柳永就在青樓中打出了“奉旨填詞”的招牌,一生在青樓中度過,成了當時青樓女子的大眾情人,這副就是在青樓中生活的一場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廳也是青樓女子活動的場所,從這些擺設當中可以看出那些青樓女子是相當注重文學修養的,從這一面也看出了這些青樓女子的文學素養為名士們的作品提供了素材,現在我們去看青樓與歷史展廳,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這幅“宋江夜訪李師師圖”,這是《水滸傳》中出現的一個場景,從這幅畫上也看到了青樓女子不僅與名士有聯絡,更與當時的歷史融合在一起,起到一種傳承作用。

  現在我們去參觀紅粉區塊,在這裡展示的是他們生活起居的一個區塊。

  接下來我們下樓去看一下進門的正廳,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十大名妓圖,像時間上離我們最近的這一位賽金花曾出使四國:德、奧、俄、荷,因她善於交際,回國後在八國聯軍打入北京後,由於她們一些努力,曾保護了一些老百姓,這裡還有一賬桌,這裡就進門的另一件事情,把銀子換成兌錢,這是防止青樓女子私吞銀倆的一種措施,我們去下進,這裡有她們的一些宗教活動的房間,中間的這一位是白眉神,專們保佑青樓女子的,右邊這位就是財神,右邊這位就是觀音了。

  好了,我們去看一下青樓區塊的最後一個展廳——青樓與音樂。

  在古時,宮廷和青樓是音樂的發源與傳播的主要場所,這裡的二胡、古箏之類為當時青樓女子必須掌握的音樂素養,特別是這幹牆上掛的更是青樓女子自己創作的,相當有才華。

  各位遊客, “五土廟”是一個道教寺廟,是鹽官的社稷壇, 也就是古代每年春秋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的地方. 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 鹽官縣令歐陽珣重修社稷壇後逐漸發展為廟. 至明代中期, 鹽官社稷壇被“五土廟”所取代. “五土”即指“五方土帝”. “祭五方”在古代一直是天子的專利, 以表示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展現帝王一統天下的願望. 或許正是鹽官與皇家剪不斷, 理還亂的千絲萬縷, 使得帝王許可了鹽官“五土廟”的建造. 帝王專祭的“五方土帝”讓百姓祭祀,這在全國道教寺廟中是唯一的.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就往前走,這邊是鹽官著名的百年老店“朱萬昌食鋪”,這是建於晚清的一家以生產出售傳統中式茶點為經營特色的商號。其名聲曾經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響絕一時,特色產品有百果大芝麻餅、松子糕、芝麻酥糖等。各位有興趣的就嚐嚐,好就帶點回去?這邊還有一個景觀更絕,龍鳳井,這可是一個古井,它是北寧時期的產物。這裡水中樹立的是一個燈幢。燈幢是經幢的一種變體,經幢主要是宗教性的,同時帶有宣傳性和紀念性。

  現在請大家一起隨我參觀下一個景點國棋聖院

  這裡是乾嘉年間兩位棋壇高手範西屏、施襄夏當年的主要活動場所,他們是數千年圍棋發展史上最為傑出的棋聖。請看,“國棋聖院”這四個大字是由清代大文學家、書法家袁枚題寫,他寫的《範西屏墓誌銘》對範西屏有極高的評價。

  來,我們首先參觀弈聖堂。“弈”在我國古代是圍棋的專用名,《說文解字》中有明確定義:“弈,圍棋也。”現在弈也指象棋等其它棋類,象棋同樣起源於我國,比圍棋稍晚一點,它與圍棋並稱為我國的國棋。那麼“聖”字當然是指範西屏、施襄夏兩位棋聖。這塊匾額是由晚清時期海寧的又一位圍棋頂級國手陳子仙題寫。表達了他對先聖的崇敬之情。

  請看這副對聯,“黑白爭雄,當湖十局傳百世;紋枰逐鹿,寧邑雙星耀千秋”。因圍棋子是由黑白二色組成,所以黑白泛指圍棋,下聯的紋枰古時專指圍棋盤。大家請注意,這裡的當湖十局可是我國圍棋史上的一件大事,當湖就是現在的平湖,受當時平湖望族張永年的邀請,範、施二位棋聖在平湖對弈十多局,鬥得驚心動魄、技驚四座,創造了圍棋史上登峰造極之作,人稱當湖十局,至今仍被棋手們奉為典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