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山導遊詞參考
烏山導遊詞參考
各位遊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親情假日旅行社歡迎各位來到福州旅遊觀光。我是親情假日旅行社的導遊員XXX,大家可以叫我小X,在此次的旅程中大家有什麼事情可以儘管找小X,我將竭誠地為大家服務,我的手機號碼是18950476935。同時,我非常需要在座各位團友的合作與支援。在我身邊這為呢,是我們的司機李師傅,李師傅有著豐富的開車經驗,安全方面大家可以儘管放心。很榮幸今天將由我陪伴大家遊覽福州烏山公園。希望在此次行程中大家能夠玩得開心愉快。在到達烏山之前,我先向大家簡要的介紹下烏山的概況。烏山從唐朝至今,一直是榕城比較著名的風景勝地,三山之中以烏山風景最佳,被稱為三山之首。烏山又稱烏石山,海拔86米,遊覽面積達25公頃。唐天寶八年(749年),敕名為閩山。宋熙寧初郡守程師孟登山攬勝,認為這座山可與道家蓬萊、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為道山。烏石山山石形狀奇特,林壑幽勝,天然形肖。景分山東、山西、山陰、山陽、山脊5路,36景最為奇,素有"蓬萊仙境"的美稱。1961年5月烏山被列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福州市人大七屆二次會議決定開放烏山,還山於民。鼓樓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景區的保護和建設工作,併成立烏山風景區管理所,從此烏山得到有效的保護。區園林部門加強風景區的各項管理,對景區部分景點進行修復,同時拓平道路、修建護坡駁岸,種植喬灌木和大量地被植物,烏山風景區的景觀面貌行到進一步的保護。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了福州烏山公園的大門,請大家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隨我下車同我一起開始福州烏山公園之旅。記住我們的車牌號碼:閩A12345。 各位團友,現在請看我們面前的這張景區遊覽路線圖。我們將在一小時內參觀計劃的景點。在遊覽過程中請大家跟緊團隊,注意遊覽安全。現在我們在烏山東南面山腳下的烏山路,請大家隨我登上烏山路,往前走十餘米就到天香臺。“天香臺”三字是北宋福州太守柯述遊覽烏山神光寺時所鐫刻。宋代烏山以特產茉莉、荔枝出名。茉莉有“天香”、“人間第一香”之稱。古人認為國色牡丹無香,天香茉莉無色,二者合為“國色天香”。向西走,是沖天臺,那是36奇景之一。在後壁鐫刻楷書"古放鶴亭"四字。臺旁還有宋程師孟的篆書石刻"沖天臺"三字。"沖天臺"畔有兩方夾峙的大岩石,巖頂橫著一塊天然條巖,這就是"天台橋"。此橋奇險,據說只有"肯捨身"的人,才能登得上去 。現在請大家隨我順臺階再行數十步,前面我們所看到的就是道山亭。這個亭也是程師孟所建,並立了道山亭題刻。當時他還邀請前任福州太守兼福建路兵馬領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作《道山亭記》。由於曾鞏文章的張揚,道山亭更馳名遠近。想必一定有人知道“晚涼上烏山,置酒天章臺”這句詩吧,從道山亭沿石崗西下,就是這句詩所描繪的天章臺了。篆書天章臺三字石刻依然躍於石上。過天章臺,請大家隨我小心攀上一小峰,去領略下最為著名奇特的“霹靂巖”。這石長達10米多,分裂成兩半,中留縫隙。 現在我們左邊可以看到的這座高矗的長方形亭子,就是紀念明代抗倭名將黎鵬舉的黎公亭。離亭200多步,還有一塊形如頭巾的岩石,
刻有“烏石在,黎公在”六個楷書大字,俗稱黎公巖。黎鵬舉,字沖霄,安微合肥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任指揮軍事,當時正值倭寇侵犯,閩江口五虎門陷落,福州形勢危急。黎鵬舉親率一支水師,在馬尾羅星塔、閩安鎮一帶大殲頑敵,使福州轉危為安。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後人便建了此亭。現在大家往右方看,你們一定會好奇為什麼這裡什麼都沒有,只有楷書鐫刻“清冷臺”。其實啊,這裡原有一座清冷臺,通往山下便是清冷門,這是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福建省最高長官--平章政事燕赤不華所建的。清冷是靜肅的意思,意在勉勵自己為國家幹事。可是他說歸說,做歸做,時常宴樂其間,早把清冷拋之九霄雲外。任職數月,他便身敗名裂,亭臺也隨之倒塌。所以呢,只剩下幾個字留存至今。這對於我們現在,無不是莫大的諷刺啊。好了,各位團友,收拾下心情,現在讓我們閒庭信步由清冷臺踏上30多級石階,去先薯亭觀賞乘涼。先薯亭是為紀念明萬曆年間引種和推廣番薯的歸國華僑陳振龍和福建巡撫金學曾而建的。陳振龍原籍福建長樂,遷居福州。早年往呂宋也就是今的菲律賓經商,在當地發現一種薯類,清甜可口,可充糧食,就想方設法將它引回福州,並在巡撫金學曾的幫助下,試種推廣。當時福建正逢饑荒,番薯的試種、推廣,使人們度過了饑荒。金學曾還在總結陳振龍父子經驗的基礎上,寫成中國第一部有關番薯的專著《金薯傳習略》。從此,番薯逐漸推廣到全國各地。
烏石山的摩崖石刻計有200多段。最著名的要數華嚴巖側的李陽冰"般若臺銘"篆書石刻。這是閩中最早的摩崖石刻。石刻高5米,寬2米,小篆,共24字,字徑43釐米。李陽冰的篆字與秦代李斯齊名,被稱為"大小李"。這塊石刻與浙江處州的.射驛記、縉雲城隍廟記、麗水忘歸臺銘合稱為天下四絕.烏石山上宋代的石刻較多。許多著名的官吏和文人,如程師孟、陳襄、湛俞、趙汝愚、朱熹、梁克家等,都在山上留下詩文和題記。在清冷臺西,有"飲嵐"2字石刻,也系篆書,字徑50釐米,是清代畫家廣陵禹之鼎題。
相信在先薯亭休息一番,大家現在也一定精神抖擻了。現在請大家隨我想北走,帶著虔誠我們去觀賞石壁觀音。相傳這裡原有一天然岩石,在1000多年前遭雷火襲擊,巖壁上顯現隱隱約約的現象。後人便將其加工成浮雕的觀世音像。不完整的部分用泥土補足,成為一組石雕與泥塑結合的藝術品。這組浮雕佛像且有晚唐風格,是福州一帶較早的古代雕刻藝術。 烏石山還有一尊石壁觀音,明嘉靖初也因雷火轟擊而成,後人在此建大士閣。現存建築物是清光緒年間重建的。大士閣分正殿、客堂、別殿,外圍宮牆,有著名的蒙泉,清冽泉水滲於附近岩石隙間,現在這兒開設茶廳。
循著石壁觀音往西南,就是鴉浴池,它也是雷火擊成的小石池。池寬廣約2米,我們可以看到池內泉水在不斷冒出,大旱不涸。古時每到黃昏,"夕陽蕭疏,群鴉亂浴於此",故稱為鴉浴池。鴉浴池泉水清冽,是極好的沏茶礦泉。歷代名人曾在這兒品泉,清代孟超然誇它:"不須陸羽茶經記,也算人間第一泉。"在鴉浴池前方便是天秀巖,它背靠著薛老峰,是由一組挺拔奇偉的大岩石構成。天秀巖的名字源於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燕赤不華將元順帝皇太子所賜的"忠孝文武"4字刻於此處巖上,以得天獨秀自詡。
多年後,薛逢(唐鹹通中為侯官令,有政績)的後人在此重建薛老莊。明萬曆年間,福州詩人多借莊中結社吟詩。宰相葉向高也曾應薛氏後人邀請,在此唱和,並留下草書詩刻一首。
沿石板路步至向陽峰,可眺望臺江、倉山景色。從向陽峰轉北,可達雙峰夢,雙峰夢山巔有兩塊巨石伏地,遠望如兩人沉睡於幻夢之間。兩石之後有凌霄臺,凌霄臺是烏石山的最高點,檯面寬廣,可容數百人。舊時重陽節,人們便在此登高、放風箏。宋代書法家蔡襄曾寫下《登凌霄臺詩》,詩中有描述烏山的峭拔挺秀,同時也說明800年前福州南臺還是一片曠野,故登烏山可觀日出和望閩江激流風帆。凌霄臺東,有三塊天然大岩石相互撐架成一個大巖洞。洞內可坐數十人,岩石上刻有"石天"兩個大字,取以石為天的意思。石天周圍有不少名人題刻,大多是四五百年前的作品。
烏石山上歷代建造的紀念性祠堂不少。如紀念宋代大理學家朱熹的朱子祠,紀念福建省九位著名學者楊時、遊酢、胡安國、羅從周、李侗、葵文才、蔡沈、黃幹、真德秀的九賢祠,紀念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的戚俞二公祠,紀念陳振龍的先薯祠等。烏石山彌陀寺還是福州人民反對英帝國主義霸佔該寺的鬥爭遺蹟之一。
好了,各位團友,現在是自由遊覽時間,大家可以自行拍照,參觀。30分鐘後我們將前往下個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