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教學反思範文(通用3篇)
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教學反思範文(通用3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教學反思範文(通用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教學反思1
新課程改革正以嶄新教育觀點、教育視覺及其巨大的震撼力衝擊著當前的國民教育,使我們的教育教學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語文教育為了能夠順應這個變革的時代,也在進行著一場如火如茶的改革.一個好的教學方式,應該像美國學者梅里爾·哈明在《教學的革命》一書中所描述的那樣:清晰的尊嚴感—不管有沒有天賦,學生們都昂首挺胸,大膽發表意見,顯得自信、有價值、有尊嚴;流淌著活力,學生們顯得生機勃勃、有活力,使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自主性—學生們能正常恰當的選擇,主導並約束自己,持之以恆的主動學習;集體感—共享合作、相互依賴、親密無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彼此支援;察覺—學生是機靈又富裕建立的,他們知道身邊正發生的一切,能駕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感受周圍的人群的思想與情感。在《新語文課程標準》的啟示下,我結合自身教學方式以及專家的教育指導,感受深刻。
一、課程改革對語文課程教學方式的新要求
語文教學應該以新型的教育觀點和教學思想作為指導。當前課程改革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以學生的發展為基礎,注重全面素質的提高。其顯著特徵就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完善的教育體系。宗旨在於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相應的,也將反映在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教學行為的改變上。這種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的改變,是教師長期以來高高在上“傳道、授業、解惑”的地位相對力的,雖然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式不能被淘汰的,但與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師唯一的或常規的角色。在新課程中,課堂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不再僅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成績的評判者,老師還是“催化劑”,他得幫助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合作學習。
當前課程改革還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現代教育技術成了教學改革的重要推動力,明確指出在教學程序中應該透過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來“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這說明教育技術應用不僅僅是傳述手段的運用,而且涉及技術應用背後更為關鍵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的更新,也要求教師重新認識、改變某些傳統的教學技巧和教學控制方式。
二、語文教師面對新課程改革應該與時俱進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要轉變教育觀念,堅持和發展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要求的小學語文教育思想:調整小學語文培養目標、課程結構,健全和完善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教育機制,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發展規律、激發受教育者創造性的開放型語文教育教學新模式,並建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評價機制,過去單純筆試和一卷定優劣的語文教育教學評價模式已不能全面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和課程結構;改變學生學習方法,激發學習成長的主動性,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用學生的自主學習、自能讀書、自思自悟代替教師的`全程指導、一味講問、指令教授;強化教師的服務意識,轉變教學行為,努力創造有利於創新人才成長的良好教育環境和社會環境,讓每一個教育物件的個性都健康發展、自身潛能充分發揮。
三、面對新課程的新變化語文教師如何應對
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
1、重建教學方式,重構課堂教學。在學習中,教師的職責是引導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並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
2、改善知識結構,轉變工作方式。新課程綜合型教師,要求教師廣泛涉獵其他學科知識,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以適應新課程的需要。
3、更新教育觀念,教師角色。需要教師從知識的權威到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從知識的傳遞者向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促進者和指導者轉變。知識傳授者不再是教師惟一的角色。
4、積極參與課程開發,透過研發提高自己。總之,新課程帶來了新教育。
四、語文教師在新課改理論下教學的具體操作過程
語文教學就像線一樣把學習理論、學習方法與其他課程有機地整合到一起,強調教學過程中各個要素的整體協調,有機融合,並使各個要素髮揮出最大效益。其操作過程如下:資訊科技作為學習的物件,教師根據語文教學內容、學生特點等制定出教學目標,設計出教學任務,將任務呈現給學生後,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分析,確定要學習的新內容。學習完新內容後,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制定並執行學習計劃,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疑難解答。另外,透過同學的結對交流、學習討論等,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尋求幫助。在此過程中,學生還要不斷反思,最後,對任務作出評價和反思。
五、教師對語文課改的思考
1、面向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語文教學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要為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使每個學生學習語文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發展,提高所有學生的科學素養。
2、立足學生主動、全面發展。語文課程應全面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科學教育應以學生主動發展為本,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在主動學習科學的過程中得到發展。此外,立足學生髮展還意味著要讓每個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發展,科學教育也應培養學生豐富多彩的人格。
3、體現課程綜合化。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結構:中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課程綜合化不是各分科課程的簡單組合,更不能不顧教育實際為綜合而綜合,課程綜合化的強度和範圍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實驗,課程綜合化在我國需要一個合理的發展過程。
可以預見,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將有利於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從事基礎教育階段教學工作的語文教師擺脫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樹立
“以德育人是根本”的素質教育思想。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行教育創新的今天,小學語文作為一門最基礎的學科,其教學應不斷探索,勇於創新,與時俱進。
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教學反思2
自語文新課程標準在全國實施以來,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廣大高中語文教師在學習新課程標準的同時,努力在課堂教學中不斷踐行新課標的理念,大力改革課堂教學,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但在進步的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由於教師之間存在素質差異,有些教師沒能真正領會新課程標準,盲目追求形式主義,導致課堂教學華而不實,收效甚微。由此可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病”得不輕,主要有以下幾種症狀。
一、教學內容重人文性,輕工具性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傳統的語文教學教師過度關注語文課程的工具性,上課時強調語文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課堂上缺乏思維的碰撞、情感的薰陶,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沒有得到發揮。新課程實施以後,廣大教師充分認識到了語文課程人文性的重要,這是可喜的現象。
然而,有些教師卻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曲解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高舉“人文”教育的大旗,把語文課上成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政治課”,淡化了語文基本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培養,課堂上聽不到琅琅的讀書聲,看不到對文字字斟句酌,欣賞不到學生對文字獨特的感悟。這種“重人文性、輕工具性”的語文教學,失去了語文學科最本質的功能,導致學生讀起課文斷斷續續,寫起文章空洞無物,說起話來吞吞吐吐,何談語文素養的提升,更談不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了。
二、教學方式重活動,輕訓練
活動化的教學方式能為學生創設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但有些語文教師不是從根本上去轉變教學觀念,而是過分放大活動在教學中的作用,過度在活動的多樣性和新奇性上下工夫。於是課堂上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熱鬧的活動,濫用多媒體手段,讓學生畫一畫、演一演、議一議,這樣似乎是豐富了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但課文卻被放到了一邊,大量的活動擠佔了學生閱讀文字的時間,擠去了對學生字詞句篇的訓練,擠去了學生對課文謀篇佈局的。揣摩,語文課程的語文味喪失殆盡,這樣的語文課還能算是語文課嗎?
如在教學《歐也妮·葛朗臺》時,有一位教師想透過表演讓學生體會葛朗臺語言的特點和神態的變化,但事先並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閱讀,學生還沒能體會葛朗臺語言的特點,也沒有進行必要的準備,就匆匆上臺表演,結果導致全班學生鬨堂大笑,使得表演無法進行下去。這樣的表演效果可想而知。
其實,我們的語文課堂需要生動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但更需要的是讓學生動靜結合,靜心思考,潛心會文,對學生進行紮紮實實的語文訓練,使之在潛移默化中習得語言,提升語文素養。
三、學習方式重形式,輕效果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設”中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因具有能充分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引發學習動機、啟用學生思維的優點,已經逐漸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於是有些教師就錯誤地以為合作學習使用得越多越好,課堂上合作學習到處可見。只要教師一提出問題,就讓學生開始分組合作學習。學生的討論聲、爭吵聲此起彼伏,課堂氣氛熱鬧非凡。
可是嘈雜的背後,學生究竟有多少收穫呢?其一,這樣的分組學習缺少合理、明確的分工,沒有建立小組合作機制,真正參與其中的只有少數優秀的學生,而其他學生則作壁上觀,要麼一言不發,要麼閒話家常;其二,教師在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前,沒有事先佈置學生進行充足的準備,如對文字的閱讀體驗、對問題的獨立思考等,因此學生的討論浮於表面,不夠深刻,學生的個性得不到張揚;其三,在討論過程中,教師沒有發揮好主導作用,袖手旁觀,放任自流,缺少過程性的指導,學生的討論往往脫離了文字的中心和重點;最後,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適合合作學習,過於簡單、缺乏思考性的問題只能是浪費時間。
如在教授《寬容序言》一課時,一位教師設計了兩個問題讓學生討論:一是瞭解課文大意,概括主要內容;二是從文中找出描寫人物的有關語句,感受其形象特點,理解深層的含義。由於第一個問題比較淺顯,學生完全可以透過閱讀獨立解決,根本不需要討論,讓學生合作學習反而是浪費了寶貴的時間。第二個問題學生大多能參與討論,但在大組交流時只有一個小組的代表彙報,沒有一個學生提出異議,可見參與討論的學生並不多,討論的質量也不高,這樣的合作學習不要也罷。
其實,真正的“合作學習”是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所以,討論前必須讓學生明確本小組的“共同任務”,以及自己擔任的角色和承擔的任務。只有這樣,小組內的成員才能人人參與討論,真正體現合作學習的內涵。否則,合作學習只能是流於形式。
總之,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任重而道遠,廣大語文教師作為新課程的實踐者,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正確解讀和踐行新課程標準,把準語文教學的“脈”,對症下藥,才能使語文教學健健康康地走進新課程。
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教學反思3
我慶幸,我趕上了新課程改革,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顆顆充滿活力的教學弄潮兒,一個個充滿生命張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民主衣袂飄飄,楚楚動人,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態度、價值觀款款地向我們起來。我們激動得想,新課程真好。新課改在銅陵已有兩歲了,如果現在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在銅陵就真的要停止呼吸了。可喜的是,我們在一批老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銅陵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真的精彩。
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一次調查中,有位家長這樣說:“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透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
傳統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對話”。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實現“文字對話”、“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2、引領孩子去讀書。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車的世界》後,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小小交通警》、《灑水車》、《讓車》等十餘首兒歌,使學生們瞭解到了更多有關於車、交通規則方面的知識,而且無形中又認識了許多生字。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裡……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裡有資源,心裡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說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說,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文章當註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絡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註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
真誠地希望:我們的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