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車上的簡單機械教學反思

腳踏車上的簡單機械教學反思

  在講第八課之前事先讓每班指定的一名學生把變速腳踏車課前推到教室裡來。結果他們都做到了,考慮到上一節實驗課結束的匆忙把實驗資料又整理了一下,說出“我們的發現”,上課時我拿了一支筆和一段線繩,講完發現我說注意看我將要繞兩個螺絲釘,看哪個更容易擰到木板裡去?我用線繩從筆的上端繞起,第一個繞的圈數多每個螺紋線的坡度小,第二個圈數少每個螺紋線的坡度大,學生大多說是第一個,也有說第二個的,讓說理由,聰明的同學用剛才總結的我們的發現—“坡度越大用力越大;坡度越小用力越小”來說明,很貼題。

  因為有腳踏車這個實物教具講什麼東西都比較直觀,先讓學生找腳踏車上有什麼簡單機械,有學生想到了輪軸,學生指對了位置我做了補充,腳蹬+曲柄+鏈輪就構成了一個輪軸。學生說車把也是輪軸,我補充是車把+前*構成另一個輪軸,車閘是槓桿,我摸到了支點讓學生課下觀察。至於腳踏車上有沒有斜面我是真的沒發現。

  本課主要講鏈條齒輪傳動效率的比較,先觀察怎樣數出前後鏈輪的'齒數,有學生想到在齒上做標記,也有個學生說從對著氣門嘴的那個齒數起也行,我認可這種找參照物的做法。開始主動軸上的齒輪是48齒,從動軸上的齒輪是14齒,比例是3倍多一點,下面我用粉筆在大鏈輪和後輪胎上劃上白線轉動腳蹬整一圈讓學生數後車輪能轉幾圈結果是後輪轉了3圈多一些,然後讓提供腳踏車的同學幫忙透過變速裝置把後輪轉到一個大輪上,這時稍大些的後輪是24齒,再透過轉一圈大鏈輪看後輪能轉兩圈,這個實驗說明前後齒輪的齒數和轉的圈數是呈反比的。問學生這兩組鏈輪的搭配哪個轉速更快,學生有分歧,我說你蹬一圈大鏈輪,後輪是轉三圈還是轉兩圈轉速快,學生沒有大的意見了。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十全十美的,事情總是這樣有優點也有缺點,第一種組合雖然轉速快但也有缺點那就是費力,它適合什麼路面?(下坡)第二種組合雖然轉速慢但比較省力適合什麼路面,學生講上坡,我進一步補充轉速最快的組合是最大的前齒輪和最小的後齒輪的搭配,這時最適合下坡路;最小的前齒輪和最大的後齒輪的搭配是最省力的組合,這時最適合上坡路。

  在六二班上完課有學生看出我在講臺上把腳踏車架上架下比較費力,跟我建議說要是有鏈輪的教具就不用把笨重的腳踏車帶到教室裡來了。跟他解釋學校確實沒有這種教具,況且這節課還要連帶認識車體的其他含有簡單機械的部分。但認真思考的學生我喜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