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人教新課標版《東南亞》教案

七年級人教新課標版《東南亞》教案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介紹東南亞的地理位置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東南亞的地形特點,聯絡東南亞人口和城市的分佈,分析影響城市和人口分佈的條件和因素,目的是提高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學習地理知識的一般方法,培養學生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最後介紹東南亞是世界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為東南亞經濟建設和我國經濟建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為了學生更好地瞭解東南亞,教材又介紹了東南亞發達的旅遊業。

  教學構思:

  本節教案的設計緊緊抓住這一環節。課堂教學以學生活動為主,重視學生的參與,既複習舊知又引入新內容。對其中比較容易出錯和難以理解的問題,教師給與相應的指導。最後引導學生進行必要的總結,培養學生學習區域地理的方法。同時,教學設計將很多知識落實在地圖上解決著重培養學生的讀圖、用圖、填圖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東南亞山河相間的地形與城市分佈;

  2.華人華僑對東南亞地區和我國經濟建設的貢獻;

  能力目標:

  根據圖和相關資料,分析東南亞地形對城市分佈的影響,初步學習分析一個地方河流對城市分佈的影響。

  情感價值目標:

  透過學習華人華僑對我國經濟建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樹立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1.山河相間和城市分佈

  2.華人華僑集中的地區

  教學難點:

  理解地形與河流對城市的影響

  教學方法:

  討論法、讀圖分析法

  教學準備:

  讓學生收集關於東南亞圖片

  自制CAI課件

  學習過程:

  複習提問:1.東南亞由哪兩大部分組成?

  2.東南亞是處於哪些大洲和大洋的“十字路口”?

  學生回答:略

  引入新課: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東南亞的其他情況。

  螢幕顯示:課題:東南亞

  螢幕顯示:東南亞地形圖

  教師引導:請找出中南半島上的河流有哪些?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中南半島河流主要有紅河、湄公河、湄南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

  螢幕演示:描出這幾條大河

  教師提問:這些河流大部分發源於哪裡?流向有什麼特點?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這些河流大多發源於北部山地,自北向南流。

  教師提問: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學生討論:略

  教師小結:中南半島上山脈大多由北向南延伸,且地勢北高南低,造成河流也南北延伸,自北向南流。

  總的來講,中南半島上是山河相間、縱列分佈。

  螢幕顯示:東南亞地圖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東南亞地圖,找出河內、金邊、永珍、曼谷、仰光等城市。

  教師提問:這些重要城市分佈與河流有什麼關係?

  學生討論:略

  教師小結:中南半島上的城市大多分佈在河流下游的平原或河口三角洲。

  活動:學生讀圖找出河內、金邊、永珍、曼谷、仰光分別位於哪條河流沿岸?分別屬於哪個國家?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

城市名稱附近大河名稱所在國家名稱
河內紅河越南
金邊湄公河柬埔寨
永珍湄公河寮國
曼谷湄南河泰國
仰光伊洛瓦底江緬甸

  教師補充:河流上下游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討論:城市分佈在河流沿岸的利與弊?(分正方和反方)

  討論過程:略

  螢幕顯示:華人與華僑的貢獻

  教師引導:從材料中你得到什麼啟發?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廣大的華人、華僑既為東南亞的經濟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也為我國經濟建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同學們應當努力學習,振興我國經濟,吸引更多的華人華僑回國投資。

  教師引導: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去“新馬泰”旅遊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你瞭解東南亞都有哪些旅遊資源麼?

  螢幕顯示:東南亞豐富的旅遊資源圖片(柬埔寨吳哥窟、緬甸仰光大金塔等等)

  學生展示:收集的圖片

  教師小結:東南亞豐富的旅遊資源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遊者。我國也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我們應大力開發旅遊資源,提高國民收入。

  小結:中南半島上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佈的'特點,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勢平坦,交通便利,農業發達,大多數城市分佈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東南亞是世界上華人華僑集中的地區,廣大的華人華僑為東南亞和我國經濟發展都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東南亞豐富的旅遊資源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遊者。

  板書設計:

  第二節 東南亞

  三、山河相間和城市分佈

  1.地形與河流:山河相間,縱列分佈。

  2.城市:分佈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四、華人、華僑集中的地區

  1.華人、華僑分佈最集中的地區。

  2.豐富的旅遊資源

  教學反思:

  新課程要求我們不僅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點燃學生的心靈之火,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興趣、正確的觀念和健康的情感。本節課透過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使學生體驗到成功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知識的掌握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