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教案

《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火山和地震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

  2、火山和地震是由於地球內部的運動造成的。

  3、地球內部的運動會引起地殼的運動,從而形成山脈、高原、裂谷和海溝等地形地貌。

  4、地球表面的變化有時是迅猛激烈的,有時是緩慢不易覺察的。

  過程與方法:

  1、閱讀資料,瞭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樣改變地形地貌的。

  2、做板塊運動的模擬實驗,想象和理解地球內部的運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3、認識到地球內部是不斷運動著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斷變化著的。

  【教學重點】

  火山和地震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它們是由於地球內部的運動造成的。

  【教學難點】

  地球內部的運動會引起板塊運動,板塊運動影響和改變著地表的地形地貌。

  【教學準備】

  分組器材:有關火山和地震的資料。

  教師演示:

  火山和地震對地形地貌影響的圖片或課件、反映地殼板塊運動的圖片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會不會發生變化呢?是什麼力量在作用它發生變化呢?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瞭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嗎?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嗎?

  2、師生共同交流收集來的關於火山和地震的資料。教師著重引導學生閱讀分析書本上的三個相關事例。

  3、透過剛才的交流和學習,大家都已經知道了火山和地震會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發生變化,那麼是什麼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

  三、探究地球內部的運動

  1、教師介紹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我們知道,地球內部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嗎?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溫度就越來越高,壓力也越來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質就像一鍋煮熱的粥,在不斷地運動,驅動地球的表層運動,造成地球表層的變化。

  2、學生閱讀資料

  許多科學家認為,組成地球外殼的岩石圈原來是一個整體,後來地球內部運動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幾塊,形成了現在的大陸板塊。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熱粥,這些大陸板塊相互碰撞、分離、平移,從而導致地表的巨大變化。如形成山脈、高原、裂谷和海溝等。還會引發火山爆發、地震、海嘯等。

  3、教師課件演示地表分裂形成六大板塊,以及六大板塊間的相互碰撞、分離、平移等運動方式。

  4、指導學生做板塊運動的模擬實驗

  實驗一:幾塊不同顏色的毛巾摺疊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層,用手從毛巾的兩端向中間擠壓。模擬板塊的擠壓會形成褶皺。

  實驗二:幾塊不同顏色的橡皮泥疊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層,用手從兩端往外拉,橡皮泥斷裂。模擬岩層斷裂和錯位。

  實驗三:一塊長方形泡沫塑膠塊,側面染出不同的層次表示地層,在上面畫出一條河,然後從中間斜著切開。模擬兩塊岩層的上下錯動、水平錯動等不同的錯位方式。

  5、小結

  四、總結延伸

  1、地球上海陸的形成和分佈、陸地上大規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地殼運動的結果。

  2、地殼內部的運動能使地表形態發生不斷的變化,有的猶如火山、地震一樣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馬拉雅山年復一年的隆起般緩慢而令人難以察覺。

  3、地球內部的運動能引起地形地貌發生改變,但還有另外一種緩慢的,在短期內難以察覺的力,也在影響著地形地貌的變化。那就是流水、風、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們是怎樣影響著地球表面的呢?我們將在以後的學習中進行探究。

  五、課後活動

  注意繼續收集並和同學交流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和相關資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