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名園記的課本原文
洛陽名園記的課本原文
書《洛陽名園記》後(李格非) ◇原文 洛陽處天下之中,挾殽、黽之阻,當秦、隴之襟喉,而趙、魏之走集,蓋四方必爭之地也①。天下當無事則已,有事則洛陽必先受兵。予故嘗曰:洛陽之盛衰,天下治亂之候也②。
唐貞觀、開元之間,公卿貴戚開館列第於東都者,號千有餘邸③。及其亂離,繼以五季之酷④。其池塘竹樹,兵車蹂蹴,廢而為丘墟;高亭大榭,煙火焚燎,化而為灰燼,與唐共滅而俱亡,無餘處矣⑤。予故嘗曰:園囿之興廢,洛陽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亂,候於洛陽之盛衰而知;洛陽之盛衰,候於園囿之興廢而得,則《名園記》之作,予豈徒然哉⑥?
嗚呼!公卿大夫方進於朝,放乎一己之私,自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⑦?唐之末路是已。
◇註釋 ①挾:擁有。黽(miǎn):指黽厄,古隘道名,即今河南信陽西南之平靖關。襟喉:衣襟和咽喉。藉以比喻洛陽是通向秦隴之地的要衝,位置重要。走集:邊境之壘壁,即邊防工事。這裡指洛陽是通向趙、魏之要衝。
②候:徵候,即標誌。
③開館列第:興建館舍第宅。號:號稱。邸(dǐ):王侯顯貴的府第。
④亂離:指唐王朝自安史之亂以後,戰亂頻仍,憂患不已。五季:指唐亡之後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酷:指五代在相繼興亡中戰禍酷烈。
⑤兵車蹂蹴(róu_cù):兵馬戰車相蹂躪踐踏。
⑥予豈徒然哉:意謂我作《洛陽名園記》豈是沒有道理的?
⑦方進於朝:當受到朝廷提拔任用之時。進,進用。放:放縱。一己:獨自一人。治忽:治理與忽怠。退:指辭官退歸。
◇鑑賞 李格非所作《洛陽名園記》共有十九篇,分別描述了北宋時期洛陽十九座名園的情況,本文即十九篇之後所附的跋語。
關於洛陽的名園,作者在各篇中已作了詳盡的描述,故在跋語中提要鉤玄,作一總的評說,闡明作者寫《洛陽名園記》的用心。文中首先強調“洛陽處天下之中”的`險要地理形勢,得出“洛陽之盛衰,天下治亂之候”的斷語。由此進入洛陽名園的話題,進而得出“園圃之廢興,洛陽盛衰之候”的結論。文末畫龍點睛,表明作者為名園作記的一番深意:在朝的公卿大夫,切不可圖一己之私而忘記天下治亂之大事,應時刻牢記“唐之末路”的歷史教訓。勸誡之意,凝重顯豁,以小見大,立意高遠,發人深省。
◇妙評 名園特遊觀之末,今張大其事,恢廣其意,謂園囿之興廢,乃洛陽盛衰之候;洛陽之盛衰,乃天下治亂之候,是至小之物關係至大,有學有識,方能為此文。
——宋·謝枋得《文章軌範》卷六
么么小題,發出如許大論。大儒眼中,固無細事;大儒胸中,固無小計;大儒手中,固無瑣筆,定當如此。
——清·金聖嘆《天下才子必讀書》卷十五
此既作《名園記》之後,又自敘所以作記之意。先輩評其小題大做,不必復贅,但說得如許渾成,見得此記之作,大有關係。末發出感慨正旨,止用“唐之末路”四字,一結便住。不言垂戒而垂戒之意自在言外,筆法高絕。
——清·林雲銘《古文析義》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