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範文(精選21篇)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範文(精選21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簡報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簡報一般都有固定的報頭,包括簡報的名稱、期號、編髮單位、發行日期、保密等級和編號。什麼樣的簡報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範文(精選21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1
“天宮課堂”第三課定於10月12日實施 中國航天員邀請青少年朋友們同步天地做實驗。
“天宮課堂”第三課定於10月12日下午15時45分開始,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將面向廣大青少年進行太空授課,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將面向全球進行現場直播。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將繼續採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太空趣味飲水、會調頭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長研究專案介紹,並與地面課堂進行互動交流(授課內容介紹附後),旨在傳播普及載人航天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天宮課堂”推出以來,已成功舉行了兩次太空授課,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在前期開展的授課內容徵集活動中,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透過新聞媒體、“學習強國”平臺和載人航天工程官網踴躍建言獻策,不少好的創意設計脫穎而出,將在此次授課及後續活動中陸續進行展示。
中國航天員真誠邀請廣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嘗試開展相關實驗,從天地差異中感知宇宙的奧秘、體驗探索的樂趣。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2
北京時間2022年10月12日下午15時45分,“天宮課堂”第三課正式開講,這是2013年6月20日航天員王亞平在聶海勝、張曉光協助下進行首次太空授課後,中國航天員第三次進行太空授課。
“天宮課堂”彰顯中國科技自強自立。開啟這堂特殊的天地課堂,讓國人感到驕傲與自豪。目前,除了由美俄等六家西方航天機構共同建設的國際空間站之外,另一個就是中國自主建造的天宮系列空間站。相信中國空間站將給中國和世界帶來更多驚喜。開設“天宮課堂”彰顯出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精神,只要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努力攻克航空航天領域的科技難題,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必將進一步堅定自信,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天宮課堂”激盪青少年的愛國激情。中國空間站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對激發社會大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弘揚科學精神具有重要意義。8年前的那一堂課,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夢想的種子,這次“天宮課堂”第一課更是吸引了廣大青少年,激發出他們對未知世界的興趣。問天實驗艙介紹、毛細效應實驗展示、水球變“懶”實驗、太空趣味飲水、會調頭的扳手現象……讓廣大青少年在感知宇宙奧秘的同時,也增強了他們對中國航天事業的信心與力量。
“天宮課堂”激發中國人的壯志豪情。“天宮課堂”透過央視新聞客戶端、“學習強國”平臺和載人航天工程網廣泛徵集授課內容、互動提問和創意建議,擇優納入“天宮課堂”籌劃實施,過程凝聚人心。後續,“天宮課堂”將持續開展太空授課活動,積極傳播載人航天知識和文化,持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航天科普教育。中國航天員在空間站進行科普教育,開展科普實驗,解答廣大青少年提出的各種疑問,無疑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公開課。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3
“天宮課堂”第三課授課的物件主要是青少年,採取天地協同的互動方式,由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擔任“太空教師”,為大家進行直播授課。
三位“太空教師”為廣大青少年展示了四個有趣的科學實驗:微重力環境下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太空趣味飲水、會調頭的扳手,這次天宮課堂中還將展示出問天實驗艙的一些神奇裝置,包括科學手套箱、生命生態實驗櫃、生物技術實驗櫃和變重力實驗櫃等。同學們在地上也進行了上述實驗,由於太空失重環境和地球的重力環境完全不同,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實驗現象,引發人們的深思。
這次空間站的授課,我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這也大大增加了我對科學的興趣,在我心中埋藏下了探索宇宙的種子。
綻放的水中花似祖國欣欣向榮的繁華,綻放著自己的光彩,熱烈而又美好。在直播中,我們不僅學習到了許多知識,同時也看到了地球表面和太空的美麗景象,太空中遨遊的每一顆星辰,大海中的每一滴海水,都承載著中國無數青少年的夢想。
這是“天空課堂”第二次在中國空間站開課,我們堅信,在未來,中國空間站會繼續利用太空中獨特豐富的資源,引導和鼓勵青少們積極探索,弘揚偉大的科學精神,讓我們懷著一顆熱愛科學和探索未來的心繼續期待接下來的課程吧!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4
“天宮課堂”,一個曾經僅僅存在於人們頭腦中和科幻小說中的名詞,如今卻成為了美麗的現實。2021年12月9日,“天宮課堂”進行了首次太空授課,“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與地面課堂師生互動交流;2022年3月23日,“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再到今天,“天宮課堂”第三課又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這樣一場又一場的神奇的課堂體驗,進一步拉近了社會大眾特別是青少年與載人航天的距離,使他們一度被引燃的探知航天奧秘、學習航天知識的熱情持續高漲。
然而,每一次簡單而有趣的“天宮課堂”背後,都不是簡單的操作,而是凝結著諸多航天科研人員的智慧和汗水。既要滿足廣大師生的實際需求,選取他們感興趣的問題、想了解的知識,又要結合空間站的設施條件,同時還要將課程環節設計得巧妙而有趣,經過如此用心地“備課”,這堂課著實令人充滿期待。
一堂“太空課”,何以如此牽動國人的心?就在於它的意義遠不只課堂上的內容展示,而是其背後所彰顯的偉大精神和帶給國人的自信與力量。透過天地對話,能夠激發青少年的科學探索精神,進而點亮他們的科學夢想。從一次次的科學演示和講述中,孩子們能切實感受到科學的奧妙,並從中感嘆航天科技的威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也會油然而生。一堂科學課,無疑也是一堂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課。
從“嫦娥”探月、“長五”飛天、“天問一號”成功著陸,到“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遊星辰,中國的科技發展一日千里,這背後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開拓創新、永攀高峰的拼搏與進取。科技強國之路上,我們的接力棒不但要一代代傳下去,而且要一代比一代更出彩。
科技夢與中國夢緊密相連。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理應高擎科技強國的接力棒,樹立遠大理想,弘揚科學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5
10月12日下午15時45分,“天宮課堂”第三課開講!神舟十四號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太空趣味飲水、會調頭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長研究專案介紹。為廣大中國青少年展示了一個與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
這是世界上最大、講臺最高的課堂。距離地球300多千米的太空,中國航天員們展示自己工作生活的場景,進行太空實驗,6000多萬學生和圍觀直播的億萬觀眾彷彿置身宇宙時空。“天宮課堂”讓國人親眼見證中國航天發展的成就、科技自立自強的成果,也將點燃無數中國青少年的科學夢想。
空間站作為國家太空實驗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蘊含著得天獨厚的豐富教育資源,對激發社會大眾特別是青少年弘揚科學精神、熱愛航天事業具有特殊優勢。
“天宮課堂”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激發了空前的愛國熱情。這次太空授課活動,所傳遞出的社會意義遠遠大於科普意義,讓人從中感悟到祖國的強大。舊中國積貧積弱,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人民翻身做主人,中國有了自己的空間站,從太空空間站中人們看到了祖國的強大。實踐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廣大青少年要把愛國之心化為報國之志,把愛國情愫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追逐夢想,立志成才。
“天宮課堂”蘊含著科技自信的“中國密碼”。國家強則科技強。科學技術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建有空間站的國家之一。幾十年來,廣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科技攻關,勇於創新,致力於走中國自主研發科技道路,打破了技術封鎖和壟斷,展現了中國科技自信的一面,令世界側目。使命在肩,光榮而又神聖,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牢記囑託,不辱使命,讓科技繼續領跑世界,造福人類。
“天宮課堂”是一次生動的科普實踐,蘊含著科學無止境的“中國密碼”。遙望天空,追逐夢想。如今我們不僅實現了“嫦娥奔月”,還實現了火星探測。三位航天員在太空空間站與地面進行互動,普及科學知識,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並講解了實驗背後的科學原理。讓青少年從中學到了很多科普知識,看到了科學技術的無窮魅力,受到振奮與鼓舞,令人難忘。人們有理由相信,今後這樣的科普知識會越來越多,中國對宇宙的探索永遠無止境。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成為科技強國與重視科普密不可分,中國的科技在飛速發展,中國的科普也應跟上步伐。如果日常科普能夠像“太空課堂”一樣新穎、有趣,更好地走近公眾、引導公眾,我們將培養出更多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的追夢人。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6
中國空間站作為國家太空實驗室,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蘊含著獨特的豐富教育資源,對激發社會大眾特別是青少年弘揚科學精神、熱愛航天事業具有特殊優勢。
“天宮課堂”結合載人飛行任務,貫穿中國空間站建造和在軌運營系列化推出,將由中國航天員擔任“太空教師”,以青少年為主要物件,並採取天地協同互動方式開展。
2021年12月9日,“天宮課堂”第一課開講,2022年3月23日,“天宮課堂”第二課開講;在這兩次授課中,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精彩的太空科普課。時隔7個月,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又給我們帶來了“天宮課堂”第三課。
“天宮課堂”第三課將繼續採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太空趣味飲水、會調頭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長研究專案介紹,並與地面課堂進行互動交流,旨在傳播普及載人航天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看了這一課之後,我學到了更多的有趣的科學知識,再一次被科學的魅力所震撼,同時為中國的航天事業感到驕傲。“少年強,則國強”,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首先要做好自己的首要任務——學習,學習使我們強大,只有透過學習才能獲取更多的知識,才能理解航天事業對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影響。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志存高遠、忠於祖國,努力做新時代具有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的愛國者。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敢於擔當、勇於奮鬥,努力做新時代具有責任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建設者。
新時代的青少年們,讓我們勤奮學習、錘鍊身心,努力做新時代具有過硬本領和高尚品格的接班人。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7
雖然疫情阻擋了我們上學的路,但阻擋不了我們熱愛科學的心。今天我看了《天宮課堂第三課》,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似乎有訴不完的科學情懷。
在空間站裡,陳冬、劉洋、蔡旭哲三位老師為我們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實驗課。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小時,但它拉近了我們與宇宙之間的距離。在這一個小時裡,我大飽眼福,不僅看清了微重力環境下會旋轉翻轉的扳手,瞭解了在空間站裡微重力環境下,使用超長吸管喝水的有趣現象,還知道了在失重力環境下毛細效應如何大顯神威……這一切讓我感受到了太空藏著無窮無盡的奧秘。最後,他們還為現場課堂的同學們解答了很多有關宇宙奧秘的問題,我多麼希望自己也是現場的一員能向他們請教!
我是一個熱愛科學的人,聽完這堂課更加激發了我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我深深的知道,要想探索宇宙奧秘,必須從小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我將不懈地努力奮鬥,去實現我的天宮夢。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8
2022年10月12日,“天宮課堂”第三課正式開講。“太空教師”陳冬、劉洋、蔡旭哲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這是中國空間站第三次太空授課活動。
“天宮課堂”第三課首先向我們介紹了問天實驗艙,然後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了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航天員還為我們展示瞭如何在太空中趣味飲水、扳手是如何調頭的,最後介紹了植物生長研究專案,進行這些”課程“的同時,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們還與在地面的我們進行了互動交流。在“天宮課堂”第三課中我學到了更多的載人航天知識,對科學的興趣變得更加強烈,非常感謝航天員們的科普。
時至今日,天宮課堂已經開啟了三次課程,它對於我們青少年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天宮課堂培養了青少年對於科學的興趣,為後續科學教育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青少年是國家科技創新人才的後備力量。一個國家的崛起,從青少年熱愛科學開始。所有夢想的萌發,都可能來自生命體驗中一次微小的觸動。天宮課堂給許多青少年帶來了這樣的`感受。
科學教育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與國家科技發展程度、教育整體質量等因素環環相扣。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9
我今天觀看了天宮課堂第三課,有陳冬、劉洋、蔡旭哲三位老師,他們都是神舟十四號的航天員。
首先介紹了他們生活工作的地方,展示出問天實驗艙的一些神奇裝置,包括科學手套箱、生命生態實驗櫃、生物技術實驗櫃和變重力實驗櫃等,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什麼東西都有,可以看出他們的生活很舒適。
之後__老師向我們展示了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太空趣味飲水、會調頭的扳手。這些實驗都太深奧了,我還不懂,但是看太空趣味飲水,我知道了在空間站裡是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樣正常喝水的。
毛細效應實驗,展示了失重環境下液體顯著的毛細現象;水球變“懶”實驗:探究在微重力環境下,液體與液固混合體在相同衝擊作用下的振動表現;太空趣味飲水、扳手旋轉翻轉、植物生長都很神奇,很有趣。
我感嘆科學的力量真強大,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增長知識!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10
浩瀚的宇宙,蒼茫的太空,神秘得令人神往。對於太空,我們有太多的未知要去探索,有太多的奧秘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今天,我們在老師的組織下,收看了“天宮課堂”第二課,課堂採取了天地協同的互動方式,由航天員王亞平老師擔任主授課教師,葉光富老師擔任助手,翟志剛老師攝像。三位“太空教師”為我們生動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老師們為我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實驗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同時展示了部分空間科學設施,介紹了在空間站的工作生活情況。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實驗—有趣的微重力環境下太空“冰雪”實驗實驗。這一幕彷彿發生在“魔法世界”:透明的液球飄在半空中,王亞平老師用一根小棍點在液球上,球體瞬間開始“結冰”,幾秒鐘就變成通體雪白的“冰球”。王亞平老師告訴我們這枚“冰球”摸上去是溫熱的。看完實驗,我感覺非常驚奇,於是我查閱資料,瞭解到太空‘冰雪’實驗實際上是過飽和乙酸鈉溶液形核、結晶的過程,過程當中會釋放熱量。這個實驗的“玄機”就在於小棍上沾有晶體粉末,為過飽和乙酸鈉溶液提供了凝結核,進而析出三水合乙酸鈉晶體。
太空課堂,不僅讓我們學習到了許多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了我們對太空,對航天乃至對科學的學習興趣,引導我們積極去探索,發現科學的奧秘。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11
“天宮課堂”第三課開始了,中國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在距離地球400多公里的“問天實驗艙”上向全國青少年講授科普課。新穎的授課方式、直觀的物理現象等等,將給孩子們植下熱愛航天、熱愛科學的萌芽,給青少年學子開啟認知世界、追逐夢想的大門。
浩瀚宇宙,蒼茫太空,自古以來就令全人類神往。中國古代就有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諸多傳說和故事。太空有太多的未知和無窮的奧秘等著人類去探索、去發現。
透過天宮課堂第三課授課,孩子們看到了失重環境下液體顯著的毛細現象、微重力環境下液體與液固混合體在相同衝擊作用下的振動表現、微重力環境下使用超長吸管喝水的有趣現象以及微重力環境下的扳手旋轉翻轉的現象……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成就的直觀表現,也是人類追逐太空夢的具體成果。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發展,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不會停歇。仰望星空,需要一代代人前赴後繼。
壯麗而神秘的星空吸引了無數先驅和智者。他們用超越時代的智慧和勇氣乃至生命留下了惠澤後世的壯舉。哥白尼仰望星空發表了“日心說”,布魯諾用生命和鮮血捍衛發展了哥白尼的學說……仰望星空,召喚著一代又一代人思考、探索,使偉大的科學精神在民眾間生根發芽,使思想之樹枝繁葉茂、茁壯成長,照亮人類文明進步的旅途。
相對於深邃寥廓的宇宙,人的一生短暫而渺小。但也正因為生命和夢想的存在,才讓寂寥的宇宙富有生機和意義。追逐夢想,既需要仰望星空的科學理想和精神,更需要腳踏實地勤奮實踐。仰望星空,會讓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讓人們懂得在有限的生命中,該如何認識個人和天地之間的關係,如何認識個人對國家和歷史的責任。把個體生命同國家、民族、人民的命運緊密聯絡在一起,把個人的夢想放置於集體的夢想之中,不驕不餒、不斷奮進,人生的意義必將更加深邃。
多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一個民族才有希望。讓更多學子仰望星空,激發起他們探索世界奧妙的激情,中華民族的前途必將更加廣闊,中國夢必將更加宏闊壯觀。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12
《天宮課堂第三課》太空授課正式開始了。天宮課堂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壯舉,它不僅標誌著中國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載人航天技術,也意味著我國的航天科學技術已經向教育領域再一次伸出了橄欖枝。
此次,中國航天員們在4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並用各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發了無數學生對神秘太空的興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講課的方式親自傳授科學知識,這也只能是人類現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壯舉。孔子當年杏林遊學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後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並在太空上傳道授業解惑呢?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摩根和王亞平卻把這種職業的光輝灑向太空,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如果說浩瀚的宇宙是一本書籍的話,那麼強大的綜合國力、紮實的航天技術無疑是開啟這本書的智慧鑰匙。
中國航天員們的太空授課,已經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們發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著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就必須大力發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而我們也期待此次太空歷險記將我們帶到更遙遠的地方去,好讓更多的地方都能夠傾聽到“中國好聲音”。這次太空授課,激發了學生們對學習的內心喜愛,這樣就可以轉化為愛祖國、愛學習、愛科學的樸素情感,讓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說教,多一些用心,激勵培養我們未來的接班人。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13
“天宮課堂”第三課定於10月12日下午15時45分開始,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將面向廣大青少年進行太空授課,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將面向全球進行現場直播。
浩瀚宇宙充滿未知,人類對真理的探索永無止境,永攀科技高峰的腳步從未停歇。中國始終飽含對太空的探索熱情,堅定科技創新的信心,浩瀚星河中的“天宮”為廣大青少年逐夢未知宇宙、提升科學素養、增進愛國共識提供了新的科普課堂。
今年是中國航天事業建立66年。66難奮進,66華秋實,中國航天人依靠自力更生的韌勁、銳意創新的闖勁,推動國家航天事業堅定邁進“跟跑”“領跑”的新時代。放飛“嫦娥”,取回月壤,實現攬月夢想;遠送“天問”,遙控“祝融”,實現探火夢想;託舉“神舟”“天宮”“天舟”“天和”,逐步實現飛天夢、步天夢、駐天夢,中國航天的圓夢之筆跨越數億公里,把“中國紅”揮灑在星河之中,成為播種科學種子的最好教材。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青少年好奇宇宙、崇尚科學、熱愛創新,中國的航天科技事業才能活力迸發、後勁十足。正是基於此,“天宮課堂”成為當下培育青少年科學素養的最鮮活載體。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生動介紹展示了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太空趣味飲水、會調頭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長研究專案介紹。授課期間,航天員透過視訊通話形式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了實時互動交流。在現場教學、天地互動中,青少年能夠更加直觀地從太空的“神奇之處”中感知科學魅力,在心中種下一顆愛科學的種子。
在實時交流中,中小學生能夠更好了解祖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和成就,感悟航天事業孕育出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等偉大精神,進一步增進青少年對航天科技的興趣,激勵他們志存高遠,熱愛祖國、建設祖國。後續,“天宮課堂”將持續開展太空授課活動,積極傳播載人航天知識和文化,“天宮”將成為激勵全國青少年傳承愛國主義精神的新課堂。
“偉大事業都始於夢想。夢想是激發活力的源泉。中華民族是勇於追夢的民族。”2013年,神舟十號飛行乘組航天員王亞平首次在太空授課;如今,在“太空班”孩子心中播下的“航天種子”已經發芽開花,一批批新時代的航天人正不斷湧現。現在,“天宮課堂”以更新、更高的創新平臺為青少年普及科學知識,必將在青少年心中種下“追光逐夢”的新種子,為國家航天事業發展培育更龐大的“後備軍”,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營造更和諧的創新環境。
“年少所愛,終將奔赴。”期待“天宮課堂”串聯起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堅定腳步,鋪就好中國青少年奔向“星辰大海”的逐夢之路,點燃愛祖國、愛科學的“星星之火”,照亮祖國繁榮昌盛的新徵程。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14
陀螺在空中飄浮著旋轉、心肌細胞不斷地跳動、藍色水球翻湧著氣泡……今天,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為我們地球上的觀眾們帶來了一節精彩的天宮課程,神奇的科學實驗展現著太空中種種不同於地球的現象。極具直觀性、生動性、啟發性的授課,引來陣陣驚歎和掌聲,點燃了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熱情。
大開眼界的同時,學生也體會到航天員老師和他們背後的科研人員在太空探索的過程中付出的巨大努力。在今後的科學課中,我將引導學生不斷學習和探索,勇往直前,創造更加輝煌的未來!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15
天宮課堂的講解,讓我驚歎太空的神奇,生動精彩的內容,也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比如,航天員在太空中如何轉身,乒乓球放進水杯裡會不會浮起來,水球中放入泡騰片會是什麼結果。
這麼多有趣的現象深深吸引了我,雖然其中的奧秘我還不懂,但是科學的種子已經深深埋入我的心裡,我一定好好學習,長大穿上企鵝服,探索更多的科學奧秘。向我們國家的航天員致敬!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16
航天員王亞平老師在聶海勝、張曉光老師的協助下開展了首次太空授課,在無數孩子心裡種下了航天和科學的種子。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在今天為我們帶來了難忘的“天宮課堂”第一課。
在“天宮課堂”裡,王亞平、翟志剛、葉光富老師在空間站為我們展示了太空轉身、浮力消失、水膜張力、水球光學、泡騰片等實驗,讓人感受到無窮的樂趣與奧秘。在這麼多有趣的實驗中,我最喜歡的是水球光學實驗,當王亞平老師站在水球面前時,我們看見她的模樣是反過來的,這是因為水球相當於凸透鏡,王亞平老師透過水球呈現的是倒立。接著,當王亞平老師在水球中注入一個大氣泡時,她再次站在水球前,這時,我們可以看到她呈現出一正一反的樣子。這一現象真是太神奇了,在班級觀看的同學們不斷髮出讚歎聲,用熱烈的掌聲表達對科學的嚮往之情。還有好多神奇的實驗,我就不一一說明了,每個實驗都很奇妙,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透過這次的學習,我受益匪淺,少年強則國強,我也要好好學習,爭取長大後有機會上太空旅行。“天宮課堂”向世界彰顯了我們的自信,祝願祖國愈加繁榮富強!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17
今天可真幸運,我和同學們一起觀看了充滿奧秘的《天宮課堂》。叔叔阿姨們用太空講課的方式,傳授了我們很多的科學知識,帶我們參觀了他們的太空家園,原來遙不可及的太空能變得觸手可及!書中的那些太空奧秘的知識在航天員叔叔阿姨的操作下也得到了很好的證明!若不是親眼所見,我們無法想象科技原來是那麼神奇的一個東西!瞧,在地面會浮在水面的乒乓球,可是當它來到了太空中,只要輕輕一碰,就乖乖地沉在水底!
同學們歡呼著,大叫著,直呼不可思議!此時此刻,我下定決心,我們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努力去學習,學習更多的知識,去探索更多的奧秘!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18
和孩子們共同觀看了“太空級”教師授課,體驗了真正的零延時空中課堂!這份震撼的全球學習資料,獨特的天地互動式授課讓我們感受了和陸地上不同的`科學課堂。
當天籟之音從空間站實驗艙裡傳回地面大課堂,所有人凝神屏息、目不轉睛,時不時傳來陣陣驚歎,作為孩子們的科學老師,我知道這些率真的眼神中充滿著好奇、震撼與驕傲,我想這就是中國科技的力量,是孩子們對科學最天然的興趣,是我們對中國科技的民族自信心。我相信,今日的航天種子已播撒成功,未來的璀璨星辰,中國航天少年將接力遠航!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19
10月12日下午,“天宮課堂”第三課開講。關於這堂課,有兩個“新”。
今天來說一堂即將上新的“太空課”。明天下午3點45分,“天宮課堂”第三課將準時開講,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將全程直播。
這堂課講什麼呢?從公開的“課程表”來看,首先就是介紹問天實驗艙。因為這次太空授課不光內容上新,“課堂”也上新了,問天實驗艙第一次作為太空授課的講堂。大家都知道問天實驗艙空間比較大,它和之前上課的天和核心艙有哪些不一樣?新“講堂”到底有何乾坤?值得期待。
再看課程表的其它內容,光從名稱來看就讓人很好奇,比如水球變“懶”實驗,水球如何變“懶”?還有在太空用超長吸管喝水,水能吸到嘴裡嗎?費勁嗎?明天大家可以拭目以待。科研人員說,之所以安排這樣的課程,主要是想突出天上和地上的區別,從天地差異中感知宇宙的奧秘、體驗探索的樂趣。為此很多網友就說,這期待值已經拉滿,鬧鐘都定好了。
“天宮課堂”推出以來,已經成功舉行了兩次太空授課,激發了很多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太空教師”王亞平曾說,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這次授課是在問天實驗艙,問天也是問道,問的是科學之道、探索之道,而太空授課也是傳道授業解惑。期待每一位聽課的小夥伴,帶上好奇心,上課之後也能有收穫、有感悟。問道向蒼穹,聞道於天宮。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20
2022年10月12日,又一個好訊息來了——天宮課堂第三課開講了。
看到這個訊息,我感到非常興奮,因為我可以看到空間微重力環境中物體運動的一系列奇妙現象。這讓我想起了2013年的太空授課。
在短短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宇航員們只用了四五個簡單的實驗,就讓我們更好地瞭解了物體在失重環境中的變化及其變化的原理。有毛細效應實驗和水球變“懶”實驗……讓我知道我可以在失重的環境中做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其中,我對水球變“懶”實驗最感興趣,____(詳細講述該實驗內容)。這個實驗探究在微重力環境下,液體與液固混合體在相同衝擊作用下的振動表現
阿姆斯特朗,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曾經說過: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雖然我們只能在千里之外的電視螢幕上觀看太空講座,但我相信有一天我們可以親自去太空,與老師面對面交流,感受太空的樂趣。
教師觀看天宮課堂活動簡報21
今天是一個偉大的日子,因為天宮課堂第三課就在今天上課了!
本次的課程,還是由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配合進行授課,在10月12日下午15時45分,天宮課堂第二課終於開播了!
因為這一次的課程還是天上和地上配合著上課,所以開始前,地面上的老師給我們講了好多知識,終於可以見到航天員老師們了。
本次的實驗本次太空授課活動將繼續採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展示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太空趣味飲水、會調頭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長研究專案介紹,並與地面課堂進行互動交流,旨在傳播普及載人航天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這裡面都隱藏著無數的物理知識,等著我們去發現,去學習。這次太空授課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下演示了在地面很難見到的物理現象,這種透過凸顯天地差異來教學的方式來上課非常的有趣,讓我難以忘懷。
這次的課程讓我印象深刻,也激發了我對航天的學習興趣,真希望在未來的時候,每一個人都可以到天上去,感受一下宇航員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