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技術發展戰略研討會會議總結參考範文

網路技術發展戰略研討會會議總結參考範文

  下一代網路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資訊基礎設施之一,是知識經濟的基礎載體和支撐環境。為了抓住下一代網路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良機,結合國家安全和社會需求,明確“XX”期間在下一代網路關鍵技術研究中的支援方向和重點內容,科技部高新司資訊處於xx年6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召開了“下一代網路技術發展戰略”研討會。網路中心副主任李俊,網路技術與應用研究室葛敬國、王金一參加了此次會議。

  (一) 會議內容

  歷時兩天的會議中,來自中科院、大學、運營商、裝置商、公司企業、政府部門的各方專家和政府官員發表了各自的觀點和看法。

  XX院士認為,應用是網路技術發展的源動力,異構網路環境中的多媒體自適應技術在下一代網路應用中很重要。應研究具有伸縮性的編碼技術,增強多媒體碼流的自適應性。編碼技術應使得在影象質量、傳輸時間上都具有較大的伸縮性,以適應網路環境的變化。另外,3D應用前景很廣。

  XX研究員認為目前的網際網路存在安全、QOS和商業模型三大問題,並且僅透過修補網際網路,無法根本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從設計思路、結構上有大動作;商業模型對網際網路的發展意義重大,需要建立合適的商業模型,並認為電信網的分類計費模型是合理的。

  XX研究員認為,行動通訊是下一代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移動終端將向多樣化、智慧化和多功能發展;接入網將向寬頻、高速和移動方向發展;核心網向承載網、控制網和業務網分離的方向發展;承載網向分組化發展;控制網分為承載網控制和業務網控制;業務分為運營商業務和第三方業務。

  XX教授認為,以ipv6為核心技術的下一代網際網路將成為下一代網路的承載網,其基礎理論的研究正被人們逐漸重視。下一代網際網路將更大、更快、更安全、更及時、更方便、更有效、可管理、可盈利。網際網路的三大問題有相應的解決方案:安全可以透過採用真實的ip地址,輔以監控管理解決;QOS可以透過網路輕載,即大頻寬解決;商業模型透過遏制目前的惡性競爭解決,資訊服務是一種模式,目前的網路資訊服務(如新浪)都是盈利的。吳建平教授還總結了目前存在的幾大技術分歧:一是三網融合還是統一,目前普遍能夠接受融合的觀點;二是NGN還是NGI,NGN更重在思想,而NGI已在眼前,普遍能接受NGI是NGN承載網的觀點;三是3G還是WLAN+Internet,3G做全網還是作為接入網;四是下一代網路是有連線的還是無連線的.。

  XX院士認為,應結合下一代網路,研究新型網路裝置體系結構、新型網路體系結構,研究如何進行網路控制管理。

  XX教授認為,存在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各方對網路的興趣衝突,NGN和NGI認識的不同,使用者和運營商經濟考慮角度的不同,國家安全部門和公民對隱私的不同認識。所以,下一代網路應考慮到如何平衡經濟,應建立在經濟基礎上。張平教授還認為,網路象一個神經系統,應研究主幹網,關注網路末梢,注意網路周邊智慧化。對於未來無線組網,應注意異構無線網路混合組網帶來的新問題(多模共存),無線接入應該更寬容,適應性更強,即各種模式相容性好,接入方便。

  XX教授總結了當前網際網路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

  XX教授認為下一代網際網路應該解決安全、QOS和商業模型問題。

  XX研究員認為,下一代網路是以ip為核心,支援多種業務的網路。NGI是NGN的一個子集。電信規劃的NGN由五部分組成,下一代交換網(軟交換)、下一代接入網、下一代傳送網、下一代移動網、下一代網際網路。

  XX教授認為,網路的發展從技術驅動轉到業務驅動;終端對業務的限制和促進作用越來越明顯;可以考慮重新規劃頻段,發揮頻段的固有特性。

  XX研究員認為,EERP(整合企業外部資源的管理系統)可以成為一個Killer Application。但需要一個安全、QOS有保證的、可管理的網路環境。

  XX院士認為,基本處於跟蹤狀態,主要支援了高效能路由器、ASON、軟交換、光傳輸。XX期間,應努力創新,轉到標準制定方面,至少要能在標準制定方面有影響力。李國傑院士認為,下一代網路應該是低成本的、可信的、移動的、寬頻的、泛在的。下一代網路不是一個純技術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應以社會的和諧為目標,適當犧牲一些。對於internet,是要其機理,還是要其ip技術。也許就不存在Killer Application,因為不同的人需求是不同的。消費價值的產生位於終端,應關心資源子網,關心網路架構。感測器網路是網際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關注移動自組織網路技術。

  XX教授認為,移動網際網路前景好,國外也剛剛形成標準,有突破的可能。應研究移動ipv6終端裝置,解決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切換問題,研究ipv6的應用層組播,研究新型路由器機理和結構。 來自長城戰略諮詢的專家認為,XX的思路是創新,要進行科技管理改革。成功要靠商業模式,較少依賴戰略了。

  XX教授的一個總結,網路發展將從人、人互動->人、物互動->物、物互動。NGI可能的成果是:大規模的純ipv6網、高效能的路由交換技術、可信任的網路、重大網路應用、網際網路基礎理論的研究。

  討論部分:

  1.來自廣播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多媒體產品製作投入比傳輸大的多,需要安全機制,加強保護。線上影片突發性低,有無可能採用電路分組結合的交換方式。如何分時、分流量、分內容計費。廣電不會建設獨立的網路,而目前的網際網路象盜版市場,不能適應商業運作,下一代網路應加強安全、QOS。

  2.軟交換和ipv6核心路由器,國家支援的力度不夠。軟交換,其軟體能力很差,硬體相對還可以。

  3.西安交大的專家:internet的發展理念很重要,不應該一開始就以追逐盈利為目標,而丟棄了網際網路發展的精髓。發展的核心是路由器、交換機以及其相關的軟硬體。應努力構建一箇中間件平臺,支援各種應用的開發。

  4.XX教授:國外在下一代網路上做的,都是面向大應用、大集團的(如天文儀器的控制),很少具體到細微方面。

  5.可以考慮專網專用,解決安全問題。抓終端應用的實現技術。建立統一的中介軟體平臺,支援開發和應用。

  6.應關注行業需求,如水利、建築;注重中介軟體的構建,即建立統一的服務支援平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