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體育教學論文
農村體育教學論文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重視學生的體育教學。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農村體育教學論文,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摘 要:體育教學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體育工作是推進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
關鍵詞:體育;教學;結合
為進一步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體機能正常發展,做到寓德育於教學活動之中,教師首先應瞭解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徵,及其生長髮育的規律,以實現體育教學在實踐教學中的合理化、科學化。根據多年的教學總結出以下幾點經驗。
一、注意學生個性與教學有機結合
在當今的小學生中,留守兒童已佔絕對多數,他們的體質弱,特別是獨生子女。導致他(她)們體質下降的因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在現實生活中,隔代家長對孩子過度寵愛,不忍心看孩子在體育運動中受苦受累;給孩子吃最好的,玩最好的,什麼事情都幹依百順,使得孩子在正常的年齡有著不正常的體重。另一方面就是現實的學生特別是獨生子女性格太孤僻,不喜歡參與大的群體活動,過分強調“個人”為中心,這就嚴重阻礙了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因此研究現實的學生,特別是留守兒童的身心特點是非常必要的。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在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結構和組織方式等方面適時地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不僅關係到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和學校體育發展戰略,更是學校體育如何適應社會需要,擴大學校的教育功能,為社會發展服務的緊迫課題。作為我們體育教師就要有針對性地調整體育教學的觀念,提高集體專案的比重;在體育教學中儘可能多的採用團體協作、相互幫助的教學方法。如在進行廣播體操的教學中,適當採用分組練習,讓學生在分組練習中儘可能多的進行相互交流和幫助。小組練習既要講合作,還要講競爭,從而在學生之間形成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關係。以小組為主體的形式進行體育教學,不僅有利於增強學生體質和培養學生頑強的進取精神,還有利於學生互相學習、互相瞭解、相互幫助。
二、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
1、化繁為簡的教學方法。就是要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進行體育教學,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完成體育課的教學任務。小學生在學習中是以機械記憶和形象思維為主,教學活動中,應儘量採用直觀、簡單的教學手段。
眾所周知,學習廣播體操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學生的團體性及一致性更是無從談起。我在具體教學生學習第二套廣播體操中的肩胸運動時,把整套動作進行“肢解”,把較難學的跑跳步動作比喻、分解成小孩子們平時調皮高興的動作;同時,採用“先進生”帶“後進生”的教學方法,透過他們相互幫助,相互交流,達到共同提高。
所以在體育教學中要儘可能把運動技術簡單化,讓學生在學習動作要領時一學就懂。在課堂上,老師講解完動作要領後,讓學生根據老師說的要領去做動作,做對了,及時加以鼓勵肯定;做的不好,老師再次做示範動作,並幫助他們完成。那樣學生就會對自己在課堂的表現會非常滿意,感覺自己在上課的時候會有成就感,從而很好的提起了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2、變煩躁無味為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現在的少年兒童為什麼不太喜歡上體育課呢?透過我在實踐的體育教學中發現:上體育課太累,搞得一身的臭汗;上體育課時缺乏趣味,每天做同一動作而感到煩躁。因此,我們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手段要多樣化、趣味化,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推遲疲勞的出現。在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由於較長時間練習某一個動作而感到枯燥,教師可採用遊戲法和比賽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每天體育課前必須做的準備活動時,不要總是單純的採用徒手操,在適當的時候採用跑步、遊戲、民族舞蹈等形式進行教學。相同兩堂課的準備活動學習的技能一樣,但是練習的方法不一樣,這就增加了體育教學的趣味性。此外,還應做到生動形象的講解和準確的動作示範,教學方法力求多樣化、興趣化,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
3、多采用“遊戲教學法”和“比賽教學法’’進行體育教學。在體育教學中,要做到“寓教於樂”,讓學生盡情的享受“娛樂體育”的樂趣,就應在體育教學中有針對性的採用“遊戲教學法”和“比賽教學法”進行體育教學。特別是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好動、愛新鮮,注意力不夠集中的特點,很適合遊戲形式進行體育教學。遊戲形式的體育教學是根據小學生個人的發展需要出發,把獲得體育運動的快樂感和培養學生自我鍛鍊能力作為目標的教學思路。它重視每一項不同運動所獨具的樂趣,並強調愉快地、自主地從事體育學習。“比賽教學法”在形式上是以快樂從事體育學習為目標,但真正的目的是為兒童在學習階段認識體育,真正獲得快樂體驗,從而持之以恆,直至終身進行體育鍛煉。“娛樂體育”教學要依據教學大綱、教材的要求和實際可能性,又要考慮到學生的需要和時代特點,從實際出發,使教學內容生動活潑,學有所獲。如在小學一年級“單腳起跳,雙腳落地跳遠”的體育教學中,有些小學生因圖快或不認真,常常出現雙腳起跳,或出現起跑的現象。如果設計成“羊媽媽教小羊學本領”遊戲,看誰學的好,同時又跳的遠,這樣再跳時學生就會很認真,同時又感覺很有趣。透過“娛樂體育”的教學既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也使學生在快樂的遊戲中學到了知識,得到了鍛鍊。從而達到了學生的“學”與老師的“教”的“雙贏”。
總而言之,學校體育教育既要教學生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和衛生常識,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增強學生的體質,更是為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有用人才的主要途徑和手段.學校體育教育的道路和意義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