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遺址公園導遊詞

大明宮遺址公園導遊詞

  明宮,大唐帝國的宮殿,是當時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位於唐京師長安(今西安)北側的龍首原。始建於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宮,是唐長安城的三座主要宮殿(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的一百一十座,稱為“東內”。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明宮遺址公園導遊詞,僅供參考。

  大明宮遺址公園導遊詞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唐大明宮遺址公園:

  唐朝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長安城擁有三處大型宮城,即太極宮、大明宮和興慶宮。其中的大明宮,因為規模最大、制度完備、被看作是大唐帝國的統治中心和國家象徵。

  大明宮的佈局非常講究,它嚴格按照中軸線對稱法配置建築,從南至北依次為:丹鳳門、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太液池、玄武門、重玄門等重要建築,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丹鳳門遺址。

  丹鳳門是大明宮的正南門,共有五個門道,上面建有高大的門樓。丹是紅色,代表熱烈、興旺,而鳳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鳥,曾被歷史上很多部族甚至王朝用作圖騰。丹鳳合起來就是紅色的鳳凰,代表的是大吉大利、大祥大瑞。

  丹鳳門為古代城門中最高等級五門道制的傑出代表,丹鳳門的五個門道,每個門道寬8.5米,五個門道總計達51米多,比現在天安門的門道都要寬。丹鳳門門闕墩臺總長74.5米,南北寬33米,它的建築規格之高、規模之大,都創下中國古代皇宮的宮門之最。

  丹鳳門是一個交通通道,皇帝由正中的門洞進出;其它官員只能由兩側的門洞通行,右進左出,直到今天,我們的交通規則還是沿用這種“靠右前行”的辦法。

  丹鳳門不僅僅是交通通道,更是唐代最高統治者與民眾溝通的最佳場所。每逢頒佈赦令、登基大典、重大宴會、獻俘等活動時,皇帝會出現在門樓上,供萬民瞻仰。每逢皇帝宣赦時,丹鳳門前一側就立一根高杆,上面懸一隻金雞,另一側放一面大鼓,待皇帝登樓,被赦免的囚犯在鼓聲中引至門前,赦令宣讀完畢後當場釋放,唐人楊巨源有詩道:“丹鳳樓前歌九奏,金雞杆下鼓千聲”,說的就是宣赦;此外,唐玄宗還曾兩次在丹鳳門門樓上舉行宴會,招待突厥首領和使節。丹鳳門在唐代的作用,就類似於今天的北京天安門,或者說,丹鳳門就是唐代的天安門。

  請大家隨著我進入丹鳳門,注意腳下的臺階,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丹鳳門遺址博物館。它是2005年進行的考古發掘,外側的宏偉建築,是根據復原研究和模擬設計而構築的保護性展廳。它將真正的遺址罩在大廳內。為了達到既保護遺址又不影響參觀視線的目的,博物館由三層框架結構組成,其建築結構距離遺址的邊沿約為60釐米,博物館外牆的色彩全部選用淡土黃色,為的就是要使這座建築既能體現唐代皇宮正門的形制、尺度、建築特色和宏偉端莊的風格氣派,又有別於其它仿古建築。

  今天,它作為唐文化的代表,帶我們領略了一個統一大國的政治權威。

  大明宮遺址公園導遊詞篇2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唐代的大明宮是長安城中最為輝煌壯麗的建築群。公園建在大明宮的遺址上,這裡有含元殿等宮殿的臺基、墩臺遺址;能欣賞到復原的大明宮微縮景觀;觀賞IMAX 3D影片《大明宮傳奇》,還能體驗文物的考古發掘和修復。

  景區有南門和東門,南門是正門,遊客中心也位於南門,建議遊客南門進入景區。遺址公園分為免費區和收費區兩部分,其中收費區是景區的核心區域,包括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遺址以及大明宮遺址博物館。免費區內的部分景點也需要購票,如丹鳳門遺址博物館、考古探索中心等。

  在收費區內,遊客可以觀賞到各大殿的臺基遺址以及在臺基遺址上用輕鋼結構呈現出的宮殿輪廓。在大明宮遺址博物館內,能夠觀賞到遺址內出土的文物,如:皇家用具、器皿等。博物館的東北角,還有按照1:15比例復原的大明宮微縮景觀,最高的微縮宮殿高約2米左右,你可以“行走“在景觀中的街道上,融入盛唐大明宮之中。

  靠近南門的丹鳳門遺址博物館內,儲存了當年丹鳳門的門闕墩臺遺址,這裡是中國歷史上可考的'最大一座城門。在丹鳳門的西北部有考古探索中心,在這裡可以親身體驗文物考古發掘和修復工作,特別適合對文物工作感興趣的遊客。

  在遊客中心旁的影院內,遊客可以觀賞到IMAX 3D影片(大明宮傳奇),每小時播放一場,片長35分鐘,在3D環境下,觀眾猶如穿越歷史大門,置身1300年前的盛唐王朝。

  大明宮遺址公園導遊詞篇4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

  唐大明宮是東方園林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被譽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大明宮遺址是1961年國務院首批公佈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際古遺址理事會確定的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遺址保護工程,是絲綢之路整體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是西安城市建設、大遺址保護和改善民生的重點工程,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園”,使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成為帶動西安率先發展、均衡發展、科學發展的城市增長極,成為西安未來城市發展的生態基礎、最重要的人文象徵,併成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撐,進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

  大明宮遺址作為盛唐文化的重要載體,是西安城市發展史上一個重要文化符號,保護好大明宮遺址就是保護盛唐文化,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大明宮的範圍很大,東西1.5千米,南北2.5千米,略呈楔形,共有11座城門。大明宮正門名丹鳳門,正殿為含元殿。含元殿以北有宣政殿,宣政殿左右有中書、門下二省,及弘文、史二館。此外,有別殿、亭、觀等30餘所。自高宗咸亨元年以後,大明宮成為朝政活動的中心。

  含元殿是當時唐長安城內最宏偉的建築。殿前東西兩側有翔鸞、棲鳳二閣和通往平地的龍尾道。實測殿夯土臺基高3米多,東西長75.9米,南北寬42.3米。在臺基東西兩旁各有一條廊道遺蹟,分別伸向東邊的翔鸞和西邊的棲鳳二閣。麟德殿大約建於唐高宗麟德年間,故以“麟德”命名。其位置在大明宮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是皇帝召見貴族親信、接見外國使臣和舉行盛大宴會的地方。實測殿址南北長130多米,東西寬70餘米。

  大明宮遺址公園導遊詞篇5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

  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在今火車站北1公里多的龍首原上。

  大明宮是唐京城長安“三大內”中規模較大的一座,位於當時長安城北的禁苑中。坐北朝南,居高臨下,氣勢宏偉。大明宮初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名“永安宮”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他父親李淵修建的夏宮。工程未完,李淵便死,遂於貞觀九年正月改名“大明宮”。高宗龍塑二年(公元662年),斂收雍、通、歧等十五州的民錢,減百官一個月的薪俸,重建大明宮。第二年遷大明宮聽政,改名為 “蓬萊宮”,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又改名為“大明宮”,從此大明宮的名稱才固定下來。

  大明宮的範圍很大,實測宮城西牆2256米,東牆2641米,略呈楔型,其有十一門。大明宮正門名丹鳳門,正殿為含元殿,含元殿以北有宣政殿,宣政殿左右有中書、門下二省,及弘文、史二館,此外,有別殿、亭、觀等三十餘所。自高宗咸亨元年以後,大明宮成為朝政活動中心。

  含元殿是當時唐長安城內最宏偉的建築。唐李華《含元殿賦》說,建築木材是由江南山林中精選運來的“擇一木於千木”的“荊揚之材”。殿前東西兩側有翔鸞、棲鳳二閣和通往平地的龍尾道,南距丹鳳門四百餘步。“左翔鸞而右棲鳳,翹兩闕而為民辦,環阿閣以周 ,象龍行之曲直。”解放後實測,殿夯土臺基高3米多,東西長75.9米,南北寬42.3米。在臺基東西兩旁各有一條廊道遺蹟,分別伸向東邊的翔鸞和西邊的棲鳳二閣。殿南有三條平行的斜坡,間有臺階的漫道遺蹟,這就是當時所謂的龍尾道。

  有名的麟德殿大約建於唐高宗麟德年間,故以“麟德”命名。其位置在於大明宮北部太液池之西德高地上。這裡東臨太液池風景區,西近大明宮西牆德九仙門,便於大臣出入,因而是皇帝召見皇族親信、接見外國使臣和舉行盛大宴會德地方。實測殿址南北長130米,東西寬70餘米。公元703年,武則天曾在麟德殿接見並宴請日本執節大使粟田朝臣真人。

  這座規模宏偉德宮室,經過唐末朱溫的破壞,韓建縮建長安城時的拆毀,早已變成一片廢墟。但是,遺址內的含元殿、麟德殿、一清殿、翔鸞殿和棲鳳兩閣以及太液池、蓬萊亭等遺蹟,現在還清晰地看見。

  1961年3月,國務院公佈大明宮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