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科學活動《大魚找小魚》活動方案及活動評析
幼兒科學活動《大魚找小魚》活動方案及活動評析
活動目標:
1。能夠按照條紋的數量及顏色排列的不同將小魚歸類。
2。提高幼兒的圖形評價能力。
活動材料:有條紋的大魚卡片18張 小魚卡片18張
活動流程:觀察大魚卡片――遊戲:大魚找小魚――遊戲:找呀找
活動過程:
(一)情境引入:
“在藍藍的大海里有一群大魚在快樂的游來游去,他們開心的遊著遊著,發現自己的魚寶寶不見了,這可怎麼辦啊?”激發幼兒的操作興趣;
教師依次出示6張不同條紋的大魚卡片,引導幼兒一一比較並發現說出身上的條紋有哪些不同之處。
(二)遊戲:“大魚找小魚”
引導幼兒來幫助大魚找寶寶,在找的時候要注意魚寶寶要和大魚媽媽行的一樣的'顏色。
教師出示任意一張大魚卡片,幼兒在自己材料中找出3條與大魚身上條紋完全相同的磁片小魚放在一起。要請幼兒說一說你的小魚寶寶是什麼顏色的?顏色是怎麼排序的?
(三)遊戲:“找呀找”
“大魚領著小魚寶寶游回家了,他們很感謝我們小朋友;於是把這些魚卡片送給了小朋友;現在我們也來玩一個遊戲,我施魔法把大家都變成魚寶寶,咱們一起來玩兒一個小魚的遊戲吧!”
玩法:教師講18條大魚卡片分給幼兒。幼兒將卡片舉在胸前,然後找到持有於自己的魚卡片完全相同的卡片的幼兒,站在一起成為朋友;然後請幼兒自己檢查誰不是自己組的?他應該是哪一組的?我們組的顏色是怎麼排序的?
混合大魚卡片,反覆進行遊戲。
活動評析:
1。預設的目標難易程度很適中,在整個活動的進行中目標一致貫穿於其中,幼兒參與狀態很好。
2。目標中的第一點幼兒基本上都已達到,在比較時能夠知道從魚頭的位置開始對比顏色,可以很清楚的把小魚歸類,只是在黃藍綠紅、黃綠藍紅這兩種小魚時,有一部分幼兒會分不清楚,還需多練習。
3。在環節進行中,幼兒會很認真的從自己的卡片中找出和大魚一樣的小魚寶寶,時不時還會很興奮的說:“我找到了一條魚寶寶”,大多數幼兒在操作時很認真,只要老師稍微一提醒,就可以很快的發現規律;個別幼兒還需單獨多指導後才可以完成。
4。 在此次活動中,我主要是語言活動,更多的讓幼兒融入到故事情景中,引導幼兒掌握一些比較的方法和排列的規律。
5。 在活動中我採用了反覆的提問,引導法引導幼兒在我不斷的語言刺激下能夠發現排列的規律。
6。 效果分析:透過此次活動,幼兒能夠根據小魚的顏色不同和排序不同來將小魚歸類。在進行比較的時候,幼兒可以很容易的把差異比較明顯的小魚挑出來,並排列整齊;但是當遇到黃藍綠紅—黃綠藍紅這兩種時,幼兒都會分不清楚,需要經過更多的提醒後幼兒才可以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