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調研報告

鑄造調研報告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鑄造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鑄造調研報告1

  一、鑄造業發展的現狀

  鑄造業在我縣已有上百年曆史,始於清朝末年,發韌於三塘鋪境內,以手工和簡單機械操作,產業基礎雄厚。九十年代初,三鑄產業達到鼎盛時期,創造了輝煌的歷史,1994年,僅三塘鋪鎮一個鄉鎮就擁有高錳鋼生產廠41家,制鍋廠35家,鑄管廠30家,鑄鐵廠和鑄鋁廠各100餘家,每年上繳國家稅收800餘萬,幾乎到了村村辦廠、戶戶冒煙的境地。受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以及市場需求的變化,三鑄產業在九十年代末期跌入低谷,其中受衝擊最大的是鑄鋁業,現已完全淘汰出局,而鑄鋼和鑄鍋業,透過加大技改投入,引進新工藝,擴大和更新裝置,逐步得到蘇復,目前,僅三塘鋪鎮就有鑄鋼廠28家,制鍋廠6家,翻砂鑄鐵廠2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3家,至20xx年止,全鎮鑄鋼產能達到4萬噸,制鍋產能達到1000萬口,鑄鐵產能達到2萬噸,20xx年鑄造產業完成產值6億元,實現稅收1600餘萬元,產業逐步向甘棠、青樹坪、經開區、永豐鎮等鄉鎮延升拓展。

  二、加快鑄造業發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加快產業發展條件具備、時機成熟。

  一是資本人才儲備較為雄厚。我縣內目前鑄造企業130餘家,另外雙峰籍人在廣東、佛山、昆明等地創辦鑄造企業 160餘家,鑄造業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有現成的廠房、裝置和技術,湧現了一批資本雄厚、經驗豐富、市場誠信度高的領軍企業,如三塘鋪鎮的五星重工有限公司。

  二是技術升級步伐加快,適應市場發展需求。雙峰鑄造業不斷提升技術含量,產品實現多元化,鑄鋼產業熱處理工藝已實現煤改電,模具上普遍運用消失模技術,產品也由過去單一的高錳鋼鑄件更新為高合金鋼、高鉻鋼等耐磨效能更強,使用壽命更長的產品,制鍋產業也從單一的土鍋子轉型生產精製鐵鍋、真不鏽鐵鍋等產品。

  三是銷售渠道較為穩定。雙峰鑄造業依靠多年的經營,開闢了一條較為穩定的銷售渠道,也有了一支專業的銷售隊伍,如恆盛鍋廠與美的、九陽等國內知名企業對接,成功取得一級供貨商的資質,長期供應配套鍋具。

  (二)鑄造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市場需求較大。鑄造是制鍋之母,是汽車、石化、鋼鐵、裝備製造等支柱產業的基礎,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把中部地區建設成為現代裝備製造產業基地,並出臺了《關於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的若干意見》,湖南、廣東等省相繼制定了打造裝備製造業叢集發展戰略,因此發展與裝備製造業唇齒相依的鑄造業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此外,高錳鋼鑄件作為各類破碎機、球磨機配件屬於易損易耗品,國內需求達200萬噸,到目前為止,高錳鋼產品應用已有100多年曆史,市場經久不衰,尚未找到理想的替代品。民用鐵鍋作為生活必需品,也屬於易損品,國內市場本身就大,加之今年世界衛生組織向各成員國推薦使用中國生鐵鍋,尤其是家用電磁爐技術的發展,使用精鑄鐵鍋既節能又環保,還對人體健康有益。

  三、加快鑄造產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

  雙峰鑄造企業從整個行業來看,仍然處產業鏈的中下游水平,加快發展還面臨著四大制約因素。

  (一)國家產業政策制約。我縣鑄造企業大多屬於高能耗、高汙染企業,受國家產業政策限制,國家透過提高電價和提升環保審批門檻,對鑄造企業進行制約。環保部門對未使用電熱處理爐企業停止核發排汙許可證,三塘鋪只有小部分鑄造企業辦理了排汙許可證,無法達到環評要求的企業,工商營業執照不能透過年檢,面臨關閉的危險。電力部門對鑄造企業電力增容也提高了審批門檻。

  (二)技術裝置制約。我縣鑄造產業起步較早,但規模小、檔次低、生產技術落後、裝備較差,我縣產品仍然停留在毛坯件、半成品階段。機械加工裝置落後,更談不上精密加工,檔次較低,產品附加值不高,檢測裝置欠缺,三塘鋪除長江耐磨鑄件廠和建設機械廠外,沒有一個廠家擁有化驗裝置。成型裝置落後,三塘鋪除了鑄鋼企業使用中頻機組和電熱處理爐外,大部分制鍋、翻砂廠家還是使用沖天爐。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我縣鑄鋼產業與浙江金華、廣西梧州齊名,規模與產能相差無幾,但由於金華、梧州九十年代以來推廣使用新技術、新工藝,上述兩地大部分鑄鋼企業年產量超過20000噸,年產值超過億元,利稅超過千萬元,而我縣至今沒有一家這樣的企業。

  (三)叢集發展制約。雙峰鑄造業缺乏龍頭企業的拉動,在三塘鋪鎮僅五星重工有限公司年產能突破5000噸,最大單件達8噸,尚沒有一個能生產加工單件20 噸以上的大廠家,原料供應、產品銷售兩頭在外,產業鏈不完整,缺乏能夠整合和帶動整個行業發展的整機裝備和生產性配套企業,缺乏扶持農用機械產業發展型別的產業政策,沒有形成有效的行業自律,鑄造業基本上是自我發展、自生自滅。所謂叢集發展,幾十年來,一直停留在口頭上,沒有實質性的大動作。企業管理不規範,多數企業屬於作坊式生產,家族式管理經營策劃,企業文化,財務管理,現場管理非常混亂,缺乏現代企業發展理念。

  (四)企業環境制約。一是融資難,限制企業發展和改造。由於歷史原因及銀信部門門檻較高,無法達到貸款條件,鑄造產業向商業銀行融資較為困難,限制了企業發展,某鑄鋼廠老闆反映,他的鑄鋼廠年產能可達2400噸,並且銷路不成問題,但由於資金不足,在銀行貸不到款,企業20xx年產量僅1200噸,達產率僅50%。二是稅賦過重,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縣鑄鋼產業均按電能消耗核實產量和稅收,目前在我縣年產量1000噸的鑄鋼企業每年繳納的國地兩稅約30 萬,而據在外地辦廠的鑄鋼老闆反映,他們年產量1000噸的鑄鋼企業僅繳國地兩稅10萬元,稅負環境非常寬鬆。不少企業主由於稅賦較重,將廠子搬往了外地。三是少數部門以利益為重,亂檢查、亂罰款等現象仍有發生。有些外地老闆甚至為此放出狠話:你們雙峰那個鬼地方,我再也不來了。

  四、加快發展我縣鑄造產業的建議

  (一)重新定位鑄造業。鑄造業雖不是國家發展的朝陽產業,但也絕不是國家完全限制的夕陽產業,它是機械裝備製造業之母,屬基礎產業。我縣的`鑄造業也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三鑄產業了,它是符合現代機械裝備製造業要求,適應現代市場變化的基礎工業,消除認識上的誤區,規避國家政策限制,尋求政策支援。

  (二)加快規劃,建議促進產業整合升級。建議以青三甘為核心,在潭邵高速公路三塘鋪出口處建設鑄造工業園,參照經開區的優惠政策和成功經驗打造具有強大吸引力的產業叢集帶,力爭透過3-5年時間培育3家左右產值過億稅收過千萬的龍頭企業。建立一個廢鐵供應和鑄造產品專業市場,組建鑄造協會,實現資源共享、資訊互通、優勢互補、規範管理,抑制內部惡性競爭。時機成熟時整合鑄造企業,成立集團公司,推動我縣鑄造業規模化發展。

  (三)加大內引外聯,最佳化發展環境。政府要引導企業加大技術革新和人才引進力度。鼓勵企業開發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自主開展造型工藝、鑄爐熔鍊、材質配料等方面的研究;由政府出面與我省境內的大型知名機械裝備製造企業如三一重工、中科重科等聯絡協調,力爭使我縣鑄造企業成為這些上市公司鑄件定點供應商。

  (四)適時成立縣鑄造產業辦公室,指導協調上述各項工作。只要政府真正重視扶持鑄造產業的發展,我縣鑄造業突破瓶頸,形成氣候指日可待。

鑄造調研報告2

  為全面摸清鑄造行業發展情況,加快機電泵業配套產業發展,提升壯大機電泵業主導優勢產業,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區中小企業局深入鎮辦、企業進行了詳細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及特點

  鑄造工業是獲得機械產品毛坯的主要方法,是機械製造工業的重要基礎,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工業之一。我區鑄造產品廣泛應用於泵業、減速機、其他機械裝置等領域,鑄件在許多機械產品中所佔比例較大,鑄件重量佔整機重量的比例很高,在泵類機械中達50%-60%。根植於老工業基地的鑄造業,隨著老工業區的轉型,近年來我區鑄造業也在發生著悄然的轉變,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截止底,全區配套泵業、減速機、其他機械企業132家,從業人員3500餘人,總資產4.7億元,固定資產原值2.億元。,全區鑄造業鑄件產量為14萬噸,產值為7.3億元,利潤4700萬元,上交稅金2750萬元。其中鑄鐵件11.8萬噸,鑄鋼件1.8萬噸,鑄合金件噸。

  主要特點有以下幾點:

  (一)配套能力逐步增強。近幾年來,我區的鑄造業依託配套機電泵業,特別是在泵業叢集的帶動下,產業配套能力不斷增強,加快了產業聚集發展。目前全區鑄造行業,配套泵業企業達33家,配套減速機企業55家,配套電機及其他機械裝置企業44家。從產值來推算,估計全區泵業叢集配套率在50%左右,減速機叢集配套率在80%以上。我區鑄造產品總量的80%以上提供給本區泵類、減速機及其他機械裝置廠家,近20%的其他鑄造產品,除了滿足本省市需求外,還銷售到上海等省市區。

  (二)鑄件生產企業規模比較小。我區規模以上鑄造企業29家,佔總數的20%,而產值卻佔66%。產值過1000萬元以上企業8家,實現產值3億元,佔整個行業40%以上,總資產1.85億元,佔行業總資產的38%。年產在5000噸以上的鑄造企業僅有5家,佔企業總數的4%,年產在1000噸以上的鑄造企業有30家,佔企業總數的23%,人均年生產鑄件40噸,與整個行業人均年生產鑄件相比有較大差距。(附:全區1000萬元以上鑄造企業彙總表)

  (三)板塊發展特徵明顯。從鑄造企業分佈來看,我區鑄造業的生產主要集中在白塔、域城、開發區、八陡、崮山等鎮域,其中白塔鎮有27家,域城鎮有36家,開發區有17家,八陡鎮有9家,崮山鎮有16家,特別是發展比較集中的域城鎮大域口村鑄造生產企業達12家,鑄造業有力地帶動了本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從配套情況來看,白塔鎮主要配套泵業,域城、開發區主要配套減速機,八陡主要配套其他機械,崮山主要配套泵及其他機械。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區鑄造業實現了較快發展,但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與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由於原材料漲價等因素,影響企業效益增長。從鑄件成本構成來看,原材料佔45%左右,能源、燃料佔10%左右,受宏觀大環境的影響,廢鐵、廢鋼等鑄件材質價格增長30%以上,焦炭等燃料價格增長幅度也較大,而產品售價增長較小,導致企業利潤下滑。

  二是產品檔次不高,品種較少。大多數鑄造產品是初加工產品,高附加值產品少,不能滿足大型鑄造產品的需求,我區泵業龍頭骨幹企業博泵、華成等所需大型鑄件主要依靠外協提供,與我區做大做強機電泵業的要求相比,與發展先進製造業的要求相比,差距很大。從品種來看,我區鑄造產品品種不夠多,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三是生產工藝和技術水平與行業先進水平相比差距較大。我區大部分鑄造企業都屬小企業,競爭能力不強,沒有能力進行先進工藝技術水平的改造,多年來仍用傳統技術,由於熔鍊裝置、檢測裝置的簡陋,精密鑄造發展滯後,廢品率比較高。

  四是節能降耗與環境汙染壓力較大。透過技術改造,部分企業有了較大的進步和改觀,但總體來說,我區鑄件能耗較高,估計在900kg標煤/噸鑄件。中小鑄造企業排放出來的煙塵和有害氣體,不可避免地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汙染。

  三、發展目標

  圍繞建設製造業強區目標,抓住產業鏈配套這條主線,依託重點企業,依靠技術進步,突出泵業叢集的帶動作用,形成配套能力強、技術水平高、品種較齊全的鑄造業體系,不斷壯大主導優勢產業。

  目標:xxx末,基於全區泵類實現銷售收入70億元的發展目標,全區鑄造業實現產值過20億元,年均遞增40%,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50家,銷售收入總額達到14億元,泵業叢集配套率達到80%,減速機及其他機械裝置配套率達到90%以上。

  四、措施建議

  總的來看,我區鑄造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並存,我們應及時把握機遇,完善措施,積極引進先進技術與裝置,加速產品升級換代,促進鑄造生產向優質、精化、高效能、多品種、低消耗、低成本和低汙染的方向發展,使鑄件質量與水平大大提高,努力膨脹產業規模,增強區域經濟實力。

  (一)大力最佳化產業結構,著力培植一批骨幹龍頭企業。引導企業積極適應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整,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利用稅收等優惠政策,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限制新建在生產規模、環境保護及勞動保障等方面不達標的企業。鼓勵引導骨幹鑄造企業透過兼併、重組或聯合等方式,著力培植壯大騰龍泵閥有限公司、龍友鑄造廠等骨幹企業,提高工藝和裝備水平,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全區機電配套協作能力,帶動整個行業水平的提高。

  (二)加大科技投入,切實推動自主創新。引導企業加大投入力度,引進先進工藝水平,新上技術裝置,大力發展精密鑄造,提高行業發展水平。以企業為主體,聯合有關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積極推進產學研聯合,扶持大型專業鑄造企業儘快建立技術研發中心,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產品,提高企業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

  (三)加強專案建設。圍繞產業叢集產業鏈上、下延伸,著力策劃建設一批綜合效益好、帶動性強的產業專案,突出抓好鑄造專業化協作配套專案及“專精特新”專案建設,拓展產業集聚發展空間。引導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建立合作關係,提高大企業零部件本地配套率。

  (四)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改善勞動生產環境。積極引導行業企業為開展崗位培訓創造條件,透過組織開展行業技術培訓、加強行業交流等措施,提高鑄造行業人員素質與水平,特別要加大鑄造行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為行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透過提高人員待遇、最佳化作業環境、加強勞動保護等措施,改善勞動條件,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五)最佳化發展環境,創新發展模式。透過適時成立鑄造行業協會,加強資訊溝通,加強行業自律和管理,打造服務平臺,為鑄造行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透過發展模具製造、質量檢驗、原輔材料加工中心等機構,為鑄造企業提供業務資訊、技術及諮詢服務,促進行業健康快速發展。準確把握區域工業發展趨勢,接受機電泵業、大企業的輻射作用,實現共同發展。

  (六)抓好節能降耗與環境保護工作。認真落實國家產業政策,選樹一批鑄造行業節能、節材典型,引領行業企業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大力加強節能、節材新技術、新工藝、新裝置的宣傳推廣,加大廢棄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力度,實現行業節能、節材目標,為全區節能降耗做出貢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