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調查報告(精選10篇)

中國農村調查報告(精選10篇)

  在當下社會,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農村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農村調查報告 篇1

  勤勞致富,這個亙古不變的道理放在今天市場經濟大潮下的農村有些不靈了。由於農民的生產是為市場而生產,他們生產的糧食或肉蛋奶,都是用來交換的商品,且沒有定價權,誰老實巴交種地誰就吃虧。

  自20xx年以來,身為中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的我,帶領一批批研究生一直在自己的家鄉山東省平邑縣卞橋鎮蔣家莊進行生態農業實踐,承包了約40畝低產田,辦了一個生態農場。我們目睹了中國農村的很多變化。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這10年的生態農業實踐中,中國農村的汙染問題不但沒有改觀,反而越來越嚴重。由於普遍採取了違背自然規律的生產模式,同時城市垃圾大量進入農村,發達地區淘汰的產業在落後農村落地,因此,農村中出現了多種汙染。本文章所反應的問題,是我們透過調查發現的真實現狀。

  調查之一:令人窒息的臭味

  20xx年7月,山東幾省連遇高溫,部分城市達到40度。在這樣高溫天氣下,一些化工廠、養殖場散發的臭味令人窒息。

  在我的生態農場西北角,兩年前出現了一個非法養殖場,屬於工廠化養鴨,鴨子從蛋殼出來到長大25天即可以出籠。在其上游就有一個規模化的屠鴨廠。屠宰後的鴨子進入到南方城市,被一些不知情的消費者吃掉了。經濟發達的地方,為轉移汙染,將工廠化養殖場和屠宰廠轉移到了經濟相對落後的沂蒙山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裡恰好位處水源地上游,這裡的汙水與生產的垃圾食品又回到了他們的餐桌。

  臭氣來自養鴨場的鴨子糞便,平時氣味就很大,再遇到到高溫,臭氣濃度增加幾倍,臭氣熏天。儘管政府規定畜禽糞便要乾溼分離,不準沖洗,但這些黑心養鴨場不管不顧,照樣用水衝,不僅嚴重汙染了周圍河流,在沖洗過程中還添加了大量火鹼,這樣的鴨糞不僅不能肥地,還會燒死莊稼。

  之所以25天鴨子就能夠出籠,得益於大量使用飼料新增劑,各種重金屬、抗生素、激素都新增到飼料裡面,讓鴨子異速增長。不要說這樣的鴨肉存在嚴重的質量安全問題,就連糞便都存在嚴重的環境汙染,長期在鴨場工作的農民也有健康隱患。

  最近臨沂市在鐵腕治汙,希望藉此春風,對於存在偏遠農村的嚴重違背自然規律、嚴重汙染生態環境的養殖場予以清理,早日還沂蒙山人民久違多年的綠水青山。

  調查之二:地下水不能喝了

  我們在農村調研,發現買水喝的農民越來越多了。最早發現農民買水喝是20xx年春節前後,今年村民發現買水喝已成為普遍現象。沿沂蒙山金線河兩岸的十幾個村莊,當年都是到河邊沙灘取水喝,或者每個村裡都有井,喝的就是淺層地下水。如今,河裡的水早就不能喝了,現在井水也不能喝了,連鎮上供應的自來水也幾乎不能喝了。

  有條件的家庭花錢打深水井,打井變成一個產業。

  河水不能喝是沿河工業尤其屠宰業、工廠化養殖業造成的,河水已嚴重汙染,成了劣五類水;淺層地下水不能喝是農業汙染惹的禍,農民為圖省事,減少向土地上投入,使用大量的化肥、除草劑等農藥,最終導致了賴以為生的地下水不能喝了。原本喝水不要錢的農民,今天嚐到了花錢買水喝的苦頭那水是要天天買、頓頓買的啊。

  水是從山上買的,村莊的上游就是蒙山,蒙山由於植被覆蓋好,少農田,所產生的水乾淨還有一絲絲的甜味。然而,幾年前我去考察,發現那裡的水源也面臨著汙染隱患。由於遊人增多,山上遍佈各種農家樂餐館,餐飲業的廢水直接排放到水源中去。

  農民向環境中使用了多少化肥農藥?一般一畝地三四百斤化肥,兩三斤農藥,這些化學物質,能夠被利用莊稼或保護莊稼的,佔10%~30%,也就是說大量化學物質是用來汙染的,汙染的比例高達70%~90%。大量化肥、除草劑等農藥、地膜造成土壤汙染和土地肥力的嚴重下降,土地肥力下降又帶動了農藥化肥產業興旺。政府在源頭補貼化肥、農藥、農膜等,以至於這些化學物質非常便宜,使用起來連農民都不心疼農民除一畝雜草,除草劑的費用僅為2.1元!

  調查之三:害蟲越殺越多

  進入7月,調查區平邑縣卞橋鎮石橋、南安靖、卞橋、西荊埠、黃埔莊等幾個村子的農民開始忙碌起來。農田裡爆發了一種鑽心蟲,專門啃食玉米芯,即頂端的幼葉,吃完後就鑽到植株下面的部位,非常難以治理,農民恨之入骨。

  農民每年都要向地裡打多遍農藥,加上播種期用農藥拌種,使用農藥四五次屬於正常,如果種植果樹,每年打藥的次數高達20多次。

  現在的農田充滿了殺機,害蟲幾乎都是經過農藥洗禮的,農藥越用越多,而害蟲似乎也越戰越勇,在過去一百多年的人蟲大戰中,化學對抗的勝者似乎是害蟲而不是人類醫院裡癌症病人越來越多,而害蟲繁殖速度依然成倍增長。

  害蟲在農藥脅迫下,會出現進化,這個進化是在農藥誘導下產生的。據說有些害蟲泡在農藥原液裡也毒不死。這類害蟲進化出來了一層隔離液態的蠟質毛。如果有人研究農藥誘導的害蟲進化機理,應當有很好的科學發現。農民不知道其中的原理,每年繼續有成噸的農藥傾倒在農田裡。

  有些蟲害是農藥商和農藥販子人為製造出來的恐慌,為了嚇唬農民,其目的是兜售其農藥,他們不關心農民是否治住了害蟲,他們關心的是農藥的銷售量。

  當農田出現的害蟲的時候,僅僅是每畝出現2~3頭害蟲的時候,植保專家就建議農民噴灑農藥,還推薦他們使用哪一種農藥。如果不打,農民們經常聽到的是下面的話:你不打農藥嗎?不打莊稼都毀了。

  一些政府官員也成了農藥商的傳話筒:不打農藥,產量會減少70%,甚至會絕產。

  現在農藥的名稱越來越奇怪,如一步絕、一月無蟲等,既充滿了對害蟲咬牙切齒的恨,又充滿了對農民的誘惑不怕你不來買。

  調查之四:河流變成臭水溝

  山東省平邑縣卞橋鎮蔣家莊村的東面有一條小河,叫金線河,是沂河的上游。沂河是淮河流域泗沂沭水系中較大的河流,從江蘇入海。在沒有自來水的年代,沿河十幾個村莊的村民就是靠這條小河生活,無論是地表水還是地面水都能喝,不需要進行水處理。這條河至今也是臨沂市以及沿線城市的水源地,但需要進行各種水處理措施。

  過去村裡還沒有空調的時候,這條河就是天然的避暑地。在炎熱的夏季,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就是用這條河去除身上的熱氣,男人在上河洗澡;女人在下河洗澡,但男人的權利是白天和黑夜都能洗,而女人只有在晚上才洗。

  村裡人對這條小河有著很多的回憶:

  河裡有很多的魚,夏天發洪水時可以在淺灘上抓到幾十斤重的大鯉魚,魚是從上游水庫裡跑出來的,水流平緩時也能看到一些魚兒在淺淺的水底下靜靜地待著。有一種魚,我們叫它沙裡趴,用手就能抓住,至於深水裡的螃蟹、蝦米、青蛙、泥鰍等就更多了。孩子們用笊籬就能撈蝦,手巧的還會織漁網,並織成簸箕的形狀,綁在長杆上,就可以抓到更多的魚。小河再往遠處流便是密不見人的森林,膽小的孩子是不敢走進去的。森林裡有一種叫小黃雀的鳥,羽毛金黃,小而靈活,孩子們的彈弓很難打到它。一到夏天,數不盡的知了響徹整個森林,天氣越熱,叫得越歡,這時候,孩子們最高興的事就是一下課就去粘知了,揀知了皮,逮知了牛。

  今天,這條小河已經嚴重變臭,不能游泳,更不能喝了,水裡的魚蝦沒有了,沿河的蘆葦蕩沒有了。這條河每天都要負重將各種汙染物搬運到下游去,再經過沿線的城市,最終流向大海。

  據村裡人介紹,河水變質是從砍伐當地森林開始的,這個過程大約發生在1982年前後,首先是分了集體林,將多樣化的當地森林賣掉分掉,然後種植上清一色的楊樹。隨後,人們發現了發財的機會賣沙子。由於城市急劇發展,大量需要沙子,金線河的沙子被層層截挖,這裡的沙子被製成混凝土,撐起了一座座城市。

  後來,人們沿河瘋狂建各種養殖場,大都是工廠化速生養殖場,養雞養鴨,汙水直排金線河;雞鴨多了之後,於是就沿河建起了屠宰場,屠宰廢水基本沒有經過處理就進入了金線河。

  還有其他大小工廠,以及農田裡排放出來的化肥、農藥、地膜的碎片,下雨的時候也隨著地表徑流進入了金線河。

  這條曾經美麗的金線河,早在20年前就已經名存實亡了。現在山東乃至整個內地省份,已經很難找到沙子了。而底泥中的重金屬等物質也需要專門的處理恢復,其代價的是昂貴的。

  調查之五:垃圾包圍農村 調查發現,農村中垃圾嚴重增多了,尤其白色汙染。

  倒退三四十年,鄉村是很少垃圾的。那個時候沒有塑膠袋,也沒有農膜,主要是動物和人的排洩物。勤快的農民都要將這些排洩物收集起來,放在豬圈裡作為肥料。當年有一種農活就叫拾糞,幾乎每一個農戶家裡都有拾糞的工具,沂蒙山人管一種棉槐條編的農具叫糞箕子,就與這種農活有關。

  如今,人和動物的糞便明顯比過去少見了,但嚴重增多的是各種垃圾。

  首先,農田的地膜殘留物就是一種。每年農民種植經濟作物如西瓜、花生、土豆等都需要大量使用地膜。這些地膜非常薄,沒有回收利用價值,收穫莊稼後農民就將地膜撿起來放在地頭,一些殘留的農膜留在地裡。有時候地頭上雜草多了,農民在燒雜草的時候,一把火也將地膜焚燒了,釋放出嚴重的致癌物。

  其次,是各種農藥、化肥的包裝物。它們幾乎都是塑膠類製品,有些為塑膠袋,有些加工成塑膠瓶。

  第三是各種食品的包裝物。飲料瓶、礦泉水瓶、牛奶瓶,泡麵袋,薯條袋,幾乎村民從商店裡買來的所有食物都是用塑膠包裝的,即使香菸,外面也有一層膜。

  第四是各種塑膠袋。城裡人的超市對塑膠袋實施限塑令,但那些被限制的塑膠袋全部進入鄉村,現在農民趕集賣東西,根本沒有帶包帶筐的習慣了,到處都提供一次性塑膠袋。集市散場後,地面上的垃圾塑膠袋遮蓋地面,由於鄉村沒有專門的環衛人員,這些垃圾袋藉助風或雨水的力量,就會進入河流或溝渠。

  第五是村民的各種生活垃圾。舊衣服爛鞋襪,廢舊的塑膠桶,墩布頭與塑膠把,加上爛菜葉與廢紙片,這些垃圾有些就手被村民傾倒在溝渠內,颳風下雨後再衝到下游去。

  調查之六:得癌症的多了

  蔣家莊的村民,第一次聽說癌症這個詞,是20世紀70年代。1976年1月,周恩來總理去世,因患癌症醫治無效去世,縣有線廣播裡傳來這個訊息。村民們悲痛之餘,私下互相打聽,癌症是什麼樣的病,那麼厲害,連國家都治不好。可見,40年前,癌症對於村民完全是很新的名詞。

  如今,村民們因病去世的多了,而更多的病,都是在醫院裡查出的癌症。先是村民感覺某個部位不舒服,疼痛難忍,送去醫院檢查,往往都是癌症後期。後來這樣的事情多了,誰家發現有人疼痛,就很自然地猜想是不是得了癌症。

  癌這個字裡有3個口字,病從口入,癌症也多是吃出來,喝出來的,更有空氣中致癌物,透過呼吸進入人體。村民們得肺癌、食道癌、腸道癌的多,就很可能與空氣、水和食物汙染有很大的關係。

  村民們常年接觸農藥、化肥、地膜,這對人體的傷害很大。村民們告訴我說,打除草劑的時候連窗戶都不敢開,氣味很難聞;打農藥時有時渾身紅腫,洗澡都不管用;他們在田間地頭焚燒地膜時,點著火走了,但空氣中的二噁英致癌物卻進入了大氣,上百年不能降解,對於這一點,村民是不知曉的。

  蔣家莊的會計那裡保留了村民死亡的較完整記錄。過去有記錄的19年中,總死亡人數為109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53人。

  調查中得知,農民死亡原因中,90%以上為各種疾病,其中以癌症為主。最近10年來,除了寫明服毒、上吊死亡、事故外,該村農民死因多為癌症,而自然死亡的比例很小。

  進一步分析發現,該村莊農民平均死亡年齡65.73歲,除去自殺等意外因素,平均壽命70.63歲,其中,男性69.95,女性70.99歲。過去20年中,中國人平均壽命中,男性為72.05,女性為75.35。與全國平均值相比,該村莊男性壽命下降了1.42歲,女性下降4.36歲。女性壽命下降超過男性,可能與農村婦女生活壓力增大和替代男性從事有汙染的農業勞動有關。無論哪種分析,該村農民的壽命已低於全國平均壽命平均值。女性壽命高於男性是不爭的事實,但女性壽命下降高於男性,更應當引起重視。

  調查之七:尷尬的農村殯葬制度

  在蔣家莊,原來有塊公墓林,過去都實行土葬,埋葬的都是蔣家莊去世的農民,以蔣姓為主,外性也允許。我們叫這片墓地為老林。老林裡種植了很多樹木,以側柏為主,墳頭上長滿了草,小時候幾個膽大的小夥伴經常進老林拔草。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這片老林被平整,如今變成了良田。

  然而,老林被平整後,沒有來得及劃出新的墓地,就趕上了家庭聯產責任制,就是分地單幹。當時,村集體並沒有將所有的土地都分掉,尚保留了5%的集體土地,這些土地成了村民埋死人的首選之地。後來,這些集體土地也被承包了出去,這樣村民就不能隨便到別人家的承包地上埋棺材了,只要在自家的承包地上就地掩埋,客觀造成了墳頭遍佈農田的奇觀。

  中國城鄉實行喪葬改革40年以來,雖在城市減少了死人佔地,但在廣大的農村,尤其華北平原上的農村,似乎收效甚微。繼火葬後,農民重新恢復土葬風俗,他們將骨灰盒放置在棺材中下葬,這樣就造成了對待逝去親人的新做法:火葬+土葬。

  火葬與土葬二者只能擇一,而農民卻將其二合一。由此帶來的新的問題是:火葬增加環境汙染,還增加了農民經濟負擔;土葬因無固定的農村墓地,農民隨地埋葬,不僅佔用大量耕地,還造成因無規則土葬行為,造成墳頭遍佈農田,對機械耕作帶來困難。

  可見,農村殯葬制度需要進行新的改革,或者是借鑑城市的做法,恢復家族墓地,實現嚴格火葬,僅留骨灰和排位,減少佔地;或者根據中國農村實際情況,恢復土葬,但需要嚴格不留墳頭,農民自己記住位置,到重要的紀念日祭祖。後者不佔地,農村土地可永久耕作,農民不受平墳之痛。

  調查之八:勤勞未必能致富

  勤勞致富,這個亙古不變的道理放在今天市場經濟大潮下的農村有些不靈了。由於農民的生產是為市場而生產,他們生產的糧食或肉蛋奶,都是用來交換的商品,且沒有定價權,誰老實巴交種地誰就吃虧。

  蔣家莊村民蔣堅強是村裡最早富裕起來的農民。他是當地有名的種地能手,同時也是一名非常熟練的拖拉機手,還會養豬、養牛。20世紀70年代末,農村聯產承包剛開始的時候,曾輝煌一時。他1978年初中畢業就回村當了農民,由於會經營土地,1979年就買上了拖拉機,1980前後就有2萬多元的存款,是當年村裡最早的萬元戶。30年來,他一直靠自己的勤勞伺候土地,非但沒有像那些頭腦靈活的農民那樣過上好日子,還背了20萬元的債務,已基本沒有能力繼續發展生產。

  我們瞭解到他返貧的原因如下:

  一是堅持務農。當村裡很多人外出打工,收入遠比在家種地高的時候,他一直堅定地守在農村生產第一線。他將父母的土地還有農民不願種的土地接過來經營,繼續開拖拉機掙錢,同時養豬還養牛,積累了一個價值17萬元的大院子。然而,不幸的是,他的辛苦努力並沒有使他銀行裡有多餘的存款,而是經常入不敷出。其主要原因是,農產品價格並沒有像城裡人的工資那樣成百倍地增長,而是幾十年來變化相對很小。35年以來,小麥玉米價格僅上升了5倍,遠不如貨幣貶值的速度快,而期間城市工作人員的工資上漲了幾百多倍!那些聰明的農民將土地撂荒,進城打工每年可得到2萬元~3萬元的淨收入,相對於在家農民經營10畝地的收入。而前者要輕鬆的多,後者則非常辛苦,一年到頭都不能休息,還不能生病。

  二是醫療風險。農民長期經營有一定風險的農業,不生病不出事故是不可能的。蔣堅強就因搭建牛棚摔斷胳膊進了醫院。為治好胳膊,他花了近5萬元。禍不單行,他的兒子在外面打工做電焊工,火星迸進了眼睛,治眼傷花了3萬多元。

  三是孩子結婚與生子。農村給孩子定親辦婚事的費用越來越高,低俗的攀比之風直接造成了費用升高。以見面禮為例,20世紀80年代末為1007元,其寓意為千里挑妻,到20世紀末就變成了10001元,翻了10倍;到現在乾脆上升到30003元了,又翻了3倍,美其名曰三生有緣。如果男方拿不出見面禮三生有緣,女方扭頭就走。蓋房、定親、結婚、一直到生子,費用最低15萬元。蔣堅強就一個兒子,孩子從定親到生子,將其所有的積蓄都搭上了還是不夠。

  四是養豬賠錢。蔣堅強去年養殖了50頭豬,本來想發一筆,不料遭遇豬瘟,大部分豬死亡,淨賠3萬元。

  五是為銀行掙錢。由於醫療、孩子娶親、加上那場豬瘟,蔣堅強為了在經濟上翻身,只好冒著更大的風險去貸款,年息高達12%,以不動產做抵押,同時還要有親戚擔保。為了還銀行利息,只有起早貪黑地幹。這樣,其收入的一大部分要還銀行利息,等於為銀行打工,貸款越多利息就越高。

  以上原因不但造成了當年萬元戶蔣堅強的返貧,也造成了許多相信勤勞致富、堅持務農的農民淪落為今天的欠債戶,勤勞致富被逆淘汰。

  那麼什麼人在農村能夠致富呢?據調查,下述3類人在農村是賺了錢的:

  一是犧牲生態環境搞規模化養殖的農戶。20多年前,有一家村民就在村頭搞起來蛋雞養殖場,養殖的廢水直接衝進金線河,散發出來的臭味遭到村民暗罵。該蛋雞場引進所謂的科學技術,讓每隻雞一年可產400多個雞蛋,常年不見陽光,抗生素、激素不斷,他們生產的這種雞蛋,自己也不吃,都被蛋販子賣到城市裡去了。這種犧牲他人生存空間的人能夠賺錢,犧牲他人健康的人能夠賺錢,更奇怪的是,有關部門竟然將這樣的人樹立為典型,這不是鼓勵農民賺黑心錢嗎?

  二是侵佔集體公共資源的人。村裡沒有什麼工業,不料,原本不值什麼錢的沙子卻值了錢,由於城市迅速發展,大量需要沙子作為建築材料,沙子的價格很快上漲。有聰明人將集體的河道承包了去,僱剷車和撈沙船向河道要財富,於是原本有淨化能力的金線河變成了臭水溝,但承包河道的人個個都發了財。

  三是能說會道的人。這類人衣著光鮮,上騙政府,下騙村民乃至親戚父母,完全是不勞而獲之徒。由於國家對農村的各項補貼,都是縣級政府掌控的,這些人就使出了全部騙術,包括對官員行賄,竟然空手套白狼,爭取到了200萬的大沼氣工程,可見政府的涉農補貼很多是沒有用到真正的地方了。

  可見,當今農村勤勞致富已成過去式,許多農民被逼離開農村進城謀生,留下了的所謂有頭腦的人,將德道良心和生態環境都變成了商品,發了財。而國家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資金對受損的生態系統進行治理。這是一種惡性迴圈。

  中國農村調查報告 篇2

  村情概況

  嘉峰村全境面積約13平方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潘莊村約3.5公里,離沁水縣城約60公里。全村農業人口1032戶,2736口人,耕地面積1200餘畝,黨總支部下設7個分支部,共有黨員110名,其中女黨員16名。村委會下轄14個村民小組,村民代表68人,村兩委成員交叉任職共14名。

  嘉峰村是全縣的經濟強村,早在1995年就率先在全縣跨入了小康村行列,xx年又率先跨入全市的寬裕型小康村。有年產30萬噸煤礦一個、兩個福利儲運站,聯辦選煤廠一個,個體養殖戶5家,商業戶60家,飲食業50家、工業戶15家、服務業30家,建築業3家,運輸業130家,村內設有高標準的中學、小學和幼兒園,配套建設先進的教育網路。街道全部實現了硬化、綠化,家家用上了瓦斯氣、自來水、閉路電視,村民的日子過的很富裕。

  在xx年,由於村辦煤礦政策性關掉,隨後又發生了金融危機,村裡的經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應對這樣一個人口大村,沒有群眾收入可不行,村兩委認真思考轉型發展的出路,經反覆研究論證,確立了依託寺河、沁和等企業帶來的人口聚集效應,大力發展商貿業、畜牧養殖業,實現商貿興村、養殖活村的轉型發展新思路。幾年來,圍繞這一轉型發展思路,先後完成了沙河口商貿區、沙河口菜市場、通站路商貿區三處共3萬平方米的商貿房建設工程,安排商戶232戶,xx年,總建築面積為47000平方米的嘉峰商貿城也裝修完工,可帶給沿街商鋪165戶,在大力發展商貿業的同時,村兩委還大力宣傳和鼓勵群眾充分運用省、市、縣畜牧養殖扶持政策發展畜牧業,全村畜牧養殖業發展邁出了新步伐,養殖戶由原先的5戶發展到此刻的13戶。在千方百計解決村裡經濟危機的同時,村兩委也十分重視村民的精神禮貌建設,xx年,佔地面積13066平方米的嘉峰文化活動廣場全面竣工,它的如期建成,解決了村民活動、健身無場所的憂愁。村內現有七支健身隊、秧歌隊、門球隊,文化活動廣場設有乒乓球室、籃球場、圖書室,室內藏書達1500餘冊以上。

  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設施建設

  村兩委成員在支部書何書福和主任劉沁峰的帶領下,努力學習科學理論,不斷加強和完善基層組織建設,取得了必須的成績。村兩委班子精誠團結,齊心協力,分工明確,圓滿完成村裡的各項工作,多次受到鎮黨委的表揚。

  村兩委幹部堅持與時俱進,採取多項措施,以改革創新精神研究新狀況、解決新問題、進行新探索、總結新經驗,全面、深入、紮實、持久地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不斷提高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水平,加快基層組織建設步伐,努力為實現加快發展,富民興村的目標帶給堅強的組織保證。

  投資55萬元改善小學、幼兒園的校園環境,幼兒園獲本市唯一的農村一級幼兒院稱號,村民子女入學率、入園率達雙百,入園費用只需繳納一半;

  投資195萬元完成了3000米的戶戶通工程,大大改善了老百姓的出行環境;

  投資250餘萬元完成了總長1950m的嶽城山瓦斯管道工程,基本上解決了全村老百姓的用氣問題;

  透過與警務區共同努力,完成了外來育齡婦女建檔工作,有效地控制了二胎生育指標,全額完成超計劃生育社會撫養費的徵收,人口自然增長達2‰,國家政協副主席李錦華和省計劃生育辦公廳也親臨我村視察計生工作;

  投資100餘萬元為文化廣場安裝LED顯示屏;

  投入140餘萬元完成了2600米的汙水管道處理;

  投資13.49萬元,為全體村民繳納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參保率100%;

  投資1萬元為680歲以上老年人辦理關愛銀齡,助老御險;

  投資16.92萬元為我村356個6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生活補助費;

  投資60餘萬元村整治村內環境,包括有專職的保潔隊伍和車輛,大街小巷清掃環境衛生人員達84人,做到房前屋後無淤泥、無垃圾、無糞便、無汙水。

  目前,修建公墓的事也被提上議程,現已動工。年底還將為考上高中、中專、專科及本科的學生給予1000-6000不等助學金和為全體村民發放每人1200元的生活補助費。

  信訪穩定

  加強農村信訪穩定工作,是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環節。村兩委一向對本村的信訪穩定工作給予高度的重視。近年來,嘉峰村社會治安狀況良好,沒有發生重大惡性群體治安案件和群眾上訪事件。

  全村綜合治理工作也穩步開展。兩委幹部本著公平、公正、客觀的原則,經常深入組戶,用心幫忙廣大群眾消除糾紛,化解矛盾,及時發現不穩定因素,從根本上消滅一切可能引起上訪的不良因素,實現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確保村子和諧穩定。

  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農村基礎設施薄弱。

  嘉峰村人多地少,人均不足半畝土地,農業經濟結構相對單一。

  2、煤礦停產,村民就業問題顯露。

  嘉峰煤礦政策性的關掉,使得靠煤礦吃飯的村民暫時無法就業。同時,受傳統保守觀念的制約,他們很少有人願意背井離鄉到其它地方發展的,再加上當今社會就業壓力大,因而他們就業相當困難。

  3、流動人員減少,影響了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經濟嚴重下滑。

  本村煤礦及周邊煤礦停產,導致流動人員的減少,進而影響了嘉峰村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的發展,其經濟業績一路下滑,影響了本村村民的經濟來源。

  4、資訊不暢。

  一些農民雖然創業熱情高,但文化普遍偏低,對資訊掌握、分析潛力弱,創業的專業知識素質和技能較低,盲目性大。

  我的幾點看法

  1、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用心發展群眾經濟

  用心開展招商引資,尋求有價值招商線索。鼓勵引導自主創業,帶動本村經濟發展和就業,解決我村出現的空巢現象、留守問題以及無年輕黨員問題。用心排查招商引資線索,尋找好的招商資訊平臺,要鼓勵優秀青年創業,以一帶百,全民致富。

  本村幾乎沒有群眾經濟收入,村級財政狀況窘迫,無疑直接影響到我村的發展,推薦思考籌建村辦創業專案,由村委會和村民共同參入股份,這樣既能夠增加本村的財政收入,也可讓廣大村民共享發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

  2、培訓黨員

  推薦大力宣傳鼓勵、引導農村青年、致富能手、回村退伍軍人和大學生用心加入黨組織,不斷壯大黨員隊伍,為基層組織注入新鮮血液,確保黨的事業後繼有人。把一些有知識、有文化、工作潛力強,具有開拓創新、事業心強的年輕人充實到村兩委班子中去,增強我村基層組織活力,更好地與時俱進。

  3、充分利用遠端教育平臺

  今後我會充分利用好現代遠端教育平臺,實施對口培訓。對本村黨員幹部和群眾定期組織收看,為黨員幹部播放政教影片,提高黨員幹部綜合素質,加強其對農業科技、法律法規等知識的學習;指導農民觀看種植、養殖科教影片,用科學知識與土經驗結合發展生產,促進農民增收。

  4、發揮優勢,注意各類資訊動態

  及時收集各類科技、農產品供求資訊,農作物銷售渠道,及時發放到農戶手中,教會他們用網路與外界溝通,開闊視野。

  中國農村調查報告 篇3

  隨著農村父母離鄉進城打工、經商人數的增多,農村兒童留守農村而無人照管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多,調查顯示:我國有1.2億農民常年在城市務工經商,產生了近xxxx萬留守兒童,其中14歲以下佔86.5%。他們失去父母庇護,身心、學習、成長都面臨著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同時,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這個群體的關注。

  20xx年8月底到20xx年6月底,我們到了鎮雄縣場壩鎮摩多小學進行為期接近一年的頂崗實習支教生活。在這段時光中,我們在平時休息的過程中走訪了一些家庭,對農村留守兒童也有了一頂的瞭解!結合此次調查,現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現狀、成因及對策,提出如下調查意見。

  一、基本概況

  我們實習的地方是相對較貧困的農村地區。這個地方生活條比較艱苦,自然環境也較為惡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為了改變這中現象,在社會經濟日益發展的這天,年輕人紛紛外出到沿海發達地方打工。在這些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這一型別!年輕人外出大工就把家裡的孩子留給父母和親戚來照顧!這就是大部分“留守兒童”的來源!

  我所教的班有96個學生,其中就有30多個孩子是“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裡的問題學生!學習成績普遍偏差、作業常常不按時完成、有孤獨感和失落感的傾向,不願與其他同學和小朋友交流、有嬌縱、任性等壞脾氣。

  二、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這些孩子由於父母長年在外務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戚朋友作為臨時監護人,由他們照管孩子的一切,當然其中還存在家中無人看管的現象。根據留守兒童家庭狀況,家庭環境及臨時監護人的文化素質,年齡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留守兒童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型別。

  (1)無能為力,只管“吃”的放縱型。

  這部分兒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條件差、監護人監護潛力低的家庭。這些人群年老、體弱、文化低、見識少、負擔重。他們由於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種一大家人的田地、餵養豬牛等,他們天天忙於農活,根本就無暇顧及孩子了。他們僅僅對孩子煮煮飯、洗洗衣而已,個性到了農忙季節,連吃飯都顧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飯或捱餓。許多孩子還承擔起家裡全部家務事,有時,連幾歲地孩子也得下地幹活兒。至於如何教育孩子,對於“聽話”的孩子很滿意,不聽話的孩子只是說說而已。關心學習更無從談起。對於孩子心裡想的什麼?需要什麼?有什麼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沒想到要關心。其實,這一現象在留守兒童家庭裡普遍存在。他們的父母忙於掙錢,自己和祖父母忙於農活、家務,對自己的教育、成長都無人關心,使自己本應得到溫暖、關愛的童年變為“早熟的大人”。

  (2)隔代教育,只顧“給”的溺愛型。

  很多留守兒童都是獨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著。由於代溝所致,爺爺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裡各方面都給予“關愛”,常常是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寧願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讓孩子玩好、吃好,對於生活細節不予指導或誤導。出現了問題往往是包庇、慫恿,嚴重的說說而已。這樣,孩子養成了嬌氣、任性,習慣以自己為中心,缺乏互助互愛體驗,怕困難、怕挫折。於是孩子受家裡人的寵愛,家庭教育的艱鉅性由此加大。寵壞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經常對人無禮貌,喜歡惹是生非,學習懶散。

  (3)寄居他家,無法管的放縱型。

  農村留守兒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養在親戚家或朋友中的。被寄居的孩子總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因為他們畢竟不是和自己的親人一起生活起居。他們中有一些人總感覺在親戚家裡畢竟沒有在自己家裡那樣自由,束手束腳的,看起來膽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離開了親戚,就像老鼠離開了貓,他們就無法無天了。也有一些孩子膽子很大,親戚根本管不住,有的能夠跟親戚頂撞,親戚稍微說重了,就懷恨在心或是逃離出走,使得親戚無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

  所以,這個群體的孩子通常出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1、學生成績不佳,在校表現不優。進入學齡階段的`兒童一天的大部分時光是在學校度過,其主要任務是學習: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創造。但據調查,農村留守兒童群體中,小學階段的學習興趣還比較濃,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都還較好,優秀的也不少。但到了初中階段,狀況就發生了變化,極少的留守兒童能表現為優秀,我們調查中發現,初中留守兒童中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都優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學習和生活習慣都很差且行為出現問題的兒童卻佔了近30%,並且在所有“問題兒童”中,留守兒童佔80%。

  2、親情缺失嚴重,心理發展異常,。青少年期是個性發展和構成的關鍵時期,父母的關愛、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教育對青少年個性的健康發展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可是,農村留守兒童們由於其父母長時光不在身邊,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無法享受到正常的親情關愛,生活中的煩惱無法向親人傾訴,成長中的困惑無法得到父母的正確引導和鼓勵……久而久之,無助感,失落感和被遺棄感逐漸構成,嚴重影響著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長。調查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留守兒童與父母很少見面,缺少溝通。其中,與父母見面半年一次的為53%,一年一次的為44%,兩年一次的有3%,還有一個孩子的父母雙雙外出六年未曾回過一次家。農村留守兒童在個性心理上表現極為異常,有這樣兩種典型“症狀”:一是性格內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於與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氣暴躁、衝動易怒。

  3、父愛母愛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務工的父母由於長期不在孩子身邊,內心往往會出現一種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經濟較為寬裕,對這些孩子生活的經濟支付潛力較強。所以,他們往往對孩子採取物質補償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對孩子的全部的愛,孩子要什麼就能夠十分輕易的得到什麼,從不遲疑也從不打半點折扣。這種愛的方式,在兒童的心理邊逐漸構成了兒童的“金錢萬能”的價值觀和“逍遙享樂”的人生觀。他們沒有任何勤儉節儉與艱苦奮鬥的概念,沒有人情味,沒有正確的取向與人生取向。

  4、家庭教育缺失,越軌現象嚴重。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響著青少年的成長健康與否。我們調查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由於缺乏父母的有效監管,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都不好。在家裡,他們不講求個人衛生,早上不洗臉漱口就吃飯,晚上不洗腳洗澡就往被子裡鑽;在學校,他們的學習沒有計劃,沒有興趣,拖欠或不交家庭作業現象嚴重,不遵守校紀校規,自由散漫,遲到、早退、曠課現象經常發生。在社會上,他們缺乏禮貌待人的常識,他們中抽菸的有,賭博的有,打架的有,酗酒的也有,沉迷於網咖的更是不乏其人,還有談情說愛的,有些甚至還發生了性行為。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沒有發育完全之前,對社會上的各種複雜、不良現象缺乏足夠的決定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卻無法給予,從而導致留守子女極易產生犯罪和越軌行為。

  留守兒童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有:

  1、監護人自身因素有欠缺。一是職責意識不強。在除父母外的監護人眼裡,認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嚴格,應對孩子更多的愛,否則會使孩子產生扭曲心理,覺得不是自己親生的父母到底不明白疼愛自己。二是監護職責不明確。監護人往往從身體健康方面思考問題,重吃飯穿衣輕學習教養;重身體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和全面發展;關心兒童在學校和家裡的表現;忽視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三是監護精力跟不上。由於監護人大多數是老年人,年紀較大,有的甚至同時要監護幾個留守兒童,放在每個留守兒童身的精力就不夠。再加上自己身體狀況差,本身需要人照顧,所以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只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四是監護人自身素質較低。他們不明白從心理上來照顧兒童,不明白從法律、安全、衛生知識等方面教育他們,也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忙和指導,從而使留守兒童的教育從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當今,一方面全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另一方面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卻相對滯後,尤其是邊遠山村。所以,農民不得不想辦法改善家庭經濟生活條件,讓自己孩子擺脫這種祖祖輩輩都無法擺脫的困境。當最基本的生活問題都無法解決時,他們只能選取進城務工賺錢來養家餬口,從而使兒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在流動--留守--流動的變動中長大。所以,我們認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是造成那些留守兒童問題的最根本的原因。

  3、家長缺乏家庭可持續發展觀念。我們透過調查發現,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雖然經濟不富裕,但也不至於窮困潦倒、無處安身,他們大多是能夠在家鄉透過辛勤勞動來維持家庭正常生活的,而他們卻追求快速改善家庭生活,追求給孩子成長帶給充實的經濟支援,不惜拋家棄子,離鄉背井而進城打工。他們唯一的收穫就是讓他們感到滿足的紙幣,而他們失去的是家庭的親情,犧牲的是子女的前途,造成的是越來越多的、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這些都是他們用金錢無法買到的,更為可怕的是使得自己的家庭得不到正常的發展。

  4、複雜的社會因素難辭其咎。由於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過早過多涉足社會的各個方面,但由於其天真幼小,無法正確處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紛繁複雜的社會資訊與狀況,分不清是非曲折。所以,網路遊戲、色情影像、黑惡勢力等等,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構成了深刻的印象,他們把一些與社會和道德格格不入的東西當作時髦去追求,當作偶像去崇拜去效仿,把黑的當成白的,把對的當成錯的,進而使他們在自己心理發展上存在超多的不健康的甚至是錯誤的東西,存在許多的困惑與問題。比如,抽菸酗酒好爽,奇裝異服好酷,哥們義氣拔刀相助是英雄,談情說愛老婆老公成務必品,等等一切,是大多數留守兒童的身上都存在的問題。這樣的社會環境也給社會自身留下了超多的不安全隱患。

  社會因素中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就是:

  歧視農民工子弟。由於存在部門利益至上的緣故,各級政府已經制定的有關進城農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理解同等教育的政策不能落實,進城農民工子弟無法享受與當地兒童同等理解教育的權益。

  三、思考與推薦

  當前,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不單是外出務工人員的家庭問題或者是留守兒童自身的問題,更是一個全社會都不容忽視的綜合性問題;不單是一個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更是一個其自身全面發展與健康成長的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關注和解決,家庭與社會都將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所以,各個家庭、整個社會乃至各級政府都就應站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這一問題,以人的生存與發展為本,採取有效措施,用心穩妥地加以解決。我們調查組從近期和長遠兩個方面提出我們的推薦。

  鑑於目前留守兒童群體客觀存在的現實,我們推薦近期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就應從下方几個方面採取措施:

  1、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工作機制。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是全社會的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努力。建立以市、縣(市、區)、鄉(鎮)政府為主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職責制,縣(市)、鄉(鎮)政府成立“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行動計劃和具體措施,實行屬地管理為住的原則,將留守兒童工作納入對縣(市、區)、鄉(鎮)政府全年工作考核目標,構成政府、學校、社群、家庭、鄰里多方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2、完善和落實相關法律政策,保證農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權益。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完善進城務工農民工子弟在工作地理解教育的制度和機制,使農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真正享有同當地兒童同等的受教育權益。對已有的政策在實施過程中要加強監督和落實,不要紙上寫的“同等”,實際操作中人為地製造各種障礙。享受均衡的現代教育,是每一個孩子包括農村孩子應有的權力,也是我國政府的總體教育目標。同時,要改革學籍管理方式,為異地農民工子弟建立流動學籍,要取消異地學生務必回原籍地參加中考、高考等制度,要取消各種名目的借讀費、建校費、捐資助學費,最大限度地降低進城農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入學的門檻,保障其享有與當地兒童相同的理解同等教育的權益,使長期在外務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帶在身邊上學,從源頭上減少或消除留守兒童群體。

  3、培養和扶持以民間組織為依託的農村留守兒童服務機構。在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之前,各級政府就應透過政策引導,鼓勵民間資金和社會力量興辦留守兒童服務站等多種形式的託管服務機構,利用社會優質資源(如優秀退休教師等),切實為農村留守兒童帶給高質量的健康成長服務。

  4、下大力氣最佳化兒童成長的社會環境。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的社會經濟取得了飛速發展。但與此同時,超多的社會矛盾也日益加劇,使得年輕一代成長的社會大環境在不斷惡化。所以,各級各部門務必下大力氣從小事抓起,嚴肅治理在不斷惡化的社會環境,嚴厲打擊破壞兒童成長環境的人和事;報刊、廣播、電視、網際網路等大眾媒體要圍繞關愛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成長的主題,一方面宣傳“以人為本”“兒童優先”“為國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觀念新風尚,另一方面用用心的健康的題材武裝青少年一代的頭腦,引導他們正確辨別是非,引導他們積極向上生活、學習和做人。

  然而,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需要全社會,尤其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幹部,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觀和政績觀,努力構建真正好處上的和諧社會。

  我們務必全面加快新農村建設程序。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途徑。目前,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新農村建設能夠說是熱火朝天,農村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可是,很多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村、示範片都是在基礎較好的地方錦上添花更上一層樓的新型政績工程,真正基礎差經濟落後的地方卻無人問津,能夠說是從未盼到過高階領導的“現場辦公”,致使新型落後地區在產生,新的不和諧在構成,致使種地方的農民不得不繼續透過進城打工的途徑來維繫家庭的生存,從而導致留守兒童群體和留守兒童問題有增無減。

  所以,落實黨中央的加快新農村建設任務,我們就應堅持全面發展觀,不僅僅“錦上添花”,並且“雪中送炭”;不僅僅注重修道路建樓房,並且重視辦好教育提高人口素質;不僅僅發展經濟提高收入,並且關注民本民生最佳化社會環境。總之,就是要建設全面和諧的新農村,最終實現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這一重大社會問題的目的。

  中國農村調查報告 篇4

  xx村地處xx縣西部,距xx鄉政府7公里,屬丘陵山區,轄7個自然村,864人,218戶,23名黨員。設一個黨支部,下設3個黨小組,村級組織健全。全村可用耕地約3000畝,以種植穀子、玉米、小麥及豆薯類為主。村內近幾年先後施建機井兩眼,蓄水池三處,用於人畜飲水和土地灌溉,人蓄安全飲水問題得到了部分解決,改造中低產田800餘畝,完成了村主街道水泥硬化建設。

  一、發展目標及思路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透過兩委班子成員和群眾的共同不懈努力,力爭透過努力,使我村經濟社會發展邁入健康執行軌道,全村經濟不斷有新的增強,把農村經濟和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一)經濟發展

  1、轉變村民觀念,增強發展村集體經濟的緊迫感。發展本村集體經濟有利於加強本村基層組織和村民自己組織建設,有利於改善村委會、村支委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關係,有利於促進全村剩餘勞動力的就地轉移。只有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了,能夠為村民提供比較豐富農村公共物品,才能增強集體統一服務功能,充分發揮集體經濟組織在生產服務、管理、資產積累上的職能作用。

  2、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目標,積極發展多種產業,以“一村一品”帶動全村發展。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在條件適宜的村民組推廣以“小米”為主導,大棚蔬菜種植和養殖多種產業發展的經濟聯合體。實現土地流轉,用以大面積生產無公害綠色小米、蔬菜。採取“村民自籌、上級爭取”的方式,同時按照“村幹部帶頭,引進優質品種,組建經濟合作社”的模式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事業,形成規模化種植、養殖,提高市場競爭力。

  3、對在外務工的村民,要最佳化勞動就業結構,大興勞務經濟。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和培訓,按照“減少農民,增長技術,致富農民”的原則,結合“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實行評選優秀在外務工人員活動,按照優秀務工人員的傳幫帶模式,力爭達到“一人富裕,帶動一片”的效果。

  (二)農村社會、公益事業方面。

  1、村莊建設

  建設因地制宜,規劃以人為中心。透過對用地佈局的調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達到科學合理的使用土地,創造舒適的居住環境,使村莊用地佈局有利於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條件,有利於經濟的健康發展。為加快我村的新農村建設步伐,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和村基礎設施建設,豐富村民的文娛活動和業餘生活,使村民更能真實感受到改革開放給我村帶來的巨大變化。村兩委克服困難,多方籌措資金,投資20萬元將屯絳乾渠兩岸改造並建成一個佔地3000餘平方米的村級文體綜合活動廣場。新建房實行統一規劃,要注意提高民宅設計水平,提供多種房型供農民選用,務求新穎別緻、美觀大方。做到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實施。

  2.道路規劃。

  竭力完成自然村與人行便道的硬化工程,同時尊重道路原有脈絡,滿足區域內通達性要求。

  3.群眾飲水工程。

  人畜飲水還存在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採用集體籌資,個人投工的方式繼續把各個自然村的飲水完全解決,為今後的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農村調查報告 篇5

  一、調查的目的

  小學習作教學一直是困擾語文老師的一個老大難,但習作又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中之重,小學以字、詞、句、篇循序漸進的進行語文教學,其最終目標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會篇,如何自己撰寫篇,而大多數小學生,尤其是農村的小學生就在這個重中之重的關節被卡住難以前進。針對此種情況,我校的幾位資深教師對此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

  二、調查的內容

  本次調查問卷主要分成中年段、高年段兩部分進行。問卷內容共21道小題。分別從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留心觀察的品質,勤於動筆和收集資料的習慣三方面著手設計,全面地、有層次地對學生目前作文學習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

  三、調查的方法及物件

  1、調查方法:調查採用集體開卷式問卷的方法。共發下中年段25份,高年段25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所有資料全部採用人工統計處理分析,有效率達100%。

  2、調查物件:五里小學四、六年級部分學生參加。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關於閱讀

  本次問卷的前五道題都是有關閱讀的,透過問卷體現出學生還是有讀書的習慣,只是讀的片面性太強,而且在讀的時候只是單純的讀,沒有動腦、動手的習慣,所以閱讀就沒有起到為習作打基礎的作用。另外,農村學生的閱讀氛圍也欠缺,很少有喜歡閱讀的家長,陪孩子一起讀書的家庭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大多數學生只是選擇自己喜歡或感興趣的書籍閱讀,或是在家長老師的要求下走馬觀花的通讀全書。

  (二)關於對習作所持的態度

  透過問卷調查,大多數學生在家長與老師的教誨下認識到作文的重要性,因此很少有學生說自己討厭習作,甚至大多數學生還說自己很喜歡習作,其實,這是與現實不符的。大多數學生提到習作就開始發愁,要不就是敷衍了事,根部談不上喜歡習作,而在問卷中學生填的虛假資訊卻能體現出他們知道習作雖然難,但還是要學好。

  (三)關於習作內容和習作習慣

  本次問卷的大部分內容是圍繞這兩點來調查的,調查結果顯示孩子喜歡的習作內容大都是不收約束的,喜歡自由發揮,想寫什麼就是什麼,可以是自己的心情,可以是感興趣的事,甚至喜歡以自己想象的內容為題材。

  而習作習慣卻並不好,許多學生誠實的說了自己時常會摘抄別人的文章,其原因是自己沒有題材,或是有話說不出來,但現實中有自己感興趣或是驚奇的事情發生時,又不能按時記錄下來,以至於等到要寫習作的時候,腦子一片空白,沒有題材可寫。

  五、針對情況採取的應對措施

  調查表明,我校中段學生對於課外閱讀都有興趣,但在閱讀時不能及時積累,將知識技能進行遷移,雖能關注周圍發生的事情,但還未能做到細緻;而高段的學生普遍能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有較濃的課外閱讀興趣,但不能較好的積累身邊的寫作素材,開發利用生活中生成性的資源,積累身邊的寫作素材,蒐集素材的能力也欠缺。這種種分析結果,都反映了現今學生習作內容枯燥、虛假,脫離生活、了無生氣的根本原因。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有效地提高我校習作教學水平,我們思考對策如下:

  1.鼓勵學生多讀書,與家長多聯絡,讓學生在家儘量有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

  2.在學校讓學生積極去圖書室借閱,開始由班幹部督促,逐漸演變成一種習慣。

  3.在班級建立一個讀書一角,讓孩子把自己的圖書放到讀書一角處,可供孩子互相交換閱讀,力爭培養出孩子的閱讀興趣。

  4.每天輪流讓幾個孩子說一說,可以說說自己想說的話,也可以說說書中所寫的內容,還可以說說自己所見所聞的事,或者是新奇的事,這樣做的目的是一方面可以鍛鍊孩子說的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孩子對材料的積累。

  5.利用學校活動、假日活動、社會活動,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積累習作素材。

  6.每天讓學生堅持摘抄、並記憶一部分的好詞佳句,隔一段時間進行評比,真正做到日積月累。

  7.每週進行日記、週記的評比,促使學生養成勤練筆的習慣。

  8.學期末進行作文展評,讓學生展現自己一學期中最好的或幾篇文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9.每一學期進行一次現場作文比賽,讓愛習作的學生再一次發出自己的光芒。

  中國農村調查報告 篇6

  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建設,改善了農村生活環境條件,提高了群眾生活質量,受到了廣大幹部群眾的普遍歡迎,但工程建成後的執行維護正常與否、收費價格是否合理公開,更是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為全面掌握目前我區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設和管理執行情況,促進我區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更好地發揮作用,我委對全區範圍內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執行管理、供水價格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了我區20xx年10月以來陸續建成投用的66處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這66處的設計日供水規模總量為25992立方米,解決和改善了23.8263萬農村人口飲水問題,工程主要分佈在23個建制鎮70個行政村(居),其中透過建制鎮供水企業擴容擴網的農村安全飲水工程4個,實現獨立供水的農村安全飲水工程62個;全區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至20xx年12月底共投入建設資金17982萬元;工程屬國有供水企業管理的有2個,屬建制鎮供水企業管理的有2個,屬於原撤銷的鄉鎮政府所在地的供水站(小水廠)管理的有13個,屬村集體管理的有40個,屬用水協會管理的有7個,屬個體管理的有2個。

  從調查的情況看,供水企業管理的飲水工程執行的情況要好於村集體管理的執行情況;供水價格除建制鎮供水企業擴網擴容的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外,均由管理機構自主定價,供水價格1-4.5元/噸,其中建制鎮供水企業擴網的農村安全飲水工程供水價格2-3.5元/噸,行政村(居)獨立供水的安全飲水工程供水價格1-4.5元/噸;取水水源主要來自溪河、水庫、泉水。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機制不健全,服務不到位。水價的制定未充分徵求廣大使用者意見,水價制定隨意性強,有不管用多少都要加底噸水現象。由於水價偏高,約20%的使用者不願意用安全飲水工程自來水,並出現了投訴信訪現象。工程沒有維修經費和大修基金保障,一旦主要裝置損壞,就可能因缺乏資金維修而停止執行。

  (二)水質難以保證。由於受制水工藝水平和缺少必要檢測裝置的制約,供水質量難以得到真正有效保證,水質只能順其自然。有時管道維修恢復供水後,因管網高低起伏並距離較長,用水戶在放水時有一部分數量較大的管道汙水,這部分汙水已進入使用者水錶計量,使用者認為這部分汙水不應該收費,部分遠端使用者反映強烈。

  (三)農戶普遍用水量少抬高了單位供水成本。由於受農戶用水習慣和農村經濟條件的影響,農戶用水主要用於做飯、飲用等,或者只在缺水季節才飲用安全飲水工程自來水。據調查瞭解,大多數使用者月用水量在4噸左右,這就造成整體用水量少,供水規模不大,難以形成規模效益,水費收入難以維持正常執行費用和管理人員工資。

  (四)管網維護投入大。由於受自然環境條件的限制,農戶居住分散,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管網分佈範圍較大,地形複雜,管網的執行維修難度較大,供水中的跑、冒、滴、漏難以及時發現,造成水損嚴重,增大了供水成本。

  (五)缺少有經驗的工程執行維護人員。目前,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維護管理人員,絕大部分未經過相應的技能培訓,缺乏專業技能和管理知識,基本上不能滿足有效執行管理的需要。維修維護水平低、管理方式粗放,一旦裝置出現故障,維修困難,就會出現較長時間停水現象。

  三、建議意見

  (一)健全基層管理服務機制。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是政府投資建設,具有很強的公益性,應提高群眾的參與度。鎮、村兩級要完善農村飲水工程服務體系建設,鎮政府主要負責組織領導、協調監管工作,村委會主要抓好安全飲水工程執行、管理、維護工作。

  (二)行政村獨立的飲水安全工程,應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公開選聘有制水技能、責任心強的管理人員。

  (三)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安全飲水工程運行臺賬,實行專款專用專管。安全飲水工程的水價、電費、維修費實行公示制度,定期向用戶公示。

  中國農村調查報告 篇7

  “悠悠故鄉情,拳拳赤子心”。大學畢業後,我回農村工作已過一年,透過這段時間在基層的爬摸滾打,我的學生氣慢慢蛻變為成熟,人生閱歷與社會知識也日趨豐富,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也已形成自己的見解與思考:

  一、村集體經濟主導產業單一,農業產業化薄弱

  當前,在農村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村集體還沒有能力引導發展開創自主的產業是導致農業產業化薄弱的根結所在:一是村級集體經濟主導產業單一;二是部分村級債務負擔沉重;三是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人才、資金和資訊匱乏;四是村級集體經濟增長方式和管理方式落後;五是缺乏強有力的扶持措施和優惠政策。

  所以,農村要想在真正意義上富起來,必須創新發展思路,積極探索以合作經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參與的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形成自己的多元化主導產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建議:

  1、因地制宜地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有資源優勢的,要透過集體力量或租賃開發、承包經營的形式,進行有效的開發和利用,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有區位優勢的,要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有產業優勢的,主要在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服務上做文章;對各方面優勢都不明顯的村,要圍繞農業產業化經營,透過搞好生產、流通等環節的服務,解決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的事,實現集體增收,促進農民致富。

  2、強化村級集體資產經營管理。要積極引入現代管理理念,在完善清產核資、資產評估、產權登記的同時,推行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建立健全集體經濟積累機制,防止分光吃光,積蓄集體經濟發展的後勁。

  3、大力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組織。要認真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積極引導農民按照“自願、自主、自治”的原則,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或專業協會,規範和完善執行機制,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健康發展。

  4、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

  一是要選好配強黨支部書記,發揮村級黨支部在發展集體經濟中的核心領導作用。

  二是要切實加強對村幹部的培訓。

  三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

  5、加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扶持力度。

  一是要進一步加大財政對農村轉移支付的力度。

  二是要做好土地文章,以地生財。

  三是要建立農村擔保體系和農村信貸信用體系,探索發展農村金融機構,解決農村金融缺位問題。

  四是要對那些受客觀條件制約大、短期內難以發展集體經濟的,要採取縣鄉兩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包村,選派幹部定點幫扶、貧富“結對子”、村企共建等多種形式,加大幫扶力度。

  二、一些村民環境衛生意識淡薄,村容有待改善

  “室內現代化,室外髒亂差;汙水靠蒸發,垃圾隨風颳;窩棚隨處搭,攤位隨便拉。”已成部分農村發展現狀。村道兩側亂搭建、亂堆放、亂傾倒的情況比較嚴重;部分基礎設施不到位,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被隨意傾倒,河道、池塘的垃圾成堆;一些小規模的養雞場、養豬場等,沒能及時按要求做好汙染治理,造成周邊臭氣沖天,汙水橫流;在種植業生產過程中,化肥、農藥使用管理不當造成產品農藥殘留汙染、土壤汙染,無證犬橫衝直撞,影響了城鄉居民的“菜籃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

  建議:

  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建設要求,不斷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提升公民保護農村環境意識。購買發放《農村環境保護宣傳掛圖》、《農村環保實用技術》和《新農村環境保護讀本》,普及農村環保知識,提高農民群眾環保意識,調動廣大農民群眾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讓人們意識到,發展農村經濟也要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要加大對土壤汙染、農藥使用管理不當所造成的嚴重後果以及應當採取哪些防治措施解決等實用農技的宣傳教育。推廣高效低毒無殘留的生物農藥。同時還要高度重視環境治理工作,落實專人負責,建立長效保潔隊伍,及時清理路面垃圾,河道清理保潔日常化、制度化。

  三、當前農村“文化建設”依然處於一個薄弱環節

  黨的報告明確提出:要提高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有的村裡文化活動場名存實亡,沒有專人組織活動。有的村根本就沒有群眾文化活動場所。有的村幹部“視文化如糞土、視金錢如爹孃”。

  建議:

  一方面要加強新農村文化設施載體建設。首先,必須加強農村文化硬體建設。鄉村文化建設,諸如圖書室、閱覽室、娛樂室、科普室、體育健身室、醫療室以及文藝宣傳隊等,至少確保每個村組不存在公共文化設施載體空白的現象。其次,必須加強文化軟體開發。要把民間文化、原生態文化,迅速採取積極有效措施,搶救、整理、保護、開發這些文化軟體,特別是散落在廣大鄉村的民間原生態文化遺產。在此基礎上,下大力氣培育一批高素質的民間文化新秀和鄉村文藝骨幹,傳承優秀文化遺產,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後繼有人,發揚光大。

  另一方面要加強鄉村文化建設科學管理。首先,必須堅持黨管文化原則。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把握先進文化發展方向、弘揚農村文化生活主旋律、推動鄉村文化事業健康發展的重大社會、歷史責任,對農村文化工作做到“有人管,管好人”,努力提高鄉村文化軟實力。其次,必須堅持統籌規劃,創新鄉村文化管理模式。要把鄉村文化建設納入農村經濟社會與人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整體規劃,改革完善鄉村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機制,特別要建立農村公共文化基金,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制度。再次,必須堅持不懈地打擊非法文化活動,遏制消極文化發展勢頭。農村文化管理組織要正視鄉村消極文化現象的存在所產生的負面效應,關注消極文化繼續在鄉村蔓延將帶來的極大危害,認真探討、積極採取強化教育、正面引導、竭力挽救、堅決打擊等綜合措施,堅決遏制、逐步消除鄉村消極文化現象,用社會主義文化佔領廣大農村陣地。

  四、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新矛盾

  當今正值經濟的轉型期和矛盾的凸顯期,貧富分化嚴重、物價高漲等社會問題已在一定意義上或多或少的制約著全社會各項事業的更好更快發展。在農村,一些靠挖掘資源發展經濟的村子,沒有將有限的經濟所得最大限度的運用到自身集體經濟的發展上去,而是將有限的經濟所得分發到村民手裡,這就很容易造成“大富不濟、小富則安”的惰性思想,更為嚴重的是,在被一些圖謀不軌、別有用心的人發揮到民主選舉村幹部上,於是出現將集體經濟所得全部分紅做自己當村幹部的選票,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埋下了矛盾的隱患。出現了“麻將村、撲克村”,嚴重影響整個村子的發展,錯失發展機遇。

  建議:

  1、要集中力量重點整治,在打擊上做到“嚴”“準”“狠”,注重效果。在整治當中做到一手抓打擊,一手抓法制教育。對屢教不改之徒要實行行政、法律制裁與經濟重罰的措施。

  2、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切實抓好警民聯防、聯治網路,建立賭博防治責任制。各部門要切實“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辦好自己的事”。與此同時,還要建立一支素質較高的宣傳教育工作隊伍,利用鄉村廣播進行宣傳,縣、鄉司法部門每年不少於兩次深入鄉村對農民進行有關賭禁的法律宣傳,著力抓好農村的文化陣地建設,如閱覽室、活動室、文藝體育活動場所等,把有賭習的人轉化過來。

  3、要下大力氣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出路問題,做到人人有事做,戶戶無閒人。

  一是增加農村經濟,開拓生產領域,擴大生產規模,這是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問題的根本途徑。

  二是利用剩餘勞動力這一有利條件抓好“山上、山下、水裡、田裡”開發,挖掘土地資源潛力。同時抓好庭院經濟的開發,把剩餘勞動力和零散的剩餘勞動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使農民農忙有農務,農閒有事做。

  三是充分發揮鄉、村企業的“主渠道”作用,實行農村剩餘勞動力就地轉移。要實現三業並舉,即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並舉。四輪驅動,即鄉辦、村辦、戶辦、聯辦一起上,最大限度地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就地轉移。

  農村勞動力離土不離鄉、不離村,就地向鄉、村企業轉移,既可減少剩餘勞動力對城市的衝擊,改變剩餘勞動力終日無所事事的狀況,又可使農民儘快脫貧致富奔小康,繁榮農村集體經濟。

  中國農村調查報告 篇8

  環境現狀分析:

  透過西湖村的環境調查以及其他農村的環境調查資料顯示,大致能夠分析得到農村的汙染現狀:

  1、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不得當。隨著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現代化的商品和新的生活方式迅速蔓延到農村,各種生產、生活垃圾也快速出現。在街道上,垃圾堆隨處可見。有塑膠泡沫、塑膠袋、碎玻璃、爛酒瓶等,不僅僅影響農業生產,還成為疾病的傳染源,危及人體健康,破壞人們的生存環境。還有一些牲畜的放養造成了村中道路環境較差。

  2、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率低。農村的生活汙水處於無序排放的狀態。每家每戶的生活汙水都是順著自制的排水溝流到田地裡。在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時期,農村生活汙水成分簡單,能夠自然降解。但是隨著我國農村的城鎮化不斷髮展,生活汙水的成分不再簡單,加上農民對環保意識的欠缺,同時也受目前經濟發展水平限制,造成城鎮生活環境的汙染程度不斷加深。據村名告知,在許鵬村的唯一的一個池塘以前十分清澈,池內常常養有不少魚類等水生生物,而此刻,由於水汙染導致,池塘發臭,池內生物腐敗。

  3、土地汙染日趨嚴重。在農村,由於缺乏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和公眾環境意識,不是靠改良種苗提高抗病潛力來提高產量,而是超多使用化肥農藥。遇到雨水沖刷,化肥農藥便滲入地下或流入河流。農用化學品的過量使用,不僅僅導致農田土壤汙染,造成土壤板結、肥力下降。同時,還透過農田徑流造成了對水體的汙染甚至地下水汙染和空氣汙染,並威脅到農村人口的健康。

  4、空氣汙染日趨嚴重。在農村,特別是在農耕時節,大面積的焚燒作物,屢見不鮮,直接導致了空氣汙染嚴重。除此之外,工業汙染也會導致空氣質量下降。

  農村汙染原因分析:

  目前的農村環境汙染的現狀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經過分析,造成農村環境汙染的主要原因就有以下幾點:

  1、部分農村居民的環境意識不高。長期以來,農村生產技術落後,資訊資源匱乏,科學文化素質不高,農民養成了許多汙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不良生產、生活習慣,譬如缺少科學種田的指導,濫用化肥和農藥;衛生條件差,垃圾隨處扔等等。環境意識的淡薄使農民養成了不注重環保的生產及生活習慣。

  2、農村環境治理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在目前我國的發展形勢下,針對城市的環境治理資金尚且不足,更不用說廣大的農村了。環保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環保隊伍自身建設跟上形勢需要,環保機構設定滯後,缺乏有效的手段解決環境汙染問題,許多改善環境質量的措施得不到落實。

  3、農村環境監管力量過於薄弱。國家環境保護的重點都在於城市的汙染問題,而農村汙染問題則長期沒有受到重視。環保政策、環保機構、環保人員以及環保基礎設施均供給不足,雖然此刻許多地方鄉鎮一級政府也建立了環保機構,設立分管領導,但是多屬空架子,基本沒有認真履行環保職責。

  4、城市化程序中,城市的高汙染企業想農村轉移。例如在西湖村周圍的化工廠,濃煙四起,給村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農村環境汙染改善方案:

  對造成農村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要徹底解決農村環境問題,我們就應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工作:

  1、大力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及參與環境保護的消極性是我國農村環境治理的難度所在,所以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鼓勵他們用心參與環境保護與治理,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務之急。應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廣泛宣傳和普及農村環境保護知識,提高農民群眾的環保意識,調動農民群眾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用心性和主動性。

  2、用心向農民推廣先進農業技術,解決好農村產業佈局不合理的問題。農民的許多不夠環保的生產習慣多緣於落後的生產技術,應加大政府對農村事業的投入,多向農民宣傳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農村環境治理工作是一項工作難度大、資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應成立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協調各方面工作。只有基層人員的各項素質提高了,農村的環保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目標也才能儘早的實現。

  3、加強領導,保證隊伍的清正廉潔,營造農村環境保護濃厚氛圍。政府應高度重視環境治理工作,努力做到各項活動負責到人,建立長效保潔隊伍。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農村現代化程序的這天,不能重蹈工業化“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要儘量避免因為環境問題而阻礙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如果不重視農村環境問題,勢必會出現農村環境汙染規模和影響的不斷擴大,進而最終影響到城市,這不貼合“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目標。如果上述各項措施能夠切實落實到位,農村的樹才能更多、更綠,水才能更清,天才能更藍,農村的生態和生活環境才能有明顯的改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會更快、更穩。

  中國農村調查報告 篇9

  調查目的:

  透過對家鄉環境情況的調查,瞭解家鄉環境中存在的問題,認識到環境汙染的嚴重性,加強我們的環保意識。同時希望透過我的調查和宣傳,提高家鄉農民的環保意識,改善農村環境的現狀,把農村建設成子孫後代嚮往的美麗樂園。

  調查地點:

  我村和周邊村。

  調查時間:

  20xx年9月

  調查背景:

  我居住在農村,大大小小的池塘、小溪隨處可見。可是近幾年,池塘的水由清澈變為渾濁泛黃,泛黑的池水長滿水草,隨處漂著骯髒的雜物,泛著農藥的惡臭,學校周遍的土地裡也是垃圾遍地。環境問題現在已經成為危害人們身體健康地頭號殺手。

  調查過程:

  (一)制定調查表

  (二)走訪調查

  (三)實地調查。

  (四)統計分析

  主要是對調查表和實地調查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探究整理,從而得出結論。

  調查結果:

  一、家鄉環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生活垃圾因為基礎設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露天堆放,造成嚴重的“髒亂差”現象,使農村周圍的環境質量嚴重惡化。

  2、大量的生活汙水和鄉鎮工業廢水排入自然水域,從而造成大面積的水域受到汙染。生活汙水主要來自農家使用的農藥和化肥,農藥、化肥、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的化學物質,因此,使大量水域造成嚴重的化學性汙染。

  3、近幾年在農村興起的畜禽養殖業,由於沒有足夠的地方消納畜禽糞便,養殖地點又離人的住所近或者乾脆處於同一個院子中,到處臭氣熏天,蚊蠅亂飛。同時也給地表水帶來有機汙染和富營養化汙染以及大氣的惡臭汙染甚至地下水汙染,畜禽糞便中所含病原體也對人群健康造成了極大威脅。

  4、由於汙水灌溉、堆置固體廢棄物、承受了大量工業汙染的轉移,農村土壤的重金屬汙染已經延伸到了食品汙染。

  二、造成環境問題的原因。

  1、由於農民思想意識落後,大部分都沒有環保意識,對環境汙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他們不知道一旦環境遭到破壞,是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都恢復不起來的。

  2、農民是被忽視了的環保群體,各種環保宣傳在農村幾乎是一片空白。這也許是人們的眼睛都專注在工業汙染和城市汙染上了,對於人口相對比較稀疏,面積比較大的農村來講還沒有引起重視。然而誰會知道每天隨意丟的一個塑膠袋,每次無意的扔一個農藥瓶,日積月累,也可以使天堂變成地獄呢?

  3、從調查結果看,更讓人擔心的是,有環保意識的人與擁有環保知識的人由於產生從眾心理,別人怎樣自己就怎樣,所以同樣沒有任何的行動。比如知道塑膠袋危害的佔40%左右,但每個人卻仍然亂丟,如何讓每個人自覺保護環境,值得每一個環保人思索。現在農村環境確實不讓人樂觀,必須想辦法解決這一棘手問題。

  調查背景:

  現在農村水汙染情況較為嚴重,且水汙染嚴重影響人類生產生活,由於農村大多數居民都是飲用自然水,這直接關係到村民的生命安全,並且農村以種植業為主,水質安全也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產量。而且雲陽大多數農村的河流以及小河溝是長江的支流,汙染會直接影響長江水質!

  調查目的:

  1、透過調查瞭解現在農村水汙染情況;

  2、進一步瞭解水汙染造成的危害;

  3、瞭解造成水汙染的各種原因;

  4、向廣大村民提建議,向他們宣傳水汙染的危害,呼籲村民積極參與保護環境的活動,為我們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而努力!

  調查內容:

  1、實地調查

  我們在雲陽縣黑馬村和雲陽泥溪鄉進行實地調查,發現大多數河流、池塘、水庫、水溝等都存在不同層度的汙染。 在黑馬村我們主要調查了2個大型水庫、一家山羊養殖基地以及流向長江的一條溪流。在這中間的一個水庫裡,我們發現水質汙染特別嚴重,水面漂浮著很多塑膠袋以及各種瓜果皮,不時傳來一陣惡臭。據瞭解,這個水庫已經廢棄沒有再使用了,但是這個水庫嚴重影響到了環境。在山羊養殖基地,我們老遠就聞到一股羶味,在基地另一端是排出去的廢物,我們看到一股夾雜著黑色的水順著一條小水溝流向了一條小溪流,我們繼續順著一條小溪一路走,發現有些乾涸的地方有許多被扔掉的衣服、鞋子甚至還發現了3個農藥瓶,還有無數碎的玻璃渣子,但就在小溪的下游修築有兩個居民飲用水池,還有一個大型水庫,這個水庫為磐石水廠提供水源,這嚴重影響到了居民生命安全!

  在泥溪鄉街道旁的小河裡,我們發現河面上了兩邊漂浮著很多的生活垃圾,包括泡沫、一次性碗筷、塑膠袋、各種食品袋等,其中光是塑膠袋就不少於23個,並且只是一段流域,並且河岸兩旁泥沙堆積嚴重,導致河床抬高。

  在一條公路旁的水池裡我們發現水面上有被扔掉的牛奶盒,而且還漂浮著一層油狀物質,經過詢問原來是透過這條路的一些駕駛員的車漏了油流進去的。

  2、走訪調查

  在泥溪鄉我們向周圍的村民詢問了相關問題及情況,其中有些村民向我們反映經常就有建設房子留下的碎屑被卡車運到河邊然後直接傾倒在河裡,造成河床泥沙堆積,河床抬高,嚴重影響船舶通行,並且有大部分泥沙被水帶到了長江裡面,當晴天時候,河裡總會散發出一陣惡臭,當下雨河裡漲水的時候,泥沙上翻,攪合著垃圾,經常在一些窄的地方堵塞。

  在黑馬村我們詢問了一位村民,他告訴我們有一個以前用來 10多位村民集體中毒,所幸的是沒有人死亡,後來經上面部門調查才知道是因為在上游的一個工廠裡鉻超標,後來該工廠被下令該造,現在已經撤了這個工廠。並且還向我們講述了有一個堰塘裡的魚大量死亡,造成的損失約有兩萬元的事。我們向他詢問了原因,他說是水裡長了一種叫水葫蘆的水藻,使堰塘的水下嚴重缺氧,我們查詢了一下水葫蘆,這是一種和外來入侵物種,在我國曾經瘋狂繁殖並造成水質被破壞,並且這裡經常有農村婦女洗衣,如果用的洗衣粉裡含磷的話,造成的水華會更厲害。

  汙染源:

  1、居民傾倒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廢水以及設房屋產生的廢物;

  2、工廠產生的未經處理廢水;

  3、種植農作物所用農藥殘留的汙染物;

  4、含磷洗衣粉和化肥排入水中造成的水華以及外來物種入侵等。

  造成原因:

  1、農村大多數居民由於文化較低,品德素質較為低下,環保意識不高,對於水汙染造成的後果不瞭解,並且對於已造成的汙染不採取措施;

  2、沒有設立專門的垃圾處理點,都是隨便扔掉,對於有毒物質也未經處理;

  3、村裡沒有專門的水質管理條例和水質汙染處理方案;

  4、相關部門沒有定期進行水質監測等。

  解決方法:

  1、向村委會反映相關情況,向村裡提建議,讓他們把村裡被汙染的水源治理好;

  2、汙染特別嚴重的村裡無力治理的向縣裡水利部門反映情況。

  3、向村民們宣傳水汙染的危害,讓他們懂得要珍惜水資源,為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做貢獻。

  感想:

  由於農村大多數村民都是老人,對於水質汙染的隱形危害不大瞭解,往往是危害顯現出來了才意識到嚴重性,並且水質遭到汙染嚴重影響到生態環境的建設,希望人人都意識到環境惡化帶來的後果,也希望人人都能主動投入到保護環境的隊伍中回來!

  中國農村調查報告 篇10

  調查地點:

  山西省代縣鄉村

  調查目的:

  調查和宣傳社會主義新農村,讓社會各界關注、瞭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調查內容:

  包括五方面的內容。

  1、村民的文化娛樂;

  2、村裡的黨政建設;

  3、村民的收入和消費;

  4、新農村建設情況、

  調查範圍:

  該村15歲以上村民。

  調查途徑:

  隨機調查,以實地走訪調查為主;

  調查時間:

  20xx年12月20日---20xx年12月27日

  問卷填寫及回收情況

  一、村基本情況:

  村位於雁門關旅遊路,距縣城約7公里,比較偏僻沒有公交車通行、 。全村國土面積,共五個村民小組,190戶,總人口684人,實住人口480人,黨員16人,可用耕地面積畝,其中玉米麵積面畝,2007年玉米產量達到3100噸。全村經濟總收入達到萬元,人平純收入實現元。村級公路硬化累計達到公里,基本實現組組通公路。該村地域寬闊,有平原、山坡,可開發的潛力很大,林地面積地多畝,養豬、養羊、養牛的條件得天獨厚。2005年生豬出欄頭。

  二、新農村建設情況

  所謂新農村包括幾個方面,即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構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範疇。

  (一)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成績

  1、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透過環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莊的綠化、路燈的亮化以及斷牆殘壁的拆除,基本改變了農村的髒、亂、差現象。

  2、群眾環保意識有了新提高。透過淨化、綠化、亮化工程,群眾不但對庭院衛生意識有了轉變,對公共衛生也有了講究,樹立起講衛生、美環境的新意識,形成人人講文明、個個愛清潔、戶戶講衛生的良好氛圍。

  3、團結協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群策群力,齊動手,齊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體出資和群眾集資緊密結合,全村上下擰成一股繩,團結協作精神得到進一步發揮。

  4、村班子號召力、戰鬥力、凝聚力有了新轉變。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透過各項方案的實施,進一步體現了黨員幹部的戰鬥力;在各項實事工程的建設中,進一步提高了黨員幹部在群眾中的號召力、凝聚力。幹部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增強,村班子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作風得到了明顯轉變。

  (二)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1、鄉、村資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資金去建立更大的成績是一個難題;

  2、部分群眾的認識還不到位,環保意識有待加強;

  3、農民勞動力素質較低,運用科學技術的方法耕種較低,且對新技術缺乏認識,阻礙了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同時農民的思想還比較保守,傳統的小農意識普遍存在,存在著小富即安的心理,對進一步開展農業產業積極性不高。

  4、農產品的加工還處於原始的階段,對農產品的精加工較少,因而對農產品在科技的含量及對外競爭力是嚴重的阻礙。

  5、在調查中85%的村民對國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政策不瞭解的態度。

  三、村民的收入和消費

  透過村書記以及對部分村民的詢問,本村60%村民的主要收入是種植玉米及其它家產品。38%的村民農閒時節到附近的工廠做工。村民的主要消費是學生,35到55歲的村民一年的大部分收入用來支付學生的各項費用。有的家庭一年收入根本不夠支出。

  四、村民的文化娛樂

  村內沒的專門的娛樂場所,也沒有可供休閒的場所,村民基本上沒有什麼娛樂活動。

  透過這次調查以下是對新農村建設的建議:

  抓好村級幹部隊伍建設。實施村級後備幹部人才庫工程,拓寬選人用人的渠道和範圍,實行大範圍、寬領域選拔村級幹部;改進管理辦法,推行幹部崗位目標責任制,嚴格考核管理,將工作績效與幹部待遇掛鉤,每半年考核一次,年終兌現獎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