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手工業扶貧調研報告

家庭手工業扶貧調研報告

  我們眼下的社會,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庭手工業扶貧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庭手工業扶貧調研報告1

  一、概況:

  江蘇贛榆塔山鎮20xx年1月由土城鎮和徐山鄉合併而成。因境內有塔山和小塔山水庫,且歷史上曾稱為塔山人民公社故得名塔山鎮。全鎮總面積82、6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0、45萬公頃。轄30個行政村,24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萬餘人。姚葛埠村位於贛榆縣塔山鎮最西部大徐山腳下,屬丘陵山區。西、北、南三面環山,東南與新葛埠接壤,全村453戶,1685口人,耕地面積1670畝,其中丘陵地1520畝無法灌溉。村民的生活水平低下。由於該村土地貧瘠,山嶺連綿,境內有4座山頭,人多地少。交通閉塞,全村只有一條出村的生產路,農業生產以種糧為主,農田水利設施不配套。全村沒有一分水稻田,農業經濟無業源。屬於貧困村。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徹底改善農村生產條件,促進該村經濟發展,提高人民水生活水平,全村幹部群眾積極要求上級部門給予支援,對姚葛布村的路、橋、電灌站進行規劃新建,修好村內的防滲渠,對山荒進行開發整治,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耕地,使其發揮更好的效益。是我們扶貧的重點村。08年3月,在省、市委的號召下,有姜宏遠、孟昭友等同志牽頭,對贛榆貧困村進行了調研,我負責塔山鎮姚葛埠村,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1、工作穩步推進。村裡都能嚴格按照工作規劃,加強了村支兩委班子建設,村級班子基本做到團結務實,凝聚力和戰鬥力較強。都加強了黨員隊伍和村級幹部後備人才隊伍建設,村裡有黨員37人。其中村送培了入黨積極分子4人,發展了預備黨員2人,另外,高中文化的村級幹部擔任主要幹部。

  2、扶貧工作總體進展緩慢,資金到位不理想。村裡專案落實和資金到位難度大。具體情況為:村年初制定了修3公里的村級公路、搞好農網改造、配套水利、荒山開發、灌電站幾大專案,預計投入扶貧資金和實際資金有出入。

  3、計生、財稅、穩定、抗旱等經常性工作落到實處。村裡到目前止,均無違法生育情況,財稅任務的完成都居所在鄉鎮前列。穩定工作無異常情況。另外,村今年計生和財稅工作在扶貧工作的帶動促進下很有起色:①計生工作,組建了村計生協會,開展“八上門”服務;已開展了生殖健康查治活動,舉辦計生保健知識培訓班3期;村計生協成功地勸回了2對外躲夫婦回鄉參加婦檢,並落實了節育措施,該村期內婦檢到位率和節育措施到位率均為100%。②財稅工作,實現了由上門催交向主動納稅的轉變,現全村98%的村民主動送交了財稅任務,全村稅收完成均到位。村裡建立了圖書室和活動室。活躍了村民的業餘生活。提高了村民文化水平。

  4、工作人員能主動地為村裡出謀劃策,積極聯絡領導和後盾單位爭取資金,反映良好。

  二、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扶貧內容的片面性影響了扶貧的整體效果。所調查的村只有實施了經濟開發專案,整理土地1000餘畝,種植花生。大量栽種金銀花,並有專門廠家收購。扶貧思路和力量只專注於基礎設施建設,忽略了提高村民發展經濟的思想水平和技能水平,發展路子仍模糊不清,如此,搞好了基礎設施建設也只不過是搭好了舞臺唱不好戲,群眾脫貧致富程序依舊緩慢。

  2、資金到位難是阻礙扶貧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資金難以到位原因有:第一、後盾單位領導對扶貧工作重視程度還不夠,認為這項工作是多餘的負擔。第二、單位經濟狀況非常差,連正常的辦公經費都不夠。無法完成出資任務。第三、無過硬的約束機制,後盾單位出資多出少出一個樣,出與不出一個樣,挫傷了單位的出資積極性。

  3、群眾思想意識落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扶貧工作順利開展。部分村民認為爭取到了扶貧,有國家扶助,期望值相當大,從而削減了自力更生的思想,滋長了等靠要的意識,使幫扶變成了應扶,造成專案難以落實。如修座橋需15多萬元,村民不肯自籌小部分資金,造成後盾單位面對巨大的數額產生畏難鬆勁情緒,使工程遲遲無法實施。

  針對如上問題,建議如下:

  一、建立健全對扶貧後盾單位的約束管理機制,對扶貧資金出與不出、出多出少問題納入制度化管理,改變出資的隨意性。

  二、加強對工作隊員責任意識教育,建立嚴格科學的工作業績考評制度,杜絕不給錢不辦事、給了錢辦不好事的不良習氣。

  三、加大對村民思想意識的扶貧。要使村民樹立起搶抓扶貧機遇、自力更生、發展經濟的思想觀念,而不是停留在等靠要和散懶窮上,影響扶貧工作的開展。

  四、完善扶貧內容,五管齊下,增強對貧困村經濟發展的推動。積極拓寬扶貧開發渠道,千方百計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如何幫助和引導貧困戶開展生產,發揮自我動力,增產增收,擺脫貧困,是扶貧工作的難點所在。實施“庭院經濟開發建設工程”為突破口,提高貧困戶勞動技能,增加人均收入,改善生活條件,使貧困戶在擺脫貧困的程序中邁出了第一步。一是對貧困戶所住危房進行改造,整修院落,使其有圍牆,有院門,修建牲畜棚圈和禽舍。二是每家養1頭牛、10只羊、100只雞(或50只鵝、50只鴨),有後方單位協議的養10頭驢。三是每家種果樹,每家挖菜窖、每家的口糧田,60%種小麥,40%種高產農作物,小麥作口糧,玉米和桔杆餵養禽畜。四是幫助貧困戶學手藝,製作花氈、地毯、花帽、刺繡等。五是幫助、引導貧困戶建立合理的家庭成員結構,使每戶都有一名會經營的明白人,一名外出打工的創收人,一名上學有成的讀書人,家庭成員都是家庭養殖、種植的勤快人。從而使貧困戶在初級起步階段,就能夠實現在家門口勞動,開展家庭種植業、家庭養殖業和家庭手工業,積累生產實踐經驗,成為最現實、最直接的增收方式。

  堅持“扶貧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則,建立運作激勵機制。在扶貧工作中堅持“扶貧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則,在政策、步驟、批此上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扶持,不搞“大鍋飯”。對於有強烈脫貧願望和具備一定勞動技能的貧困戶,要集中力量優先扶持,讓這一部分貧困戶先脫貧致富。對於無勞動能力、因殘疾、因疾病致貧的,要納入社會民政救濟體系中去。對於有勞動能力,但好逸惡勞、坐等靠要、懶惰酗酒致貧的,進行耐心教育和引導,經教育不改的,採取緩扶或不扶的措施。以此激發、啟用貧困戶依靠自己的頭腦和雙手,透過勤奮勞動,自我脫貧,走向富裕的內在動力和機制,從而最大限度調動貧困戶的生產積極性,使貧困戶把壓力變為動力,把動力變為活力,帶來了貧困戶從精神狀態、思想觀念、勞動能力、生產方式到收入水平的一系列變化。

家庭手工業扶貧調研報告2

  調研的目的: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域性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我國當前的重大歷史任務,但由於各地情況不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會有統一的模式。我們希望透過對農村的實地調查,總結出農村不同型別的人對於新農村建設及發展狀況的認識特點,以供我們參考,及時發現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瞭解百姓的心聲,為紮實做好新農村建設工作、全國各地積極借鑑典型的新農村建設的經驗、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全面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

  調研的方法:

  我們團隊採用最成熟、有效的“調查問卷”的方法,附加以最真實的“走訪鄉村”、“實地考察”等手段,將最真實的新農村現狀展現出來。

  我們調查的人群非常廣泛,包括:農民、鄉政府、個體戶、小企業主、飼養業、外出務工人員等。

  我們儘量將調查內容涵蓋新農村建設的方方面面,並對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工程進行了特別關注。(下附調查問卷)

  方法論證:

  透過“統計學”,“抽樣檢查”,“機率分析”等數學手段對收集上來的問卷進行整理、分析、彙總、歸納,將最直觀的資料用文字呈現出來,以求最直接、真實的反映新農村建設的實際。

  調研的過程:

  我們的調研持續了五天時間,各地由於具體情況不同,時間上的差異再所難免,但我們基本上還是按照計劃好的步驟一步步實施著。

  第一天,我們主要是對各自調研地的新農村建設政策作一個初步的瞭解,並蒐集了一些國家關於新農村建設的相關政策,為作調查問卷打下基礎。

  第二天,我們就前一天的勞動成果,進行問卷的設計,儘可能讓問卷能覆蓋新農村建設的各個方面,解決我們所有的疑問,為發現問題全面查詢不足,尋找途徑和方法。

  第三天,進行問卷調查。請不同年齡段、不同家庭生活環境、不同知識背景的農民填寫調查問卷,並向他們講解有疑問的地方,詢問一些關於新農村建設的問題。

  第四天,收集真理前一天發下的問卷,並作初步分析,從中挑出比較有代表性的住戶,進行進一步的訪問,並進行相關資料的統計。

  第五天,整理、分析調查問卷,歸納、統計數字,撰寫各自的調查報告的初稿,以便彙總,發現問題並及時進行再次採訪。

  調研結果:

  本次共發放統一制定的調查問卷200份,收回150份調查問卷,其中有效的問卷為120份,有效率為80%。

  下面就調查問卷的內容進行分析:

  第一部分:

  本次調查的人群中有10%沒有上過學,25%只上過小學,30%上過初中,17%上過高中,10%上過中專,其中有8%上過大專及以上。

  這樣的資料能說明一定的情況:

  1、我國施行義務教育以來,國民的知識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文盲率有了很大的降低,農民的素質明顯提高。上面10%的沒上過學的主要集中在大齡婦女和老人。

  要強國先要強民,強民要讓教育先行,只有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才能保證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的素質教育之路還很遠。

  2、調查人年齡區間在[17,80]之間,平均年齡為41歲,主要集中在中年人群上。在經濟比較落後的地區,一般青年勞動力都外出打工了,在農村裡的一般都是中老年人,還有就是小孩,這也造成了我們調查物件的年齡偏大。

  調查物件的家庭成員平均為4、8人,家庭人員還是偏多的,雖然我國的計劃生育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農村重男輕女的觀念還是比較深,有許多人在生了女孩後還一定要生一個男孩才行。所以,在建設新農村上,我們不僅要改善硬體,更需要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中落後的一面。

  第二部分:參與新農村建設有關情況

  1、在“農村收入”這一項,傳統的種糧食和飼養家禽家畜仍然佔到主導地位,在所有收入裡面的比例為40%,新興起來的收入專案主要集中在種植苗木,個體經營和企業上班、企業業主,這四項比例為36%,其他像種其他經濟作物,家庭手工業等為24%。

  上面這組資料說明了,新農村的產業結構仍然需要改善,從事傳統農業的勞動力還偏多,用科技致富,用知識賺錢在農村還是剛起步。新農村建設需要更多有文化,懂技術的人才帶動大家共同致富。

  2、在“生產中最缺什麼”這一項中,八成以上的人都選擇了缺資金和缺技術。其餘的都選擇了缺銷售資訊和缺致富的專案。

  這個調查結果在我們的意料當中,“科學技術致富”—農民最缺的是技術,並且,只有具備了足夠的資金才能更好地支援生產。

  3、在“是否參加過政府組織的就業或技能培訓”中,有75%的人選擇了“否”。只有25%的人選擇了是,根據我們的走訪情況來看,主要是政府組織的有效果的就業和技能培訓次數太少,政府官員對這塊還是不夠重視。

  4、“你是否會參加免費的培訓”這個問題,其實是緊跟第三個問題的`,因為政府舉行的培訓數量不過,或者宣傳不夠,所以農民參加的機會就不多。但是在答卷中反映出來是,新時代的農民們渴望知識,渴望技術,有近九成的人選擇了會去參加政府舉辦的免費培訓。

  5、在“改變面貌最缺什麼”這一項上,主要體現在2個方面:軟體和硬體。這二個方面的百分比都接近50%。國家也在這些方面出臺了很多政策,比如說“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送技術送知識下鄉”等。

  6、在“新農村建設能帶來什麼”方面,有78%的人選擇了更多的致富渠道和豐富的文化生活。這2個方面也代表著人們在物質和精神生活上的需求。

  7、有63%的調查者認為新農村建設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加強對農民的技術指導和加強基層幹部隊伍建設。

  8、有近五成的調查者認為農村富裕的標準是享受優質、便宜的醫療衛生服務和享受便捷的交通。

  9、在社會主義新農民形象上,更多的人選擇了:有工作目標和尊老愛幼。前者是現代社會對職業的基本要求,後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五千年的歷史讓我們這個民族戴上了這個標

家庭手工業扶貧調研報告3

  一、概況:

  江蘇贛榆塔山鎮20xx年1月由土城鎮和徐山鄉合併而成。因境內有塔山和小塔山水庫,且歷史上曾稱為塔山人民公社故得名塔山鎮。全鎮總面積82、6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0、45萬公頃。轄30個行政村,24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萬餘人。姚葛埠村位於贛榆縣塔山鎮最西部大徐山腳下,屬丘陵山區。西、北、南三面環山,東南與新葛埠接壤,全村453戶,1685口人,耕地面積1670畝,其中丘陵地1520畝無法灌溉。村民的生活水平低下。由於該村土地貧瘠,山嶺連綿,境內有4座山頭,人多地少。交通閉塞,全村只有一條出村的生產路,農業生產以種糧為主,農田水利設施不配套。全村沒有一分水稻田,農業經濟無業源。屬於貧困村。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徹底改善農村生產條件,促進該村經濟發展,提高人民水生活水平,全村幹部群眾積極要求上級部門給予支援,對姚葛布村的路、橋、電灌站進行規劃新建,修好村內的防滲渠,對山荒進行開發整治,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耕地,使其發揮更好的效益。是我們扶貧的重點村。08年3月,在省、市委的號召下,有姜宏遠、孟昭友等同志牽頭,對贛榆貧困村進行了調研,我負責塔山鎮姚葛埠村,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1、工作穩步推進。村裡都能嚴格按照工作規劃,加強了村支兩委班子建設,村級班子基本做到團結務實,凝聚力和戰鬥力較強。都加強了黨員隊伍和村級幹部後備人才隊伍建設,村裡有黨員37人。其中村送培了入黨積極分子4人,發展了預備黨員2人,另外,高中文化的村級幹部擔任主要幹部。

  2、扶貧工作總體進展緩慢,資金到位不理想。村裡專案落實和資金到位難度大。具體情況為:村年初制定了修3公里的村級公路、搞好農網改造、配套水利、荒山開發、灌電站幾大專案,預計投入扶貧資金和實際資金有出入。

  3、計生、財稅、穩定、抗旱等經常性工作落到實處。村裡到目前止,均無違法生育情況,財稅任務的完成都居所在鄉鎮前列。穩定工作無異常情況。另外,村今年計生和財稅工作在扶貧工作的帶動促進下很有起色:①計生工作,組建了村計生協會,開展“八上門”服務;已開展了生殖健康查治活動,舉辦計生保健知識培訓班3期;村計生協成功地勸回了2對外躲夫婦回鄉參加婦檢,並落實了節育措施,該村期內婦檢到位率和節育措施到位率均為100%。②財稅工作,實現了由上門催交向主動納稅的轉變,現全村98%的村民主動送交了財稅任務,全村稅收完成均到位。村裡建立了圖書室和活動室。活躍了村民的業餘生活。提高了村民文化水平。

  4、工作人員能主動地為村裡出謀劃策,積極聯絡領導和後盾單位爭取資金,反映良好。

  二、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扶貧內容的片面性影響了扶貧的整體效果。所調查的村只有實施了經濟開發專案,整理土地1000餘畝,種植花生。大量栽種金銀花,並有專門廠家收購。扶貧思路和力量只專注於基礎設施建設,忽略了提高村民發展經濟的思想水平和技能水平,發展路子仍模糊不清,如此,搞好了基礎設施建設也只不過是搭好了舞臺唱不好戲,群眾脫貧致富程序依舊緩慢。

  2、資金到位難是阻礙扶貧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資金難以到位原因有:第一、後盾單位領導對扶貧工作重視程度還不夠,認為這項工作是多餘的負擔。第二、單位經濟狀況非常差,連正常的辦公經費都不夠。無法完成出資任務。第三、無過硬的約束機制,後盾單位出資多出少出一個樣,出與不出一個樣,挫傷了單位的出資積極性。

  3、群眾思想意識落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扶貧工作順利開展。部分村民認為爭取到了扶貧,有國家扶助,期望值相當大,從而削減了自力更生的思想,滋長了等靠要的意識,使幫扶變成了應扶,造成專案難以落實。如修座橋需15多萬元,村民不肯自籌小部分資金,造成後盾單位面對巨大的數額產生畏難鬆勁情緒,使工程遲遲無法實施。

  針對如上問題,建議如下:

  一、建立健全對扶貧後盾單位的約束管理機制,對扶貧資金出與不出、出多出少問題納入制度化管理,改變出資的隨意性。

  二、加強對工作隊員責任意識教育,建立嚴格科學的工作業績考評制度,杜絕不給錢不辦事、給了錢辦不好事的不良習氣。

  三、加大對村民思想意識的扶貧。要使村民樹立起搶抓扶貧機遇、自力更生、發展經濟的思想觀念,而不是停留在等靠要和散懶窮上,影響扶貧工作的開展。

  四、完善扶貧內容,五管齊下,增強對貧困村經濟發展的推動。積極拓寬扶貧開發渠道,千方百計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如何幫助和引導貧困戶開展生產,發揮自我動力,增產增收,擺脫貧困,是扶貧工作的難點所在。實施“庭院經濟開發建設工程”為突破口,提高貧困戶勞動技能,增加人均收入,改善生活條件,使貧困戶在擺脫貧困的程序中邁出了第一步。一是對貧困戶所住危房進行改造,整修院落,使其有圍牆,有院門,修建牲畜棚圈和禽舍。二是每家養1頭牛、10只羊、100只雞(或50只鵝、50只鴨),有後方單位協議的養10頭驢。三是每家種果樹,每家挖菜窖、每家的口糧田,60%種小麥,40%種高產農作物,小麥作口糧,玉米和桔杆餵養禽畜。四是幫助貧困戶學手藝,製作花氈、地毯、花帽、刺繡等。五是幫助、引導貧困戶建立合理的家庭成員結構,使每戶都有一名會經營的明白人,一名外出打工的創收人,一名上學有成的讀書人,家庭成員都是家庭養殖、種植的勤快人。從而使貧困戶在初級起步階段,就能夠實現在家門口勞動,開展家庭種植業、家庭養殖業和家庭手工業,積累生產實踐經驗,成為最現實、最直接的增收方式。堅持“扶貧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則,建立運作激勵機制。在扶貧工作中堅持“扶貧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則,在政策、步驟、批此上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扶持,不搞“大鍋飯”。對於有強烈脫貧願望和具備一定勞動技能的貧困戶,要集中力量優先扶持,讓這一部分貧困戶先脫貧致富。對於無勞動能力、因殘疾、因疾病致貧的,要納入社會民政救濟體系中去。對於有勞動能力,但好逸惡勞、坐等靠要、懶惰酗酒致貧的,進行耐心教育和引導,經教育不改的,採取緩扶或不扶的措施。以此激發、啟用貧困戶依靠自己的頭腦和雙手,透過勤奮勞動,自我脫貧,走向富裕的內在動力和機制,從而最大限度調動貧困戶的生產積極性,使貧困戶把壓力變為動力,把動力變為活力,帶來了貧困戶從精神狀態、思想觀念、勞動能力、生產方式到收入水平的一系列變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