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紫金牛

藥材名稱:光葉巴豆

名稱出處:《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概況

異名:抱龍(傣名)。

基源:為大戟科巴豆屬植物光葉巴豆的根、葉。

原植物:光葉巴豆Croton laevigatus Vahl

形態:常綠喬木,高8~12m。幼嫩部分全被星狀鱗片。葉互生或於小枝頂端的近輪生,薄革質,葉柄長1~5cm,托葉鑽狀,早落;葉片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狹窄,長7~25cm,寬3~9cm,邊緣有稀疏具腺體的細鋸齒,側脈10~13對,葉片基部有1對腺體,生於中脈兩側總狀花序簇生於枝頂,長15~30cm,被淡黃色或褐色星狀鱗片,雄花密集生於花序軸的上部;苞片三角形,外面密被星狀鱗片;雄花的花萼裂片為卵形,被星狀鱗片;花瓣長圓形,雄蕊12~15;雌花散生於花序軸的下部,花瓣絲狀,與萼齒互生;子房球形,花柱2裂,花柱分枝6。蒴果倒卵形,被星狀鱗片。花期9月至翌年2月。(圖見《中國藥物大辭典》.上冊.881頁.1768條圖)

生境與分佈:生於密林或疏林、山谷、溪邊或山坡的灌叢中。分佈於海南、雲南。

藥性

性味:辛,溫。

功效:通經活血,散瘀消腫,退熱止痛。

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瘧疾,胃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鮮葉搗敷。